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下载本文

线上是否需要装设电压互感器,应视各回出线外侧装设电压互感顺的情况和需要确定(本设计不设)。

(3)当需要监视和检测线路侧有无电压时,出线侧的一相上应装设电压互感器(本设计不设)。

(4)当需要在330kV及以下主变压器回路中提取电压时,可尽量利用变压器电容式套管上的电压抽取装置。

(5)发电机出口一般装设两组电压互感器,供测量、保护和自动电压调整装置需要。当发电机配有双套自动电压调整装置,且采用零序电压式匝间保护时,可再增设一组电压互感器。

5.3.2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1)凡装设有断路器的回路应装设电流互感器其数量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

(2)在未装设断路器的下列地点也可以装设电流互感器: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出口、桥型接线的跨条上等。

(3)对直接接地系统,一般按三相配置。对非直接接地系统,依具体要求按两项或者三相配置。为了监视三相电能的平衡和差动保护的需要,该处的电流互感器必须采用三相配置。

(4)为了满足测量和保护装置的需要,在发电机、变压器、出线、母线分段及母联断路器、旁路断路器等均设有电流互感器。

(5)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的装设地点应按尽量消除主保护装置的死区来设置。如有两组电流互感器,应尽可能设在断路器两侧,是断路器处于交叉保护范围内。

5.3.3 避雷器的配置

(1)配电装置的每组母线上,应装设避雷器,但进线装设避雷器时除外。 (2)旁路母线上是否需要装设避雷器,应视在旁路母线投入运行时,避雷器到被保护设备的电气距离是否满足要求而定。

(3)220KV及以下变压器到避雷器的电气距离超过允许值时,应在变压器

第 22 页 共 26页

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

(4)三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相上宜装设一台避雷器。 (5)下列情况的变压器中性点应装设避雷器

1)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为分级绝缘且装有隔离开关时。 2)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为全绝缘,但变电所为单进线且为单台变压器运行时。

3)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多雷区的单进线变压器中性点上。

(6)发电厂、变电所35KV及以上电缆进线段,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

(7)SF6全封闭电器的架空线路侧必须装设避雷器。 (8)110-220KV线路侧一般不装设避雷器。

第 23 页 共 26页

6.结束语

为期两周的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已接近尾声。在这两周中,从查找资料到完成论文撰写,不仅让我对这个设计课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让我对电力系统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仅深入地了解系统设计领域的一些前沿的动态,同时对电力系统分析领域之外的内容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让我获益良多。

比如,在进行电气主接线设计时,我原本按照教材的内容,想当然地将220kV侧和110kV侧选定为双母带旁路的接线方式,但是通过对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以及对相应工程实际做法的考察,我发现,旁路母线在架设时需要耗费更多的材料,不仅如此,其在继电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缺陷,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电可靠性,但相对于在继电保护方面的缺陷,双母带旁路接线方式可谓“得不偿失”。在工程上,现在的设计方案中也已很少采用带旁路母线的架设方式,而是对重要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因此,我在确定电气主接线最终方案时,将220kV和110kV侧均选择了双母线接线方式。

还有,在短路计算方面,由于主接线设计中其中含有自耦变压器,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耦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因此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但通过仔细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的相关内容,我最终完成了相应的计算分析,并完成了短路计算书部分的撰写。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完善,只能在论文中简单提出,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这次课程设计留下了一些遗憾。

本次课程设计由本人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其方式和理论课程的学习完全不同。现在回顾一下,感觉自己真的收获颇丰。

第 24 页 共 26页

参考文献

[1]姚春球.发电厂电气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4]陈化钢.企业供配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9 [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

[6]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7] 冯炳阳.输电设备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 周文俊.电器设备实用手册(上、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9] 卓乐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10]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1]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2]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第 25 页 共 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