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1.3、重点 、难点
重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
难点: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以及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本节课内容的延伸,而且就本课时的内容来讲,它包含了金属化学性质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既:金属与酸和水的作用;以及一些特殊的金属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如,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本课时的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掌握金属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技能目标: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与水的反应)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1.3、重点 、难点
重点: 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的反用。
难点:钠与水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课时的内容。鉴于“物质的量”一章知识难度较大,为了分散难点,也为了围绕着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方程式定量计算中的运用,提炼出运算规律,所以新教材专门编入这一节。
本节教材的显著特点是:
1.揭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数量关系——紧扣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配平系数,跟反应微粒个数的比例关系,扩大到微粒集合:物质的量的比例
关系。
2.涉及化学反应中多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通过物质的量(n)与质量(m)、摩尔质量(M),标况下气体体积(Vm)及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的换算关系等变换公式,形成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系统,所以难度较大。
因此,课文选用了三道例题,各设两问以适当分解其综合性;各例题综合度依次渐增。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这三道例题,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习题的训练力求落实。教学中还要注意强调做题格式的规范。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1.熟练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2.分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2 能力目标1.通过各化学量的相互转化,灵活运用公式计算;
2.通过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的学习,学会分析推导有关化学方
程式系数的计算;3.通过例题和习题,学会综合分析和逆向思维;4.通过一题多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2.3情感目标1.通过比较化学量的差异和联系,建立各化学之间的关系网络;
2.通过计算题格式及思维过程的规范训练,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
态度;
3.通过课堂反馈习题,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3.教学重难点: 1.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单位的使用。
3.综合计算题中思维过程及能力的建立。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的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金属,为以后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1.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钠的常见的几种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的化学性质及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焰色反应,并记忆几种常见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所呈现的颜色。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重点 、难点
重点: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及其差异;焰色反应 。 难点: 碳酸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的差异性。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的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金属,为以后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本节教材主要学习Al2O3、 Al(OH)3和 KAl(SO4)2的性质。学习Al2O3、Al(OH)3的性质时,主要突出他们的两性。本节课比较适合采用理论推测、实验探究、验证等方法进行教学。 1.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Al2O3、Al(OH)3的性质,掌握Al2O3、Al(OH)3与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了解明矾的性质和用途。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重点 、难点
重点: Al2O3、Al(OH)3的两性
难点: Al2O3、Al(OH)3与碱的反应。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一课时)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的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率,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故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好本节课,能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二氧化硅的一些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对硅酸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个初步了解。
(2)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识硅的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这节课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的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率,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故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好本节课,能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硅酸盐,硅的存在与性质 ; 通过对硅酸盐工业产品的了解,感受硅酸盐矿物的应用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密切关系。
(2)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识硅的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无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的金属化合,氢气在氯气中的
燃烧,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2)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②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
的判断。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NaOH,Ca(OH)2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