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word版】.doc 下载本文

16.以下对下面画作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在表现技法上属于工笔 B.逼真摹写客观自然景物 C.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逼真摹写客观人物形象

17.有学者指出,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是西方多元竞争性文明与中国大一统

的“安分敬制”性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明在近代演进中得以充实 B.两种文明在碰撞中实现双向发展 C.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中国传统文明 D.中西方文明结构影响了社会走向

18.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

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

A.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 B.追求西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 C.“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

19.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当时正值普丹战

争中,清政府按照国际法中关于领海的规定,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B.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C.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

20.下表是对1850年至1899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印证

- 5 -

当时中国( )

类别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 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

A.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 B.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 C.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 D.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

21.“庙产兴学”就是利用各地寺庙财产来兴办教育,其始作俑者是康有为和张之洞。

康有为建议将各地庙宇废除并改为新式学堂,首开庙产兴学之议;张之洞也主张征收全国数万座寺院、道观,利用其土地及建筑物,以节省巨额费用。材料说明( )

A.近代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民间信仰得到限制与批判 C.庙产兴学促进了新式教会的发展 D.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瓦解

22.从1903年开始,一股“黄帝热”在中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黄帝纪年、

不同版本黄帝肖像画的出现及流传、不断增多的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潮是( )

A.物竞天择 B.驱除鞑虏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23.《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

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思想争鸣,兼容并包 C.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

24.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

- 6 -

数量 比重 399 70.4% 113 19.9% 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他主张( ) A.废除封建剥削 B.解决民生问题 C.实行土地国有 D.践行社会主义

25.“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

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 )

A.反映了新三民主义的内涵 B.反映了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 C.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 D.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

26.毛泽东认为“中国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供了武装的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

城市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一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共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C.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D.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27.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在多个场合表示“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不正常

了”,“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继而把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制由党中央主席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主席制”改为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的“书记制”,邓小平的意图是( )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防止出现新的个人崇拜 C.不断推进对外开放 D.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

28.号外指的是定期出版的报刊除按编号发行之外,遇紧急消息须及时报道而临

时编印的增刊。下列号外按其发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7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29.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打棍子、不戴

帽子、不抓辫子,切实保证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与“三不主义”精神一致的是( )

A.“二为”方向 B.“科教兴国” C.“双百”方针 D.“三个面向”

30.“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则。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

的是( )

史实 A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结论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董仲舒提出无论“风调雨顺”还是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 B “灾 祸连年”都是上天对君主德行修-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