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长与《山海经》 下载本文

备课组 八年级语文 主备课人高明卉 备课时间 2013年8月26日 审核人崔明 孙仙知

6.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阿长这个人物的品格风貌,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呈现引导材料 1.关于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最初名《旧事重提》,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 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2.关于阿长

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4.关于记叙文的详略: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 三、研读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1.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围绕阿长主要写了六件事情:(1)交代名字的来历;(2)阿长喜欢切切察察;(3)她的睡相粗俗;(4)元旦古怪仪式等;(5)讲“长毛”的故事;(6)给“我”买《山海经》 2.合作学习一: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买《山海经》一事是详写,其余事略写。略写的事是为了对长妈妈有个初步全面的了解,为了对中心事件有个烘托。不写这些事情,文章就显得既不真实又没有头绪;详写这些事,那整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就没有了重点详略之分。尤其是买《山海经》一事让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不能再平凡、没有文化不识字的人却为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书,这怎能不使人感动以致于终生难忘?因为详细地叙述此事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感激和怀念之情,更好地突出了主题。因此,选材应该注意详略,更好地为表达中心服务。

3.合作学习二: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 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 明确:从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妇女,她出身低下,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关心孩子、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等一位农村妇女形象。 4.请标出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然后分析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是本文的写作线索,由它贯穿了文中所写的几件事情。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虽然前半部分写我“不大佩服” “不耐烦”甚至“憎恶”“讨厌”等,但这只是儿时的心理,以写作时的眼光去看阿长,发现她对孩子的关爱是前后一致的,她的烦琐正像妈妈对我们的唠叨一样,都是爱的体现。如果再了解了她的身世和遭遇,也就不难体会她的但求“顺顺流流”的美好愿望了,因此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同情。这样看来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它使长妈妈的形象得到充分全面的展示。 四、当堂检测

1.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 (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 (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2.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 → →

6.阿长与《山海经》 预习学案(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 第 组 时间: 得分: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的手法。 资料助读: 关于阿长

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作者鲁迅:原名( ),( )家、( )家、( )家。 作品: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本文选自( )。

二、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huáng( )急 粗拙( ) 烦suǒ( ) 惧惮( ) 疮( )疤 ... 憎( )恶 孤孀( ) 惊骇( ) 渴慕( ) 针灸( ) 珠玑( )......震sǒng( ) 诘( )问 jí( )贯 pī 雳( ) 掳( )掠 ..三、解词。 (1)震悚: (2)絮说: (3) 惧惮: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事?

2. 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不少于5个词)。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家长签名

6.阿长与《山海经》 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 第 组 时间: 得分:

一、辨析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绰( ) 灸( ) 拙( ) 悼( ) 炙( ) 绌( ) 籍( ) 帖( ) 既( ) 藉( ) 贴( ) 即( )

二、请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写出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三、从上述多件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填空。

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五、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家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