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下载本文

D、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断变化,机械能不断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也就是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其它力的作用,以及其它力是否做功,由此即可判断是否机械能守恒. 5.(3分)(2015春?泰州期末)如图所示,虚线AB和C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M、N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考点: 电势能.

分析: 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特点,可以比较A、B间场强关系;根据电场线疏密可知,在C、D、O三点场强关系;利用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分析正电荷电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A、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对称性特点可知,A、B场强相同,故A正确 B、+q和﹣q在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知,O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B错误.

C、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对称性,C、D两处场强相同,小于O处场强.故C错误. D、CD连线是一条等势线,将另一电荷+q沿CD连线从C点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C. O、C、D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D. 将另一电荷+q沿CD连线从C点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点评: 这类问题要巧妙利用电场线、等势面分布对称性的特点,再根据电场线方向判断电势高低,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的大小. 6.(3分)(2015春?泰州期末)哈尔滨冰雪节上有一个“高山冰车”游乐项目:冰山两侧是倾角不同的光滑冰面,游客坐在冰车上从顶端滑到水平地面,体验极速的刺激.若两名质量相同的游客同时从处于同一高度的两顶端分别沿两侧冰面由静止滑下,则( )

考点: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专题: 功率的计算专题.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比较两人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和速度的大小,根据重力做功大小,结合运动的时间比较平均功率的大小.根据P=mgvcosθ比较重力的瞬时功率. 解答: 解:AB、根据动能定理得,

知,两人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

A. 两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B. 两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同

C. 两人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D. 两人到达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同,可知速度不同,但是动能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两人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gsinα,根据得,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重力的平均功率不同,故C错误.

D、两人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由于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根据P=mgvcosθ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基本运用,知道这两种功率的区别,掌握这两种功率的求法,基础题. 7.(3分)(2015春?泰州期末)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一点电荷从M点射入电场,只受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运动到N点,则( )

A. 点电荷一定带负电

B. 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点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少 C. 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点电荷的动能一直减小

D. 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点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一直减少

考点: 电场线;电势能.

分析: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不计重力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到B,由运动与力关系可知,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分居

在运动轨迹两边,且电场力偏向轨迹的内侧.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的.根据这些知识分析.

解答: 解:A、由运动与力关系可知,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分居在运动轨迹两边,且电场力偏向轨迹的内侧,故在M点电场力沿电场线向左,由于电场线方向未知,所以不能确定点电荷的电性,故A错误.

BC、粒子从M向N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一直减小,电势能一直增加,故B错误,C正确.

D、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只有电场力做功,又D、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对于本题关键是根据运动轨迹来判定电场力方向,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合力偏向曲线内侧.根据电场力来确定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从而判定电势能增加与否. 8.(3分)(2015春?泰州期末)如图所示,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0V,φB=4V,φC=﹣2V,∠A=30°,∠B=90°,AC=4cm,可确定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

A. 18V/m B. 12V/m C. 100V/m D. 200V/m

考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专题: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由题意可知AC连线上找到与B点相同的电势F点,然后根据F、B的两点电势相等,则可知等势面,由电场线可等势面的关系可知电场线;由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是降低,则可确定电场线的方向,再由U=Ed可求得电场强度.

解答: 解:如右图所示,用D?F?G把AC四等分,因此:φD=7V,φF=4V,φG=1V,连结BF直线便是电场中电势为4V的等势线.

过该等势线上任一点M作垂线并指向电势降落方向,便得到一条电场线. 如图,B?C两点在场强方向上的距离:d=CN=CFsin60°=2由场强 E=故选:D.

=

=200V/m

×

cm=3cm=0.03m

点评: 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而电场线由是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匀强电场中U=Ed中的d应为沿电场方向的有效距离.

9.(4分)(2015春?泰州期末)在万有引力理论发现和完善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B. 开普勒通过对天文观测数据的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可万有引力常量

D. 牛顿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证明了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考点: 物理学史;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分析: 此题是物理学史问题,根据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 解答: 解: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故A错误. B、开普勒通过对天文观测数据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正确.

D、牛顿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证明了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种性质的力.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对于物理学上重要实验、重大发现和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 10.(4分)(2015春?泰州期末)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卫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B. 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是2倍 C. 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D. 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8倍

考点: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线速度关系分析出轨道半径、向心加速度及角速度和周期的大小变化. 解答: 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有:据

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4倍.

A、据a=

可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

,故A正确;

B、由分析知,卫星的轨道变为原来的4倍,故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