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维管理门户
提供了运维管理门户网站、个人工作台等形式的面向外部最终用户自服务及内部人员人性化的运维界面。
此外,平台还预留多种标准接口及开放的接口体系,实现和第三方系统的功能或数据集成对接,包括云管理平台、PKI认证、短信系统、邮件系统等。
2. 运维平台详细技术方案
2.1. 资源配置管理(CMDB) 2.1.1. 配置数据建模
内置基于业务视角的分层弹性模型,通过可视化建模,灵活动态扩展模型,满足用户的实际个性化管理需求。同时内置传统+互联网的弹性模型,符合最佳配置实践,在电信、金融、能源、政府、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系统提供动态的配置模型构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能够实现资产配置模型的灵活构建,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管理需求。数据建模能够实现资产配置模型的灵活构建,针对不同的用户环境和管理需求,灵活、快速、精准的搭建资产配置模型,管理人员可以依据自身管理需要快速构建资产、配置项以及关联关系。
可以通过人工自由拖拽创建属性,或套用不同配置模板来创建并约束属性,摆脱了死板的分类法,能够弹性快速适配各种应用场景:
系统提供文本、数值、日期、附件、图片等类型的数据类型,支持通过简单拖拽、勾选等方式进行模型与资源表单的设计。
5
附图2. CMDB数据建模
配置建模能力包括资产配置项建模、关系建模以及字典目录管理和配置表单管理。 字典管理是资产配置模型建立的基础,它定义了资产配置模型的基本组成属性,系统支持字典的定义功能,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的管理需要,灵活定义、修改字典目录。
附图3. 配置项属性字典管理
系统还系统支持配置项关联关系的建立,并支持配置数据项类别及实例图标的自定义功能,使配置展现更图形化。
6
附图4. 配置关系展示
2.1.2. 配置数据采集
系统支持多种资产配置信息的发现和收集手段,包括:配置自动发现、人工录入、批量导入、第三方系统的集成接口等。
2.1.2.1. 配置发现
系统支持如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业务应用系统等软硬件信息以及关联关系的自动发现采集外,系统还面向云计算,能够适应虚拟化环境,支持对云资源的发现和采集,以符合用户的管理需要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在用户提供IT 基础架构帐户信息的情况下,可发现详细的配置属性,而如果未提供准确的帐户信息,也可发现基本的节点类型,便于进一步调整发现策略。
发现方式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法: ? ? ? ? ?
可以启用定时发现,用于根据所设间隔时间周期性的进行自动发现; 可以使用多个SNMP参数、Telnet参数、SSH参数进行发现;
可以设置过滤条件用于在发现过程中屏蔽一些不想管理的设备和子网; 可以设置是否网段内逐个扫描,以全面发现设备(适用于路由和网段发现); 可以设置发现后的设备自动加入的设备分组。
? 配置发现
配置数据收集维护利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保证各个来源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系统支持向导式发现配置功能,支持ICMP、TCP、SNMP、WMI、Telnet、SSH、CCLI、Http、DNS、JDBC、JMX、VMWare、libvirt、XenAPI等多种协议来实现配置信息的自动发现,用户可以通过发现配置向导来实现发现范围、发现参数的设置,构建合理的配置发现策略,同时支持将发现结果导入到配置管理库中。
7
附图5. 自动发现配置
? 发现过程
系统提供简洁直观的发现进度,实时显示当前发现进度、发现状况概要,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发现过程,在发现过程中提供实时的发现信息反馈,并支持停止操作。
在发现过程中,系统能够对当前发现的资源数量按照类别进行分享统计和展现,用户可以直观了解当前发现了多少类、多少个资源信息。
对于发现日志,系统支持日志的过滤展现,能够按照过滤规则向用户展现调试、信息、警告、错误4个级别的日志信息,便于后期对配置的发现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
? 发现结果
当发现完成或者用户终止发现时将进入浏览发现结果界面,浏览并分析发现结果,以决定后续动作,对于发现结果可以放弃并重新发现,也可以放入CMDB中进行管理。
系统支持以列表的形式来展现配置发现结果,包括IP、类型、名称等信息,并能够对发现结果进行过滤,提供配置项详情的查看(包括自身和子部件的配置信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