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过街天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带图表) 下载本文

主梁腹板与上下翼板的角焊接,牛腿与主梁间的III 角焊接,牛腿上下面板与竖向腹板的角焊接其它角接 <∮1X2+3dB <∮1X2-3dB <12 <∮1X2mm+3dB <∮1X2+3dB <∮1X2-3dB >10 上述角焊缝超声波探伤使用柱孔标准试块,也可使用校准过的其它孔型块。

h、探伤人员能判定缺陷为裂纹时,可判定焊缝质量为不合格。

第四节 钢结构的加工、安装

1 材料要求

1.1、钢梁所用材料除肋条外均采用Q345钢材。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除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应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材料进厂后应检查钢材质量。钢材表面的锈蚀、麻点或划痕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分层、夹渣等缺陷,如有上述表面缺陷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实际尺寸算起,不应大于钢材厚度公差之半,并保证最小厚度,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

1.3、原材料入库,仓库管理应做好入库签收工作,严格核对牌号、规格、炉批号、数量,确认与质量保证书相符合后方可入库,并用红色油漆做出标记。

1.4、制作方将对入库材料按板厚规格炉号数的一定百分比进行复验,并积极配合监理做好原材料抽检。

1.5、本工程所有材料专料专用,材料的发放和回收均由专人负责,剩余材料做好规格、材质移植标记,并按规格、种类、材质分类堆放,记入台帐,妥善保管,工程结束后纳入材料结算工作。

37

1.6、原材料工作边缘及切割断口处如发现分层、夹渣等缺陷,应会同有关研究解决并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范并停止制作流转。 1.7、制作过程中如发现排版图用料与实际供料不符时,车间施工人员不得私自串用或挪用,及时向相关人员提出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1.8、焊接材料对焊丝、焊条、按批量进行抽样复检化学成份,涂装材料进行常规性复检。

1.9、下料及加工时如发现钢材有异常,应立即反馈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应立即进行研究,对有异常的该批钢材进行隔离处理。

1.10、钢梁在制造及验收中,必须使用计量验收核校过的计量器具,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测量。

1.11、技术部门应对设计图进行工艺审查,当需要修改设计时,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文件,设计变更文件应留存归档。

2、焊料

2.1、焊材入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焊材仓库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焊材应按种类、规格、牌号、入库时间分类堆放,并作好明显标记,不得混放。

2.2、焊材不得沾染灰尘、油污,焊剂、药芯焊丝使用前不得开包。 2.3、妥善保管焊丝、焊条,防止受潮。焊剂在施焊前需经1—2小时烘焙,然后在100—150°C恒温箱中存放,随用随取,防止受潮。 2.4、焊条领用时,一次领用量应以四小时用完为限,以防受潮;否则必须重新把焊条交回仓库烘焙。若被水、油玷污和药粉脱落的焊条,应从现场收走,作报废处理。

3、钢结构加工 3.1、叠合梁

(1)、厂内制造时,将叠合梁的主梁和内横梁划分成装焊单元。主梁腹板接拼成总长,按线型进行切割;上下翼缘板均采用数控切割,确保精度要求。

(2)、主梁成型设水平胎架,将腹板放置在水平胎架上,与上下翼缘

38

板进行合拢组焊。

(3)、腹板与翼板在组焊时,将工字梁放置在焊接胎架上,用埋弧自动焊机焊接。

(4)、矫正工字梁腹板并放置在水平胎架上,装焊垂直加筋。 (5)、运输安装单元组拼时,设置全长的组拼胎架,调整好工字梁的垂直度后,依次安装内横梁,并焊妥。

(6)、按技术要求进行涂装,至发送出厂。 3.2、钢箱梁

(1)厂内制造划分原则

工厂制造时以主跨、边跨平台及扶梯三个部分为制造单元分别制造成型。

(2)主跨制造

a、旁桁架组装焊接设水平胎架进行装焊(主梁长度分两段在厂内流转装焊)。 b、装合拢时,设全长组装胎架。首先将单侧主梁桁架放置在胎架上,定位固定并调整好垂直度;再将桥面横梁桁架放置在胎架上,水平横向移动与主梁合拢;组成整体框架。

c、组装施焊前应先对必要型围尺寸检查合格,再设临时支撑来确保主梁与桥面的角直度,并防止焊接变形。焊妥横梁与桥旁节点后,铺设桥面板并焊妥。

(3)、边跨制造流程

设反造胎架→ 辅设顶板 →装横梁、纵梁 →焊后矫正变形 (4)、人行扶梯制造

扶梯平台设水平胎架单独组焊,同时将组焊好的扶梯主梁型材根据实际放样得出的型值进行冷热加工 → 在模拟实际型值的胎架上进行校正 →根据地样投影线装焊踏步板并校正主梁 →按层分别合拢焊妥平台与主梁的焊缝。

4、钢构件吊装

39

4.1、吊装前期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尽量在安装前发现问题和差错,以便能及时处理。通过熟悉、掌握图纸内容,做到准确按图施工。图纸会审可以对专业工程之间相关工序、尺寸预先结合,消除矛盾和隐患,并且安装、制造及设计单位之间的图纸会审可使三方面互相沟通和了解,从而使问题得到协调解决。

(2)、技术交底到施工负责人员及主要操作工人。交底内容为工程任务、施工进度、技术要点、工艺方法、质量安全措施等。

(3)、根据施工场地及地面交通、运输要求及接点处理等情况,确定合理的分段及组装划分制作工艺、吊装时间、封闭交通方法、现场施工安全防护及作业计划方案。

(4)、踏勘施工现场,安排吊装机械进场及出场和运输进出路线。 (5)、安排钢构件进场计划。 4.2、测量

(1)、会同业主,甲方有关资料交接和数据复测,交底做好基础复测处理工作,配合工作以免误差。

(2)、根据墩柱复测的尺寸,给每只墩柱编号划线。

(3)、吊装前应先参照相关图纸对各立柱顶面标高、中线及各主梁跨径(支座中心距离)进行复核,各数据不能超过允许偏差。如有问题,应及时会同监理、甲方等有关方面进行协商并及时解决。

(4)、支座安装时,中线应与主梁纵轴平行,并严格按方向放置,不得反向。

4.3、钢构件运输

(1)、装运结构件时,下面的构件应垫以足够数量的方木,防止下面的构件受上面构件重量的影响而发生下垂或弯曲。同时,要用镀锌钢索进行固定捆扎。

(2)、连接板等小零件,应堆放在构件的净空范围内,使在运输时不发生变形和丢失。

4.4、吊装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