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 21-40分,说明你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对事情的考虑过于冷静,处事淡漠消极,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个性。你的自信心受到压抑,办事热情忽高忽低,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总分在 41分以上,说明你的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使自己的心情处于紧张和矛盾中。如果你得分在 50分以上,则是一种危险信号,你务必请心理医生进一步诊断。
(采自张力、张钦,《情绪智商自测与咨询》,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第二节 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辅导
处于身心飞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由于学校学习的压力、生活节奏的高度紧迫感、父母过高的期望、不良的同伴交往关系等诸多因素,使他们不时经历情绪、情感上的困扰,受到孤独、失望、忧郁、焦虑、愤怒、嫉妒等不良情绪的侵袭。虽然这是成长过程中所避免不了的,但若不及时调整,将会使这些不良情绪转变成严重的情绪障碍,从而阻碍个体身心的健全发展。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小学生情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一)焦虑
焦虑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其核心成分是恐惧。详而言之,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性情感,常常表现为无原因的恐惧和不安、无所指向的烦躁和惊慌,好象是某种危险和和灾祸就要临头,但又说不出究竟担心什么或究竟害怕会发生什么不幸。当焦虑状态严重和持续存在时就可能导致神经性焦虑的病理状态。经常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可能养成一种焦虑特质,其特点是性格脆弱。
1 .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焦虑使人不愉快,因此人们常避开引起焦虑的事物。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焦虑具有保护性意义。然而过度的、无端的焦虑则是不正常的,它会对儿童的行为、智力和人格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儿童的行为,如会使儿童变得退缩、过度顺从,或暴躁、恐惧上学等。对儿童的学业成绩和智力,如会使他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活动丧失信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如会使儿童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自卑感
重,依赖感强、做事优柔寡断、抑郁沉闷,并有自我攻击行为。就因为焦虑的儿童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病,所以同伴往往不喜欢他们,
焦虑的儿童在行为举止上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常因一些微小的事而烦躁不安、担心害怕。例如,他们会因同伴的一句戏言、会因别人的一记白眼、会因一次小小的考试失误,而终日惴惴不安。这类儿童平时表现良好、温顺、遵纪守法,且自制力强、自控力强、自尊心强,对等事物常常一丝不拘、十分认真,但仅显得过分紧张。特别在陌生的环境中或对待不熟悉的事物,他们更易出现焦虑反应。他们在生理上也常因此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睡眠障碍、做恶梦、食欲不振、心跳多汗、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腹痛、便秘、尿频等。
2 .焦虑的原因
焦虑的发生和成因与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影响都有关系。而不良的环境因素、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即后天的因素则是引发或加重儿童焦虑反应的重要原因。后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1 )老师或家长自身有焦虑的情绪反应倾向,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受到其的感染或对其进行不自觉的模仿,最终导致儿童也产生了焦虑。
( 2 )老师、家长或学校对儿童的要求过高或过严,常常超出儿童的实际能力水平,使得儿童因为总是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焦虑情绪反应。
( 3 )老师或家长对某些危险或事物估计过高,反复要求儿童提高警惕或反复给予儿童劝告、威胁等,也会使儿童在他们的语言压力下产生焦虑情绪反应。
( 4 )家长经常向儿童诉说家中的问题,而年幼儿童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理解或者无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样的矛盾下,就容易产生焦虑。
( 5 )儿童缺乏母爱或被过分溺爱,易导致早期的分离焦虑和期待焦虑。 ( 6 ) 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喜怒无常、奖惩无度,常使儿童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才能处理好与家长、老师的关系,因而容易引发焦虑情绪。
3 .焦虑的防治
对小学儿童焦虑的防治,可以参考下列的几种措施:
( 1 )改善环境、教育方式及父母、老师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施加适当的压力,给予恰当的要求,不溺爱,不苛刻,从而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
意志力,增强抗挫折的能力。这些对防治焦虑都极为重要。
( 2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榜样。父母应认识到自身就是儿童观察学习或模仿的对象,自身的个性特点可能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所以要注意自己在儿童面前所表现的言行举止,防止儿童不自觉的模仿。
( 3 )父母 和老师应注意与儿童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儿童只有向可依赖的人倾诉了自己的积怨、委屈等以后,心情才会平静下来,否则心里就不会得到平静,焦虑就不会消除。但只有在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父母 和老师才能引导儿童说出自己所担忧或焦虑的事情,帮助他们抚平创伤,消除焦虑情绪或者平缓儿童的心境。可见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儿童焦虑消减的重要意义。
(二)恐惧
恐惧是指儿童对某事物或特殊环境产生的惧怕、害怕的情绪反应,如对动物、黑暗、社交或某种情境感到害怕。恐惧在儿童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具有的情绪体验,是儿童对周围环境事件的一种必要的、往往也是健康的反应。但不同年龄的儿童其恐惧的内容也常不一样。恐惧大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消失,但若对某特定的事物、环境恐惧过度或持续的时间过长,则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专栏 6— 2 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常见的恐惧
年龄 0 — 6个月
7 — 12个月
1 岁
与父母分离、伤害、大小便、陌生人 噪音、动物、黑暗的房间、与父母分离、大型物体或机器、个人环境的改变
面具、黑暗、动物、与父母分离 陌生人、突如其来或冲向身体的物体 恐惧的对象
身体支持的丧失、大的声音
2 岁
3 岁
4 岁 5 岁
与父母分离、动物、黑暗、噪音
动物、“坏人”、黑暗、与父母分离、身体伤害 超自然的东西如鬼怪或巫婆、身体的伤害、打雷和闪电、独自睡觉或独自活动、与父母分离
超自然的东西、黑暗、媒体关注的事件、独自一人、身体受伤
6 岁
7 — 8岁
9 — 12岁
学校的考试和测验、学校里的表现、身体受伤、外貌身材、打雷和闪电、死亡
人际关系、外貌身材、学校、政治事件、未来、动物、超自然现象、自然灾难、安全
青春期
(采自 Klein& Last,1989,《儿童异常心理学》, Eric J Mash 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 .小学生恐惧的表现
儿童恐惧的对象多种多样,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对身体损伤的恐惧,如怕死、怕出血、怕登高、怕打架等;第二类,对自然事件的恐惧,如怕黑暗、怕火、怕小动物、怕电闪雷鸣、怕洪水等;第三类,对社交的恐惧,如怕陌生人、怕上学、怕人多的场合、怕离开父母或家等。小学儿童的恐惧对象也逃不脱以上的三类,但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害怕上学、害怕受伤、害怕电闪雷鸣、害怕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害怕社交、害怕亲人去世。
小学儿童在恐惧时,会出现下列的一些反应:判断力和理解力降低,甚至丧失理智和自控力,同时可能还伴有惊慌、哭闹、回避等的行为反应及心跳加快、呼吸变速、出汗、面色苍白、发抖等的生理反应。
一般而言,儿童的恐惧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随着儿童体力与智力的发展,恐惧会不断地变换。如一岁以内的婴儿,怕巨大的声响、突然的声音、身体失去支撑、生疏的人和事物等;幼儿期的儿童,怕黑暗、动物、想象中的怪物、医生、与亲人分离、受伤等;小学儿童,怕上学、受伤、打雷闪电、自然灾害、亲人分离、社会交往等;青少年,怕受伤、社会交往、死亡、没有同伴等。一般来说,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恐惧为时短暂,多数恐惧在三个月之内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