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与者有(A B C)
A:教练员; B:裁判员; C:观众; D:社区。 5、
谁在比赛中具有规范意识及纪律修养,这是文明的
表现,也是体育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道德义务。(A B C D) A:学生; B:运动员; C:教练员; D:裁判员。 6、
人不仅要适应周边的自然环境,还要适应社会环
境,下面哪些条件属于自然环境?(A C D) A:湿度; B:家庭; C:气压; D:食物。 7、
所谓适应社会环境,通常是指(A B C)
A:国家; B;城市; C:集体;D:空气质量。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C D)
A:一个良好的社会,主要是靠人际关系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B: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心理健康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和条件。
D: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超脱不同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局限,而且还有利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
9、下面哪些条件具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途径?(B C D) A:社会关系; B:展现自我; C:发展自我: D:适应环境和社会 10、人文素养教育,它可以概括为:(A B C D)
A:人文社会科学; B:艺术教育; C:体育教育; D:体育锻炼。 11、哪些条件属于个性内容?(A B C D) A:性格; B:信念; C:动机; D:理想。 12、个性条件有多种特征,其中正确的是:(A C)
29
A多样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单一性。 13哪种语言具备奥林匹克精神:(A B D) A:更高; B:更快; C更好; D:更强。 14、哪些原则属于发展大学生个性的原则?(A B)
A:优势性原则; B:自觉性原则; C:积极性原则; D:统一性原则。 15、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使他们强烈地意识到人的健康不仅是肉体上无病,体格发育健壮,而且还应有良好的什么?(B C) A: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B: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及环境的能力; C: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 D: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16、下面哪些方面的功能能表现出体育的社会功能?(A B C D)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社会情感功能; D:政治功能。 17、指出体育交往的正确说法:(A B C D)
A:能使人与人相互认识、信任、支持。 B:能使人与人在精神上、物质上相互影响;
C:具有开放性、交流性与立体性; D:具有协调性与互补性。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D)
A:体育锻炼能使组织细胞内的酶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
B:体育是唯一能有效克服“文明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活动,是唯一能最大挽留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动作属性的行为;
C: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创新思维的发展大有裨益,可以说:科学思维﹢艺术思维 ﹦ 思想;
D:人文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体育活动中,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如何做人。
30
19、下面哪些种形式属于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A B C D) A:忍耐; B:接受;C:支配; D:保守。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A: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B:通过运动与人交往,增强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功能,改善神经系统,使人忘却烦恼和痛苦。
C:人在生活中除了需要营养、体育锻炼、休息等生理方面的满足外,也需要家庭、友谊、支持、理解、尊重,需要通过人际关系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D: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搞好人际关系是最主要的一方面。
第四章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一、判断题
1、早晨运动,如果太阳还没有出来,最好不要在树林里活动,因为此时植物还未进行光合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较多。( √ )
2、上午是进行激烈运动的最适宜时间,因为上午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 ( × )
3、各人的最高心率直接测量比较困难,一般男女均采用210减年龄来估算每分钟的最高心率。( × ) 4、决定运动负荷大少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 )
5、在运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用一次又一次地做动作来增加负荷的方法叫连续锻炼法。( × )
6、为一般人增强体质进行负重锻炼,应该采用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血输出量以下的负荷。( √ )
7、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作扩张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 )
31
8、耐力练习一般主要采用长时间持续低负荷的方法,强度在中等水平。 ( √ ) 9、健步行走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或傍晚。 ( √ )
10、健身锻炼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改善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 ( × )
11、体育锻炼是维持加强生命活动,延缓人体衰老、促进人类进化的有效手段。 ( √ )
12、康复体育是指部分器官和组织有残疾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人所进行的专门性体育锻炼。( × )
13、自然力锻炼不适合老年人。( × )
14、格斗性体育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徒手或持器械的攻防技术的体育锻炼。 ( √ )
15、每周锻炼计划安排运动负荷应做到大中小相结合,大运动量负荷每周2-3次为宜。 ( × )
16、下午课外活动可进行较剧烈的运动,运动量以不过分疲劳,不影响晚上的活动为宜。( √ )
17、锻炼效果的好差,与锻炼时生理负荷的适宜与否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 √ )
18、体育锻炼时,机体负荷量过大,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还会损害健康。 ( √ )
19、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变化,都是通过肌肉活动进行短时间的强化来实现的。( × )
20、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 × )
21、体育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否则,非但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