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检修维护规程 - 图文 下载本文

5.9.1.2在定子检修中,定子线圈、槽楔等局部检修、消缺过的电动机。 5.9.1.3.因受潮而使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高压电动机接近运行时的绝缘电阻值低于每千伏1MΩ)。

5.9.2电动机干燥的注意事项:

5.9.2.1进行干燥时为避免不必要的热损失,应用石棉布或棚布将电机盖好,为达到持续通风,在电机覆盖物的最高处与最低处应留通风孔。

5.9.2.2进行干燥时,线圈的最高温度,按照电阻法,不得超过90℃,按照温度计不得超过70℃,开放冷却电机的出口空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60℃,用外部加热法进行干燥时,距热源近的地方,用温度表测得最高允许90℃。

5.9.2.3进行干燥时,需在线圈、铁芯的几个部位进行测温,温度表应和电机各部位接触良好,测温头应用油泥封于测温部位上,使其与空气隔绝。

5.9.2.4进行干燥时,要逐渐加热升温,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一般应经3~4小时达60℃,经7~8小时达70℃(温度表测量),对于小容量的电机温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达到允许的最高温度后,应将温度保持平衡,直到干燥为止。

5.9.2.5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应测定线圈的绝缘电阻,并测量铁芯与线圈的温度,在温度尚未稳定前,至少每30min记录一次,在温度稳定后,则每隔一至二小时记录一次,干燥开始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在记录温度的同时,再测量绝缘电阻;采用电流干燥时,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将干燥电机所用的电源断开,按要求记录温度与绝缘电阻,并记录定子电流的大小。

5.9.2.6干燥初期绝缘电阻要下降,随着干燥的逐步进行,绝缘电阻从下降停止到逐步升高直到稳定不变,并要保持3—4小时,可认为干燥结束。

5.9.3电机干燥的几种方法:

5.9.3.1定子铁损法:用定子铁损法干燥时,对于大型电机励磁线圈可以穿过定子内膛,小型电机可直接绕在电机的外壳上,励磁线圈的绝缘应良好,几个电机同时干燥时,可把每一台电机的励磁线圈串联在一起,接在一个电源上。进行干燥前,要先测量定子铁芯的尺寸,经过计算确定励磁线圈的匝数、励磁电流和导线的截面。

励磁线圈的匝数用下式计算:W=45V/QB×104

式中:V:干燥时励磁线圈的电压(伏); Q:定子铁芯有效截面积(厘米2);

B:定子铁芯的磁通密度(高斯)一般在6000~7000高斯。

由于测量误差,计算出的匝数通电流后,应检查电流大小是否合适,一般要选截面较大的导线,相当于导线额定电流的50~70%即可,否则导线在干燥中会造成过热而损伤。

5.9.3.2外部加热干燥法:

此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电机,可用白炽灯或红外线灯放在定子端部或内膛,外部加以覆盖进行烘烤。

5.9.3.3短路干燥法;

a. 用短路电流进行干燥时,通常是降低电压至电机额定电压的8~10%,并将电机转子堵卡住。

b干燥绕线式电机时,可将电机转子回路降低电压至电机转子额定电压的8~10%,而把定子短路。

注意:①用短路电流进行干燥时,没有正常的通风,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并控制电机的发热温度,以保证不突破最高温度。

②因进水或浸湿严重的电机,禁止用短路干燥法。 5.10 电动机线圈头尾辩别方法 5.10.1交流法:

先用万用表或摇表测定哪一对出线是同一相的,再将任意两相串联起来,接在单相交流电源上(电压约为电机额定电压的40%),第三相接一只交流电压表或白炽灯,若电压表摆动并有读数或白炽灯泡亮,说明第一相绕组的末端和第二相绕组的首端是连在一起的,若电压表不动或白炽灯泡不亮,说明第一相绕组的末端和第二相绕组的末端是连在一起的。

将第一相和第二相绕组的首端和末端作好标记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第三相的首端和末端。如图所示:

图 1 图 2

5.10.2直流法:

将线圈接线试验,若在开关刚合上瞬间,万用表(在mA档)指针摆向零的一边,则电池正极所接的线头与万用表正极所接的线头同为首端或末端;反之,则电池正极所接的线头与万用表负极所接的线头同为首端或末端;作好标记逐个试验,即可确定各相头、尾。如图3所示:

5.10.3短路自感应法:

如图4所示,接线后,用手慢慢盘动电机转子,若毫安表指针摆动大时(20mA以上),则重新调换线头试验,直到电流摆动最小(5mA以内)时,即表示联在一起的是头或尾。

图 3 图 4 5.11 电动机的组装工艺及要求

电动机的组装:电动机的组装工艺与解体相反,注意事项相同,组装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5.11. 1组装后应经预防性试验合格。

5.11.2电动机定子、转子、铁芯、线圈、端盖外壳、风扇、接线盒各部位应无灰尘、油垢、锈斑等,槽楔应打紧,定子内膛严禁有任何遗留物。

5.11.3滑动式轴承的电动机定、转子间隙:(S最大—S最小)/S平均的值应小于10%,轴封与轴的间隙应小于0.05mm,且不与轴磨擦。直流电机应测量主磁极和换向磁极的气隙;测量风扇与机座间的端面和径向间隙,测量电枢的串动量;

复查和记录换向器的尺寸和偏摆度等。

5.11.4端盖、轴承盖、油档盖、接线盒装好后,接缝应严密,螺丝应旋紧,垫圈应齐全,键槽与键完好,靠背轮于轴应紧固配合。与金属接触表面(端盖、轴承箱零部件、用螺栓固定到定子机座上的接线盒零部件)之间的螺栓连接,应当根据螺纹规格拧紧至下表所列力矩(误差 ± 10%)。 A B C M4 1.2 1.3 3 M5 2.5 2.6 5 M6 4 4.5 8 M8 8 10 20 M10 13 20 40 M12 20 34 70 M16 40 83 170 M20 160 340 M24 280 600 单位 Nm Nm Nm ●各行的拧紧力矩分别适用于以下情况:

a. 情况 A适用于允许拧紧力矩通常受限于螺栓材料和/或绝缘体承载能力的电气连接(情况 B中的母线连接除外)。

b. 情况 B适用较低强度组件中的螺栓(例如铝)。

c. 情况 C适用于较高强度的螺纹连接(例如灰铸铁、钢或铸钢)。 5.11.5风扇完好无损,固定螺丝应齐全,紧固可靠,外风扇不与端盖、外罩相磨擦。

5.11.6绕线式转子的电动机,刷握下沿与滑环应有2~3mm的间隙,调整好刷握与滑环的相对中心位置,电刷与刷握应有0.1~0.2mm的间隙,刷架滑环与转子回路绝缘应良好,非同相刷辫不能互相接触,更换电刷应有75%接触面,刷握刷架及定、转子接线应牢固可靠,引线应完好。

5.11.7轴封应完好,更换的润滑脂,规格数量应符合要求,电机整体组装完毕后,用手攀动转子应灵活,无卡涩及磨擦现象。

5.11.8接线应按标记正确无误,引线截面应足够,线鼻子焊线或压接线应牢靠,两线鼻子结合面应无氧化层及污物,应涂导电膏或凡士林,螺丝压接应紧固,以防过热,接头相间及对地绝缘应良好。

5.11.9应遵循“工完、料净、场地清”。 5.12 电动机修后试转及要求

5.12.1电动机修后试转应取得运行工作人员的许可,并共同对设备进行仔细的外观检查,弄清事故按钮所在位置,对于调速电机和油站润滑的电机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