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根据病情选择剂型: ①急需insulin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患者、糖尿病伴严重感染或大手术前后等需用短效insulin;②糼年糖尿病患者可先选用短效insulin,剂量试定后可改用中效insulin③稳定型糖尿病患者可先选用短效insulin,剂量试定后可改用中效或长效insulin;亦可直接选用中效或长效insulin
6. 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出现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焦虑、震颤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低血糖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
预防:教会患者熟知其前兆或轻微症状,随身携带糖类食品,以随时准备进食。治疗:轻者 可口服糖水 重者 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 射液20~ 40 mL,需特别注意老年患者“无警觉性低血糖昏迷”
7. 格列本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1.降血糖作用 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作用机制
促进insulin释放 增强insulin作用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2.抗利尿作用
氯磺丙脲、格列本脲可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并 增强其作用。 3.影响凝血功能
格列齐特和格列波脲可抑制血小板黏附、刺激 纤溶酶原合成、恢复纤溶酶活性,降低微血管 对血管活性胺类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
1.糖尿病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2.尿崩症
氯磺丙脲治疗尿崩症。
论述题
1.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一). 抗炎作用 作用特点: (1) 作用强大
(2) 抑制各种原因炎症
(3) 抑制炎症不同阶段
炎症早期:可减轻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
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黏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也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故
glucocorticoids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可导致感染扩散和延缓创口愈合 。 (二)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如过敏性充血、水肿、渗出、皮疹、平滑肌痉挛及细胞损害。
能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异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挥一定的近期疗效。 作用机制
(1) 抑制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抑制淋巴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使淋巴细胞破坏、解体,也可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组织,从而使循环淋巴细胞数减少; (3) 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4)干扰淋巴细胞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和增殖;
(5)干扰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6) 抑制某些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等)的基因表达。 (三)抗休克作用
超大剂量的glucocorticoids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作用机制
1.稳定溶酶体膜(membrane of lysosome),阻止或减少蛋白水解酶(proteinase)的释放,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o-depressant factor,MDF)的形成。
2.降低血管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3.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扩张痉挛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4.提高机体对细菌的耐受能力。 (四)其他作用
1. 退热作用: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 2. 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可使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但游走、吞噬、消化异物和糖酵解等功能降低; 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导致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3. 对骨骼的影响 -—— 骨质疏松
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力,减少骨中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和骨基质的分解,使骨盐不易沉着,骨质形成发生障碍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可促进钙自尿中排泄,使骨盐减少 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能影响认知能力及精神行为,并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可出现欣快、不安、行动增多、激动、失眠甚至产生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躁狂等异常行为,甚至诱发癫发作或精神失常。儿童用大剂量时易发生惊厥。 5. 对胃肠道的作用
可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由于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胃黏液分泌减少,上皮细胞更换率减低,使胃黏膜自我保护与修复能力削弱。
长期应用有诱发或加重溃疡形成的危险。
2. 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硫脲类 碘及碘化物 放射性碘 β受体阻断药
硫脲类—【作用机制】
硫脲类
血液中碘化物
TSH
碘泵主动摄取 进入甲状腺细胞
活性碘或氧化碘
过氧化物酶 中间产物(I+) 抑制T4
过氧化物酶
2MIT
硫脲类—临床应用
甲亢内科药物治疗
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131I 治疗者,开始治疗给大剂量以对甲状腺激素合成产生最大抑制作用。当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时,药量即可递减,直至维持量,疗程1~2年。
手术前准备 手术前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并于术前2w加服碘剂,以利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
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剂量硫脲类可作为辅助治疗, 以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 。 碘及碘化物
小剂量碘剂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
大剂量碘剂产生抗甲状腺作用 大剂量碘抗甲状 腺作用快而强。用药1~2天起效,10~15天达最大效 应。若继续用药,反使碘的摄取受抑制而失去抑制激素合成的效应。
碘及碘化物 —临床应用
单纯性甲状腺肿 在单纯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在食盐中 按 1/105~1/104的比例加入碘化钾或碘化钠可防止发病。
甲亢手术前准备 术前二周加用liguor iodine Co,以纠正硫脲类引起的腺体增生、充血,以利于手术进行并减少出血。
甲状腺危象 大剂量的碘剂可阻止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一般24h即可充分发挥作用,需同时配合服用硫脲类。 放射性碘
临床应用放射性碘是131I,t1/2为8.1d
甲状腺有高度摄碘能力,131I可被甲状腺摄取,并可产生β射线(99%),其在组织内射程仅约2 mm,因此其辐射作用只限于甲状腺内,破坏甲状腺实质,而很少波及
与TG上的酪 aa残基结合
周围组织。
131I还产生γ射线(1%),可在体外测得,故可用作甲状腺摄碘功能的测定。 放射性碘 —临床应用
甲亢治疗 131I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及硫脲类 无效或过敏者,131I能使腺泡上皮破坏,萎缩、减少分泌。 同时可降低腺泡内淋巴细胞从而减少抗体产生。
甲状腺摄碘功能检查 小量131I可用于检查甲状腺功能(甲亢时,摄碘率高,摄碘高峰时间前移。反之,摄碘率低,摄碘高峰时间后延 )。 β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阻断β受体,减轻甲亢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症状,此外,还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及外周组织T4 脱碘成为T3。 临床应用
用于控制甲亢症状、甲亢术前准备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若与硫脲类合用则疗效更佳。
3. 试述Insulin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胰岛素-药理作用 1.代谢作用
? 糖代谢
? 脂肪代谢: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
体的生成 。
?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钾离子转运:促进K+内流,增高细胞内K+浓度。 2.促生长作用
各组织中均有IGF-1受体,insulin可与IGF-1受体结合,发挥促生长作用。Insulin的促生长作用与促进蛋白质 脂肪及核酸等合成有关。 胰岛素-临床应用
1.糖尿病 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未获 良好控制;
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昏迷和乳 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④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 创伤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⑤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2.细胞内缺钾
与葡萄糖、氯化钾联合组成GIK,纠正细胞内缺钾,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35,36,37章吴济宇)
38章:抗骨质疏松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