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刻槽施工工法 下载本文

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刻槽施工工法

姚 赛

1.前言

截至2015年,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已达207个,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提高,建设高质量机场、保证飞机安全平稳运行成为机场建设者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水泥混凝土道面由以水泥与水拌和成的水泥浆为结合料,以碎(砾)石、砂为集料,再添加适当的外加剂,配合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铺筑而成;由于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少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是目前国内外机场道面结构的主要形式。

机场跑道滑行道都有一定的抗滑要求,当道面有水时,由于轮胎和道面接触处水润滑的作用,道面摩阻力明显降低。在《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2009)和《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2015)等规范中,均对道面抗滑和排水要求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道面做面处理有拉毛、刻槽和拉槽毛等。项目部承建的新建黑龙江省建三江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施工(二标段),道面设计要求表面纹理深度达到1.0mm,同时满足排水等要求,传统的拉毛处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项目部在施工中积极探索、调查研究,并不断反复实践,完善道面刻槽施工工艺,最终形成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 施工工艺简便,易于掌握。工艺施工工序少,操作相对简单,作业人员易于掌握,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2.2 施工开始需在道面强度形成后,具备施工条件后施工效率高速度快,不受交叉施工限制。

2.3 施工成品质量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满足道面表面纹理深度、摩阻系数和排水指标等多方面的要求。

2.4 采用自行式刻槽机,刀头数量多,锯片满足刻槽尺寸要求,一次成型。 2.5 施工工具轻便,施工时便于操作,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2.6 刻槽机后设置洒水装置,水管冲洗锯片的同时降低扬尘,满足科学环保无

污染的要求。

3.适用范围

本工法主要适用于多雨地区,跑道及快速出口滑行道应采用先拉毛后刻槽或拉槽毛等方法制作表面纹理。在年降雨量大于800mm的地区,飞行区指标Ⅱ为D、E、F时,跑道及快速出口滑行道应先拉毛后刻槽,其拉毛后的平均纹理深度应不小于0.6mm。跑道刻槽范围,纵向应为跑道的全长,横向应为跑道的全宽。槽应垂直于跑道中线,槽的尺寸、形状应符合相关规定。

4.工艺原理

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道面板进行划线,跑道刻槽方向垂直跑道中线,快速出口滑行道刻槽方向应有利于道面排水,然后沿划线安置自行刻槽机导轨,刻槽机锯片组间距、尺寸均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刻槽完成后还需对道面洒水处理,达到表面美观的目的。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道面强度检查、设计图纸交底 按设计要求组装锯片组 测量放线 安装导轨 刻槽机自行驶 第二遍洒水 刻槽尺寸复测 第一遍洒水

5.2.操作要点

5.2.1道面强度检查、设计图纸交底 外观检查 按要求道面施工完成28天后,强度基本形成,方可对道面进行刻槽处理。 设计图纸交底主要针对施工作业人员,项目部组织进行道面刻槽工艺和施工质

量控制的专题讨论会,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建三江机场道面刻槽尺寸要求刻梯形槽,上宽6mm、下宽4mm、深6mm,相邻槽中线间距32mm。,同时距离横缝不小于75mm,不大于120mm,灯坑附近300mm范围内不进行刻槽处理。 5.2.2按设计要求组装锯片

使用19片刀头的锯片组,锯片间距32mm,一次刻槽宽度为608mm,锯片为梯形锯片,上宽6mm、下宽4mm、深6mm。应要个按照尺寸要求进行组装,同时配以游标卡尺进行第一次外观尺寸检测。 5.2.3.测量放线

参照设计要求对到面板进行分块,同时测量放线,划出每块板第一次刻槽的位置。建三江机场道面每块板5m长,共刻8次,槽距横缝80mm。 5.2.4.安装导轨

采用槽钢作为刻槽机直线行走的辅助设备,建三江机场项目选用的槽钢宽20cm,钢板厚5mm,槽钢长6m,槽高7cm,槽钢两端部上部1m处用圆钢焊两个半圆,便于两个人用钢钩移动槽钢。

注意事项:安装导轨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槽钢到横缝之间的间距,同时避免破坏拉毛质量。

5.2.5.刻槽及第一遍洒水

将自行式刻槽机依据槽钢位置就位,同时操作人员需随时控制、调整机械,保证槽的顺直度和质量,刻槽时由道槽中部向道肩方向逐步推进。刻槽机到跑道边时,将刀头抬离道面,关掉电源,人工拉动刻槽机退回跑道中线位置,移动导轨位置,进行下一次刻槽,重复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锯片刀头需冷水降温处理,因此在刻槽机后设置专用水管实时冲洗锯片,水管横向设置在锯片垂直方向上,并开有与每个锯片对应的开口。刻槽机行走速度控制在1.6m/min,槽型应完整,不允许出现毛边现象。 5.2.6第二遍洒水

每刻槽完成3至5次后,用水及时将废料冲洗并清理干净,水泥灰浆及时处理,避免对成型后的槽造成破坏。 5.2.7刻槽尺寸复测

待水分蒸发后,用游标卡尺及时进行复测,复测内容包括槽深、槽宽、相邻槽

的中线间距。 5.2.8外观检查

待连续长度整块道面板刻槽完成后,对刻槽板面进行外观检查,主要观察槽型有误破损现象和槽的直线性。

6.材料与设备

以一个施工作业班组为例,需自行式刻槽机1台,19片刀头锯片组1个,槽钢(宽20cm,钢板厚5mm,槽钢长6m,槽高7cm)1个,现场发电机1台,水管、电线等辅助工具若干。

7.质量控制

本工法执行《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5004-2009)和《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2015)的有关规定。

刻槽技术指标

检查项目 槽深(mm) 槽宽(mm) 相邻槽的中线间距(mm) 槽的直线性(mm) 技术指标或最大允许偏差 -1~+2 -1~+2 -1~+2 ≤10 用20m长直线拉直检查 用游标卡尺及尺量 检查方法 8.安全措施

该工法遵循《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相关规定。

8.1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并持有上岗证。 8.2建筑登高作业,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工作操作证上岗作业;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防护用品。

8.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于作业的,不得从事施工作业。

9.环保措施

本工法严格遵循《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民用机场绿色施工

技术指南》等相关规定。

9.1施工时锯片后注意做好降温和降尘洒水处理,避免扬尘过大。 9.2严格按照噪音污染标准,控制施工噪音。 9.3每天施工完成后,做到工完场清。

10.效益分析

10.1经济效益

道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外,还保证了道面排水,同时东北寒冷地区刻梯形槽避免了融雪水结冰膨胀时以及除雪设备铲雪时的破坏,并且工艺施工简捷、机械和人力投入量少、成本低。施工工期短、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刻槽完成后无需后期维护,工程施工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较少,因此具有长期经济效益。 10.2社会效益

道面刻槽后外形美观,安全,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道面摩阻系数、表面纹理深度和排水等指标合格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1.应用实例

项目部承建的新建黑龙江省建三江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施工(二标段),道面设计要求表面纹理深度达到1.0mm,同时满足排水等要求,道面采用刻槽工艺后,质量指标合格的同时,观感质量良好,取得了设计预期的效果,获得了业主的广泛好评。由于采用道面水泥混凝土刻槽施工工法,施工质量得到了提高,工期也得到了保证,工程得到了业主单位的肯定。(刻槽过程和效果图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