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 )水
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国标规定的三级水 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
1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 a) A、流通池 B、光源 C、分光系统 D、检测系统 19.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安培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2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 A、贮液器 B、高压输液泵 C、过滤器 D、梯度洗脱装置 E、进样器
二、判断题:
1. 液相色谱分析时,增大流动相流速有利于提高柱效能。x 2.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效果不好,可引起色谱柱堵塞。v 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应用范围比气相色谱分析的大。v
4. 反相键合相色谱柱长期不用时必须保证柱内充满甲醇流动相。
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时,可以进行梯度洗脱。 6.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减小填料粒度。
7.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涡流扩散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8.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系统的压力非常高,因此只能采取阀进样。 9.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可以不用恒温箱,一般可在室温下操作。 10.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前面的预置柱会降低柱效。
11. 液相色谱中,化学键合固定相的分离机理是典型的液-液分配过程。 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称为正相色谱法。 1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能分析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于400的有机物。
14. 在液相色谱法中,约70-80%的分析任务是由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来完成的。 15.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所有溶剂在使用前必须脱气。 16. 填充好的色谱柱在安装到仪器上时是没有前后方向差异的。
17. 保护柱是在安装在进样环与分析柱之间的,对分析柱起保护作用,内装有与分析柱不同固定相。
18. 检测器、泵和色谱柱是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 19.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是利用某些溶质在受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射可见光的性质来进行检测的。
20. 应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获得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色谱光谱图。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过滤、脱气?
2. 高效液相色谱有哪几种定量方法,其中哪种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并简述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D 7.A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B 15.D 16.B 17.A 18.A 19.D 20.E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
1. 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溶剂在放入贮液罐之前必须经过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溶剂中的机械杂质,以防输液管道或进样阀产生阻塞现象。所有溶剂在上机使用前必须脱气;因为色谱住是带压力操作的,检测器是在常压下工作。若流动相中所含有的空气不除去,则流动相通过柱子时其中的气泡受到压力而压缩,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时因常压而将气泡释放出来,造成检测器噪声增大,使基线不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这在梯度洗脱时尤其突出。
2.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与气相色谱定量方法类似,主要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其中内标法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它是将已知量的内标物加到已知量的试样中,在进行色谱测定后,待测组分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等于待测组分的质量与内标物质量之比,求出待测组分的质量,进而求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思考题和习题
3.什么叫正相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 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 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
11.什么叫梯度洗脱?它与GC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13.常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是什么?哪些方法需要用校正因子校正峰面积?哪些方法可以不用校正因子? 常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有:
外标法:外标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二点法等
内标法:内标工作曲线法、内标一点法、内标二点法、内标对比法等 使用内标和外标标准曲线法时,可以不必测定校正因子,其它方法须要用校正因子校正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