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总体规划文本 下载本文

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文本

2.产业发展定位

定安县城产业发展方向为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旅游用品产业基地和现代都市生活服务基地,规划期内致力于建成为海南省农副产品加工及主要集散地之一,海南省中部地区农业资源深加工主基地,海南省旅游用品加工及主要集散地之一。

3.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定安县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保一、强二、精三”的原则,第一产业保证农业稳产增产,打造生猪和槟榔特色品牌,加快农业经营多元化、精品化和产业化;第二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提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地位,把塔岭工业区建设成为海南省的新兴工业基地之一;第三产业培育成为定安县的潜力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旅游和康体产业,做出精品,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11条 社会发展策略

1.优先强化基础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总体教育水平跨入国内发达地区行列。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社会保障和就业面,使人民生活整体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并创造条件进而达到富裕水平。

3.创新文体事业发展机制,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社区两级文化网络,建设面向全县服务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积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逐步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

第12条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1.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布局合理、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的各项目标,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建成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农业基本实现生态化生产,将生态旅游业成为定安县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3.积极推广城镇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发展农村生态型村庄。

4.加强江、湖和城镇水体的综合整治力度,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优化

4

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文本

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水体、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

第13条 县城特色保护与延续策略

1.创建绿色环境特色:构建县城、沿江和外围生态防护林带,加大县城绿化覆盖率,大幅度、高标准提升定安县城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

2.体现热带风光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通过建筑物、道路、广场和园林等各项建设,突出展示热带城市景观特色。

3.发挥滨江特色:合理使用岸线,加大岸线生态恢复性建设和美化绿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岸线的各种功能。

4.保持古城特色:大力维护和修缮名胜古迹,依托定安历史文化底蕴,开辟新的历史文化主题资源,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交融,保护与展现定安历史文化风貌。

第14条 产业空间布局

定安县产业空间布局按附表2“定安县产业空间布局一览表” 所示要求实施。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15条 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1.增强县城实力,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地区。

2.采取点轴带动发展战略,沿交通轴扩张,形成与县域经济水平梯度及资源分布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布局网络。

3.加强重点镇建设,适当控制一般镇数量,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4.构建县域内特色经济区,强调自身特色,实现城镇职能有效分工和协作发展。

5.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6.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增进城乡协调,吸引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

5

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文本

第16条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0年县域总人口为3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0.0%;

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3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55.0%。

第17条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坚持“依托轴线,强化县城中心地位,以重点城镇带动片区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规划期末定安县域城镇空间发展形成“一个中心,四条发展轴”的总体框架。

1.一个中心:即定安县城,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中心。 2.四条发展轴:

①依托省域东线高速公路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该轴上有县城、龙湖和黄竹等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地区;

②沿县域内南北向省道的城镇发展轴。轴上有龙河、龙门、雷鸣等城镇,该轴继续向南部纵深方向发展,并加强与琼中地区连接;

③沿县城到新竹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该轴将促进东西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④沿龙湖到雷鸣、富文、新竹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该轴将促进县域中部城镇加强东西向产业协作发展。

第18条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结构

至规划期末,定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等级与规模结构如下: 第一级为定安县城,人口规模为8万人。

第二级为重点镇,人口规模1.8-2.5万人,为黄竹、龙河、雷鸣和新竹等4个城镇。

第三级为一般镇,人口规模为0.8-1.0万人左右,为龙湖、龙门、岭口、富文和中瑞等5个城镇。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结构规划详见附表3。

6

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文本

第19条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规划将定安县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和农贸型四种。 综合型城镇积极引导发展和强化城镇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使城镇成为与其等级相适应的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城镇的特色,应限制发展与城镇特色有冲突的职能。

工贸型城镇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发展工业、商贸业和相关服务业。 旅游型城镇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相关服务业。

农贸型城镇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集市贸易,城镇发展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生态平衡。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详见附表4。

第20条 县域乡村居民点规划导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节约水资源和用地资源。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150平方米。规划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加强中心村与城镇的联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改造空心村、自然村。中心村规模要求大于400户,并配置适宜的商业服务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如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室、幼儿园和卫生所等)。村庄布局尽量紧凑,但不宜紧靠一级公路布置,同时应体现生态性和地方性特色。

第21条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县域公路交通规划

(1)规划期末以县城为中心,以东线高速公路为依托,借助海榆东线、中线的优势,对外重点加强和海口的联系,对内重点抓好“五横五纵”骨干公路的技术改造工程、行政村通达通畅工程,以及外乡工程道路的建设,提高县域公路网的工程技术等级和通车能力。

(2)规划期内完成定安县城通往海口市马坡村衔接海榆中线国道的海定大桥建设工作。

(3)规划期内完成海榆东线蓬莱至海榆中线新序公路的改造,提高路面等级至高级,建设等级为二级。

(4)全省公路交通规划中远期将建设海口-五指山-三亚的中线高等级公路,该县从定安县西部经过,规划做好县域公路与其的衔接工作。

(5)提高县道仙黄线(仙沟-黄竹)建设等级为三级,路面等级为高级。(6)实现县级及以上公路全部硬化路面,达到三级以上建设标准。其中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