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兰浅议绿色环保型包装设计 2 - 图文 下载本文

宜春学院论文

装引起的废弃物占总量的30%,并且在包装设计中,伴随着设计师环保意识的减弱,所采用的包装材料,绝大多数为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成废物,资源二次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如此下去,只会导致愈趋激化的各种社会矛盾。大而言之,关系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地球生态系统,也在失去平衡。

图(一)

二、各国家绿色包装发展趋势

1、美国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关注包装环境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一些州政府采用法律措施强制回收包装废弃物,掀起“保护美国的美丽”的生态保护运动。回收的包装,如旧纸盒等,经化学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2、德国

德国环境部于1991年6月颁布《包装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规定由

5

宜春学院论文

生产者和包装货物的厂商承担废弃物的收集分选和处理费用的法规。规定展示包装和消费后包装要由DSD公司百分之百回收。DSD组织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放置圆桶,专门收集有DSD商标带有“绿色”标志的包装废弃物。黄色圆桶、绿色标志的运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3、日本

日本虽然是一个非常讲究商品包装的国家,但是其商品包装一点也不奢华,更不会出现外包装成本高于商品价值的问题。日本商品讲究包装主要体现在包装盒的装潢设计以及包装纸的图案、色彩搭配等方面,充分突出视觉效果,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消费者觉得包装非常考究。

近年来,日本的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积极开展简化包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运动,呼吁企业和消费者通力合作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大阪府号召生产厂家将包装减少到最低限度,尽量采用可以多次采用的容器和包装。

日本食品包装追求绿色时尚,日本90﹪的牛奶都是以有折痕线条的纸包装出售,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可使小孩子自小接触和使用有环保作用的“绿色”产品。这种容易压扁的包装不但生产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方便再循环加工,并减少运输成本。

4、其他国家

“蓝色的箱子”活动在加拿大颇具特色,它是1983年安大略省的一个市首先提出来的。居民将收集来的铁罐、玻璃瓶、报纸、铝罐、塑料等分门别类的放入蓝色塑料箱内或塑料袋内。专家人为安大略省开创的“蓝色的箱子”活动将地方政府、包装行业、省政府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加拿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5、国内

绿色步入我们的生活时,在包装设计领域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务

6

宜春学院论文

院办公厅下发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鼓励发放免费布袋。塑料袋收费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政策,塑料袋的环保替代品也就成了当今国内绿色时尚品,这样既环保又方便。

国内绿色包装的时尚流行不但环保而且赋予了商品包装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在吸引儿童的同时也被不同年龄段接受。

三、包装设计绿色化的原则

Reduce(减少包装)、Reuse(重复再利用包装)、Recycle(回收包装及掩埋和处理),简称“3R”原则,是绿色包装设计遵循的原则。以“3R”为原则,可以解说为推广以环境和资源为核心概念的包装设计过程。具体要求就是在产品的整个寿命期限内把产品的基本属性和环境属性紧密结合。在进行设计决策时除了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外,还要满足环境性能要求,已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绿色包装设计就是将包装的质量、功能、和环境一体化进行创意、策划和设计。它必须考虑包装的质量、功能和成本,更要考虑从原材料到加工、使用、废弃全过程中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使资源、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或完全无污染。比如20世纪80年代,北美国家率先兴起的绿色印刷,不仅要考虑到食品包装选材的环保性,而且对其包装的印刷还有规定,必须使用环保的绿色印刷。这里的绿色印刷就是采用柔印水墨印刷食品、药品饮品包装上的标签等。

四、绿色人性包装设计及案例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主观形式都已发生根本的改变,尤其是信息的广泛高速传播,开放的观念愈趋激烈,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审美理念的多元化,人与人交往的频繁。社会使人要求的不断

7

宜春学院论文

增加,工业文明异化带来的能源,环境和生态的危机,这一切不得有回头去反观人类的自身的发展的轨迹。而这其中使牵扯到人类文化史上的“人本观念”。我们知道,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曾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其本意是希望人们虚静无为,能像原始社会初期一样融入天地万物之中。但是去除其思想中消极处世的成份外,但这其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对我们今天而言,仍是大有借鉴之处的,只不过我们应把眼光放得更加远一些。将“以人为本”的“本”放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如今,包装设计地位的确立,使设计的价值得以回归,无论怎样变化和发展,在包装设计中发挥自我特点,保持“个性”,把握“人性”是基本的,永恒的主题。这也是提倡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产品包装的原因所在。设计个性的充分体现,能展示设计者的认知本源和促进包装设计创造力的迸发。而对“人性化”的把握,则能充分实现其基本功效,全方面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并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对人性化的感悟和认同是体现包装设计作品中人性化的关键因素,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向顾客传达自己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把人当作一种设计哲学,成为设计师的立身之本。人文关爱,应该成为新世纪赋予包装设计师的新的使命。人性化设计也从过去对功能的单一的满足上升为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情感的,文化的内涵,建立一种人与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