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生产实习使本专业的职业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适应电子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技术应用型电子技术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生产实习能巩固已学理论知识,是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的工学重要环节和纽带;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交 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替 在企业中实习、实践,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从而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及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 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 工学交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生择业就业之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次重要机会。 要求: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48 依据顶岗实习的具体岗位要求,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拟定考核项目。 要求:端正态度,锻炼品质,积累经验,适应社会,做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维护维修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448 4. 顶岗实习的运行与管理

(1)学训交替、实境教学

利用具有“教学企业”效应的工学结合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真枪真刀”地直接参与工学结合,以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和许继电气股份公司的机床控制设备和产品的安装调试作为项目展开教学,坚持“学训交替” 的教学方式,三年不断线,加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2)顶岗实习

专业为学生制订“三阶段”顶岗实习模式,使顶岗实习三年不断线。 第一阶段:第2学期暑假,到企业进行以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质为主的社会实践调查。

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假,到企业进行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掌握生产流程和企业管理的生产实习。

第三阶段: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既是工学结合、顶岗工作,又能结合

33

具体实际完成工程实训,学生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职业训练,提高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 (三)教学结果监控

1. 学生毕业率

必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包括基本素质课、专业素质课和岗位技能课,其中基本素质课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专业素质课是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课是按照岗位需要设置的课程。选修课是为拓宽、深化学生专业知识面、体现岗位特点、张扬学生个性而开设的课程,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已列出,公共选修课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选择。学生毕业必须取得135学分,学生毕业率达到100%。 2. 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一专多证”,学生具有较强的设备安装、操作、维护、保养能力,良好的应用现代设计制造软件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广的就业面,工学结合、能力培养,双证书获取率达100%。 3. 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率

鼓励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各种与本专业对接的技能竞赛,参赛项目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奖率达98%以上。 4. 毕业生就业率

通过两年的理论教学、0.5学年的工学交替、0.5学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5%以上。

九、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1.专业建设模式特色

本专业培养方案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详细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使课程体系设计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向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转化。

考虑到课程改革工作任务是各系统工程,以及在具体实施中的困难,以工作

34

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将分步骤实施,上述专业教学进程表以新旧两种课程并存的方式,即先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开始进行课程改造,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整个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2.课程体系特色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对内容相互关联的、具有综合可能条件的课程适当整合成一门课程,改变专业教育中每一领域所需知识和能力分散几门专业课程来完成的现状。

学时安排方面,优先安排实践比重大的课程;未经优化和重构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需为原则;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以及扩大知识面方面的课程,采用讲座、选修、自修等多种形式安排。

根据技术领域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服务的职业领域,参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计适应不同岗位能力培养的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化课程,便于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课(课程设计、实验、上机),实习(参观实习、模拟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和课程论文及毕业设计(论文)等。 3.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兼顾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相应工种的技师鉴定标准;核心课程教学采取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潜能的“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结合贯穿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 4.教学方法的特色

(1)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