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黄陂区六校联考2020年语文《8份试卷合集》七上期中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无法得到,我们又怎么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谈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7.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定章的标志性语句。(2分)

18.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2分) 19.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2分) 20.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21.“孩子,请系好鞋带。”文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让你最难忘?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最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 这句话的影响: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22题40分) 22.作文。(40分)

请以“珍藏心底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套写抄袭;不少于5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七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7题 24分)

1.(1)随君直到夜郎西(2)枯藤老树昏鸦(3)正是江南好风景(4)不亦说乎(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6)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每空1分,共8分) 2.(1)qiáo cuì(2)jì(3)hùn(4)yùn(每小题1分,共4分)

3.(1)“功”改为“工”(2)“决”改为“诀”(每小题1分,共2分)

4.A (选项B的作者老舍;选项C散文集《朝花夕拾》;选项D美国作家 2分) 5.D(2分)6.B(2分)

7.(1)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分)启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一起交流、切磋是件高兴的事。应珍惜与朋友交往的机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能结合名言或诗句,言之成理即可,1分)

(2)示例:微信。这种交友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常便捷,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友圈。但也存在虚假、欺诈等现象,所以要合理利用,不要过于沉溺。(言之成理即可,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8 — 21题 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 ~ 9题。(4分) 8.王湾 停宿(2分)9.C(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 ~ 13题。(13分)

10.B(2分)11.(1)约定(2)离开(3)拉,牵拉(4)回头看(每小题1分,共4分)

12.(1)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2)跟人约定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每小题2分,共4分) 13. 示例:这孩子说得太对了,我是既无信又无礼啊!我连个七八岁的孩子都不如,也怨不得孩子不再理我啊!(言之成理即可,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 ~ 16题。(9分)

14.把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比作深秋夜中的蟋蟀鸣叫声,(1分)表现我的声音很急而且在发抖,明写声音,暗写自己想去看会而着急、失望、痛苦的心情。(1分)

15.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衍太太③严厉、苛刻、专横。(每一空格1分,共3分) 16.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2分)《阿长与〈山海经〉》(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 ~ 21题。(10分) 17.那时,我还在读初一;这件事早已过去。(2分)

18.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2分)

19.呼告式,显得亲切;“鞋带”,一语双关,含义深刻,给人启迪。(谈一点就行,其它角度也可,谈得合乎情理即可,2分) 20.沉着冷静、大度明理、教子有方(意近即可,2分) 21.略。(言之成理即可,2分)

第三部分 写 作(22题 40分)

22.作文。(略,40分) 等次 分数 项目 内容 (20分) 20-18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17-14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13-10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9-0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15-13 表达 (15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用词生动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12-10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同词准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9-7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词基本准确 内容不具体 感情不真实 6-0 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 用词不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好 表达方式运用较好 书写 (5分) 5分 字体美观 4分 字体工整 表达方式运用一般 表达方式运用差 3-2分 字迹清楚 1-0分 字迹潦草 一类:40——36;二类:35——32;三类:31-28;四类:27——24;五类:23分以下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写文章时,对着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话。

二、呼告的种类: 呼告分为呼人和呼物两种形式。 1.呼人 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 夏桀啊!你什么时候才灭亡?希望快一点,我们宁愿跟你一块儿死。 各位小朋友!努力吧!成功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 2.呼物: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 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冬,听说你已经来了。——华语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雷电颂》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雷电颂》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 三、呼告的作用: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还能引发读者思考。 分为呼人和呼物两种形式。 四、使用注意事项 叙述一件事情,感情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将想象中的人或物,都当作就在眼前,直接向他呼唤,倾诉,这叫做呼告修辞法。这种修辞法,必须在情绪激动,而且不吐不快时才适合运用,否则会被认为无病呻吟,得到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