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Q(8)
R) (( PQ) R) 规则3,根据(2)、
2.2.2 公式蕴涵的证明方法
主要有如下方法:给出两个公式A,B,证明A蕴涵B,我们有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 真值表法。将公式A和公式B同列在一真值表中,扫描公式A所对应的列,验证该列真值为1的每一项,它所在行上相应公式B所对应列上的每一项必为1(真),则公式A蕴涵B。
例2.2.4 设A= (PA
B。 证明:
P Q R PQPR Q 0 0 0 0 1 0 0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A B Q
R)
(PQ),B=(P
R),证明: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0 1 表2.2.2
由表2.2.2可以看出,使A为真的解释均使B亦为真,因此,A
方法二. 证明A
B是恒真公式。 Q
R)
(P
Q)
(PQ
R)恒真,因此,R)
(P
Q)
B。
由例2.2.1知,(P
立即可得到例2.2.4中的结论:(P(P
R),即A
B。
例2.2.5 设A、B和C为命题公式,且A述(肯定或否定)下列关系式的正确性。 (1)(A(2)(A解:由A为0。
真值表如下: A B C AB (AC) C)
(B( B
C); C)。
B。请分别阐
B知,AB是恒真公式,故A=1时,B不可能
C) (A C) (B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表2.2.3
从真值表可以看出,(A(A
C) ( B
C) (A
C) (B
C) ( B1 1 1 1 1 1 1 1 0 1 1 1 C) C)是恒真公式,所以,
C) ( B
C)
C) (BC)正确;(A
不是恒真公式,所以,(A
例2.2.6 设A=(R证明:我们来证明A ((R(
P
Q)
C) ( BC)不正确。
P) Q,B= PB恒真。
Q,证明A蕴涵B。
P) Q) ( P Q)= ( ( RP) Q)
=(((
P
Q)
RP) Q)
=(R( P
Q)
Q) ( P Q)
=1
方法三. 利用一些基本等价式及蕴涵式进行推导。 对于例2.2.6,由基本等价式可得:
A=(R=
P) (
R Q P)
Q P
Q) Q)
Q) ( P
Q)
Q
= (R=( R=( R
由教材中基本蕴涵式2. P(P
Q),即A蕴涵B。
P) Q) Q) Q
(( P
Q可知,( R
方法四. 任取解释I,若I满足A,往证I满足B。
例2.2.7 设A= P证明A蕴涵B。
证明:任取解释I,若I满足A,则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解释I下,P为假,这时,B等价于(RQ) (R
Q),因此,I亦满足B。
R
Q
Q,B=(R
Q)
((P
R)
Q),
(2)在解释I下,P为真,Q为真,所以,P为真,故B为真,即,I满足B。 综上,I满足B,因此,A蕴涵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