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强化练 下载本文

经典教育资源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强化练

1.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解析: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A、B两项错误;该反应有气体参与,改变压强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D项错误。

答案:C

2.反应A(g)+3B(g)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15 mol·L·min B.v(B)=0.01 mol·L·s C.v(C)=0.40 mol·L·min D.v(D)=0.45 mol·L·min

解析:如果都用物质B表示反应速率,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选项A~D分别是[mol·L·min]0.45、0.6、0.6、0.675,即选项D中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D

3.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3CO2(g),不可用上述反应中某种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O的生成速率与CO2的生成速率相等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CO的质量不变

D.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A项,CO的生成速率为逆反应速率,CO2的生成速率为正反应速率,且CO、CO2

前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则v正(CO2)=v逆(CO),达到化学平衡;B项,ρ=,当m(气体)不变时,反应即达到平衡;C项,m(CO)不变,则n(CO)不变,反应达到平衡;D项,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任意时刻,体系的压强均相同,所以压强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

答案:D

4.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H2(g)+CO2(g)

最新教育资料

-1

-1-1

-1

-1

-1

-1

-1

-1

-1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

2Fe(s)

mVCH3OH(g)+

经典教育资源

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1>p2>p3>p4

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C.若T1>T2>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缩小容积,可以提高CH3OH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3H2(g)+CO2(g)

CH3OH(g)+H2O(g),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

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表现在图象上,柱形体积增大,所以p1>p2>p3>p4,A正确;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若T1>T2>T3>T4,根据图象,温度降低,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而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缩小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以提高CH3OH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D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5.(2017·天津卷)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Ni(s)+4CO(g)

-5

Ni(CO)4(g)。

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 ℃和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解析:A项,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因平衡常数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错误;B项,第一阶段,50 ℃时,Ni(CO)4为气态,易于分离,有利于Ni(CO)4的生成,正确;C项,第二阶段,230 ℃制得高纯镍的反应方程式为Ni(CO)4(g)

14

Ni(s)+4CO(g),平衡常数K1==5×10,所以Ni(CO)4分解率较高,错

K误;D项,因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再根据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可知,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错误。

最新教育资料

经典教育资源

答案:B

6.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且p1<p2

B.反应速率:v逆(状态A)>v逆(状态B) C.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不同

解析: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H3OH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ΔH<0,300 ℃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p1>p2,故A错误;B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点,温度升高、增大压强均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因此v逆(状态A)<v逆(状态B),故B错误;设向密闭容器充入了1 mol CO和2 mol H2,CO的转化率为x,则

CO(g)+2H2(g)

CH3OH(g)

起始/mol 1 2 0 变化/mol x 2x x 结束/mol 1-x 2-2x x

在C点时,CH3OH的体积分数==0.5,解得x=0.75,故C正确;由等

1-x+2-2x+x效平衡可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都相同,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7.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

x正确的是( )

t/s n(A)/mol 0 1.0 5 0.85 15 0.81 -125 0.80 -135 0.80 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s 最新教育资料

经典教育资源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解析:A的物质的量达到0.80 mol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 A(g)+B(g)

C(g)

-1

起始量/mol 1.0 1.0 0 变化量/mol 0.20 0.20 0.20 平衡量/mol 0.80 0.80 0.20

代入求平衡常数的值:K=0.625。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015 mol·L·s

-1

-1

,故A错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A物质的量

-1

-1

为0.41 mol·L×2 L=0.82 mol>0.80 mol,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的ΔH<0,故B错误;等效为起始加入2.0 mol A和2.0 mol B,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A、B转化率较原平衡高,故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小于1.6 mol,C的物质的量大于0.4 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大于0.4 mol,参加反应的C的物质的量小于1.6 mol,转化率小于80%,故C错误;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Qc=50>K,反应逆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故D正确。

答案:D

8.(2018·广州质检)硫酰氯(SO2Cl2)和亚硫酰氯(SOCl2)均是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常用作脱水剂。已知:

①SO2Cl2(g)

SO2(g)+Cl2(g) ΔH=+471.7 kJ·mol;平衡常数K1

2SOCl2(g)

-1

②SO2(g)+Cl2(g)+SCl2(g)

-1

ΔH=-477.3 kJ·mol;平衡常数K2 (1)反应2SOCl2(g)

SO2Cl2(g)+S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1

该反应ΔH=________kJ·mol。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SO2Cl2(g)和SCl2(g),发生反应SO2Cl2(g)+SCl2(g)序号)。

2SOCl2(g),下列示意图能说明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

最新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