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7. 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8.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

9. 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肌紧张,表现为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10.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肌紧张增强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表现为头尾昂起,脊柱后挺,四肢直挺如柱。

11. α波阻断:睁眼或思考时,脑电图的α波立即消失而出现β波的现象。 12. 语言优势半球:人类左侧大脑皮层在语言活动上占优势,称左侧大脑半球为语言优势半球。

13. 突触后抑制:一个兴奋性神经元兴奋后,先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后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表现为抑制的现象。

14. 特异投射系统:除嗅觉以外的各种感觉传入纤维,在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感觉区的感觉传导道称为特异投射系统。由丘脑联络核对大脑皮层的投射,也包括在特异投射系统之中。

15. 非特异投射系统:感觉传导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神经元经多次突触换元,到达丘脑髓板内核群,再经多次换元后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

16. 电突触:是以电紧张扩布直接传递信息的突触。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均不增厚,膜两侧无囊泡,突触间隙仅2nm,因此也称为缝隙连接。电突触阻抗低,电传递速度快,几乎没有潜伏期,且可进行双向传递。 17. 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之外,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核团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主要调节肌紧张,维持一定的姿势和完成肌群之间的协调活动。 18. 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和训练,将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19. 快波睡眠:又称为异相睡眠,慢波睡眠期后,脑电图又复出现去同步化低电压脑电波。此期睡眠最深,最难唤醒;肌紧张进一步减弱,呈完全松弛

状态;出现眼球快速运动,有时部分躯体可出现抽动;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出现不规则变化,如心率、呼吸频率时快时慢,瞳孔时大时小,血压上下波动,并有做梦等。

应急反应:当人体遭遇紧急情况,如剧痛、失血、窒息、恐惧等时,将引起交感神经广泛兴奋,表现出一系列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亢进的现象,称为应急反应。出现呼吸加快,通气量增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内脏血管收缩,肌肉血流量增多;代谢活动加强等。这使机体动员其贮备力,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 二、 问答题

1.动作电位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稍,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进入突触小体,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K+和Cl-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某些离子在突触后膜上流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效应。

2.轴突未稍释放乙酸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周围神经中的胆碱能纤维包括植物神经的节前纤维,大部分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3.小脑对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调节身体平衡,主要与绒球小结叶有关,此部损伤可表现站立不稳,步态蹒跚。②调节肌紧张,主要与旧小脑有关,通过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③调节随意运动,主要与新小脑有关,对肌肉运动起协调作用。损伤后表现为运动准确性差,并出现震颤。

4.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是主要运动区,活动特点有:①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是交叉性的,而对头面部的支配为双侧性,头面下部及舌肌支配为交叉性;②机能定位精确,其支配部位是身体的倒影,但头面内部是正立的;③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其皮层代表区愈大;④刺激某区,仅使个别肌肉收缩,不发生肌群的协同性收缩。

5.嗅觉以外的各种感觉传人纤维,经特定的感觉传导道上行到丘脑,在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换元后,再投射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每一种感觉的传导

投射系统都具有专一性,与皮层间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第四层。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6.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的反射性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可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是指叩击肌腱,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反应迅速。临床上常通过测定不同部位肌肉的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状态。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孤的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腱反射的亢进,则常提示高位中枢的病变,如运动皮层的损伤和锥体束综合征等。肌紧张是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引起受牵拉肌肉产生持续的收缩,主要表现为张力的增加,其生理意义是维持姿势,在此基础上,肌肉还可产生其他形式的运动。

7.中枢抑制和兴奋的协调是神经系统完成整合功能的基础。中枢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①突触后抑制是由于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所引起的。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通过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使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进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两种,即传人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传人侧支性抑制是当感觉传人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又通过其轴突侧支先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使另一中枢的神经元产生IPSP,引起该神经元抑制,也称交互抑制。该抑制能使互相对抗的两个中枢协调活动。回返性抑制是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支配效应器官活动,同时轴突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轴突再返回抑制原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回返性抑制能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并促进同一中枢内神经元的活动趋于一致。②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末稍兴奋时动作电位幅度减小,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使突触后膜产生的EPSP幅度减小所引起的。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从而出现相对抑制效应。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三个神经元之间构成的轴突-轴突-胞体的串连式突触;主要在感觉传入信息的调制中起重要作用。 8.锥体系:由大脑皮层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延髓锥体下行的皮质脊髓束和

由皮层发出,下行到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纤维组成。锥体系纤维中80%~90%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之间有1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10~20%可为单突触联系。锥体系能控制脊髓前角α和γ运动神经元,其主要功能是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和保持运动协调性。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是锥体系以外的所有运动传导通路的总称,包括由皮层下核团起源下行控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经典锥体外系;锥体系下行纤维侧支在皮层下核团换元下行,控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旁锥体系;以及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的皮质起源非常广泛,几乎包括全部大脑皮层,下行纤维在基底神经节、丘脑、脑桥和延髓网状结构经多级神经元接替,下行支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的下行纤维最后经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α和γ运动神经元。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9.乙酰胆碱:胆碱能受体分为M和N受体。M受体分布于副交感和交感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所支配的效应细胞膜。N受体分两个亚型,N1受体分布于植物神经节节细胞的突触后膜,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的终板膜。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和β受体,α受体分布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扩瞳肌、胃肠平滑肌等细胞;β1受体分布于心肌细胞膜,β2受体分部于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和冠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

10.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具有易化和抑制双重调节作用。①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包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脑桥被盖、中脑中央灰质和被盖、下丘脑和丘脑底核,对脊髓的肌紧张反射有加强作用,称为易化区。易化区经常具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性活动,通过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兴奋脊髓γ运动神经元,使肌紧张增加,这一作用称为下行易化作用。小脑和前庭核传来的冲动可加强易化区的活动。②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具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称为抑制区。通过网状脊髓束经常抑制脊髓γ运动神经元,使肌紧张减弱。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等可加强抑制区的活动。

正常时,抑制区和易化区活动保持相对平衡,维持正常的肌紧张。在动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