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 - 世界近代史笔记 - -吴于廑齐世荣版精华 下载本文

本课程涵盖了从1500年到1900年的世界历史演进、嬗变的整个过程。全课程共六章。 本课程之所以以1500年为起点,以1900年为终点,是基于以下几种理由。 第一,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第二,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以1500年为世界史的起点,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第三,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因此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恩格斯说:“现代自然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第四,逐步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的过渡,约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因此1900年可以视为已在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以这一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显然是适宜的。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体系、结构及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进。本课程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1500-1900年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是如何打破隔绝状态,最后形成为一个互相倚伏、互相影响的整体的。本课程把这个过程分为四步。1500年以前,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互相隔绝,亚欧非三洲的居民根本不知道天地间还有美洲和澳大利亚洲。但是,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个隔绝状态,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直接的接触,这是加强地区间联系的第一步。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1760年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这是世界地区间联系加强的第二步。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得以利用所产工业品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1850-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这意味着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三步。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终于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势力伸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是世界地区间加强联系的第四步。世界到此时已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整体。可以说,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观点贯穿始终。本课程在线索反系上采取了纵横交错的方式。既叙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纵向演变,又注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横向联系,进行跨国家、跨地区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并且探索一些重大历史现象从发源地向外扩散、传播及发生影响等的来龙去脉。比如在讲述明治维新部分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探讨了在社会变革中中国失败日本成功的原因。在讲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没有把它单纯视为法国一国的现象,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国际现象,对它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做了广泛、综合的探讨。本课程重视中国在近代史上所处的地位,在阐述东、西方

1

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时,就为什么到近代开端时中国从一个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是先进的国家,沦为一个落后国家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反思。而且,关于明代后半期和清代前半期的中国政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课程重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世界近代史既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所以本课程把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放在重要地位,并且从1500年一直讲到1900年,中间没有断线。而且,其中还把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分成几个时期,不但把它和同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还指明了第一时期的思想主流。本课程第六章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标题下,讲述了1500-1900年的400年间欧美诸国在衣食住行、家庭生活、社会风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使同学于政治经济史之外,还略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社会史,了解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世界历史”的线索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2条线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一)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间的关系??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横向发展促进了历史的纵向发展。在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横向发对纵向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二)“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

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1949年后,我国的世界史体系基本上有2种,即西方体系和苏联体系。西方体系是指西方历史学家建立的世界史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5或16世纪,包括“文艺复兴说”、“1492年说”和“地理大发现说”、“1453年说”、“1500年说”等几种主要观点。这种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871年德国的统一或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是上述观点在978年前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或“唯生产力论”,没有被我国史学界正式接受。1978年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是苏联体系。苏联在划分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时,是以革命为主要标准的。列宁曾把1789年法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斯大林在1934年曾经同意这一分期方法。但是到1940年,斯大林接受了苏联历史学家的建议,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苏联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成为定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通史》6卷本中,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此后,该观点被各院校奉为经典论断。中国的比较合理的科学的世界史体系开始建立。

第一讲:16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互不相容。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表现为极为明显的外张性,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地理范围,不断深入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永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世界各个角落扩展。由中古后期积累起来并得到改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适应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为他们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哥伦布打开大西洋的航线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走边全球,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文明开始不断向外扩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发展大趋势,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球化的肇始。 西欧封建社会瓦解的同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开始出现,在思想领域里展开一场反封建的斗争。出现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反封建高潮——宗教改革;第二次反封建高潮——尼德兰革命。欧洲传统国家开始不断向专制方向发展,出现一批封建专制王权国家。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本节导论: 1500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开辟了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新航路,从而结束了新旧大陆互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使五大洲联为一体。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它是西欧向东方寻求黄金、发展对外贸易和进行海外掠夺的产物,

2

同时西欧人已具备开辟新航路的技术、精神和政治的条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征服和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后果,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新兴资产阶级在西方登上历史舞台,促进西欧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

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叙述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揭示了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早期殖民征服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地理大发现及早期殖民征服的性质,正确认识和评价开辟的新航路中几个代表人物的作用,并对地理大发现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教学目的: 本节主要是介绍地理大发现及其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随后引发的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学习时要从地理大发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入手,但又以背景和意义为重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认识。其中主观条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点。正是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西欧成为当时世界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的大本营。西欧首先是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潮流行。资产阶级是货币和金钱的最大拥有者。同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国际贸易的扩大。西欧与亚洲间的贸易产生了巨额利润,这使得西欧的资产阶级(主要是商人)羽毛丰满,他们迫切要求得到更多的黄金,使市场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正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躁动于腹中的宗教改革的萌芽也使资产阶级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文主义促成了个人进取、海外冒险的精神。通过向海外扩张市场可以使基督教弘扬于世界各地。总之,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客观条件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和武器的改进、商业上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专制政府的支持。以上的主客观条件以主观条件为主。 (二) 地理大发现的经过:只要使学生掌握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即可。两个方向,一是指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二是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还有一条航线,即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部的麦哲伦海峡进人太平洋,再经印度洋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的环球航线。这三条航线各有其特色和意义。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的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而麦哲伦则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三)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是具有世界性的,因为它实现了东西两半球的碰撞。这一碰撞最直接的后果有两个方面: 第一,引起了世界性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1)世界市场扩大了,从原来的各大洲地区性市场变成了全球性的真正的世界市场。(2)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大交流。各大洲的特有产品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而流通。尤其是美洲特有的农产品随着地理障碍的打破而传到亚、欧、非洲,大大丰富了全球食品的种类,引起亚、非人口的急骤增加。这些农产品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烟草和可可等。也可以说引起了食品革命。(3)世界贸易中心(主要是欧洲)已从地中海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这为日后英国、荷兰等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4)引起了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使经商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膨胀,而封建贵族的经济实力日益衰落。由此引发了对近代史有重大影响的“圈地运动”和“农奴制再版”。 第二,引起了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西欧资产阶级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本的积累,正是借助殖民扩张而完成的。西方殖民者以暴力为手段,通过开发新大陆的殖民地,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供应地。殖民扩张作为手段,促成不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本节主要内容: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壮举;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本节导论: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它的产生是与当时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14、15世纪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文

3

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于是在社会上掀起了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肇始于意大利,以后又扩展及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文艺复兴中产生了灿若群星的天才巨人,也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新哲学,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深刻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及实质,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及其特点,掌握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及对近代自然科学和新哲学产生、发展的意义,揭示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2)文艺复兴运动是怎么发生、发展和传播的?(3)文艺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4)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两者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1)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物质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虚无飘渺的天堂。(2)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倡导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事事的人生态度。(3)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性的侄桔。提倡事业成功、发财致富的“公民道德”。倡导发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解放。(4)提倡教育和科学,反对愚昧,重视科学实验。(5)在文学艺术上,重视表达人的真实感情。(二)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地理大发现是人文生义的“外在表现”。西欧资产阶级正是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引下,开始并完成了地理大发现的壮举,使自己的意志得以实现。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末知的精神世界进军,而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三)文艺复兴运动的进程。分三个时期:(1)早期(14至15世纪初),发源于意大利。(2)扩散期(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扩散至中、西欧的德、英、法、西、尼德兰等国家和地区。(3)鼎盛期(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 (四)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已被压抑千年之久的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在精神上开辟了道路。具体言之:(1)使人们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产生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2)摧垮了僵死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以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3)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艺术精品和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4)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人文主义者末能与教会彻底决裂,对教会持妥协和解态度。(2)仍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本节主要内容: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宗教改革 本节导论: 16世纪爆发于德国继而波及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其历史任务是在思想上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神学思想体系,在组织上摆脱罗马教廷控制,在政治和经济上摆脱教廷压迫和掠夺,实现民族教会自主。欧洲宗教改革首起于德意志,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引起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欧洲宗教改革影响最大的是瑞士加尔文改革、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运动,都是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的。面对宗教改革,天主教会进行反改革,组成耶稣会,企图复兴罗马教会,重树教皇权威。耶稣会曾在明末清初进入中国,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路德教派、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揭示宗教改革的实质,并对闵采尔的人民宗教改革思想以及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教学目的: 应讲明以下三个问题:(1)宗教改革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运动发生的三

4

个中心地区德国、瑞士和英国的特点是什么?(3)运动产生了什么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重点应讲明:(1)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运动的必备条件。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推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些民族国家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意识,政治上王权日益强化,中央集权的趋势明显加强。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天主教会成为各大国中央集权的一大障碍。各王权迫切要控制各国的天主教会。随着15世纪初教皇权力的衰落,西欧各国教会开始摆脱教廷的控制,逐步走向民族化,这有利于同罗马教廷开展斗争。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国家就是由王权推动的。另外,应讲明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2)人文主义者用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提高了广大人民对天主教会本质的深刻认识,并为宗教改革者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这是由于德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迫害三者之间交织在一起,是整个欧洲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德国的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首先发难。他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否定了教皇和神学的权威,肯定了两个原则:(1)人要得救全靠个人信仰而非教职人员干预;(2)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而非天主教神学。并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的原则。他的学说由于得到人民群众、世俗君主的支持而广为传播。路德的局限是他不敢发动人民,而寄希望于德国的封建贵族。闵采尔比路德进了一步,不但反对教会而且还反对封建贵族。他要求实现尘世上的平等,取消压迫和剥削。他认为信仰的根据是“人的理性”而非《圣经》。他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他的影响下,德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纲领《十二条款》、《海尔布琅纲领》表达了反封建剥削的意愿,后者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起义分三个中心,即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农民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顶点。失败原因是缺乏一个先进阶级的领导,市民阶级背叛了农民,与贵族妥协。但运动打击了天主教会,促使了路德教派的正式确立,也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宗教上的分裂。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它产生了两位领袖:慈温利和加尔文。前者引发了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后者在前者和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理论,其核心为“预定论”,宣称资产阶级是上帝的“选民”。这两点构成了在宗教旗号掩护下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加尔文教义很快传到西欧主要国家和北美。(四)英国的宗教改革:它是国王在市民、贵族支持下进行的。英国彻底断绝了教会与教廷的关系,建立了英国国教。国王是教会首脑,教会组织清除了某些天主教的腐败和教条,符合资产阶级的某些要求。因此英国宗教改革也可看作是资产阶级不彻底的胜利。(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以上三个地区的宗教改革,以德国规模最大、最激进,以瑞士加尔文教为最成熟和系统,以英国最为保守。三地宗教改革均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各教派教义均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内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教会组织结构上,均有共和主义色彩,其中某些激进教派甚至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提出了新社会的理想。成为近代共产主义的先驱。 本节主要内容: 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闵采尔与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与加尔文教的创立;英国国教会的产生;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 欧洲专制王权国家群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本节导论: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16世纪,欧洲诸国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经济基础。趋于没落的封建贵族和羽翼未丰的资产阶级势均力敌,均不足压倒对方,君主以双方仲裁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法国、英国、西班牙和俄国都形成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专制统治的方式各具不同的特点,君主权力所能达到的限度也有差别。 1}$b??B??D?????u-x;F

专制王权在本质上属于封建性质,它是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粉碎了地方割据势力之后

5

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君主是全国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封建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他虽然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封建割据势力,使贵族丧失独立地位,但他处处维护这个阶级的特权和封建秩序。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资产阶级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并将君主和专制王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 在英国走向资产阶级革命时,欧洲大陆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得到了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封建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标志着国家统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重商主义的指导下,中欧、东欧等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实行一些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变革,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发展,这种改革被称为“开明专制”,俄国皇帝彼得一世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但这种改革也表明,封建制的强化只能暂时放缓历史发展的潮流,人类社会必将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17—18世纪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国家的历史,揭示这一时期,欧洲大陆历史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重大影响,尤其是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欧洲各国的改革,阐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必要性。主要叙述法国、英国、俄国和西班牙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以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揭示了16世纪欧洲法、英等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深刻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实质,并对欧洲诸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差异和其他学术问题进行科学地探讨及研究。教学目的: 本节需格外阐明:欧洲封建专制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产物。特定历史时期指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这两个运动正在同时展开。这时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势均力敌,处于相持阶段。尤其指明:尽管封建专制制度是代表封建阶级的,但它却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这是因为王权与资产阶级双方各有所求:封建国王需要资产阶级的财力支持来打击封建贵族的势力及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因此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而资产阶级则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来进行殖民扩张和开拓海外币场,并打击封建贵族的力量。但双方的相互支持都是权宜之计。一旦资产阶级力量威胁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就会破裂,因为双方的经济基础是水火不相容的。 欧洲各国封建专制的共同特点是:国王均是全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封建阶级的总代表。他实行个人独裁,将行政、立法、司法权集于一身。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是 “君权神授”论,另外两大支柱是官僚制度和军队。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在内)几乎没有民主自由的权利。除了上述共同特点外,法、英、俄、西四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 法国的专制制度--典型的君主专制。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法国最为典型。只要知道了法国的专制制度,就可以了解欧洲各国。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是通过国债和包税两种形式进行的,因此金融和商业资产阶级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在政治上和封建王权保持密切的关系。双方互相利用和支持。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借助资产阶级财力的支持,不但削弱了贵族力量,而且使教会摆脱了教皇控制而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即“教会的民族化”。随后,法国君主通过10多年的战争才最终完成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过程。(1)掠夺意大利的战争,法德两国经过十余年战争,法国虽领土略有收获,但未能占领意大利的领土,且耗费了大量人、财、物的力量,使王权一度削弱。(2)“胡格诺战争”,这是法国南北两大贵族集团借宗教旗号争夺统治权的混战。经30余年战争,南方贵族占了上风,建立了波旁王朝,两大贵族集团也在人民起义的威胁下达成和解,放弃分裂,拥立王权。 17世纪初旧贵族正在没落,新的工商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增长,同时封建农奴制基本上瓦解。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专制制度在黎塞留当权时已得到巩固,并在路易十四时期加以完善。它的特点是:(1)国王与国家成为一体,“朕即国家”。(2)“君权神授论”,将王权神化,国王不对人民负责,只对上帝负责。(3)对贵族实行怀柔政策,使之成为国王的驯服工具。(4)国王亲任政府首脑,直接控制最高行政权。(5)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完整的集权制国家体制,将全国所有权力控制在国王一人手中。(6)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军队作为专制统治的有力支柱,并用警察密探维持统治。(7)实行思想专制,力求 “思想统一”,对不同信仰者实行镇压。(8)实行重商主义,促

6

进工商业的发展,并为封建专制提供财力支持。 (二) 英国的专制制度--自由传统未泯。英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特点是手工工场和对外贸易十分发达。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海外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进行,而且采用了暴力的手段。尤其是圈地运动,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经济迅速资本主义化,并导致封建贵族发生分裂,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出现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英国都铎王朝把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作为主要依靠力量,在政权中排斥旧贵族。由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组成的议会也为王权服务。同时,英国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使教会与罗马教廷决裂,成为“国教”。英王成为世俗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这在欧洲是绝无仅有的。教会不仅作为专制制度的支柱,而且作为工具,这也是英国专制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 俄国的专制制度--半东方式的专制国家。俄国在16世纪刚刚完成领土统一和申央政权的集权化。农村中确立了封建农奴制度,国内工商业落后,几乎没有资本主义萌芽。俄国的专制制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与西欧专制制度有着极大差别。它是以封建农奴制为基础的沙皇专制制度,其特点为:(1)社会阶级基础是中小贵族和城市上层富裕阶层。(2)“特辖领地制”,大大削弱了大贵族的经济、政治力量。(3)沙皇的中央政权集立法和行政二者于一身。(4)军队是专制制度的支柱。(5)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野心。俄国从16世纪伊凡四世时期起就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领土扩张活动。17-18世纪俄国历史有两大内容:(1)农奴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俄国主要是通过法律1649年《法律大全》,使农奴制从法律上确立,并在以后不断予以加强,不久农奴劳动就成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与其他国家的农奴不同的是:俄国农奴也是手工工场的主要劳动力,俄国手工工场的性质是封建农奴制而非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此外,俄国的商业虽然颇具规模,但它是由沙皇及甚近臣所控制的,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此,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俄国经济长期落后的主因。(2)彼得一世的改革。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改革尽管全面西化,发展工商业,创建新式军队,发展文化教育等等,但是其性质却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彼得的现代化主要是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并未想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 (四) 西班牙的专制制度--历史的局限。西班牙是16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西班牙工商业相对英、法等国是十分落后的,农村中以封建生产关系为主。西班牙是通过掠夺殖民地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西班牙封建专制形成的特点是:(1)它以贵族、教士和城市上层为阶级基础,与英法等国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相互支持利用大相径庭。(2)它与罗马教廷关系密切,实行宗教专制,镇压新教派。(3)经济上征收苛捐杂税,欠下巨额外债,使国家经济濒于破产。(4)推行霸权政策,对外用兵,侵略扩张,为它的衰落埋下伏笔。(五)尼德兰革命。(1)背景:尼德兰是欧洲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最快,城市化程度最高,农村中也有了相当高水平的资本主义农场。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迫害和民族压迫是革命爆发的主要动因。尼德兰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号,掀起“圣像破坏运动”,揭开了革命的序幕。(2)革命曲折发展,先是阿尔法镇压,使革命处于低潮。革命进人游击战阶段,革命者组建了“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继而革命进人高潮,北方独立,南北方1576年签署《根特协定》,联合对敌。但南方贵族妥协,1579年组建“阿拉斯同盟”降敌,北方建立“乌特勒支同盟”与之对抗,并成立“联省共和国”。南方则重新恢复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尼德兰革命以北胜南败而告终,实际上是一半胜利。(3)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性质是以反抗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五)普鲁士和奥地利:德意志的二元性。 1.30年战争后的德意志 三十年战争。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波及到大半个欧洲。这场战争经历时间长,背景复杂,战争的原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国内原因:(1)德国诸侯分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围绕争夺教会财产而展开斗争。(2)皇帝为了扩大中央权力、削弱诸侯分裂势力进行的斗争。国际原因主要是信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诸侯,而法、英、荷等国支持新教诸侯,企图使德国保持

7

封建割据的分裂状况并觊觎德国的土地。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1)捷克阶段 (1618-1624),捷克联合新教的领袖巴拉丁选侯进攻皇帝和天主教联盟,结果捷克战败,丧失了独立。(2) 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在法国支持下出兵支援新教同盟,战争国际化,结果皇帝一方又胜。(3)瑞典阶段(1630-1635),瑞典在法国支持下联合新教诸侯进攻皇帝一方,瑞典先胜,但西班牙出兵支援皇帝,打败了瑞典军队。(4)法国一瑞典阶段(1636-1648)法国出兵,战争扩大到整个欧洲。皇帝及天主教联盟被迫求和。1648年双方签署《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的历史意义:(1)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德国天主教诸侯受到沉重打击。(2)德国分裂加重,经济受到严重破坏。(3)罗马天主教会受到沉重打击。(4)法国称霸欧洲而西班牙受到削弱。在战争影响方面,重点是法国在欧洲占主导地位,而德国长期处于落后、分裂的状况。(5)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 2.普鲁士的兴起 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容克地主。工商业的发展。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腓特烈二世的“开明专制”。 3.农奴制第二版 (又叫“农奴制再版”)。早在13世纪德国及东欧的农奴制就已开始瓦解了,农奴获得自由成为农民。但16世纪在中、东欧的农奴制又卷土重来,农民大批沦为农奴。对于这种历史倒退的情况,史学界有种种解释,并正在深人研究。出现“再版”的原因主要是:(1)西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对粮食需求大增,粮价暴涨,中、东欧的地主为利润驱使,要恢复农奴制生产粮食。(2)贵族力量大,可以任意摆布农民,并镇压农民反抗,而城市市民力量很弱,无力阻止农奴制的恢复。最后要指出的是:农奴制的恢复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德国近代经济的长期落后,也是东欧的俄国、波兰等国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4.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 多民族奥地利帝国的形成。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国内矛盾与被压迫民族的起义。玛丽亚·特丽萨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 (六)开明专制:本节介绍了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利萨及其子约瑟夫二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和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进行的三次名为“开明专制”的改革。这三次改革异曲同工,均是由封建国王进行的,表面上是按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些主张进行改革,采取了政治上放开、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发展文化教育等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力,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封建统治者为稳定自己统治而玩弄的政治花样,实质上只触动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皮毛,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其社会基础。

(七)西欧的启蒙运动:以往教材的启蒙运动仅限于法国,而本教材则扩大到整个西欧,从而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一运动的整体全貌。启蒙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规模和影响力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它全方位、深刻地批判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为这次运动提供了锐利武器。启蒙思想家多是从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代表是霍布士和洛克。霍布士关于国家的学说及洛克的“自然权利”说与三权分立说具有重要意义。法国启蒙运动是启蒙运动的高潮,涌现了众多的卓越思想家。伏尔泰关于自由平等的论述、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学说的发展和完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民主共和国的设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孟德斯鸠的学说成为以后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而卢梭的思想则在法国大革命中大放异彩。启蒙运动的扩大以北美为代表。需要从总体上指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的革命思想其基础是“天赋人权论”(即“自然权利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人民主权、革命权利说、自由主义理论和自由、平等理论,以及各种进步的国家学说和经济改革方案。

本节主要内容: 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法国封建专制的特点;英国的都铎王朝;俄国的留里克王朝;俄国彼得一世改革;西班牙的专制制度;尼德兰革命。30年战争;普鲁士的兴起;“农奴制再版”的历史原因及影响;德国和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本节导论:16世纪,当西欧诸国跨进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强化。明代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发展到巅峰,尽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海外贸易与航海事业取得惊人的成就,思想、

8

文化方面也出现一股清新的风气,但都被封建统治所阻滞;此时的日本,国家重新得到统一,幕府的力量有所加强,政治、社会方面的各项制度得到完备,封建统治得以更新强化。但与实行“重本抑商”政策的明帝国一样,日本封建政权的基础是农本经济。为了巩固统治,排除外来干扰和侵略,两国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同西方国家均衡发展的机会。自此,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开始出现,中国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学习目标:了解在西欧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的史实,明确明帝国和日本巩固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以及东亚诸国在当代落后于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深刻认识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教学目的:本节选用了东方封建制度的代表中国和日本进行剖析,指出了两国封建制度的不同特点,说明为何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东方逐渐落后与西方渐趋强大的历史原因。要从封建专制东西方的不同演变及资本主义萌芽在东西方所受到的不同待遇这两个方面去对比和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中国封建专制的特点:(1)宦官专权。明代皇帝不理朝政,由宦官把持朝政,迫害官民,横征暴敛,鱼肉人民。这种状况举世罕见。(2)内阁中各派力量明争暗斗,首辅借权术当政。(3)皇帝和地主剧烈兼并农民的土地,租税加重,导致农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危机严重。(4)实行落后于时代的封闭政策,一个是重农抑商政策,另一个是海禁政策,这都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摧残。(二)日本专制制度的形成:16世纪是日本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封建专制形成时期。日本虽然结束了100年的“战国时代”,但是封建统治却进一步强化了。丰臣秀吉时期采取了如下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1)确立大吸为都城。(2)设立“五奉行”、“五大老”和“三中老”作为中央政府机构。(3)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4)通过“检地”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5)鼓励和支持工商业的发展。侵略中国是日本的国策,日本统一后便开始实行这一政策,侵略朝鲜乃此国策的第一步。但这期间丰臣秀吉发动的两次入侵均在朝鲜军民顽强奋战及中国明朝军队的支援下遭到惨重失败。日本吞并朝鲜的企图也因此而推迟了300年之久。 本节主要内容: 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农民起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的外贸;明代的文化与科技;日本的“战国”与统一;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侵朝战争。

第二讲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东方诸国的衰落与西方的革命

在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后,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保障和发展自身的利益,还必须从政治上改造国家,即改变其贵族性质,让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概括地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道路大体上有2种,即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通过革命道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国家在历史上是少数的,多数国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实现的。革命与改革在近代社会制度转型上起着同样的作用,尤其在19世纪中叶,改革的趋势最为明显。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可以通过革命,也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但是民族国家取代王权国家一般都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彻底清扫封建专制的一切形式,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也能在经济上促成国家的工业化,但是无法在政治上建立真正的民族国家(如本节所探讨的近代德国和日本)。并将导致国家的畸形发展,最后只好在民主与专制的国际决战中接受补课。 ??事实上,王权国家的“民族化”在欧洲是一个由推翻专制王权的暴力革命启动的、相当漫长的过程。历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这个同质的演变进程在欧洲各国是不同步的。在北美大陆,则是在推翻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在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本节导论: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上不成熟的基础上爆发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远低于封建势力,因此英国革命的进程较为曲折,历经了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等多种形式的较量和妥协,甚至一度出现了复辟,才最终获得胜利。革命虽然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但有力地打击了英

9

国的封建势力。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行轨迹,揭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阶级关系和发展规律。研究英国革命发生的条件、革命的过程、国王和议会的斗争,追寻英国最早建立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教学目的: 从三个方面来讲述:(1)革命的背景,指出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尤其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使英国在欧洲具有了革命发生的最有利的条件。(2) 革命进程:通过英国革命历经半个世纪的曲折和反复,阐明革命的特点。(3)革命的意义,着重介绍君主立宪制是怎么确立的?该制度怎样确保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革命前的英国:分三部分内容介绍英国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渗入到农村。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农村中大批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促使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贵族队伍发生了分裂,出现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农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和外贸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2)清教运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宗教为旗号所做的革命舆论准备。清教运动提出的革命的思想主要是:第一,将资本主义工商活动神圣化。第二,社会契约论,矛头直指英王,主张按人民要求剥夺英王权力。(3)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资产阶级利用议会作为反对王权的政治舞台。斗争分两个时期:第一,詹姆斯一世时期,国王权力很大,两次解散议会,为所欲为。第二,查理一世时期,议会与国王力量此长彼消,议会逐渐占了上风,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并在长期议会时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大抗议书》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文献,还处死了国王的两个宠臣。 (二)英国革命的进程: (1)上升期:从长期议会开始,经两次内战,最后建立了共和国。革命达到最高点。 (2)下降期:经克伦威尔独裁到王朝复辟,革命达到最低点。 (3)半上升期:从复辟王朝到1688年革命,又沿上升路线发展,但未达到共和国的水平。 在此应重点讲清两个难点:第一,为什么革命一开始沿上升路线发展?这是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结果,平等派功不可没。正是平等派支持独立派战胜了保守妥协的长老派,同时平等派也克服了革命性不强的独立派的弱点,才使革命一步步按平等派的意图发展到共和国的建立。只要讲清讲透平等派如何推行自己的主张,如何进行斗争和活动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以解决。第二,革命为什么要下降和倒退呢?要讲清:远征爱尔兰莉苏格兰使革命军队蜕变,并产生了一批新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防止封建阶级复辟和镇压人民反抗,要借助军事独裁。而当军事独裁无效时,又与王党妥协,使旧王朝复辟。但当复辟王朝的报复政策和恢复天主教的企图侵犯了这些阶层利益时,他们便实行政治妥协,共同发动了“光荣革命”,废除了封建复辟王朝。由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联合执政。这样,英国革命便停止了动荡起伏,稳定了下来。(三)革命后的英国:主要介绍这期间英国政治体制演变的情况,因为这是英国政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共有四大内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要讲明几个重要立法:《权利法案》、《叛乱法案》、《三年法案》及《嗣位法》,重点是《权利法案》和《嗣位法》。并要讲清:在君主立宪制里,虽然国王权力最大、地位最高,但却是虚的。实权在议会尤其是内阁手中。(2)内阁制的形成:要把它的历史渊源讲清楚,然后侧重于在1688年后它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并最终掌握了最高行政权的,首相又是如何成为行政第一人的。(3)议会权力增长,这是在此期间英国政体变化中最重要的事件。要阐明:1688年以后英王的行政权日益缩小,最后几乎都落入议会手中。议会用法律、政治和财政手段来限制和削弱王权,最后连外交权也落入议会手中,国王成了名副其实的“虚君”。(4)辉格派和托利派长期活跃于英国政坛,其中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和新的地主阶级利益的辉格派占了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他们经济上占有明显优势。在介绍完上面4个内容后,还要指出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有严重弊病,如财产资格限制和选区划分的不公,从而为下面介绍议会改革内容时打下基础。本节主要内容: 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清教运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一次内战;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1689-1742年的英国。:

10

第二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 本节导论: 与资本主义在欧洲萌芽和发展不同的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几个发展水平即使不超过但也绝不低于西欧的国家,却固步自封,限制甚至放弃海上活动,以闭关自守为国策,维护传统的农本经济,结果越来越落后。 学习目标: 了解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历史,认清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东方诸国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由于东方诸国内部的闭关自守,从而认识到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 本节使学生了解到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期,造成西强东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政治结构的差异。东方和西方封建主义的不同特点是西强东衰的根本原因。抓住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再与第二节西方各大国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就会从理论和本质上使学生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应向学生讲明:东方四国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它们在近代尤其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里,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不同的历史命运的选择,从而在19世纪分别走上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道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明末清初的中国。指出明清之交的中国之所以出现剧烈动荡,是因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异常尖锐复杂。主要有四大内容:(1)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史学界争论很大,但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明末政治腐败和封建专制的专横暴虐,导致知识分子士大夫组成“东林党”要求改革以及明末农民大起义。第二,满族入关,灭明建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期间有两个汉族政权灭亡,即明朝和李自成所建的农民政权的灭亡。其原因也有很大的争论。(2)清初盛世。清初“圈地”与欧洲的圈地性质截然不同,它并非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是满族贵族对汉族人土地的掠夺,它加剧了民族矛盾并破坏了农业生产。清初采取的停止圈地、招民垦荒、减免租税和“摊丁入亩”政策,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尽管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已有相当发展,手工工场规模已与西欧不相上下,但却末成气候,发展十分缓慢,主要是封建政府压制的结果,而在西欧,封建政府是鼓励和支持手工工场和商业发展的。这是“重本抑末”和“重商主义”这两个政策导致的不同结果。此外,中国的地主、商人将资金投入到购买土地,而西方则投入到手工业,这也是东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3)清朝初期政治稳定的主要原因,除用铁腕削除分裂、政治上高度集权外,应突出讲明满族贵族在政权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利用汉族官吏及地主的力量辅助统治。这是清朝政治稳定的关键。(4)学术文化方面,主要有两大内容:第一,三大思想家和两大小说家,即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些人的思想和作品代表了这时期中国文化的世界水平。第二,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深入发展,日趋活跃,互相影响。要着重讲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同时进行并相互影响的,而后者影响更大一些,因西方政治思想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而中国的儒家思想已有两千年的积淀了。中国儒家的政教伦理思想对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提供了反专制、反教权的思想武器,这点在以往的教材里是没有的。 (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幕府体制已形成和巩固。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相对集权的中央政府幕府与有很大独立性的各藩共同建立的一个统一体,又叫“幕藩体制”。要向学生讲明中央权力是怎样集中于将军及其政府,同时200多个藩如何分为各个类型的藩,这些藩怎样既受幕府控制又保持很大的独立性?(2)说明在此时期日本资本主义萌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作为资产阶级主导阶层的大商人和高利贷者,与西方不同的是:他们享有封建阶级赋予的特权。这种享有特权的大商人和大高利贷者在以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并给日本历史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应重点分析武士阶层的分化,使学生明白正是武士的分化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下级武士起了推动日本历史变化的重大作用。 (三)莫卧儿帝国。该帝国存在的时期是印度数千年历史中最强大、最辉煌的时期,帝国在沙加汗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在奥朗则布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但很快走向衰落。这段历史头绪繁多,时间跨度大,因此应抓住帝国由盛至衰这一主线。帝国强大的基础是化行政为军事组织的“曼萨布达尔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军事采邑制”。这两种制度保证了帝国有强大

11

的军力。同时,帝国采取了多民族国家、宗教宽容及印度统一这三项政策。而衰落的原因是改变了宗教宽容,实行宗教迫害政策,并对外穷兵黩武,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国力衰竭,这为英国征服印度开辟了道路。通过以上线索,使学生理解马克思的名言:“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提人打倒,马拉提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用这句名言可以更有力地解释:为什么一个小小英国竟然能征服比它大许多倍的古老的印度,并使之成为它的殖民地。(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本部分内容庞杂繁多,应抓住帝国盛、衰这条主线,将其原因解释清楚。帝国强盛的原因,在社会经济方面,在介绍封建土地制度时要侧重军事采邑制的作用,因为它保证了帝国军队的兵源。在政治上,素丹将行政和宗教权力集于一身,并建立了新军来抑制封建主的分裂企图。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教宽容的“米勒特制”有助于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帝国衰亡的原因,应着重向学生指出:帝国上层的腐败和宫廷内讧、连年穷兵黩武造成国力衰竭、欧洲各国的联合对抗,特别是由于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东地中海的地位下降导致帝国外贸的衰落。更重要的是军事采邑制的破坏导致农民经济的衰落,这是帝国解体的最根本原因。而与帝国衰落成鲜明对照的,是沙皇俄国的崛起和扩张,奥斯曼帝国在俄国的扩张面前步步后退,产生了19、20世纪最大的国际问题——东方问题。 本节主要内容: 中国明朝的灭亡;清朝前期盛世的经济与政治;明清的文化;日本德川幕府制度及社会经济状况;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统一及“黄金时代”,奥朗则布的扩张及帝国的衰落;帝国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及帝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奥和对俄战争的失败及帝国的衰落。第三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本节导论: 西欧列强的向外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西欧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理大发现后,西欧主要国家先后走上殖民扩张的舞台,通过激烈的争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衰落,有着先进政体和发达工业的英国最终成了海上的霸主。西欧的殖民扩张揭开了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时也给世界秩序造成了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西欧主要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揭示西欧的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一体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西欧各国在海外霸权的演变历史,说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认识到,西欧的殖民扩张既使原本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了一体化,同时,也给世界的秩序造成了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而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世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体,双方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人类历史向新的更高的阶段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教学目的: 本节要向学生讲明:资本主义扩张使世界从分散变成整体,虽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也伴随着丑恶、罪恶的一面,那就是给亚、非、拉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论述的深刻含义;理解“暴力”的两重性:它既加速了世界从分散到形成整体的过程,同时也使人民蒙受灾祸和苦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此部分介绍了西方殖民扩张这一历史过程中主角的转换、西方殖民强国相继称雄世界。要把盛衰原因讲深讲透,重点是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共同特点均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才开始称霸世界的,它们在同封建国家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潜力。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它们以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军事力量,开放的政策显示了对封闭政策的明显优势。因此封建国家西班牙、法国分别败给了它们。但是在争霸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不惜以战争和暴力的形式来相互竞争,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性和狭隘性。而英国打败了荷兰,突出了工业资本主义对于商业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荷兰以商业立国,无雄厚的工业,缺乏称霸世界的雄厚物质基础。而英国有雄厚发达的工业,使它有充分的力量

12

进行长期的战争。此外,还要从理论上阐明:封建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它们开拓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把殖民地变成财富的来源,用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来满足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糜烂的生活。而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本国的再生产,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进行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金,并将殖民地变成廉价工业原料的产地和宗主国工业产品的市场。这就造成各国殖民政策的不同和殖民地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争霸斗争的胜负。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本目是对前述之东西方力量对比强弱变化的总结。重点应指出:16-18世纪中叶,西方取代东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早就作好了准备:西方最早进行了地理大发现,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领导了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潮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精神和心理上为扩张作了充分准备;西方的经济是开放的,政治是较宽松的,封建专制与资产阶级因利害关系而建立临时的联盟,采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而东方却恰恰相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向世界扩张,圄于中世纪的辉煌,固步自封。东方封建专制是绝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重本抑末”政策加以扼杀;实行封闭政策,对外部世界关闭大门,作茧自缚;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了非正统思想的产生和流行,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 (三)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本目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新内容。它拓宽了原有教材仅限于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论述的局限性,将人种、物种的交流和世界各地区的分工情况纳入进来,就使历史更丰富、更全面,一扫以往教材枯燥乏味的面容,并且也增加了学术深度,用更丰富的史实详述了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世界人种交流集中在黑白人的全球扩散,白人因为移民、殖民而分散到各大洲,主要是美洲。黑人主要从非洲以奴隶身份到了世界各地,也以美洲为主。黑白人种的全球扩散的后果,第一,印第安人数量大减;第二,混血人种急剧增加;第三,导致种族主义思潮的产生。(2)全球动植物交流,应突出与世隔绝的美洲贡献给世界的马铃薯、玉米、西红柿、番薯、花生、可可、烟草等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革命性的意义。(3)世界经济的变化,分散的各个地区借助经济、贸易的纽带变得更加密切,成为全球性经济,全球市场也初具雏形。这种全球经济导致国际性劳动分工:欧洲是世界的“城市”,主导世界经济,从事工商业;亚非拉成为世界的“农村”,主要提供原料和市场。(4)全球文化的交流,在此应指明:西欧的文化已压倒东方的儒家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和美洲的印第安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以上是就整体而言,具体到中国和西欧文化交流,还是互补性的。“东学西渐”以传统的东方哲学和文化为主要内容,“西学东渐”则以科学技术为主。但这种对等关系很快就要随西方侵略而失衡。 本目在讲完上述四点后,要特别指出:这种状态是西方殖民者以暴力强迫促成的,带有极大的不平等性,致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其严重后果,是世界近代西方发展迅速,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这也是资本主义罪恶的一面。 本节主要内容: 西方各列强争霸;西方殖民扩张的后果;西方超过东方的历史原因;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第三讲:世界民主革命浪潮的繁兴---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本节导论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英国的殖民暴政是美国革命爆发的主要根源,所以此次革命采取了独立战争的形式。美国人民继承了尼德兰和英国革命的传统,经6年艰苦抗战,打碎了殖民枷锁,在美洲建立起第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同时还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起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美国独立的国际意义在于:它不仅推动了宗主国英国的民主改革进程,而且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对于欧州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的崩溃起了促进作用。而独立于欧洲之外的“美洲体系”的粗具规模,则给予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以巨大冲击。 学习目标:系统地学习美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革命爆发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背景,全面了解革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丰硕民主成果。其中,应对此时期影响北美的进步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还要对《联邦宪法》的产生、它的重要内涵和社会意义等做深刻的阐释。此外,还应注意开拓视野,对美国革命的性质、意义、局限性以及美国独立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问题有正确的

13

认识。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五个内容:(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特环境决定了美国革命的特点。(2)阐明美利坚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其思想代表是谁?(3)英国暴政是北美殖民地走上独立道路的主要原因。(4)战争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5)《联邦宪法》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北美殖民地时期:着重于美国式民主产生的独特环境介绍,重点突出殖民地存在的民主因素。尽管史学界对于殖民地是否存在民主因素有不同见解,但教材中采用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肯定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应对此肯定无疑地向学生讲授,讲明这种民主因素广泛存在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二)美国革命的思想:侧重介绍杰斐逊是美国民主思想的代表,重点是他的“天赋人权”思想及人民革命主张,《独立宣言》是他思想的体现。 (三)革命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要指出这次改革是在杰斐逊民主思想指引下展开的。(四)《联邦宪法》正式确立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要着重比较《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分析其不同特点和利弊。在《联邦宪法》中对于以往否定较多的三权分立体制要予以肯定为主的评价,指出宪法含有的民主因素及这些民主因素在世界史上的示范意义。同时还应格外指出:这部宪法是“妥协”的产物,它调和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民主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阐明宪法中大量的保守因素。 本节主要内容: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的传播;英国与殖民地矛盾激化;《独立宣言》的颁布;独立战争的进程;杰斐逊与民主改革;谢司起义;《联邦宪法》;美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本节导论: 法国大革命是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为激烈、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较之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它是在资本主义关系更为发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人民群众更加觉悟的条件下发生的。革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级,即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6月),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三次武装起义推动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由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充分显示了主力军的决定性作用,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企图,把革命斗争推向前进,这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大特点,并使这次革命具有伟大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目标: 应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为激烈、反封建最为彻底、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和深刻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革命进程中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各个阶级、各个党派斗争的主要内容;弄清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以及法国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法国革命的全过程,掌握三个问题:(1)法国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及封建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2)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各有哪些贡献和局限性?(3)热月党政府的政策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旧制度的危机:着重讲述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业远远超过工商业,其中包税人是法国的特有现象。金融业资产阶级属于大资产阶级,他们因经济实力雄厚而在日后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富农式资本主义在农业中也已出现。另一方面,封建专制王朝遇到了严重危机,对外战争惨败和财政亏空。随后的几次财政改革未能成功,引起贵族与王室的冲突。于是资产阶级雄厚经济实力与财政困难的王室形成鲜明的对比,王室与贵族的对立削弱了统治集团的力量,旧制度陷人深重的危机之中。(二)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要重点讲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取得政治权力的过程:代表名额之争、国民议会成立、网球场宣誓和制宪会议、最后导致革命的爆发。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改造:这是法国革命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革命后的改革措施,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否定及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以后的改革不过是这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已。这些措施重要的有两部分:(1)“八月法令”,从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制度。(2)《人权宣言》,确立了建设资本主义社会的指导原则即“八九年原则”。除以上两方面具有根本性原则的文件外,还有一系列反封建法令涉及到建立国家体制、改造第一第二等级和教会、废除

14

各种封建性经济法规等内容,也应提及。最后,剖析《1791年宪法》,指出其进步性和保守性。关于1791年8月10日起义的原因,可从立宪派与国王妥协、消极反抗外来干涉、反人民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四)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重点分析吉伦特派的政策,指出有哪些进步的政策;这些进步政策将革命推向前进,建立了共和国,打退了外国干涉军。介绍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斗争时,应指出:斗争实质为革命是进还是停?焦点是对待巴黎公社。另一个争论问题是如何对待国王。这两次斗争,雅各宾派均胜,雅各宾俱乐部成了雅各宾派的天下。两派分裂是在对待人民的限价运动和“疯人派”的态度上产生的。雅各宾派支持了限价运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吉伦特派正相反,最后被人民起义推翻。 (五)雅各宾派专政:这是法国革命的最高阶段,应全面介绍雅各宾派采取的各项民主政策和措施,并将这些政策同立宪派及吉伦特派的政策加以比较,以反映其民主和进步性,如土地法、1793年宪法等。但也要分析其恐怖政策,并加以具体分析,指出恐怖政策的扩大化和杀人太多,是雅各宾专政垮台的重要原因,尽管该政策在镇反、保卫革命成果等方面有功。雅各宾专政垮台也与罗伯斯庇尔个人有关,要指出他的优缺点及对革命的功和过。此外,对丹东应纠正以前的谬误。他并非是“暴发户代表”、“新生资产阶级”,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有远见的革命家。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以往把“热月政变”定为“反革命政变”和法国大革命的终结,应予以纠正。应指出:这是纠偏,将暴力、无序的革命扭转到正常稳定发展的轨道,将混乱变成稳定,将运动变成建设,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而热月党统治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正说明了它是革命的继续。但是热月党人政策的“左右”摇摆导致资产阶级统治受到人民革命和王党叛乱的双重威胁,特别是人民中产生了要用武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先进的巴贝夫主义。政局不稳和外敌人侵迫使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强力政权以稳定局势,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本节主要内容: 旧制度的危机:三级会议和革命的爆发;立宪派时期对旧法国的改造;欧洲反动势力的进攻;吉伦特派与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及热月党统治;督政府的统治。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 本节导论: 拿破仑帝国与法国大革命既有密切的连续性,又有本质的不同。拿破仑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制,镇压王党叛乱,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在法国的统治,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还通过对外战争给欧洲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把法国革命的影响扩展到欧洲诸国。在拿破仑统治下,法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同时,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镇压民主运动,与旧王朝妥协,其对外战争具有残酷的侵略掠夺性质,从而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和旧势力在欧洲范围的复辟。 学习目标: 追寻这段历史的轨迹,揭示此时期法国国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帝国时期法国的内政、外交、对外战争以及它们对欧洲政治走向和世界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影响,深刻认识拿破仑帝国从诞生、强盛到走向衰落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并对与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其他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讨。 教学目的: 拿破仑是近代史研究和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讲这段历史已不能仅限于法国,要扩及到整个欧洲甚至非洲和美洲,要努力反映这期间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尤其要加大对军事史的介绍,因为拿破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对拿破仑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掌握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这也是本节的重要目的。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对一个历史人物,切忌一棍子打死或一味赞扬,要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关键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拿破仑的统治方式虽然带有封建性和侵略性,但他保卫了法国革命的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功大于过。正如恩格斯所言:“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教师可用这句话作为评价的理论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雾月政变:本教材较全面地介绍了雾月政变的过程,史料较丰富。要向学生讲明:雾月政变并非反革命政变,拿破仑专制是特殊形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目的是为了挽救受到国际武装斗争和王党复

15

辟威胁的资产阶级政权,使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得以保留。 (二)从执政府到帝国与大帝国的兴衰:着重介绍拿破仑执政期间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可把从执政府到帝国的政策综合介绍,这些政策可分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与倒退的政策两大部分,再详细分析评价各个政策。然后全面介绍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这些战争以1807年为界,之前的战争大多是进步性的,它打击了反法联盟和欧洲封建势力,捍卫了法国的独立和革命成果。之后则主要是掠夺和争霸战争。(三)帝国的覆灭:讲述帝国灭亡的过程并分析灭亡的原因,重点分析帝国灭亡的原因:侵俄战败及西班牙解放战争拖住了帝国的后腿;连年战争造成国力大衰;引起人民与军队不满;法国与几乎整个欧洲作战,力量对比悬殊。 本节主要内容: 雾月政变;拿破仑的内政与对外战争;对西班牙与俄国的战争;波旁王朝复辟;百日王朝。

第四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民族统一运动、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北美和亚洲的日本。从此,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新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下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期进行多方面的社会改革,亚非拉出现的改革在性质上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封建统治阶级应付民族危机的一种手段),但是反映了亚非拉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亚非拉进行殖民扩张,众多亚非拉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在这一殖民扩张浪潮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不再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赤裸裸的掠夺,而是暴力掠夺和商品倾销,而商品倾销成为新的因素。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A.在英、法、美等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 B. 在德、沙俄、日、意等国,出现了军国主义制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关于这些国家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以往通行的解释是国内市场的狭小、阶级关系的紧张等。但是从今天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民主、文化、文明等问题上来理解,这些国家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 1 从这些国家的国内阶级力量对比来分析,资产阶级同其他社会阶级力量对比怎样。 2 政治、经济关系如何?主要是指垄断组织是靠国家政权力量扶持,还是其他途径。 3 在国际条件上,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怎样认识世界形势,怎样确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

本节导论 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立即用国家权力来巩固和发展其经济基础。在国内通过国家机器加速圈地运动,消灭了自耕农,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对外大力推动殖民扩张和掠夺;积极从事殖民贸易特别是奴隶贸易。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各项条件万事俱备后,工业革命便首先在英国兴起。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工业开始,纺纱和织布各个环节相互促进。随着纺织机器的发明、大工厂的兴建,推动了动力机械的革新,1875年瓦特改进和制成新的蒸汽机,并进一步推广使用。这样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这场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学习目标 从三个方面认识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2、工业革命的大体进程及主要发明是什么?深刻理解瓦特发明蒸汽机的重大历史意义。3、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目的: 应使学生从三方面认识工业革命:(l)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在英国首先发生?(2)工业革命的大体进程及主要发明是什么?(3)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工业革命是西方各国工业革命的典范,浓缩了这场革命的一般特征。在背景上,应把英国与其他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加以比较,这样英国的优势就一目了然了。还要强调英国独特之处,尤其是英国利用政权力量,加速圈地运动,使自耕农作为一个阶级不复存在,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这种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虽然各国情况各异,但大体顺序一样,都是从纺织工业开始,逐渐扩大至其他轻工行业、再扩至采矿、冶金和运输业,最后以机器制造业的建立结束。 本节主要内容: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过程。

16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 本节导论 到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地从英国扩散到欧洲大陆,甚至扩散到世界其他地区。最初,工业革命的扩散面临各种障碍。一方面英国禁止机器出口,另一方面欧洲大陆的各种情况:如政治分裂、农奴制度、政治动荡等等都妨碍工业革命的进行。但是到1825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禁令。而英国工业家也积累了大量过剩资本,在欧洲大陆寻找投资场所,这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机器的出口。阻碍工业革命扩散的其他障碍也一一消失。因此,欧美诸国先后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机器的使用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为各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由于法、美、德、俄等国原始积累的方式不同,各国的体制和农业发展水平等不一,所以各国的工业革命又各具特点。 学习目标 工业革命的扩散是以英国这个工业革命发源地扩散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的进程与英国大体相同,即都是以棉纺为主的轻工业开始,逐渐扩大至采矿、冶金和运输业,最后以机器制造业的建立结束。各国工业革命具有独特之处,而这些不同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各国的情况不同、原始积累方式不同,各国体制和农业发展水平不一。教学目的: 工业革命的扩散是以英国为中心向其他国家扩散的,各国扩散的经过和英国相同,应向学生讲述各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讲清之所以有不同特点,主要是因为各国原始积累方式不同,各国的体制和农业发展水平不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法国工业革命:法国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主要是对农民的租税剥削。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小生产在工农业的广泛存在,导致工业革命的进程缓慢,水平落后。同时法国的资本不是投入工业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高利贷,这也使法国工业发展长期落后。 (二)美国工业革命:原始积累是通过走私贸易、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掠夺、西部土地投机等方式实现的。美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有:工业中心和国内市场是随着西部土地的扩张而不断向西延伸和扩大的;农业资本主义随着西部的扩张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摧毁了南方的奴隶制度,统一了全国,扫清了阻碍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从而使工业革命出现了质的飞跃;以发展交通运输业带动工业革命的深入。 (三)德国工业革命:德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是通过向外殖民扩张而完成的,而是通过对内掠夺索取农奴获取自由时付出的赎金。这是德国原始积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特点。应指明:德国的工业革命是首先从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革命开始的,由交通运输业发展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而且德国运输业的领先和带动作用大大超过了美国。其次,德国国家机器积极干预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其他国家则少有这种情况。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是自发开始、逐步扩展的。另外,德国将发展教育和科技开发研究放在优先地位,教育和科技在工业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在德国超过了西欧其他国家,只有美国可与之媲美。正因为德国的上述特点,所以德国工业革命发展得快,成果也更大。在强调了上述问题后,教师还应向学生讲明,农业资本主义在德国发展缓慢,问题很多,特别是“普鲁士道路”问题,要和“美国式道路”加以比较来分析。 (四)俄国工业革命:俄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形式较特殊,主要是商业利润、税收和大陆的殖民扩张(与西方的海外扩张不同)以及1861年改革后来自对农民的掠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应与下章的“俄国1861年改革”一节合并讲解。而俄国工业革命又是在资本主义关系还不很强大、在沙皇封建专制和封建农奴制统治下艰难开展起来的,这与西欧在资产阶级掌权后开始工业革命是截然不同的。这导致俄国在革命进程中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外国技术和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也是其他任何国家少有的现象。再加上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从而使俄国工业革命的水平远不能与西欧和美国的工业革命水平相提并论。 第三节 欧美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

本节导论 到19世纪中叶前后,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基本结束,代之以相对温和的改革或自上而下的革命。资产阶级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实力的膨胀,已有实力单独向封建统治阶级挑战,逼其让步,而无须再依靠人民群众发动法国大革命式的“暴烈”革命。同时,他们也对日益增长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深感恐惧,不再借用无产阶级的力量与封建阶级斗争。封建统治阶级为挽救自己行将灭亡的命运,被迫作出让步,联合资产阶级,实

17

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参政,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这一阶段,改革之风盛行,王朝战争或统一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轰轰烈烈的革命场面却不见了。资产阶级终于如愿以偿,确立了自己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学习目标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其内容都是世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德国的统一、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应了解资产阶级是如何通过改革巩固自己统治的?如英国的两次议会改革。资产阶级是如何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作出让步,双方在利益基础上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借助封建上层统治者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发动王朝战争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或废除不合时宜的封建农奴制度;或消除分裂因素,统一国家。这主要以德国、意大利的统一和1861年改革为代表。美国则是个例外,林肯能审时度势,及时采取革命措施,发动人民投入到内战中,消灭了南方的奴隶制度,从而使内战成为这时期唯一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应多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比如:美国的改革与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都是在上层统治者领导下进行的,但性质、目的、内容和意义有很大差别。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都是在上层统治者领导下进行的王朝战争,但战争的本质、方式和统一过程中的路线之争有着根本区别。在比较分析时,要将相同处与不同处搞清楚,这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介绍的内容均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德国统一、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应向学生讲明资产阶级是如何通过改革巩固自己统治的?例如英国的两次议会改革。资产阶级是如何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作出让步,双方在利益基础上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借助封建上层统治者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发动王朝战争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或废除不合时宜的封建农奴制度;或消除分裂因素,统一国家。这主要以德国、意大利的统一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代表。美国则是个例外,林肯能审时度势,及时采取革命措施,发动人民投入到内战中,消灭了南方的奴隶制度,从而使内战成为这时期惟一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英国的改革与俄国1861年的改革虽然同为上层统治者发动的,但性质、目的、内容和意义有很大差别。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虽都是在上层统治者领导下进行的王朝战争,但战争的本质、方式和统一过程中的路线之争有着根本区别。在比较分析时,要将相同或相似处与不同处向学生讲清楚,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内战则可将它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中,说明为什么惟独美国发生了革命而其他国家却没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英国1824-1867年的改革:本部分内容要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宪章运动的内容进行讲述。为避免和前面的内容重复,在此重点谈三个问题: (1)党派斗争问题。英政坛长期是土地贵族的托利党专权,其政策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发起了激进派运动,在人民群众及辉格党支持下,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取得了参政权,并很快在议会中成为重要力量。从19世纪中期起,英议会中以自由党和保守党为代表的两党制形成。要讲明:由于托利党的基础土地贵族已资产阶级化,两党在阶级基础上趋向一致,这时才形成两党制,而在以前仅是两党而非两党制。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定要向学生讲明两党制的本质、代表的阶级及政策的差异、它们对于维持政体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 (2)英国两次议会改革1832年和1867年改革。要指出:这两次改革虽未解决无产阶级参政权的问题,但毕竟扩大了选民队伍,向民主化迈进了一大步。不要简单地否定这两次改革。 |-[??]??Y??c??_#}8]??U

 (3)系统介绍英国“自由主义”政策。指出英国正是在成为“世界工厂”后,才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推行“自由主义”政策。介绍自由主义政策的内容,着重剖析其自由贸易政策。本目内容有相当大部分是反映工人运动的,可与后面英国工人运动的内容合并讲解。 (二) 德国的统一:在讲述德国统一的背景时,注意三个问题:(1)德国的“分裂”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2)“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容克贵族的影响,特别要将它和“美国式道路”进行对比。(3)统一究竟只有一条道路普鲁士道路,还是两条道路普鲁士道路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抑或是三条道路:普鲁士道路、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一?在统一过程

18

中,分析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为什么能够成功?这除了与普鲁士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外,也应指出俾斯麦的性格、手腕和权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统一是普鲁士的胜利,也是俾斯麦个人的成功。不管对俾斯麦的评价是褒是贬,统一后德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三) 意大利统一:意大利统一与德国统一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统一也是意资产阶级最迫切的要求,因为分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意大利也是由一个王国(撒丁王国)扮演了主角,它也有一个英明首相(加富尔)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指出共同点的同时,也应指明其不同处:意大利有外来因素的影响。外来压迫是意分裂的根源,加富尔的统一战争也借助了外力,统一后的意大利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虽然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自始至终存在民主革命的路线。但统一最终是加富尔路线的胜利。这又引出对加富尔的评价问题。我们依然可以引用评价伸斯麦的办法,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他作出评价。同时,对于马志尼和加里波第路线的失败也要作出总结。 (四) 俄国1861年改革:在改革的背景部分,我们应重点讲清两个问题: (1)“东方问题”,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应从宗教、民族、政治、经济和列强争霸的焦点及土耳其的衰落几方面综合分析。(2)俄国农奴制所遇到的危机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了这一危机,形势发展说明农奴制的废除已势在必行,因此封建沙皇采取主动行动以避免革命的危机。在1861年改革中,强调“赎买”是对农民的掠夺,是俄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并应将这场改革同普鲁士改革对比,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如赎买方式。但又有很大不同:俄国未产生出像容克那样的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俄国的封建色彩更浓厚地表现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中;俄国农奴变为农民付出的代价更大。 (五) 美国内战:这部分内容在近代史教学中一直作为重点。背景部分的北方资本主义发展应结合前面工业革命的内容来讲,并应强调北方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的前提是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即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在南北斗争中应突出争夺西部土地是焦点:在经济上,南方奴隶制的生存规律是必须不断扩张领土;在政治上,增加蓄奴州数量有利于奴隶主对参议院的控制权。关于林肯评价,是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应向学生介绍史学界争论的情况,指出林肯虽不是废奴主义者,但他是坚决反对奴隶制的。内战初期之所以没采取废奴政策,是出于战略等方面的考虑。第二阶段林肯之所以决定实行解放奴隶的政策,是为了战争的需要,也是出于外交方面的考虑。美国内战分期也可分为有限战争阶段和革命战争阶段两个时期。但是作为美国第二次革命,内战仅是其武装斗争时期,此外还有 “南方重建”时期,即对南方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时期。此外,关于南方黑人在内战后的历史命运,要指出:他们仅仅在政治、法律上获得了自由,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仍然很低,种族歧视在美国长期存在。 本节主要内容:英国1824-1867年的改革及工人运动;俾斯麦与德国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矛盾;内战的进程;林肯与黑人的解放;南方重建;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自由主义思潮 本节导论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斗争中总是以思想武器为先导的。从文艺复兴运动起,经宗教改革一直到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已日臻成熟,并在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既是理论学说,又是社会运动,作为一种思潮,它是17、18世纪天赋权利哲学的继续和发展。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自由主义一直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主流。自由主义思潮是在工业革命后,随着各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纷纷夺取政权、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大体完成的背景下产生的。19世纪的自由主义已不仅仅是与封建专制的对抗,而是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理论。这种理论和核心便是不干涉主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 学习目标 这一思潮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应对反映19世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这一思潮做全面了解,包括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如贡斯当、边沁、穆勒、孔德等西方思想家,另外还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通过学习全面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整体面貌。 教学目的: 这是建国以来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首次列入自由主义思潮的内容。这一思潮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过程

19

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节目的,是将19世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这一思潮向学生作全面介绍,使之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整体面貌。其中诸如贡斯当、边沁、穆勒、孔德等西方思想家的思想,将作为重点介绍,还介绍人们已熟知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自由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自由主义是启蒙运动时天赋人权论的继续和发展。它产生的背景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种革命给欧洲的社会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运动风起云涌。各阶层纷纷提出自己的学说,如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但影响最大的是自由主义,它居主导地位。应指出:自由主义既是理论学说,也是社会运动。它的主流是反封建的、进步的。它反对维也纳会议后出现的封建反动逆流,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它将大革命时的人权理论演变为既反对封建专制,又是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理论,也更具系统性,学派众多。它还主张改良,体现了改革和进步的精神和特点,但也有反对革命的倾向。(二) 自由主义学说:介绍法国和英国的代表人物。(1)贡斯当是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思想灵魂,他的思想主要是针对法国封建复辟王朝的,具有反封建性。他力主个人自由,强调个人,财富即力量,国家应保护个人自由。发展他的思想的是托克维尔,他强调民主和自由并重。(2)英国。边沁的功利主义是英国自由主义两个组成部分之一。他认为人的全部活动的原则就是功利。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的矛头指向少数贵族把持的上院,主张多数人统治的代议制。国家对经济生活和个人私事应采取“不干涉主义”。穆勒继承发展了边沁的思想。他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变为“一切人的幸福”,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价值,尤其强调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主张在满足多数人要求的同时要“保护少数”有教养者。 (三)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传统教材都有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之外增加了马尔萨斯,以此三人作为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三人均论证了劳动价值论,推崇商品经济,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本节主要内容:从人权理论向自由主义的演变; 贡斯当的自由主义学说; 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穆勒的自由学说;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五节 日本明治维新

本节导论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欧洲蓬勃发展,在东方的亚洲,日本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却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但是,日本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一个面临半殖民地危机的国家,逐步转变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并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的起点;也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以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学习目标 明治维新对于日本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近代的起点。同时也是世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明治维新对亚太地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发生的,也可以说是“西学东渐”的典范。掌握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另外这节内容在史学界有许多问题争论很大,特别是围绕明治维新是革命还是改革这一问题已争论了几十年。对于武士的分化及武士在维新中的作用要搞清楚。

教学目的: 明治维新是日本崛起的里程碑,也是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发生的,也可以作为“西学东渐”的典范。这节内容在史学界有许多问题争论很大,尤其是围绕明治维新是革命还是改革这一问题就争论了几十年。本节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武士阶层分化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武士在维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重点是日本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状况,以农业商品化为开端,导致手工业发展。日本与西方不同之处,是商人在农业和手工业间起了关键作用,既扮演了中介作用,又控制了手工业的生产和销售。还有许多手工企业是富农开办,他们也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日本资产阶级具有地主、资本家一身二任的特点。另一重点是武士阶层分化,下级武士资产阶级化,使得他们担负了发动和领导维新运动的历史重任。以上是背景的内因。西方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入侵则是导致日本发生社会变革的外部因素。 (二) 明

20

治政府的三大政策:重点介绍废除封建制度的各项措施,战争过程可简介。这些措施可分为几类:(1)消除封建分裂——废藩置县;(2)废除封建身份制——四民平等及改造武士阶层;(3)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地税改革;(4)废除封建土地制——地税改革;(5)发展资本主义——殖产兴业;(6)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发展教育——文明开化;(7)对外侵略扩张——富国强兵。后三项被称为建国指导方针的三大政策。通过对以上改革措施的分析,将明治维新定性为革命是恰当的。

第五讲: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概况 1. 国家机器职能得到空前加强。包括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大,各种法规趋于完备。2. 政治生活中,资产阶级政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两党制在英美等国完全成熟起来,国民的基本权利也有相当规模的扩大。 3. 军国主义制度和政治独裁在德、俄、日仍在向前发展。4.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地理范围内开始传播到亚洲国家。日本的不同表现在议会、内阁与天皇关系中,西方的议会制在日本未完全实现,天皇仍居主导,印度议会对国家立法只有咨询作用,而不像西方那样有审定权力。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本节导论: 通过19世纪最后30年的历史事实,从理论上阐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比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电力的应用,从而使世界跨进了电气时代;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更大的成果;为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要求,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开始产生并很快增加与扩展;在生产管理方面也引起了深刻变化,科学化的管理提上日程。 8g??P??y+w??I.a _-z9d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871—1900年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在30年中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2倍。在生产管理和组织方面,垄断组织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并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空前发展时期。学习目标: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对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教学目的: 此节是全章重点,从宏观角度回顾了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为产生垄断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本节全面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开展的情况。在教材中明确写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教材一大特色。以往国内教材虽也提到过电力技术革新、内燃机发明应用,但大多没有将其作为工业革命来看。本节不但写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般情况,还分别介绍了欧美主要国家工业革命开展的情况及各国的特点,并阐述了各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情况及各自的特点。最后对垄断组织的历史地位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评价在学术上是首次提出的,与传统观点有极大不同。教师在讲授本节时,可着重就上述要点向学生讲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除了资产阶级在欧美各国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并使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外,还与自然科学的巨大突破分不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革命”,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它的特点是:(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对生产力的解放远胜过第一次工业革命。(2)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开始,比第一次规模更广泛,发展更迅速。(3)一些后进国家如德、俄等国,两次革命交叉进行,更晚的日本,则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发展因此更加迅速。这场革命的后果远远超出了前一次:它使重工业成为欧美国家的主导,使生产规模更大,引起了生产管理的革命,也为垄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面这些内容,均是国内第一次在教材中使用的史学界最新成果。 (二) 1871-1900年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着重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列强中开展的情况,既有横向的介绍,也有纵向的进程。重点讲述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发展迅速,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国,并总结了不平衡出现的原因。此外,世界交通运输业在此期间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加快了各地区的联系,

21

也推动了世界整体化的形成。 (三) 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本目描述了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组织产生的过程,并且集中反映了西方各主要国家垄断组织的不同特点,这种阐述方式与旧教材相比,更加集中和系统,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类似的内容,如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向国外“输出过剩资本”、争夺国际市场的斗争均采用了集中、综合的方法。 (四) 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本目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采取了史学界最新研究的成果,理论上有大胆的创新。这主要表现在肯定了垄断组织产生的某些积极作用:(1)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从大企业的资金、效率、科研条件方面的优势体现出来;(2)有利于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变化;(3)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垄断的消极作用也很大,主要表现在:(1)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2)垄断资本形成过程中由于使竞争加剧,采取了各种卑鄙丑恶的手法;(3)出现了寄生的食利者阶层;(4)推动殖民扩张;(5)各列强的争霸必然导致战争。本节主要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1-1900年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及在西方各大国中的特点;对垄断组织的评价。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向

本节导论:为了适应垄断所带来的新形势,资产阶级在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作了必要的调整,加之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和加强,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代议制度;社会立法不断推进和完善;自由主义思想让位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等思潮;工人运动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右倾机会主义日益发展;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在欧洲逐渐形成,等等。总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很大进步,但在社会各阶层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

学习目标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而深刻地掌握187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化,其中着重掌握政治发展的趋向,行政权力的膨胀与国家机器的加强,政府结构的完善与政党政治的形成;社会立法的意义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政治思想的纷呈及其深刻影响;欧美工人运动的特点,第二国际成立的意义;1871—1900年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大变化及其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要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与社会立法作较为深入的对比研究,掌握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目的: 本节介绍欧美主要国家进入了垄断后在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穿插介绍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和国际关系,以使学生对这期间的欧美国家的总体情况有全面认识。本节内容丰富,需要指出的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两部分内容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列入教材,从而大大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另外,教材在论述欧美各国的政治发展时,不仅强调了资产阶级在强化国家机器、镇压人民这一方面,同时揭示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状况,指出随着人民斗争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进步,各国的政府结构也日趋完善,政治民主日益扩大,社会立法也在改善。关于第二国际的内容,也采用了史学界的新成果,在批评其错误的同时,也肯定了它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政治发展的趋向:指出一方面欧美国家强化国家机器,如英国内阁控制了立法权,扩大了行政权的范围;美国总统权力增强,德国则在统一后为君主和行政机关保留了强大的权力。英国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及各国扩军备战,镇压国内人民反抗和对外侵略扩张。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国家机器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行干预。另一方面,欧美国家政府机构也在趋于完善,政治民主有所扩大。如:美英的文官制度改革;美国的市政改革;各国选举权的扩大及议会民主的扩大;两党制的形成及多党制的出现;日本的宪政改革。(二) 社会立法:介绍欧美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的调整,这种调整是两方面原因促成的:(1)资产阶级为了平息工人阶级的不满;(2)无产阶级斗争的压力。实行“调整”的条件也具备了:(1)科学家队伍协助政府通过调整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2)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社会调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调整的形式

22

是:通过各种立法,使工农劳动者在工资、劳动保护、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妇女儿童保护、养老病残社会保险、住房、失业救济……各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和提高。在欧洲,这些社会调整是通过立法斯福的反托拉斯运动和“丑恶揭发运动”。教材里对这些运动作了全面的介绍。本目还系统介绍了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情况。讲授中要指出:上述社会调整都是通过国家干预实现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民的不满,为资本主义社会注入了活力。(三) 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系统介绍了这期间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要有:英国以格林为代表的新唯心主义,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德国尼采的“唯意志论”,历史学派;奥地利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四) 第二国际:在国际共运史中,第二国际是争论最大、受“左”的思想影响最大的领域,特别是有关“修正主义”及人物的评价问题。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应把握中、前期,应着重介绍第二国际在促进国际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出最大成就是在各国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党。至于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和“米勒兰入阁”等事件,可客观地予以介绍。 (五) 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本教材关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内容比以往教材更充实、系统和生动。可重点从三方面谈:(1)欧陆上的法德矛盾的演变;(2)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导致“三皇同盟”瓦解;(3)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导致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的出现。国际斗争的主要舞台在欧洲大陆,但促成力量的重新组合则是近东问题的发展。因国际问题牵涉面广,头绪多,教师应采取宏观分析的讲授方法。(六) 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50年来国内教材第一次列入这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本教材的特色。应着重指出: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尽管存在剥削和压迫,但是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在社会观念上,社会等级和社会身份的高低是以财富为基础,而非门第、特权。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财富、社会地位在不断地变动。人们生活水平的丰富和提高导致人口增加,教育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说明近代社会不但产生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而且还产生了丰富的精神文明。 本节主要内容:欧美列强行政权力的膨胀和国家机器的加强;两党制和政党制度的形成;欧美国家的社会立法;欧美各国教育的发展;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和新的经济学派;第二国际;三皇同盟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第三节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本节导论: 16世纪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大转折时期。在此后的两三百年的时间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他们在济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加紧对海外市场的殖民争夺,奴役落后和嬴弱的亚非拉美各民族。16世纪以后,亚非拉各国逐渐成为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掠夺的对象。亚非拉国家以往独自的发展过程开始受到外来力量的破坏,前进的步伐明显缓慢下来。19世纪中叶,亚洲各国革命斗争形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这些斗争都具有反殖民主义的性质。当时亚洲国家尚缺乏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新兴力量,所以这些运动都未能超越旧式农民运动的范畴。各国的领袖,无论是封建王公、伊斯兰教阿訇,还是农民知识分子,都不可能提出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先进思想和政治主张。其纲领和口号(除《资政新篇》外)在本质上和方向上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而且都打着宗教的旗号。尽管如此,亚洲的改革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亚洲国家的奋起,显示了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的决心和力量,对亚洲的觉醒具有深远影响。

19世纪最后30年,当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时,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之一便是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因此,这时期便出现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其结果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与此同时,构成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在不断高涨。然而,这时期的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争取独立的民族革命斗争全都失败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亚洲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古巴民族独立战争。这两次反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眼看已经获得基本胜利,却被美国借口“缅因号”事件发动的美西战争所篡夺了。美国不仅打败了已

23

经被菲、古民族独立战争所打败的西班牙老殖民主义者,而且篡夺了菲律宾、古巴民族独立战争基本胜利的果实,并绞杀了菲律宾、古巴的独立革命。为此,列宁称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为帝国主义再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同时,这三次帝国主义战争也标志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掠夺其他民族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激化了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在19世纪70年代后,亚洲再次兴起反侵略的斗争。但由于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其反抗形态也不完全相同。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以及为什么这一时期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都失败了。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和认清列强瓜分世界狂潮的实质以及亚非拉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共性与不平衡性,并能简要对比联系掌握20世纪末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教学目的: 本节为本教材的最后部分,共分两大内容:(1)西方列强在19世纪的最后20余年里,进行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领土超过以往200余年。西方列强掠夺的重点是非洲。(2)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些斗争与以前相比,有了质的提高,大多数亚洲、拉美国家及非洲部分国家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了带有争取民族解放性质的革命运动。这些斗争的规模很大,但大多失败了,只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和巴西废奴运动取得了胜利。在本节中,着重分析亚非拉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各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革命运动的特点,重点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以及巴西革命的胜利,还有列强对非洲瓜分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亚洲诸国:重点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甲午战争的后果,欧美各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西学东渐”第二次浪潮的表现,并分析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的变法思想,将二人的思想同孙中山的思想进行比较。印度部分着重介绍国大党及提拉克。菲律宾情况较复杂,可分独立战争和抗美战争两部分。土耳其则介绍“青年土耳其党”的情况。越南侧重安世农民起义和黄花探。(二) 非洲:非洲是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扩张的重点,也是人民反抗激烈的地区。但非洲资产阶级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出现,力量薄弱,因此非洲人民的斗争和亚洲人民早期斗争相似,大多由封建国王或部落酋长领导进行。非洲地域辽阔,可分为:(1)北非:埃及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战争、苏丹马赫迪起义、阿尔及利亚的卡德尔领导的反法起义;(2)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是欧洲第一次涉猎的广大内陆地区。突出介绍1884年的柏林会议,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进而介绍欧洲建立的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掠夺制度。本目最后总结了非洲人民斗争的特点,可作为重点讲解,如时间不够,可只讲授这一部分,不再分国或地区介绍一个个斗争情况。非洲斗争的特点是:(1)斗争规模更大,更有组织,有的甚至发展成全国性的卫国战争。(2)斗争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许多国家、地区人民已能采用近代先进的战术。(3)自发的宗教运动也是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了很大作用。(4)城市人民也展开了斗争。(三) 拉丁美洲:本目主要有三大内容:(1)美国借 “泛美主义”侵略拉美,将英国势力挤出拉美,使拉美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2)巴西革命。这是19世纪后期世界范围仅有的一次成功的革命,巴西废除了奴隶制度和帝制,建立了共和国。(3)古巴革命,引发了美西战争,古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本节主要内容: 亚洲诸国; 非洲; 拉丁美洲 第六讲: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衰落

内容概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经过理论研究和革命事件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世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下,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国家工人协会。积极支持和保卫巴黎公社事业。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领导各国工人政党建立了第二国际。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做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

24

主义学说,在903年创立了列宁主义,指导了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 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后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经济实力与海外殖民地势力的不符。因此,帝国主义之间出现了局部性的争霸战争,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几经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进而挑起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的: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意义;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关系;掌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了解早期帝国主义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深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重点是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的重要地位;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影响和意义。第二国际是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国际工人阶级的组织。第二国际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第二国际的破产是机会主义的破产。学生认识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斗争的直接产物、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浩劫。战争严重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造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革命实践(2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社会经济条件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2.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最主要的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结构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 3.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马克思早期的革命活动。《莱茵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从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恩格斯从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 4.科学共产主义原理的创立 《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创立。《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剩余价值学说的萌生。5.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 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正义者同盟。同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的斗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6.《产党宣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二、第一国际 1.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背景 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欧洲政治经济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实践活动。1857年的经济危机。50年代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国际联系的加强。2.第一国际的建立 1862年世界博览会。1863年欧洲工人声援波兰大会。“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的作用。 3.普法战争前的第一国际 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支持波兰和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反对工联主义的斗争。反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三、巴黎公社 1.普法战争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危机。俾斯麦的对法政策。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战争爆发。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色当战役。2.巴黎公社成立 巴黎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成立。3月18日武装起义。巴黎公社的诞生。公社的机构与党派。3.巴黎公社--工人阶级的政府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公社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公社与农民。公社的国际主义。公社内部的派别斗争。 4.公社的失败及经验教训 国内外反动派的勾结和对公社的反扑。五月流血周。欧仁?鲍狄埃和《国际歌》。公社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法兰西内战》。 5.公社时期和公社失败后的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时期的第一国际。第一国际为捍卫公社而斗争。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第一国际的解散。第一国际的历史地位。 四、第二国际 1.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 各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涨。欧美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的逝世。 2.第二国际的建立 恩格斯的活动。各国工人要求建立新国际。1889年巴黎代表大会和第二国际的建

25

立。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关于国际劳工立法决议。3. 第二国际的主要活动 1890-1891年的“五一”节游行示威。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布鲁塞尔代表大会。苏黎世代表大会。伦敦代表大会。恩格斯晚年活动。伯恩斯坦及其修正主义。卢森堡和蔡特金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批判。1900年巴黎大会。机会主义取得优势。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列宁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巴塞尔代表大会和反战宣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第二国际的破产。第二国际的历史教训。 五、列宁主义的产生 1.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列宁反对经济派的斗争。《火星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列宁主义的诞生。 2.1905年革命 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日俄战争的失利和俄国沙皇制度的危机。“流血星期日”。全国罢工和农民运动的高涨。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和布尔什维克的策略战线。“波将金”号起义。十月总罢工和沙皇宣言。十二月武装起义。革命的退却。“六三”政变和斯托雷平的反动。1905年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第二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宪章运动

本节导论:工业革命不但产生了工人阶级,而且也给工人阶级带来苦难。工人阶级被迫起来斗争,19世纪30、40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运动从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和自发斗争时期进入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新时期。而三大工人运动,表现出高度觉悟、高度组织的是英国宪章运动。因此本节内容主要以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心,反映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宪章运动作为无产阶级第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其经验、意义又具有普遍意义。学习目标:应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什么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为什么要从事政治斗争?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什么?这些理论问题可以结合宪章运动的史实来学习。而最后要归结到一点:宪章运动失败说明了无产阶级要有自己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要由科学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来领导,无产阶级才能取得斗争胜利并真正获得解放。宪章运动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新的事实、并奠定了阶级基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什么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为什么要从事政治斗争?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什么?这些理论上的问题可以结合宪章运动的史实来解答。而最后要归结到一点:宪章运动失败说明了无产阶级必须要有自己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要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的政党来领导,无产阶级才能取得斗争胜利并真正获得解放。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工人运动的发展:重点分析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指出农民作为阶级已在英国被“消灭”了,在其他国家也大大减少。而社会各阶级简化为两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要分析工业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上最先进阶级所具有的特点,阐明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及不可调和性。无产阶级正是由此才走上了斗争道路。最后指出:这种情况在各国均有普遍性。但这时的无产阶级还是“自在”阶级。 (二) 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指出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深化及在资本主义剥削下的痛苦经历,使工人阶级有了“阶级意识”。在阐述阶级意识的具体内容时,强调这是工人阶级正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与此同时,工业资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中新产生的阶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也要求拥有参政权,不满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对政权的垄断。他们在激进派运动中曾利用无产阶级的力量,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达到了目的,之后一脚将工人阶级踢开。这时要重点分析《新济贫法》的阶级实质,并指出:无产阶级正是从这个法律中认清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面目,并与之决裂,走上独立的政治斗争宪章运动。(三) 宪章运动的进程:(1)兴起阶段。着重逐条分析《人民宪章》的6项要求,指明这些要求的实施将导致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因此资产阶级是决不会接受的,它会采用强力镇压的手段来维护己得利益。应分析宪章运动申的三个派别,但不要轻易全面否定其中某个派别,或全面肯定某个派别,而要做客观分析。(2)第二阶段:重点解释全国宪章协会,从它的会员登记、组织形式来说明它是政党,而且是

26

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进而指明在第二次请愿书签名及其后的阶段中,工人取得的斗争成果。最后是比较分析奥康诺的土地计划与欧文计划的异同。(3)结束阶段:介绍和分析1848年的宪章运动,分析第三份请愿书及其原则,并将它与前两份请愿书比较。进而通过琼斯的思想和活动说明这是宪章运动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重点分析运动衰落的原因,主要是运动中所提出的政治、经济变革的主张在当时有所超前,社会历史条件还不成熟,工人阶级本身也不成熟。通过宪章运动的胜利成果论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本节主要内容: 19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发展;英国国内的社会经济状况;1832年议会改革;伦敦工人协会与《人民宪章》的提出,三次请愿书;宪章运动的兴衰;运动衰落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第三节:19世纪末的国际关系(4学时) 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形势。法德矛盾尖锐。三皇同盟。东方危机和俄土战争。柏林会议。俄德和俄奥关系的恶化。德奥同盟和德奥意三国同盟。法俄关系的改善。法俄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初步形成。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第四节: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4学时) 帝国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英德矛盾的尖锐化。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形成。初期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第二第三次摩洛哥危机。意土战争。两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库。大战前的远东国际关系。第五节:世纪之交的帝国主义战争(4学时)

一、美西战争 二、英布战争 三、日俄战争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点和难点: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背景 2.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3. 19世纪末的国际关系 4. 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 5. 早期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与影响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