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内因子的主要作用
内因子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蛋白质水解酶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可与远端回肠粘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将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胰液由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组成,无机成分主要为水、碳酸氢盐和多种离子;有机成分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它们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 1) 胰液无机成分的作用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的pH环境(pH7~8)。 2) 胰液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胰淀粉酶:是人体重要的水解淀粉的酶。它可消化淀粉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它对生或熟的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其最适pH为6.7~7.0。 胰脂肪酶:能分解中性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其最适pH为7.5~8.5。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需依靠辅酯酶来完成。辅酯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胰脂肪酶与辅酯酶在甘油三酯的表面形成一种高亲度的复合物,牢固地附在脂肪颗粒表面,防止胆盐把脂肪酶从脂肪表面置换下来。辅酯酶的另一作用是降低胰脂肪酶的最适pH,使之接近肠内的pH。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两者都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盐酸、胰蛋白酶本身和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生成的胰蛋白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使其变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能使蛋白质分解为多种大小不等的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由于胰液中含有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种消化液。当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其它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但一般不受影响糖的消化和吸收。
(3) 胆汁的成分很复杂,但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汁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1) 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3~10μm的微滴,分散在肠腔内,从而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
2) 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肠腔中的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当其浓度达到2mmol/L后,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对于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如小肠内缺乏胆盐,摄入的脂类物质约有40%不能被吸收,由此导致物质代谢缺陷。
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4) 刺激肝分泌胆汁: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被排至小肠后,可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刺激肝胆汁分泌。实验证明,当胆盐通过胆瘘流失至体外后,胆汁的分泌将比正常时减少数倍。
2. 简述胃和小肠的基本运动形式,并说明其生理意义。 (1) 胃运动的形式主要有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蠕动。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称紧张性收缩,其意义在于维持胃的形状和位置并使胃内有一定的压力。进食后,紧张性收缩加强,所产生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这对化学性消化有重要生理作用。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称容受性舒张;进食时胃腔的容量可由50ml增大到1.5L,而胃内压上升不多,以完成贮存食物的功能。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的反射活动(迷走-迷走反射)而实现的,迷走神经传出效应是抑制性纤维完成,容受性舒张的抑制性纤维末稍释放的递质既非乙酰胆碱,也非去甲肾上腺素,而可能是某种肽类物质。
蠕动: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胃即开始蠕动,蠕动波从胃体中部开始,逐渐推向幽门,有些蠕动波在近幽门处增加更明显,可将约1~2ml的食糜排入十二指肠。胃反复蠕动可使胃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并推送胃内容物分批通过
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2) 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三种。 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分节运动:这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分节运动在空腹时几乎不存在,进食后才逐渐增强。分节运动的推进作用很小,其作用是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②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③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蠕动:是由小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共同完成的,具有推进食糜行进作用的收缩运动。蠕动速度约为0.5-2.0cm/s,近端小肠的蠕动速度快于远端。小肠蠕动波很弱,通常只行进数厘米距离后即消失。因此食糜在小肠内实际行进的平均速度只有1cm/min,在小肠还可见到一种行进速度很快(2-25cm/s)、传播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蠕动冲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末端,甚至到达大肠。
3. 简述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消化腺的分泌一般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在分析消化期胃液分泌的机制时习惯上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不同,人为地将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变化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实际上,这三个时期是互相重叠的,可同时发生。 1)头期的胃液分泌:此期因其传入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舌、咽、食管等)。因而称为头期。
食物的各种信息(色、香、味、形、声)刺激头部感受器(眼、耳、舌、咽等),通过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后,除了通过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直接引起腺体细胞分泌外,还可引起胃窦粘膜内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后者经过血液循环刺激胃腺细胞,引起胃液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量多、酸度高,而胃蛋白酶的含量尤其高,因而消化力强。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
2)胃期的胃液分泌:胃期的胃液分泌是指食物进入胃后,通过对胃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作用,继续引起的胃液分泌,其主要的机制是:① 胃底、胃体
部的感受器受到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②胃幽门部的感受器受到扩张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③食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
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胃液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含量却比头期分泌的胃液为低。
3)肠期的胃液分泌:食物进入小肠仍能刺激胃酸分泌。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大约占进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10。肠期的胃液分泌主要是通过体液因素发挥作用的,食物对小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十二指肠粘膜分泌促胃液素和肠泌酸素,进而促进胃液的分泌。 4. 简述小肠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与其具有很大的吸收面积密切相关。人的小肠长约4m,它的粘膜具有环形皱褶,使其吸收表面积增加约3倍。在环形皱褶上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它们的存在进一步使吸收表面积至少增加约20倍。由于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最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短的简单圆筒的面积增加约600倍,达到200m2左右。小肠除了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外,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h),以及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程度,这些都是小肠在吸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有利条件。
5. 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由于胰液中含有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种消化液。临床和实验均证明,当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其它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 6. 简述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吸收途径。 ⑴ 糖类的吸收途径
糖类须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入血。不同的单糖吸收速率不同,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在已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