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预应力会对施工阶段的支座反力产生影响。
如果结构、预应力都对称的话,按道理,你的支座反力应该对称的,要是有差别应该也很小。 (2)检查模型要仔细,其实你都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了,只要在认真一点就找到错误了,如果结构对称荷载对称,并且对称施工,结果肯定是对称的,既然只有加了合龙段钢束才出现问题,就仔细检查合龙段钢束好了,必然是钢束不对称的,看一下你的ZD9,只定义了一半。 再问:ZD9钢束不对称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奇怪的不是两个墩的支座反力不对称,而是因输入合拢段钢束后导致单个墩的两个支点反力不对称。
即:若在模型中不输入合拢段钢束,则在各施工阶段,墩与墩之间、单墩两侧支点间反力均对称; 若在模型中输入合拢段钢束,则自第四个施工阶段,墩与墩之间、单墩两侧支点间反力开始不对称。
这样的结果让人感觉很是奇怪!
再答:最终整体结果的不对称是由ZD9的钢束错误引起的,而你所说的施工过程中从CS5开始的反力不对称是正常的结果,因为从CS5开始激活的主梁都是与跨中合龙段预应力钢束有关的,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的“截面特征值变化”选项中你选择的是“钢束引起的变化”,所以程序在计算截面特形时会考虑预应力钢束孔道引起的变化,由于这些阶段还没有长拉预应力钢束和注浆,所以计算的时候截面特性是扣除孔道的,如果你选择了“常量”,则结果肯定是对称的。 (5)
关于纤维单元输入与结果查看的问题 问:请问,进行非弹性时程分析时, 1、定义了纤维单元后,如何分配啊?
2、能输出钢筋、砼纤维应力-应变曲线吗?
3、如何输出梁柱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及弯矩-转角滞回曲线?
答:1、首先需要定义纤维材料特性,然后在纤维截面分割中把各种特性赋予截面中相应的部分。 3、可以输出弯矩-转角即M-phi曲线。 问一个局部升降温的问题
问:正常情况下,局部升降温引起的上下缘应力应该相反嘛,但是我的一个模型是上下缘相同,查了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截面输入的有问题?
答:你使用的是什么单元,如果是梁单元,施加单元温度荷载,则无法模拟上下缘应力的真实情况,需要使用温度梯度功能来处理。如果你使用板单元来建模对梁单元做细部分析,可以施加单元温度荷载。
刚架桥整体温变下墩梁固结点弯矩为何无法自平衡?
问:我建模计算一个5*20m箱梁,联端为双支座模拟,1-4#独柱墩与梁固结。温度工况均匀升降温,发现在此工况单独作用下,墩梁固结处弯矩无法自平衡。按照结构力学,墩梁固结处两边梁的弯矩与墩弯矩在此节点之和(正负根据弯矩的方向确定)应该为0才对。很是疑惑,烦请精通人士看一下我的模型是在哪里出现了问题。非常感谢计算模型
箱梁整体升温25度,结构My
ST:升温25度1号墩墩梁固结处MY的效应
左侧梁单元:15,Amy=2541KNm 右侧梁单元:16,Bmy=2900KNm 墩顶单元:73,Cmy=3500KNm
按照固结点处的弯矩自平衡和三个单元的弯矩方向,A+B=C才对,可是2541+2900=5441远远大于墩顶弯矩3500KNm 部分结果
回答上题:按照结构力学,墩梁固结处两边梁的弯矩与墩弯矩在此节点之和(正负根据弯矩的方向确定)应该为0才对。
首先,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正常的,与结构力学里的概念并不矛盾,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定理和结论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都是以一定的假设或规定为前提的,如果不遵循假设或规定而去套用它,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既然是按照结构力学,那么结构力学里面的共用节点和你有限元计算时的共用节点就要统一,你模型中的主梁截面使用了偏心功能(中下部),midas的偏心功能主要是为建模方便,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理解它的原理,实际上他在计算时将节点和截面上的质心之间用一个刚臂连接,最终计算完成输出结果时仍旧会按质心的连线来输出,所以,你看到的实际结果是主梁质心处的弯矩和墩与梁底交接处墩的弯矩,只要墩有剪力存在,他们当然是不平衡的,由于墩顶和主梁截面质心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有产生一个弯矩的作用,你用墩的剪力与这个距离相乘,也就是0.6848x2835=1941,与3500相加,就是5441,相加以后比较的结果就统一在在主梁截面质心那个点了,仍旧符合结构力学里面的概念。
23m预应力空心板梁格分析反力计算的困惑
问:最近分析一23m的预应力空心板,采用纵梁加虚拟横梁的方法,截面采用civil 2006的PSC数值型截面,可以显示真实截面形状。分析时横梁采用二型截面,释放横梁之间的弯距约束。具体的约束见模型:遇到的问题:
1.采用模型中的约束,计算第二阶段的支座反力,有些是正的,有些是负的,不合理,但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
2.修改模型中的越束,即将释放梁端部的约束的数值逐渐的修改变化,一直变为1,可以看出支座反力趋向合理,但 不知原因所在?实际上我也见过有人完全释放约束的,但不知道我的模型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3.如果修改模型中的支座越束,将每个支座的RX全部约束,结果同2的修改,应该比较符合实际,但实际上不知道要不要约束这个RX?
答:对铰接空心板,我自己做过详细的比较,发现其内力包括反力的横向分布受横向刚度的影响很大,内力数值对横梁的刚度以及边界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在计算中很难找到确定性的建立模型的方法。
所以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用传统的办法计算其横向系数,然后进行单梁计算,空间梁格模型我还从来没见过谁曾经成功模拟过,所以就铰接空心板来说,空间梁格模型是一种代价大而不可靠的方法。其根本原因,我认为铰接空心板的线铰且只传剪力的力学机理,属于力法范畴,根本不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目前狭义上的有限元法能解决的。
当然空间模型可能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下部,比如盖梁计算的方便,能建立统一模型的话,会让盖梁设计更加经济。
下面将江安老师的回复附上,大家可以讨论:
在您的模型是空心板梁,中间是绞接,这样模拟绞接是对的。但是,在安装了横梁后,我们可以看到,中间任何一根梁上面,实际上在Rx方向转动是自由的,从模型上来[$shy]讲,是约束不够;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一般端头设臵二个支座,每个支座都能提供DZ,实际效果就是相当于能提供Rx。而如果用的是橡胶支座,只要有一定的宽度,也[$shy]是能实际上提供Rx的约束的,所以,我认为,这个Rx应该要设臵的。
我原来的模型是T梁,中间用湿接缝连接,所以,用的是刚性连接。刚性的横梁连接二根纵梁后,就能提供Rx方向的约束,所以,约不约束,效果差不多。
感谢您的提醒,在这里,我们又可以在Rx约束方面注意到:空心板梁及T梁的梁格在建立模型中要考虑Rx,其中空心板梁一定要考虑,而T梁则可以不考虑。 关于midas中从属节点的问题
问:我在用midas计算混凝土结构的时候,软件提示警告:自动释放从属节点的约束,(如:[警告]自动解除从属节点的自由度。节点=670,自由度成分=X-位移 [警告]自动解除从属节点的自由度。节点=670,自由度成分=Y-位移
[警告]自动解除从属节点的自由度。节点=670,自由度成分=绕Z-轴旋转)节点均为柱底支座节点 我该如何处理,还是不用理它,请高手指点
答:节点670有重复约束的自由度,程序已经自动解除了,你可以再检查一下看节点670的约束是不是你想要的约束。
好像是因为我的层数据有问题(因为是体育馆看台节点的标高太多了),现在把层数据删掉就可以了。 关于mct文件导入的问题
由于midas的mct文件的导入导出非常方便,在进行批量修改的时候我经常将模型导出成mct文件,然后利用查找替换,或者其他的方式进行批量修改,可是在做一个工程的时候发现我修改了一个附加扭矩的荷载然后导入,在恒载下竟然得到了与原模型不同的计算结果,为验证是否是因为我的操作不当造成了结果不同我又重新将原模型导出mct文件,然后原封不动的导入得到另外一个文件,
计算,结果竟然还是得到了与原模型不同的计算结果。具体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我的操作错误。
因此提醒大家最好少用mct得导入,如果要做批量修改,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就是:
1、先导出mct文件,然后复制你要修改的那一部分命令跟参数,放到另一个文本,做批量修改。
2、删除模型中你要修改的那一部分,利用工具栏中的mct命令窗口,将修改以后的那部分命令流复制到mct命令窗口,运行。 这样你就能比较保险的计算了。
另外我用的是正版的6.3.5版本的Midas/civil,附上两个结果的对比,从图上可以看出反力的差别。
请帮忙用midas2006将mcb导出mct
问:请哪位兄台帮忙用midas2006将mcb导出mct,我用的是6.7.1版的。 答:midas2006与midas6.7.1的mct的格式是不一样的。 不能直接导过去,如果手动改的话,工程量会很大的。 Midas如何加拱桥吊杆力
问:用初始荷载,还是用预应力中的初拉力荷载?(柔性吊杆) 答:模拟吊杆的方法
(1)可以采用等效节点荷载(可能不太理想)
(2)建立梁单元布臵预应力钢束,张拉预应力钢束,但查看吊杆组合应力时会出现压应力,但内力确是受拉?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忽略? (3)采用初拉力荷载需要转化为桁架单元吧,但是在结果中查看吊杆内力,却与初始加载差别很大,而且计算结果与前面两种方法有较大差别。盼高手解释?
再答:用索单元+初拉力荷载的方法是正确的,至于说结果内力和杆内力不同:本来就应该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