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设计 下载本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7 (

作????????????????????9

(五)推行分时、分地带薪休假旅游模式???????????????10

(六)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利用信息和舆论导向,调节假日旅游市场???11 (

费??????????????????????11 四

论??????????????????????????????12 参

献 ?????????????????????????????12

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黄金周假日的由来

“黄金周”的起始是1999年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大庆,国务院通过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宣布,从1999年国庆节起,每年的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都放假三天。虽然法定的三个公众假期是三天,但在实施中一直是通过上移下借两个周末的形式,来形成每年长达三个七天的全国性长假,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史无前例的。当时实行七天长假的主要动因之一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等因素。“黄金周”长假的实施,的确在当时对推动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的作用。

“黄金周”最初的称呼来自日本。日本每年有一次放长周假的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日本一年中的4月29日是绿之节,5月3日是宪法紀念日,5月5日是儿童节,再加上两个周末,这样就形成了一周左右的长假。国内对“黄金周”的称谓可能还因为觉得为期一周的长假给旅游业和其他有关行业带来了黄金般的消费。 (二)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的历史

黄金周假日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周假日是指以特定假日时间范围及其分布的基本内容的休假制度安排所形成的休闲特征明显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中的休闲特征主要通过旅游活动表现出来。

作为我国休假制度的特殊安排,黄金周产生了始料未及的积极影响,牵涉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二十年来,黄金周从无到有,从分散自行放假到统一国家规定,从习以为常的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三个黄金周到现在多个传统文化节日所形成的“小黄金周”和重大节日的“大黄金周”共享的兴旺发达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使黄金周在科学规划和理性实

践中经历了认识、兴起、蓬勃、成熟至理性的成长发展阶段。

黄金周假日旅游在发展中寻求变革。我国首个真正意义的黄金周是2000年的劳动节,这是国家出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个黄金周长假。当时由于个方面的促计不足还让缺乏预案,出现了处处游客爆满和景点供不应求,造成了管理和服务、安全和质量的高度紧张和不相匹配的严峻局面,第二年开始,为了迎接黄金周假日旅游高潮的到来,各省市和各景点都提前在各方面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使黄金周时迎来的汹涌人潮得以相对有序疏导和管理。尽管如此,但仍暴露出诸多旅游产业和设施供不应求,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二.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环境资源破坏

黄金周期间环境资源破坏严重。黄金周假日期间,各旅游景区和景点

的游客猛增,对旅游资源本身与环境施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旅游资源来说,游客数量的剧增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增多,而二氧化碳对于风景名胜古迹的化学成分具有腐蚀作用,这就会因为旅游者暴增而加速了环境资源的破坏。与此同时,作为旅游风景名胜古迹的环境而言,游人的素质高低可谓直接关系到其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方面。例如各地游客随地乱扔有机、无机的杂物和废弃物,个别不文明游客在参观完一处文物或景点时,往往不听劝阻,在文物旁或景点上随意刻上或写上“到此一游”等题词。对于景点景区内文明规定的“禁止攀爬”“禁止触碰”“禁止拍照”的文物古迹和名人字画的攀爬、磕碰和拍照等,都会对景区景点的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安全带来负面作用。

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可承载力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旅游景区都有一定的游客承载量,当游客承载量超过其承载力时,就会导致旅游环境的恶化。例如广东肇庆的鼎湖山风景区,由于山清水秀并且富含对人体有益

的负离子,被世人称为“天然氧吧”,但是节假日期间,那里却充斥着汽车的喇叭声,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汽油味。毫无节制的客流涌入,不但让游客无法领略到旅游的乐趣,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做法是无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

(二) 服务质量下降

旅游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服务质量是旅游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旅游企业的中心工作,有质量才能有发展。离开质量谈效益,无异于空中楼阁、水上浮萍。我国现代旅游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企业始终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形成以质量意识为核心的行业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就是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些年来,在不断追求高质量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批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市场、征服客人的名牌企业脱颖而出。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然而,旅游“黄金周”巨大的客流使不少旅游企业无暇顾及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质量管理。极大地影响了旅游和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声誉以及旅游所在地的社会形象。例如酒店服务不能维持星级档次和基本规格要求,为降低成本,随意减少服务项目、服务环节。餐饮质量之低劣,更是黄金周期间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旅行社的旅游合同中虽明文规定正餐标准为“十菜一汤”但每当用餐时,不仅菜肴难以下咽,而且分量极少,常常造成游客争抢食物的不雅观场面。从而使旅游者得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景区景点的游人成倍增加,也会导致原本服务于该岗位的工作人员承受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工作强度。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其忙得晕头转向,必然使其服务内容和质量大打折扣。临时招聘和匆匆上岗的地陪导游敷衍了事的不负责任使游客怨声载道。统计显示:黄金周假日旅游者得服务质量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