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训练题(学生用) 下载本文

答案

1、已知当前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400c+700v+700m=2800。在扩大再生产中,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变,剩余价值率均为100%。试计算: (1) 下一再生产循环的购买阶段,两大部类的资本结构如何?

(2) 下一再生产循环结束后,两大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构成分别为

多少?

答:1)Ⅰ:4000c+1000v+1000m——4400c+1100v(+500m/x)

Ⅱ:1400c+700v+700m——1600c+800v(+400m/x) 2)Ⅰ:4400c+1100v+1100m = 6600 Ⅱ:1600c+800v+800m = 3200

2、某工厂,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固定资本800万元,其中厂房300万元,平均可使用30年;机器设备400万元,平均使用10年;小工具100万元,平均使用5年;流动资本200万元,每年平均周转5次。

试计算:该厂预付资本的年平均周转次数为多少? 解:周转次数=

[300*(1/30)+400*(1/10)+100*(1/5)+200*5]/1000=1070/1000=1.07

3、(1)(1+5×12/3)/15=1.4 (2) 30*0.9000-10/10-5*12/3=6

4、①m=(1.88×22.65-14.90×1.88) ×30=437.1 ②m’=m÷v=437.1÷32.34=1351.58%

5、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元。 m’=90000元/30元×200元×12月=125%。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

5

个月=18000元。

M’=90000元/18000元=500%。

6、假设全社会分为三个部门A、B、C,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7:3、8:2、9:1;社会资本总量3000亿元,每个部门配置1000亿元。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 m′=m/v均为100%。请完成以下表格并写出平均利润率的计算过程: 项目 部 门 预付资本剩余平均利润额 成本价格 价值 生产价格 资本额 有机构成 价值额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1000 1000 1000 7:3 8:2 9:1 3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0 1000 1000 1300 1200 1100 1200 1200 1200 平均利润率=(300+200+100)/3000=20% 7、(1)300×0.05+600×0.1+100×1=175万元

(2)500×4=2000(万元)

8、(1)Ⅰ4000c+1000v+1000m=6000 ——4400c+1100v+500m/x

(2)Ⅱ1400c+700v+700m=2800 ——1600c+800v+400m/x (3) 4400c+1100v+1100m=6600;1600c+800v+800m=3200

总计:6600+3200=9800

(3)(175+2000)/(1000+500)=2175/1500=1.45次

第二部分辨析题(一)

1、连续追加投资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就是级差地租Ⅱ。×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也相应转化为生产价格。× 3、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只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 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定的状况下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8、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6

9、具体劳动是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10、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 11、在生产过程中,所费资本与所用资本在量上是完全相同的。× 12、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不要计划指导的经济。×

13、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4、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特殊表现。×

15、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16、商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 17、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8、流动资本也称为流通资本。×

19、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累,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20、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是两种不同的独立资本。×

21、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都是

商品。×

22、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23、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24、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25、随着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与利润量都有下降的趋势。× 26、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7、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因而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就是资本。×

28、资本集中不仅加快资本积累,而且促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2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利润平均化作用,农产品也按生产价格出售。× 30、无论租种优等地或劣等地都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绝对地租。√

31、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因而它不影响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决定。× 32、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

33、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34、社会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35、股份就是股票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36、任何物质产品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

37、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38、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不存在剥削。× 39、借贷资本家得到的利息应相当于平均利润。√ 4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

7

41、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42、在同一生产部门内是不存在平均利润的。√ 4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4、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内容,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4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者创造价值×。 46、资本周转的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47、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8、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例。× 49、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是一样的。×

5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m)=IIc。× 51、平均利润形成后,不同企业的等量资本就能获得等量利润。× 52、农产品按价值出售,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售。√

辨析题(二)

1、任何商品的生产都要经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阶段。( ) 2、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畴至今没有什么变化。( )

3、土地和资本不创造价值,因此不能参加财富的分配。( ) 4、自由竞争导致垄断的产生,垄断的产生必然消除竞争。( ) 5、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 ×××××

6、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 7、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8、两种商品相交换的基础是两种商品的生产时间相等。( )

9、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 10、生产领域中的智力劳动也创造价值,智力劳动的技术成果作为知识性产

品也具有商品属性。( )

11、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 12、资本主义工资就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报酬。( )

1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 14、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 √××× √×××√

15、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了商品生产。( ) 16、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引起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下降。(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