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 PA=_____,AB=_____,
∴ 四边形PABQ是平行四边形. ∴ PQ∥l(_____).(填写推理的依据)
220.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m?1)x?m?1?0(m?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整数m的值.
21.如图,在Rt△ABC中,∠ABC=90°,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接ED并延长到点F,使DF=ED,
连接BE,BF,CF,AD.
(1)求证:四边形BFCE是菱形; (2)若BC=4,EF=2,求AD的长.
22.如图,四边形ABCD接于⊙O,点O在AB上,BC=CD,过点C作⊙O的切线,分别交AB,AD的延长线于
点E,F.
(1)求证:AF⊥EF;
(2)若cosA=
4,BE=1,求AD的长. 5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x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OAB=90°,OA=AB,△OAB的面积为2,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经过点B. x(1)求k的值;
(2)已知点P坐标为(a,0),过点P作直线OB的垂线l,点O,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分别为O’,
A’,若线段O’A’与反比例函数y?
k
的图象有公共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围. x
24.小超在观看足球比赛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两名运动员从不同的位置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直线奔跑,什么时候他们离对方最近呢?
小超通过一定的测量,并选择了合适的比例尺,把上述问题抽象成如下数学问题:
如图,在Rt△ABC中,∠C=90°,AC=6cm,BC=8cm,点D以1cm/s的速度从点C向点B运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点A向点B运动,当点E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若点D,E同时出发,多长时间后DE取得最小值?
小超猜想当DE⊥AB时,DE最小.探究后发现用几何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根据函数的学习经验,设C,D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D,E两点间的距离为y cm,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超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由题意可知线段AE和CD的数量关系是:_____;
(2)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cm y/cm 0 6.0 1 4.8 2 3.8 3 4 2.7 5 3.0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4)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小超的猜想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当两点同时出发了_____s
时,DE取得最小值,为_____cm.
25.为了推动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某区每年都举办普法知识竞赛.该区某单位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200人,要在这两个部门中挑选一个部门代表单位参加今年的竞赛,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法律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甲部门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40?x?50,50?x?60,60?x?70,
70?x?80,80?x?90,90?x?100):
b.乙部门成绩如下:
乙
40 82
52 82
70 82
70 82
71 83
73 83
77 83
78 86
80 91
81 94
c.甲、乙两部门成绩的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如下: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甲 乙 79.6 77 36.84 147.2 78.5 m d.近五年该单位参赛员工进入复赛的出线成绩如下:
出线成绩(百分制)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m的值;
(2)可以推断出选择_____部门参赛更好,理由为_____; (3)预估(2)中部门今年参赛进入复赛的人数为_____.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x?a?3,当a=0时,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
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1)求点B的坐标;
(2)将抛物线在直线y=a上方的部分沿直线y=a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记
为图形M,若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的取值围.
27.如图,在Rt△ABC中,∠A=90°,AB=AC,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α°(0<α<),得到线段BD,
且AD∥BC.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满足条件的α的值; (3)若AB=2,求AD的长.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和P2(x2,y2),
称d(P1,P2两点的直角距离. 1,P2)?x1?x2?y1?y2为P(1)已知点A(1,2),直接写出d(O,A)=_____; 22014年 79 2015年 81 2016年 80 2017年 81 2018年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