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
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
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
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注] ①迥异:相差很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拙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⑦华:花。⑧诡僻: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曹:辈。拱璧:大璧,泛指珍宝。义蕴:内在的意义。发越:散播。举:举出。去:距。枵(xiāo)腹:腹中空虚。极:同“亟”,急。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时文固不可不读 .(2)若朝华夕落 .(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4)然后思通其义蕴 .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
(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19.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其理由是什么?(3分)
20.从选文画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5
三、综合实践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学校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育才中学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墙壁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1)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你们学校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你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少于两条)
22.课文作为一篇赠序,虽名为赠予马君则,事实上也是赠予后世所有学子的。读完这篇赠序,你一定有很多感触,请将它写下来。(不少于200字)
11 送东阳马生序
1. C
6
2.(1)挤满。 (2)同“肢”,肢体。 (3)香气。 (4)同“披”,穿。 (5)得到。 (6)周到。
(7)供养,给……吃。 (8)在腰间佩戴。 (9)饥饿。 (10)拜见。
(11)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12)平易。 3. C 4.D 5.D
6.(1)宋濂全集 宋濂 元末明初 勉励马君则勤奋学习 (2)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3)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7. C 8. B
9.(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10.示例: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11.示例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时态度要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示例二: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以复”,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7
12. (1)同“披”,穿。(2)破。 (3)停留,住宿。(4)咨询,询问。 13. D
14.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15. (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16.(1) 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 (2) 才能超群
17. (1)固然、本来。(2)像、如。(3)完全、全部。(4)通晓、懂得。 18.[ (1)怎么可以用珠宝美玉都难以换来的时光来读这些没有益处的文章呢? (2)你们这些人在这些方面,应当赶快反省。 19.幼年读书经久不忘。
20.示例:读书要注重背诵、思考和运用。
21.(1)示例:国学经典以多种形式走进校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2)示例:①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②在学习中,教师要讲解到位,让学生领会国学经典的内涵。
22.(示例)宋濂先生求学,可贵之处很多:贵在勤奋好学,家中无书便借书抄录;贵在求学诚恳,所以才“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贵在尊师重道,对老师恭敬,从而获益良多。这无一不是爱学乐学的体现,值得我们学习。而先生的学习条件,更是今日不敢想象的艰苦,在我们今天的求学过程中,很少有“四支僵劲不能动”的遭遇,我们不仅有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且有认真负责的教师、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还有丰富的书籍资料供我们查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勤奋学习,以慰先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