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运输组织 下载本文

第一篇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 第1章 铁路客运设备

复习思考题

1. 铁路旅客运输的技术设备主要有哪些? 2. 客运站的设备主要包括哪些?

3. 客运站按基本用途、客运量大小如何分类?

4. 客运站各种流线组织的原则是什么? 流线疏解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 客运站布置图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6. 站房的建筑规模如何确定?最高聚集人数的含义? 7.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8. 售票处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9. 售票处的布置形式有那些,每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10. 确定站房的位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 站房与站前广场、站房与站台的断面关系有哪几种? 12. 站房出入口应如何布置? 13. 行包房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14. 行包房的布置形式有那些,每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15. 候车室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16. 候车室的布置形式有那些,每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17. 按高度分旅客站台可分为哪几种,每种站台的优缺点是什么? 18. 天桥和地道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19. 站前广场的作用是什么? 20. 站前广场由哪几部分组成? 21. 布置站前广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2. 客车整备所有何用途?客车整备所应设置哪些设备? 23. 客车整备所应设在什么地方?

24. 客车整备所的布置图有哪几种,每种布置图特点是什么? 25. 客车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的优缺点是什么? 26. 客车整备所与客运站横列布置的优缺点是什么? 27. 正线外包客车整备所的优缺点是什么? 28. 正线在客车整备所一侧的优缺点是什么? 29. 试述客运车辆的分类。

30. 客运机车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2章 铁路客运计划

复习思考题

1. 为什么要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

2. 直接吸引范围与间接吸引范围的含义?如何确定? 3. 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 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综合客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 什么是客流图?客流图可分为哪几种? 7. 编制客流图的重要性是什么?

8. 客流区段的含义是什么? 9. 客流计划的编制步骤是什么? 10. 客流分配计划的重要性是什么? 11. 票额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2. 根据管内客流斜线表绘制管内客流图。

第3章 客运站工作组织

复习思考题

1. 客运站的工作组织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 客运站车场专门化分工方案有哪几种? 3. 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 客运站的技术作业主要包括哪些? 5. 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主要分为哪几种? 6. 车底在客车整备所要进行哪些作业? 7. 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作用是什么?

8. 车底在客车整备的技术作业方式有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 9. 客运站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0. 客运站运输收入有哪些?

第4章 旅客列车工作组织

复习思考题

1. 旅客列车乘务组由哪些成员组成?其领导关系如何? 2. 旅客列车乘务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各乘务组如何分工?

4. 什么是包乘制和轮乘制?各有什么优缺点? 5. 什么是包车底制和包车次制?各有什么优缺点? 6. 乘务组月值乘次数、乘务组需要数如何计算?

7. 用图解法确定旅客列车乘务组需要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 A站—B站里程1856公里,列车编组16辆,客运人员44人(包括餐营10人),采用包乘制。假设值

乘时间为32h,出退勤时间4h,途中交接班时间4h,库内清扫时间6h,看车时间1h,试确定该列车所需乘务组数。

第5章 铁路旅客列车营运工作组织

复习思考题

1. 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工作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 什么是旅客列车的开行方案?如何进行编制? 3. 如何进行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 4. 如何进行编制旅客列车运行详图? 5. 旅客列车车底周转时间的含义是什么? 6. 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原则有哪些? 7. 如何确定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 8. 如何绘制旅客列车车底周转图? 9. 节省客车车底数的方法有哪些?

10. 已知:A与B间运行的k11∕k12次旅客列车单程运行时间为38小时,要求A与B站均不能在0~7点

间到发,请确定k11∕k12次旅客列车在A站合理的发车范围;

11. T8次列车从成都12:30出发,第二天14:30到北京,T7次列车18:30从北京出发,第二天20:30到达成

都。要求:(1)铺画T7/8次列车的车底周转图(成都为本段);(2)确定T7/8次列车的车底需要数。 12. 设A→F间各区段的行车密度为1900、2900、2900、2900、1900,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

通旅客列车的平均定员为:800人、1000人、1100人、特快和快速列车所运送人数各占40%,A、F为国家重要城市,B、E为大城市。要求确定AA→FF方向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及行车量。

第二篇 铁路货运组织

第一章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

复习思考题:

1. 下列十种货物可否按零担办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⑴活牛(1头,重500kg/件) ⑵冻肉(2箱,25kg/件) ⑶硝化甘油炸药(1箱,50kg/件) ⑷炭黑(5麻袋,50kg/件)

⑸水泵(1箱,11 kg/件,0.23m×0.18m×0.4m) ⑹服装(265箱,35 kg/件,0.85m×0.65m×0.4m) ⑺蜜蜂(70箱,30 kg/件)

⑻门吊架(1件,500 kg/件,长32m) ⑼小毛竹(1捆,20 kg/件) ⑽机床(1箱,3000 kg/件)

2.下列货物能否办理整车分卸,试说明其原因: ⑴A站托运一整车百货,重30t,要求B、C两站分卸。

⑵A站托运一整车牲骨,麻袋包装,要求 B、D两站分卸。 ⑶A站托运一整车炭黑,麻袋包装,要求C、D两站分卸。 ⑷A站托运一整车冻猪肉,纸箱包装,要求B、C两站分卸。

3. 计算货物运到期限:

⑴A站于11月5日收取到达E站集装箱5箱(其中6t箱3箱,10t箱2箱)的运费,并于11月7日18点前装车完毕。已知A----E运价里程为961km。问:

① 该五箱货物能否按一批托运,为什么?

② 该五箱货物应在某月某日之前必须卸车完毕才没有违约?

⑵A站在5月28日承运发往F站整车普通货物和危险零担货物各一批,运价里程为2478km。问: ① 两批货物运到期限各多少天?

② 如果整车货物和危零货物分别于6月10日和6月12日到站卸完,问是否逾期?

⑶由A站发往G站鲜活易腐货物一车,按快运办理,运价里程1940km,途中经过两个加冰所,补冰盐各一次,问运到期限应为几天?

⑷A站发往H站活猪一批,10月29日承运,按快运办理,运价里程1582km,应至何日期满?

第二章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整车货物发送作业程序。

2. 零担货物发送作业程序与整车货物发送作业程序有何不同?

3. 试述货物运单和货票的作用。 4. 货物的途中作业主要有哪些? 5. 试述货物到达作业程序

第三章 铁路货运计划与营销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作用及运输计划的分类。 2. 铁路月度货物运输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 综述铁路月度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 4. 货运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内容有哪些? 5. 简述货运市场营销的策略。

第四章 货场与货运站

复习思考题:

1. 分别叙述尽头式货场和通过式货场的优缺点和采用条件。

2. 在什么条件下采用堆货场、货物站台、仓库和货棚?它们与装卸线的配置形式有哪些? 3. 铁路常用的装卸机械有哪些?各种装卸机械的采用条件是什么? 4. 综合性货场一般如何划分货区?各货区的相互配置原则是什么? 5. 货运站的配置图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6. 简述实行铁路货运业务集中化的意义。 7. 枢纽内货运站的分工和专业化方式有哪几种? 练习题:

1.B站拟新建整车发送仓库一座,预测近期该站整车成件包装货物年度发送量为150000t,其中有20%在专

用线发送,在货场内货物直接换装的比重为5%,发送货物的运量波动系数为1.4,该整车发送仓库的单位面积堆货量为0.7t/m2。该仓库的设计宽度为15m。要求:

①计算该整车发送仓库的需要面积; ②确定该整车发送仓库的设计规格。

2.C站拟修建卸煤线一股,煤的设计年运量为325000t,运量波动系数为1.2,货车平均静载重为55t/车,每昼夜取送车两次。该卸煤线采用两侧货位,每侧货位宽为12m,煤的单位面积堆货量为0.9t/m2。要求:

①计算平均一次送车需要卸煤线的有效长度; ②计算堆煤场的需要长度; ③确定卸煤线的设计长度。

第五章 货场管理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铁路货场的主要功能。 2. 货场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 货场作业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货场作业能力? 4. 简述货场质量管理的意义和货运事故的处理流程。

第六章 货车载重量利用

复习思考题:

1. 货车载重量利用指标包括哪几项?如何计算? 2. 试述提高货车载重量利用效率的经济效果。 3. 试述我国铁路合理调配使用货车的主要做法。 4. 巧装满载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5. 影响货车净载重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如何考核满载工作中主观努力的程度。 练习题:

1.从A站发往B、C两站粮食各1200t,A站现有空棚车31辆(其中60t的25辆,50t的6辆),另外B站向A站调拨60t空棚车10辆,A站至B、C站的运送距离分别为100km和400km。要求:

⑴确定经济合理的装运方案; ⑵计算货车平均静载重;

⑶计算重车动载重及运用车动载重。

2.某港口换装站接运同一到站的水陆联运货物,共计3000t,其中皮棉1800t(单位体积重量为0.375t/m3),箱装机械零件1200t(单位体积重量为1t/m3)。为了装运上述货物,换装站备有60t空棚车55辆,每辆棚车的有效容积为120m3。要求:

⑴需要多少辆60t棚车分别装运皮棉和机械零件? ⑵采用轻重配装可节省棚车多少辆? ⑶换装站备用的空棚车能否满足要求?

3.已知箱装货物的包装规格为1300m m×900m m×500m m,每箱重量250kg。拟使用P62型60t棚车装运,P62型棚车的内部尺寸15490m m×2820m m×2760m m(长×宽×高)。要求:

⑴确定合理的装载方案并绘制车辆端部及中部剩余容积装载断面图; ⑵计算车内装载的总件数以及货车载重力和容积利用率。

第三篇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

车站工作组织部分

第一章 概述

复习思考题:

1. 车站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车站办理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3. 车站如何分类?各类车站的特征是什么 4. 车站配备有那些技术设备?各发挥什么作用? 5. 车站生产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第二章 货物列车和货车在车站的技术作业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车站技术作业过程?依据什么原则确定?

2.按办理的作业性质技术站到发的列车分为哪几类?各需要在站办理那些作业? 3.按办理的作业性质到达技术站的车辆分为哪几类?各需要在站办理那些作业? 4.结合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过程,简述货运票据在技术站的作业流程。

练习题:

1. 确定列车、车流种类及在站内的运行径路。

第三章 接发列车工作

复习思考题:

1.到达场、出发场或到发场线路固定使用的原则是什么? 2.什么是信、联、闭设备?什么是办理闭塞、列车进路?

3.进站、出站信号机开放的条件是什么?车站指示发车的条件是什么? 4.我国铁路采用的基本行车闭塞方法是什么?简述其办理闭塞的基本程序。 5.当基本闭塞设备故障时如何办理接发列车作业? 6.一切电话中断时如何办理接发列车作业?

7.进、出站信号机故障或不能使用时如何办理接发列车作业? 8.在无联锁的线路上怎样办理接发列车作业?

9.进站、进路、出站、通过信号机各种显示的含义是什么? 10.引导接车、指示发车和发车信号是什么?

第四章 调车工作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调车工作?对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调车工作怎样分类?

3.什么是调车区?为什么需要划分调车区?怎样划分?

4.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固定?什么是调车场线路的活用?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活用线路?对活用线路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配置时,调车场两端调车机车如何分工?

6.到达场与调车场横列配置时,调车场两端调车机车有几种分工形式?两端作业,解编并举的分工方法有什么优点?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7.简述车站调车工作的组织指挥系统。 8.什么是调车钩?怎样分类?

9.什么是调车程?完成一个调车程需要的时间取决于哪些因素?

10.查定调车程时间定额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怎样确定一项调车作业的总时间? 11.牵出线有那些调车作业方法?基本特征及运用条件是什么?

12.常见的驼峰的作业方案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13.简述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配置时驼峰解体车列的技术作业过程。

14.什么是驼峰的定速溜放和变速溜放?变速溜放时应如何掌握推峰速度? 15.如何掌握提钩时机?脱钩点位置怎样计算? 16.什么叫峰顶间隔?如何计算?

17.摘解车组在峰顶脱钩后,其溜行速度如何变化?怎样计算溜行其距离? 18.评价驼峰作业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怎样选择驼峰作业方案?

练习题:

1.为了计算调车作业时间,车站对某种调车程时间进行了观测,测得的20组数据如下(带动车数,调车程时间(秒)):

(3,20),(5,23),(1,18),(7,25),(3,22),(2,17),(4,22),(6,25),(8,26),(15,30),(17,31),(12,28),(13,28),(14,29),(9,26),(11,27),(10,26),(14,28),(8,25),(10,27)

已知调车程时间与带动车数成线性关系,即t?a?bm。试推导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a、b的计算公式,并根据上述观测值计算a、b的值。

2.F站有一单向驼峰调车场,该驼峰有两条推送线和一条溜放线,峰上有两台机车作业。有关作业时间标准如下:

去到达场挂车时间4min(其中腾空峰前咽喉与转换信号1min),车列推向峰顶时间4min(其中峰前信号至峰顶1min),分解车列时间9min,每解体3列平均摊到的整理车场时间17min(一台机车下峰整理)。每台机车每天整备时间30min(轮流整备无替班机车),交接班及检修驼峰设备时间每日60min,解体检修线与货场转来车辆每日30min,列车编成辆数m = 50车,图定每日到达解体列车n解 = 54列。

要求:

(1)编制双推单溜驼峰作业方案;

双单单单(2)计算双推单溜和单推单溜方案下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t占和t占、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平均

占用驼峰的时间t占、一昼夜平均分解一个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t峰、驼峰解体能力n能解、驼峰设备利用率和驼峰负

荷。

第五章 解体调车作业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解体调车作业?作用是什么?

2.驼峰解体车列时,哪些车辆禁止过峰、禁止溜放或需限速连挂?怎样处理? 3.横列式车站的调车作业有什么特点?可以采取哪些方法简化其调车作业?

练习题:

1.A站为横列式区段站,站线有17股道,车站两端均设有平面牵出线,左端为1调、右端2调,调机的分工为解编并举、兼取送,有一条每次可装车24辆的煤矿专用线与车站接轨。该站线路固定使用办法为:1~7道到发线、8~17道调车线,其中8道集结本站货场到卸重车、9道B及以远、10道空车。9道已集结38辆重车。

31866次到达解体列车停于7道,其编组内容如下图;开往B站的32002次即将编组,其编组内容为“B及以远”,列车编成辆数为45辆;货场1线(货1)卸空的10辆空棚车需取回。

要求:编制解体31866、编组32002、向专用线送20辆空车和取回货场卸后空车的调车作业钩计划。

空敞车20 B及以远25 货场5

图5-1 31866次到达解体列车编组内容

第七章 按站顺编组摘挂列车的编制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在车组下落后,要组成暂合列?

2.写出下落列数为3、5、6、7时的调车方案图集。 3.采用调车方案图开钩计划有什么优点?

4.何谓“对口”?当下落列数不是2的整数次幂时,为选择较优的调车方案,应考虑哪些因素? 5.说明编制编组调车作业计划的主要步骤。

6.在调车作业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口”(即将待编车列分批牵出)?影响开口位置的因素有哪些?从不增加下落列的角度出发怎样确定开口范围?怎样最终确定开口位置? 7.如果待编车列集结在两条上怎样确定车列的牵出顺序?

练习题:

1.为了减轻调车车列的重量以加速调车作业,希望每次牵出不超过25车,试编制摘挂列车编组调车作业计划,编好后转往发车场出发,待编车列的车组顺序如下:

(1)657415226433225312432176 (2)521463334225743545622374

(3)12244331243243623512422361524362 (4)3211236231443223124534635264 (5)65713324643243157242234154

2.编制摘挂列车编组调车计划,注意可调车组应下落于有利位置、优选调车方案

526412224512624334714352621282

3.已知40012次列车的待编车列集结在调车场10道和11道,顺序如下:

10道:41 12 73 11 71 52

11道:32 11 21 43 12 53 61 23 64 41 53

设牵出线在调车场右方,按站顺编组,编成后转出发场2道。试开列钩计划。 4.调车线路受限条件下,编制摘挂列车编组作业计划,资料如下: (1)A-B区段内中间站配置如下图: A a b c d e f g B

(2)A站列车编组计划规定:发往B站的摘挂列车的编组内容为1.a~g间站顺 2.B及以远补轴;固定车次为41002;按组顺编组。列车编成辆数40辆。牵出线在调车场右方。

(3)A-B区段的摘挂车流集结于6道,共29辆,其车组排列顺序为:a5d1c3f1d2g4a1c2f2g3c1f2g2 (4)B及以远区段车流集结于5道,已集结20辆;

(5)调车时只有5、6、7道可用,列车编成后转出发场8道出发。 试编制41002次列车的编组作业计划。

第九章 取送、摘挂调车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货车集结过程?货车集结时间?

2. 按车流集结过程和按调车场的集结过程有什么不同?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3. 一个列车到达站消耗的货车集结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4. 缩短货车集结时间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第十章 车站班计划

复习思考题:

1. 车站班计划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十什么? 2. 依据什么资料编制?

3. 班计划由谁编制?班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 在编制班计划时为什么需要推算取送轮廓计划?怎样推算? 5. 站长审批班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第十一章 阶段计划

复习思考题:

1. 车站阶段计划的作用、主要内容、编制依据是什么? 2. 怎样确定到发线运用计划?

3. 在阶段计划中安排列车解体顺序时应考虑那些问题? 4. 怎样确定列车鞭子顺序?

5. 怎样协调驼峰解体和编尾编组作业? 6. 如何安排取送时间和内容? 7. 审批阶段计划应注意那些要点?

8. 阶段计划需要向那些人员传达、内容是什么?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部分

第一章 概述

复习思考题:

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是什么?由哪两大部分组成? 2.何谓一个列车到达站?

3.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确定的, 4.在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中,对货物列车是怎样分类的? 5.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及所需的原始资料,编制原则. 6.运输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之间的关系. 7.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复习思考题:

1.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有哪些意义?

2.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3.装车地直达列车有哪几种组织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4.何谓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和直达列车方案?试述分析直达列车编组方案效益的基本原理。 5.试述考核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水平的指标。 6.试述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步骤。

第三章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复习思考题:

1、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确定主要技术站间的计划车流?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

2.随着铁路方向上技术站数目的增加,可能的单组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方案数为什么将随之迅速增加?缩减方案数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相邻车流合并方案与不相邻车流合并方案?什么是单组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显然不利方案?证明显然不利方案有哪些思路?

4.选择列车编组计划罪有利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试述绝对计算法的基本思路及其优缺点。 6.试述表格计算法的基本思路及其优缺点。

7.表格计算法在寻找车小时节省更多的编组方案时,通常采取哪几个步骤?这些步骤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8.简述选分车组的单组列车与分组列车的异同点。

9.试述开行分组列车的效果、组织条件、组织形式、采用条件。

10.区段管内车流的含义是什么?输送区段管内车流的列车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练习题:

NAC=140 T3=3,T2=4,T1=3,如下方案是否为显然不利方案?为什 o 1. 试分析五个支点站的A4—A0o直线方向上,节节节60 22么?

A4站: 3+0,2+1; A3站: 2,1+0 A2站: 0,1

2. A—C方向上有关资料如下,试确定其列车组织形式(组织单组列车还是分组列车,组织何种分组列车)及其最 优的编组方案。已知条件如下:

m=40,集结参数CA=11,CB=10,tB无改编中转列车停站时间:0.7h;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停站时间:0.8h; 节=4,车组等待参数C1=3.0;单组列车编组时间:0.6h; A

分组列车编组时间:0.8h;车组的解体(或编组)调车时间:0.4h;单组列车解体时间:0.5h;调车机车小时换算费用:10元;车小时换算费用:0.3元;(A、B站的对应数据相同)

第四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复习思考题:

1.最终确定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时,一般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与修订工作? 2.试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手册的主要内容与编排格式。

3、在日常运输组织工作中为什么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列车编组计划?哪些情况属于违反列车编组计划?有何后果?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为什么有时还须进行调整?一般采取哪些调整措施?

5.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改革的初步认识。

列车运行图与通过能力计算与加强部分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及其计算

复习思考题:

1. 列车运行图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怎样确定的?

3. 何谓车站间隔时间?影响车站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不 、?会、 ?连、?通、?发到、?到发的含义是什么?哪些车站应该查定这些车站间隔时间? 5. 列车在中间站停车的原因有哪些?其停站时间如何确定? 6. I绿、I黄追、I到、I发、I通如何确定? 追

第三章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及旅行速度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运行图周期?写出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周期的一般表达式。 2. 何谓困难区间和限制区间?

3.中间站技术作业需要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有什么影响?如何确定有技术作业需要停站时间的中间站的会车方案?减少这种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措施有哪些?

4.采用移动运行图周期方法的条件是什么?采用该方法的效果如何?

5.单线不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该种类型的运行图的采用条件及其效果如何?

6.单线追踪(成对及不成对)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其区间通过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单线非追踪运行图而言)?

7.双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为什么在计算双线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时,有时应按上、下

行方向分别计算?

8.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含义是什么?其计算方法有哪两种?各方法的计算原理是什么?

9.扣除系数的含义是什么?按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单线自动闭塞区段、双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等不同条件,叙述其客车扣除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对客车扣除系数值的影响作用。

10.简述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客车扣除系数的模拟分析方法的思路及其步骤。 11.影响摘挂列车扣除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是什么?

12.旅行速度、技术速度、运行速度及速度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在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单线自动闭塞区段、双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等不同条件下,其影响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是什么?

练习题:

1.画出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周期,并计算A-a单线区间通过能力。资料如下:

区间运行时分:上行(A-a)18min;下行16min;所有列车在A站均停车,列车在a站会车时,上行列车通过,下行列车停车。

aaA

τ不=3 min,τ会=1 min,tA起=2 min,t起=t停=t停=1 min。

2.若单线区段通过能力受a-b和b-c区间的限制,双方向列车均在b站停车进行技术作业,作业时间为10min,试确定两区间的会车方案,使技术作业时间对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最小。并计算该区段的通过能力。

资料如下:

区间运行时间:a-b 区间:上行:16 min, 下行:17 min; b-c 区间:上行:22 min, 下行:21 min。

车站间隔时间:τ不=4 min,τ会=1 min,τ发到=6 min。t起=2 min,t停=1 min。

3. 如果上题采用移动运行图半周期的办法,试确定该区段通过能力和上、下行列车在b站最小停站时间之和

最大最大最大t最小站 及t上停、t下停和t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