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的研究 下载本文

决不能将两者孤立起来,独立发展。所以,绿色会计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2.2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2.2.1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2.2.2是企业责任向社会扩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2.2.3是正确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准确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

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2.3是强化我国环保意识的需要

5

从绿色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绿色会计是在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人们在分析了传统会计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的。

环境状况的恶化对经济活动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要求从自然界取得的资源越来越多,同时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物也就越来越多。排放的废物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各国的环境问题又共同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以解决治理环境的国际协调问题。

2.4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绿色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正像许多人所批评的那样,他们把发展中国家当成了自己的“污染避难所”,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我们当然不希望他们这样做,但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对环境造成了何种影响,采取了哪些环保措施等,而这就必须依靠绿色会计。另一方面,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企业适应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使其适应某些投资所在国的要求。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绿色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会计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条件也已逐渐成熟,具备了实施绿色会计的可行性。

6

3.1我国实施绿色会计已具备了一定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行为和会计模式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是会计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目前要使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过渡实务操作阶段,关键是会计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而这不仅包括技术性规范体系建设,更包括宏观层次的法制制度和政策等。多年来,我国重视环境法制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包括相关法律、条例、环境标准等在内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颁布的环境法律除《环境保护法》外,还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渔业法》、《农业法》等;主要条例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绿色会计对象的价值能够被准确计量是绿色会计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条件,而环境标准则是绿色会计计量的起点。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三级五类,三级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五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基础标准。其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属强制性标准,违反者要负法律责任。除此之外,我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方案和计划。总之,从会计环境的角度来说,这些法律、条例和政策已构成了绿色会计所需的法律规范环境,这表明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实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3.2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绿色会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联合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我国也提出了这一战略。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一论断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建立我国的绿色会计指明了方向。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绿色会计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自然资源市场也开始逐步建立和健全。在自然资源市场上,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勘察企业和开发利用企业作为需求方,购买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并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调控。另外,随着企业对环境保护所负责任的社会化,企业要从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方面来考虑其经营决策和管理方法,通过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核算来真正提高效益,这些都为绿色会计的实行创造了条件。

3.4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绿色会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环境条件

绿色会计所要研究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并且有助于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会计制度的改革,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已加入了会计国际化的行列,为中外绿色会计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些理论基础与环境条件为我国绿色会计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4.对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思考

在环境会计研究诸方面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首要内容。通过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找出相应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4.1对我国企业目前环境信息的披露及思考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与实践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4月11日宣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将强制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向全社会公开重要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平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