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 图文 下载本文

麻 城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界定 ..............................................................................................................................2 第二章 城市发展战略 ......................................................................................................................2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4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4 第五章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6 第六章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及社会文化设施规划 ..........................................................................7 第七章 市域资源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规划 ..................................................................................9 第八章 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13 第九章 规划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15 第十章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与用地布局规划 ................................................................................16 第十一章 住房建设规划 ................................................................................................................17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18 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20 第十四章 综合交通规划 ................................................................................................................21 第十五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2 第十六章 绿地系统规划 ................................................................................................................23 第十七章 景观风貌规划 ................................................................................................................25 第十八章 旧城更新规划 ................................................................................................................25 第十九章 土地开发控制规划 ........................................................................................................25 第二十章 市政工程规划 ................................................................................................................26 第二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28 第二十二章 综合防灾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30 第二十三章 空间发展时序及近期建设规划 ................................................................................32 第二十四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35

第二十五章 附 则 ....................................................................................................................36 附录1 中心城区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36 附录2 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37

(2012-2030)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文本

第一章 规划界定

第1条 编制背景

随着武汉城市圈以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实验区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麻城市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和要求,为有效指导城市建设,满足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1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城市绿化条例》1992.8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 《麻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麻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年) 第3条 规划原则

①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② 城乡统筹发展原则 ③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④ 节约及集约用地原则

⑤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第4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2-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第5条 规划范围

(1) 市域范围:包括三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开发区,以及城区以外的16个乡镇,国土面积3747平方公里。

(2) 规划区范围:包括现状中心城区、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阎家河镇以及中馆驿镇的镇域范围,共计17个社区居委会、117个行政村,总面积约为507平方公里。

(3)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南湖街道办、鼓楼街道办、龙池街道办、黄金桥开发区全部,中馆驿镇浮桥河以东的区域,以及阎家河镇的石桥垸、大周垸、坡上垸三个村。总面积为251.27平方公里。

第二章 城市发展战略

第6条 城市发展战略背景

(1) 城市发展的新环境

① 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资本流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② 低碳经济引领产业结构调整(转方式、调结构),国民经济进入非粗放型增长时期。 ③ 区域经济向多极化发展,地域极核效应日益明显。

④ 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湖北省重大战略,麻城被赋予新的角色和地位。

(2) 城市发展的新起点

① 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设,全市整体实力已大幅提升。

② 旅游及现代物流“双引擎”驱动,现代服务业中心作用逐步增强。 ③ 区域重大设施建设,构筑了城乡发展强有力的支撑系统。 ④ 工贸带动型城镇化特色明显,城乡建设步入新时期。 ⑤ 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质逐步提升。

⑥ 正处从小城市向中等城市、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发展时期。 (3) 城市发展的新任务

① 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② 把城镇大建设作为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载体。 ③ 把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保证。 ④ 把环境友好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支撑。 ⑤ 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第7条 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麻城的区位、交通、文化、生态优势,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高效生态经济之城、宜居宜业人居之地、三色文化体验之都、山地生态魅力之乡。

(1) 积极升级传统加工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协调产业结构,集聚生态产业群体,形成完整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将麻城建设成为高效生态经济之城。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人居生活质量,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文明的商业氛围,将麻城营造成为宜居宜业人居之地。

(3) 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寻根溯源;杜鹃花城、山地生态绿色文化体验休闲;千年古城、移民寻祖认宗,紫色文化发扬彰显;将麻城打造成为三色文化体验之都。

(4)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园林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施“三网”绿化工程,构建绿色乡村;保护生态水系;整治麻城大地,共建生态家园,将麻城塑造成为山地生态魅力之乡。

第8条 城市总体规划指标

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一览表

指标 大类分类 代码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说明 单位 2030年 指标类型 经济 GDP总量 亿元 916 引导型 指标 1 GDP指标 人均GDP 元/人 80000 引导型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0 引导型 城区人口指标 人口规模 万人 50 引导型 医疗指标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个/万人 90 控制型 教育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 100 控制型 社会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70 控制型 人文 2 居住指标 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m2/人 >10 控制型 指标 用地面积 就业指标 预期平均就业年限 年 26 引导型 绿色出行率 % 40 控制型 公共交通 道路网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6-7 引导型 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 m2/人 15 引导型

各项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公共服务 (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托老m2/人 23 控制型 所、老年活动中心) 人均避难场所用地 m2/人 2 控制型 自来水普及率 % 100 控制型 水资源指标 万元GDP耗水量 m3/万元 ≤50 控制型 资源 水平衡(用水量与可供水量之间30 控制型 指标 3 的比值) % 能源指标 单位GDP能耗水平 吨标准煤/万元GDP 1.2 引导型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15 引导型 土地指标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m2/人 <110 控制型 生态指标 绿化覆盖率 % 42 控制型 人均绿地 m2/人 ≥12 控制型 环境 污水指标 污水处理率 % 95 控制型 指标 4 资源化利用率 % 80 控制型 垃圾指标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控制型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100 控制型 大气指标 SO2、CO2排放削减指标 % ≥15 控制型 第9条 城市发展战略措施

麻城市城市发展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二产提升、三产突破、文化助推、生态保障、人口集聚、城乡统筹”六大战略。

(1) “双轮驱动、极核增长”的二产提升战略

① 近期五大产业集群:汽配、冶金机械、花岗石林、电力能源、农产品加工。 ② 远期寻求新的突破: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从初级加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升级。

③ 目前工业优势在加工制造业,目标是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加工制造业中心。

④ “双轮驱动”传统加工制造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同步发展的二产发展战略。 ⑤ “极核增长”: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中心城区集聚。 (2) “三足鼎立、联动发展”的三产突破战略

① 突破”:原有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功能完善的突破之举。 ② “三足鼎立”:重点发展商业商务、特色旅游、现代物流。 ③ 建设大别山地区中心城市,商业商务中心是其重要职能。 ④ 特色旅游:生态、红色、人文;三山、三湖、一线是主体。 ⑤ 现代物流:资源贸易、工业品集散,大别山试验区物流中心。 ⑥ “联动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3) “特色彰显、文化凝聚”的文化促进战略

① 文化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体现,文化助推。 ② 传承红色文化,彰显主体特色。 ③ 拓展绿色文化,彰显生态文明。 ④ 挖掘紫色文化,彰显千年古城。 ⑤ 拓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休闲功能。 (4) “低碳引导、环境制胜”的生态保持战略 ① 现状生态基础良好。

② “低碳引导”:产业发展生态化、经济发展低碳化。

③ “环境制胜”: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 (5) “聚产纳贤、环境宜居”的人口聚集战略 ① 变异地城镇化为本土城镇化。

② 吸引创业投资,创造就业促人口增长。 ③ 以环境宜居吸引城镇化人口聚集。 (6) “聚产纳贤、环境宜居”的人口聚集战略 ① 以工补农,以城促乡。 ② 由乡向城、统筹流动。

③ 扶持乡村经济特色化发展、人口适度归并。

④ 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城乡均等是城乡统筹要旨。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10条 城市性质

大别山地区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园林城市。第11条 城市职能

① 综合交通职能 ② 商贸物流职能 ③ 加工制造职能 ④ 旅游服务职能 ⑤ 生活居住职能

第12条 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8万;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5万;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 第13条 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6km2;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2km2;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4km2。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第14条 市域经济区划

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构筑两个经济区:麻城掌心极化经济区和外围指状沟域经济区。 (1) 麻城掌心极化经济区

包括麻城市中心城区、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宋埠镇、白果镇。以以商贸商业综合服务、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汽车配件及机电制造、纺织服装、建材、旅游业及低碳科技产业为主。

以麻城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中馆驿和阎家河两翼综合发展组团,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宋埠镇和白果镇的对中心城区转移产业的对接和产业集群链式化发展、高效集约化布局,依托主城区的五脑山森林公园、白果镇的明山水库(龙湖)

和阎家河的九龙山风景区,发展旅游及相关服务业。

(2) 外围指状沟域经济区

包括麻城掌心极化区域之外的五条沟域经济区(11个乡镇)。以特色农业种植、生态农业观光、食品加工、农副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和旅游业为主。

外围指状沟域经济区应以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链式化为先导,以特色旅游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沟域重点镇。开发循环经济产业,实现资源高效适用和循环利用。其它农业型城镇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以农业资源加工为主的生态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第15条 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0年麻城市域统计口径人口115.82万人,随着麻城市产业拓展,将带来较大的机械人口增长。

规划预测: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达119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2%,城镇总人口约为62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122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7%,城镇总人口约为70万人。 远景(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127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0%,城镇总人口约为89万人。 第16条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结构

形成“一心两轴、手掌状结构”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1) 一心两轴 ① “一心”

指麻城市中心城镇组团,包括中心城区和东西两翼:阎家河组团与中馆驿组团,是麻城市域内综合服务中心。

② “两轴”

即106国道、沪合武高速城镇综合发展轴和省道麻新线与麻胜线在麻城市区中心相交,构成东西向和南北向十字型城镇复合发展轴。

(2) 手掌状结构 ①“掌心集聚”

麻城市域内中部和西南地势平坦,是麻城市重点镇培优基地和全市工业集中发展片区,此为麻城市的掌心发展区域。

②“指状放射”

麻城规划的五条指状沟域将主要集聚麻城“掌心区域”周边的山区大部分乡镇的主要生活空间,是乡镇生产功能的核心载体。

③“生态基底”

生态基底即为大别山区向麻城延伸的五大“指缝山系”。 第17条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麻城市域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中心城区、重点镇、特色镇、一般乡镇。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规划一览表(2030年)

等级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人口规模 分等级区域分区域 城镇人口 城镇数量 编号 (万人) (万人) 人口规模 人口比重 规模(万) (个) Ⅰ 中心 麻城市城区 50 50 城区 中馆驿组团 12 65 51.18% 12 1 阎家河组团 3 3 大宋埠镇(Ⅱ 重点镇 并入岐亭镇) 15 7 (3-15) 白果镇 12 43 33.86% 6 5 木子店镇 6 1.5

福田河镇 6 1.5 顺河镇 6 1.5 Ⅲ 特色镇龟山镇 4 1.5 (3-4) 乘马岗镇 3 7 5.51% 1.5 2 盐田河镇 2 0.8 张家畈镇 2 0.8 Ⅳ 一般镇黄土岗镇 2 0.8 (2-3) 三河口镇 3 12 9.45 0.8 6 夫子河镇 2 0.8 铁门岗乡 2 0.8 合计 127 127 100% 90.5 14 第18条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

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工贸综合驱动型的乡镇、物流市场带动型为主的乡镇、旅游开发促动型的乡镇、及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乡镇为支撑的城市职能结构。

麻城市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规划一览表(2030)

城镇人口规模 层次 城镇名称 职能类型 城镇主要职能 (万人) 数量 麻城中心城一级 区(含中馆驿、综合性中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及商贸物流基地,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65 1 阎家河组团) 心城市 以红色文化、绿色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宋埠镇 汽配、生物医药化工、轻工产业,蔬菜生产基地,(岐亭镇并入) 工贸型重紧密联系武汉的麻西南门户 白果镇 点镇 以轻工纺织、石材加工和机械为主导产业,联系新洲、罗田的麻南口子镇 二级 福田河镇 板栗、油茶与菊花加工贸易为主,苗圃花卉培育结合的联系河南的麻北门户 6-15 5 木子店镇 交通贸易以自然风光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业为主,型重点镇 联系安徽的麻东门户镇 顺河镇 板栗、茶叶种植基地、水产品养殖加工产业,联系河南的麻东北门户镇 龟山镇 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商贸为主,国内知名三级 旅游型特的自然风景旅游城镇 2 乘马岗镇 色镇 以红色旅游为主、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辅的湖北省3-4 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 盐田河 优质板栗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黄土岗 农牧复合型循环产业基地 三河口 板栗、蚕丝生产基地,水产品养殖 四级 农业服务张家畈 型一般镇 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农模式、林药模式、林花2-3 6 模式等林下复合经济示范镇 夫子河 轻工食品加工、建材加工产业 铁门岗 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肉类加工基地

第五章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19条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① 规划市域道路网在现状“三纵三横”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通过增加通道数来构建市域内外环线,加强市域范围内各城镇间的交通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放射环网型道路形式,使市域内各乡镇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

② 加强市域各等级公路网建设及其与国家高等级交通设施相互衔接,提高市域综合交通能力,构建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国道、省道、城镇道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

③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达、畅通工程”,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逐步形成市域内公路等级清晰、功能性质明确、网络发达的交通体系。 第20条 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① 提升铁路:进一步提升铁路在对外交通体系中的功能与地位,强化集约化运输方式的优势。

② 完善公路: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③ 突出枢纽:进一步突出对外客货运输枢纽建设,特别是一体化的无缝换乘客运枢纽建设。

④ 强化通道:强化对外交通复合通道建设,以复合型设施走廊实现节约用地、减少分割、综合统筹;加强与周边县市联系通道、交通走廊的建设。 第21条 公路网络规划

规划形成4条高速、4条国道、12条省道、15条县道的市域公路体系,构建市域内外两条环线,同时打造麻城2条重要旅游线路。

现状公路规划改造一览表

道路名称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行政等级 行政等级 技术等级 技术等级 长三线(长岭关—牌坊岗) 省道 国道 2 1 胜麻线(杨梅河至城区段) 省道 国道 2 1 宋长线 省道 国道 2 1 项中线 县道 省道 2、4 2 小王线 县道 省道 3 2 麻张线 县道 省道 2、3、4 2 张河线 乡道 省道 — 2 矮李线 县道 省道 3、4 2 夫土线 县道 省道 3 2

宋新线 县道 省道 3 2 新蔡线 县道 省道 —— 2 蔡白线 县道 省道 —— 2 柳明线 县道 省道 —— 2 麻新线 省道 省道 — 2 麻顺线 县道 县道 3 2 芦总线 县道 县道 —— 2 铺风线 县道 县道 3 2 三浮线 县道 县道 3 3 三石线 县道 县道 —— 3 白王线 县道 县道 3、4 2 规划公路一览表

序号 行政等级 技术等级 道路名称 备注 1 国道 一级 106国道 2 国道 一级 长三线 省道改国道 3 国道 一级 胜麻线(杨梅河至城区段) 省道改国道 4 国道 一级 宋长线 省道改国道 5 省道 二级 胜麻线(杨梅河至罗田) 6 省道 二级 张河线 乡道改省道 7 省道 二级 麻张线 县道改省道 8 省道 二级 矮李线 县道改省道 9 省道 二级 夫土线 县道改省道 10 省道 二级 宋新线 县道改省道 11 省道 二级 新蔡线 县道改省道 12 省道 二级 蔡白线 县道改省道 13 省道 二级 柳明线 县道改省道 14 省道 二级 麻新线 15 省道 二级 项中线 县道改省道 16 省道 二级 小王线 县道改省道 17 县道 二级 麻顺线 18 县道 二级 芦总线 19 县道 三级 东双线 20 县道 二级 铺风线 21 县道 三级 三浮线 22 县道 三级 三石线 23 县道 二级 白王线 24 县道 三级 龟白线 乡道改县道 25 县道 三级 宋浮线 乡道改县道 26 县道 二级 举龟线 乡道改县道 27 县道 三级 龟三线 乡道改县道 28 县道 三级 三木线 乡道改县道 29 县道 三级 黄三线 乡道改县道 30 县道 三级 乘黄线 乡道改县道 31 县道 二级 黄河线 乡道改县道 第22条 铁路网络规划

麻城目前有京九线、沪汉蓉高铁、武麻横向连接线,未来还有京深高铁(阜麻九段)、随(州) 麻(城) 安(庆) 铁路、麻(城) 六(安) 铁路货运专用线、麻城市城际铁路、麻城-武汉新港铁路货运专线建成,规划沿武麻横向连接线预留麻城城际铁路通道,沿京九铁路预留随麻安铁路、麻城-武汉新港铁路货运专线通道,沿106北段及城东区预留京深高铁(阜麻九段)通道,沿沪汉蓉高铁预留麻(城) 六(安) 铁路通道。 第23条 客货运站场规划

城区撤销麻城老站,保留完善麻城现有长途汽车站,在建的金通湾客运站为一级客运站,升级黄金桥客运站为二级,结合政府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新建麻东客运站,等级二级,新建麻北客运站,等级二级。中心城区规划共有1个一级客运站,4个二级客运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对各个乡镇已有站场的提升等级,未有站场的设新站场。

考虑麻城未来要建设成为区域交通中心以及未来发展工业需求,升级中心城区黄金桥货运站为1级货运站,同时在宋埠和白果两镇各设一个2级货运站。

市域客货运站场一览表

类型 名称 位置 等级 金通湾客运总站 城区麻城北站站前附近 一级 麻城长途客运站 城区将军路和杜鹃大道交汇处 二级 黄金桥汽车客运站 城区麻城南站站前附近 二级 麻东客运站 城东新区杜鹃大道中段 二级 麻北客运站 将军路与北环路交叉口东南 二级 白果客运分站 白果镇区 二级 宋埠客运分站 宋埠镇区 二级 木子店客运分站 木子店镇区 二级 中馆驿客运分站 中馆驿组团 三级 阎家河客运分站 阎家河组团 三级 客运站场 歧亭客运分站 歧亭镇区 三级 铁门岗客运分站 铁门岗镇区 三级 夫子河客运分站 夫子河镇区 三级 盐田河客运分站 盐田河镇区 三级 张家畈客运分站 张家畈镇区 三级 龟峰山风景区客运站 龟峰乡镇区 三级 三河客运分站 三河口镇区 三级 黄土岗客运分站 黄土岗镇区 三级 王福店客运站 乘马岗镇区 三级 西张店客运站 顺河镇区 三级 福田河客运分站 福田河镇区 三级

黄金桥货运站 城区麻城南站站前附近 一级 货运站场 宋埠货运站 宋埠镇区 二级 白果货运站 白果镇区 二级 城际铁路站 麻城城际铁路站 金通大道南端 二级 城际铁路宋埠站 宋埠镇区 三级 麻城北站 金通大道北端 二级 麻城南站 金广大道西端 二级 铁路站场 宋埠站 宋埠镇境内 四级 白果站 白果镇境内 四级 西张店站 顺河镇境内 四级 罗铺站 顺河镇境内 四级

第六章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及社会文化设施规划

第24条 市域给水工程规划

按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及产业侧重点不同,城市单位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可分为:麻城城区400L/人·d、中馆驿组团、重点镇和特色镇300L/人·d、一般镇200L/人·d。

市域给水工程规划一览表

水厂选址 水厂数量 水源 总供水规模(万m3/d) 服务范围 麻城城区 (含阎家河) 3 浮桥河、三河口、碧绿河、桃林河水库 21 麻城城区、阎家河组团 中馆驿组团 1 浮桥河水库 3.6 中馆驿组团 大宋埠镇 (岐亭镇并入) 1 举水 2.1 宋埠镇(并岐亭镇) 白果镇 1 明山水库 1.8 白果镇 木子店镇 1 巴水 0.45 木子店镇 福田河镇 1 举水 0.45 福田河镇 龟山镇 1 举水 0.45 龟山镇 乘马岗镇 1 石河 0.45 乘马岗镇 顺河镇 1 浮桥河水库 0.45 顺河镇 盐田河镇 1 明山水库 0.16 盐田河镇 张家畈镇 1 巴水 0.16 张家畈镇 黄土岗镇 1 举水 0.16 黄土岗镇 三河口镇 1 三河口水库 0.16 三河口镇 夫子河镇 1 明山水库 0.16 夫子河镇 铁门岗乡 1 举水 0.16 铁门岗乡 第25条 市域排水工程规划

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指导方针,加快城镇

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建设。

划期末污水处理率:中心城区达100%,重点镇和特色镇达到95%,一般镇达到90%。

市域污水厂(站)规划一览表

污水厂选址 数量 总规模(万m3/d) 服务范围 麻城城区 3 16 麻城城区 中馆驿组团 1 2.88 中馆驿组团 阎家河组团 1 0.72 阎家河组团 大宋埠镇(岐亭镇并入) 1 1.68 宋埠镇(并岐亭镇) 白果镇 1 1.44 白果镇 木子店镇 1 0.36 木子店镇 福田河镇 1 0.36 福田河镇 顺河镇 1 0.36 顺河镇 龟山镇 1 0.36 龟山镇 乘马岗镇 1 0.36 乘马岗镇 盐田河镇 1 0.11 盐田河镇 张家畈镇 1 0.11 张家畈镇 黄土岗镇 1 0.11 黄土岗镇 三河口镇 1 0.11 三河口镇 夫子河镇 1 0.11 夫子河镇 铁门岗乡 1 0.11 铁门岗乡 第26条 市域电力工程规划

预测麻城市域2015年、2020年、2030年用电量分别为13.11亿kWh、22.48亿kWh、30.40亿kWh。预测麻城市域2015年、2020年、2030年最大用电负荷分别为298MW、608MW、822MW。规划至2030年市域共5座220kV变电站、20座110kV变电站、16座35kV变电站。麻城市域220kV变电站规划

名称 建设类型 位置 规模(ha) 主变容量(MVA) 220kV鄢河变 扩容 宋埠镇 3.0 2*180 220kV狮岗变 扩容 中心城区 4.4(现状2.3) 2*180 220kV城东变 新建 城东新区 3.0 2*180 220kV白果变 新建 白果镇 3.0 3*180 220kV熊家铺变 新建 龟山镇 3.0 2*180 总计 16.4 1980 麻城市域110kV变电站规划

变电站名称 建设类型 建议规模(ha) 装机容量(MVA) 110kV麻城变 扩容 1.5(现状) 2*50 110kV金桥变 扩容 1.1(现状) 2*50 110kV松鹤变 选址重建、扩容 0.6(现状0.35) 3*50 110kV小河头工业园变 新建 0.4 3*50 110kV城南变 新建 0.5 3*50 110kV中驿变 改建升压 0.5 2*50

110kV叶家河变 现状保留 0.5 2*50 110kV黄土岗变 新建 0.5 2*50 110kV木子店变 新建 0.5 2*50 110kV龟山变 新建 0.5 2*50 110kV三河口变 新建 0.5 2*50 110kV闫河变 新建 0.5 2*50 110kV闵集变 新建 0.5 3*50 110kV夫子河变 新建 0.5 2*50 110kV盐田河变 新建 0.5 2*50 110kV张家畈变 新建 0.5 2*50 110kV秦家里变 扩容 0.5 2*50 110kV中南变 新建 0.5 2*50 110kV铁门变 新建 0.5 2*50 110kV歧亭变 新建 0.5 2*50 全市总计 11.6 2200 麻城市35kV变电站规划

变电站名称 建设类型 建议规模(ha) 位置 装机容量(MVA) 宋埠变 扩容 0.3 宋埠镇 6.3+4+16 铁门变 扩容 0.3 铁门岗镇 2*10 歧亭变 扩容 0.3 歧亭镇 2*10 黄土岗变 扩容 0.3 黄土岗镇 2*10 福田河变 扩容 0.3 福田河镇 2.5+2.5 王福店变 扩容 0.3 乘马岗镇南部 2*10 顺河变 扩容 0.3 顺河镇 2*10 阎河变 扩容 0.3 阎家河组团 2*10 舒家畈变 扩容 0.3 三河口镇 2*10 龟山变 扩容 0.3 龟山镇 2*10 盐田河变 扩容 0.3 盐田河镇 2*10 杨湄河变 扩容 0.3 木子店镇 2*10 张家畈变 扩容 0.3 张家畈镇 2*10 夫子河变 扩容 0.3 夫子河镇 2*10 张广河变 新建 0.3 三河口镇 2*10 罗家铺变 新建 0.3 顺河镇 2*10 总计 4.8 311.3 第27条 市域教育设施规划

规划在麻城城区配置4所高中,保留宋埠镇、白果镇、黄土岗镇的高中;在麻城城区配置8所初中,在中馆驿组团配置2所初中,在阎家河组团配置1所初中,在重点镇配置1-2

所初中,在特色镇和一般镇配置1所初中;在麻城城区配置26所小学,在中馆驿组团配置4所小学,在阎家河组团配置1所小学,重点镇、特色镇、一般镇按照1.5-3万人一所小学的标准配置相应数量的完全小学,在中心村可按照具体情况配置小学或教学点,服务周边村庄。按照1-2万人一所幼儿园的标准,在各社区单元和行政村的适当位置配置标准化幼儿园,在

各乡镇所在地重点建好一所公办幼儿园。

麻城市域教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等级编号 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城镇人口规模(万) 高中 初中 麻城市城区 50 4 8 Ⅰ 市域中心城市 中馆驿组团 12 2 阎家河组团 3 1 宋埠镇 (并岐亭镇) 7 1(二中) 2 Ⅱ 重点镇 白果镇 6 1(三中) 2 (6-15万人) 木子店镇 1.5 1 福田河镇 1.5 1 顺河镇 1.5 1 Ⅲ 特色镇 龟山镇 1.5 1 (3-6万人) 乘马岗镇 1.5 1 盐田河镇 0.8 1 张家畈镇 0.8 1 Ⅳ 一般镇 黄土岗镇 0.8 1(五中) 1 (2-3万人) 三河口镇 0.8 1 夫子河镇 0.8 1 铁门岗乡 0.8 1 合计 90.5 7 26 第28条 市域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在麻城市城区布置13所市级医院(其中,市级综合医院4所、市级专科医院9所)、5所社区级医院,在中馆驿组团布置1所医院、2所卫生院,在阎家河组团布置1所卫生院;在重点镇布置1-2所卫生院,保留现有医院;在特色镇和一般镇布置1所卫生院;在中心村可按照0.2万人1座卫生室的标准配置卫生室。

麻城市域医疗设施规划一览表

等级编号 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城镇人口规模(万) 医院 卫生院 麻城市城区 50 13(市级) 5(社区级) Ⅰ 市域中心城市 中馆驿组团 12 1 2 阎家河组团 3 1 大宋埠镇 (并岐亭镇) 7 1(市二医院) 1 Ⅱ 重点镇 白果镇 6 1 1 (6-15万人) 木子店镇 1.5 1 福田河镇 1.5 1 顺河镇 1.5 1 III 特色镇 龟山镇 1.5 1 (3-6万人) 乘马岗镇 1.5 1

盐田河镇 0.8 1 张家畈镇 0.8 1 Ⅳ 一般镇 黄土岗镇 0.8 1 (2-3万人) 三河口镇 0.8 1 夫子河镇 0.8 1 铁门岗乡 0.8 1 合计 90.5 16 20 第29条 市域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按照国家城乡文体设施标准,在城区、乡镇、行政村分别配置相应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深化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培育文化体育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实现乡镇级、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00%全覆盖。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第30条 其他社会设施

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包括市级服务中心、各乡镇服务中心,养老院建设、社会救助站设施、救灾救济物质储备库等。

第七章 市域资源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规划

第31条 市域历史文化、风景资源保护规划

(1)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

规划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三级保护体系。

①“点”,单体的保护即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文保单位保护。麻城市域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3处,黄冈市级7处)。

② “线”,即代表区段的保护——一条重点线的保护。主要指市域顺河—乘马岗—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精品线上文化资源的保护。

③ “面”,即重点区域的保护——五个重点面的保护。包括乘马老区红色旅游保护区、杏花村民俗文化保护区、柏举之战古战场遗址保护区、禹王城遗址保护区、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区等五个重点保护区域。

(2) 重点保护范围划定

将市域历史文化资源划分为五个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① 乘马老区红色旅游保护区

严格保护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将乘马老区整体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

② 杏花村民俗文化保护区

加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休闲观光度假区。

③ 柏举之战古战场遗址保护区

通过建造柏举之战古战场遗址公园明确保护区的范围,遗址范围内禁止大兴土木。 ④ 禹王城遗址保护区

保存部分残高1-8米,宽5-20米,断面可见夯层约20厘米的主体为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向外延伸50米为一般保护区。

⑤ 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区

对城区历史风貌特色进行保护、整理与塑造,形成红色文化特色为主体结合周边景点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第32条 市域自然风景资源保护规划

(1) 自然风景资源保护范围

麻城市自然风景资源保护范围界定为七个自然风景保护区:龟峰山风景保护区、九龙山地质公园保护区、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中华巨龙湖风景保护区、三河口水库—狮子峰林场风景保护区、碧绿河水源保护区。

(2) 自然风景资源保护措施

① 对于自然风景资源的保护要划定保护区、保护带和保护点进行保护,确定保护标准和控制范围。

② 市域内新建的大中型工程设施应按规划避开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现有不符合保护要求的用地和建设项目,应逐步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33条 市域生态建设目标

① 以环境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在确保城乡生态安全、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严格保护市域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敏感区。至规划期末,把麻城建设成为绿色高效生态园林城市。

② 城镇布局应尊重区域内生态资源、建立科学系统的城乡生态体系,充分利用麻城水多绿地多的资源优势,切实保护城镇组团的河、湖、田、林等生态资源,争取至规划期末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③ 充分利用高效生态经济区政策,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型城镇体系

和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区域生态结构,划分生态功能区和廊道,全面提升与优化区域环境,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第34条 市域生态建设措施

总体思路:“城乡并治,城乡共建”。在保护麻城市域生态大格局下应建立生态协调机制,统筹城乡生态格局建设,协调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加大自然山体、自然水体的保护,推进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禁止采割松油。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重点保护好龟峰山、东南沟、惠兰山、狮子峰、凤到山、小漆园、纯阳山、接天山等山体植被,举水、巴水和明山、三河口、浮桥河水库等水体环境。深入开展“绿色大别山·麻城在行动”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以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及沿河、沿山为重点,消灭麻城的荒山荒坡,让麻城的山绿起来、水清起来。 第35条 市域环境保护目标

(1) 大气环境

2030年,市区及各乡镇的空气环境质量仍保持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且优良天数维持在300天以上。

(2) 水环境

近期市域污水处理率达到80%。

预计2030年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3) 固体废物

近期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预计203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4) 声环境

实现城镇环境噪声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第36条 市域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市域城乡统筹规划提出的空间发展框架“一心一区一环”,对各区域分别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1) “一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污染,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2) “一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重

城镇集中建设,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污染等,通过环境设施建设、能源结构调整等手段,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3) “一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污染等,通过环境设施建设、能源结构调整等手段,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37条 市域旅游规划

(1) 规划结构

形成“一心三区”的总体结构。 ① 一心:城区旅游服务核心

该核心为麻城的城市中心区域,为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交流、合作的中心。 ③ 三区:东部绿色生态旅游区、西北部红色经典旅游区、西南部民俗文化旅游区。 (2)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根据其在风景区内的地位、设施、规模、服务内容与半径等一般划分为三个等级: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等级 位置 一级服务中心 中心城区 二级服务中心 城东区、龟峰山风景区 乘马岗、杏花村 举水河、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 古孝感移民文化园(沈家庄) 中华巨龙湖、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南湖文化公园 三级服务中心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 城北水体休闲公园 人间四月天主题公园 金桥南主题游乐园 金桥北综合公园 (3) 旅游线路组织

依据景点景区分布以及交通条件,规划拟设4条旅游路线。其中包括3条陆上旅游线路和1条水上旅游线路:

① 陆上旅游线路:东线、西北线、西南线

② 水上旅游线路:以举水河和浮桥河和为轴线,以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城北水上公园以及两岸生态观光农业为支撑,以“休闲水岸”与“绿色通廊”为滨水空间设计概念,利用地势形成多层开放式平台,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游览线路。 第38条 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 总体目标及原则

坚持“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备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各类防灾基础工程体系,加强防灾指挥系统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2) 防洪规划 ① 防洪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结合规划期末(2030年)核心地区城镇人口为50万人,麻城市核心地区的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规划举水河的防洪标准干流河道按照2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50年一遇的洪水校核;支流河道按1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20年一遇的洪水校核。

② 防洪措施

采取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村庄防洪措施。 (3) 抗震规划 ① 抗震标准

麻城市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抗震建设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生命线工程提高一度设防。

② 规划措施

严格执行抗震防灾的有关技术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都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要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由地震部门审核。

合理布置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开敞空间,保证镇区人口每人有2平方米以上的震时避难空地。

对以往未按设计标准所建的民用住宅及公共建筑要进行加固,新建筑均按地震烈度7度来进行施工设计。

震时政府机关及地下工程设施作为救灾指挥中心;各城镇中心医院作为医疗救护中心;南湖公园、烈士陵园及其他各处公园、居住区绿地,各类广场、停车场、空地作为避难场地。同时,主要避难场地要求配置灾时供电、供水及通讯设施。

(4) 消防规划

规划确定在市域范围内共需布局12座消防站。

市域消防站布局规划及其责任分区表

普通消防站 一级 二级 消防责任分区 中心城区 1 4 中心城区 中馆驿 1 中馆驿镇 阎家河 1 阎家河镇 乘马岗镇 1 顺河镇、乘马岗镇、黄土岗镇、福田河镇 木子店镇 1 张家畈镇、三河口镇、木子店镇 龟山乡 1 龟山乡(兼森林防火消防站)、盐田河镇 宋埠镇 1 宋埠镇、铁门岗镇、歧亭镇 白果镇 1 白果镇、夫子河镇 (5) 人防规划

麻城市为三类人民防空重点设防城市。加强防护所必需的储备、医药、油料和其它工程建设。根据战时留城人口按50%计算,核定人民防空工程面积,严格按照《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进行建设。保证通信和警报畅通。加强人民防空教育。

(6) 生命线工程规划

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控系统,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设施和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第39条 市域空间管制目标

市域空间管制是在市域资源环境、城镇建设规划分析基础上,合理划分市域发展的建设控制性分区,并提出相应空间管制措施,其目的是保护空间资源、保持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第40条 市域空间管制建设限制性分区

市域空间管制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三大类。 (1) 适宜建设区

包括管制区划中的老城区、黄金桥开发区、各城镇发展区,以及沿公路城镇点轴发展区。(2) 限制建设区 包括:城镇远景发展控制用地和旅游休闲等发展用地 ① 城镇远景发展用地

考虑到城镇远景用地扩展的需要,且麻城市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预留空间增长的可能性,有助于更科学的指导城镇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城镇发展备用地进行空间管制,为未来发展储备土地资源。

② 旅游休闲、生态旅游区

旅游休闲、生态旅游区主要包括龟山风景区、五脑山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浮桥和水库风景区、明山水库风景区、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以及红色旅游风景区,该地区应慎重选择建设功能,限制其建设发展。

(3) 禁止建设区 包括三个部分: ①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为划定的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区域。应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进行城镇

与农村地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中进行空间上的落实。

② 水源地

以取水口为中心周围半径500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2000米范围内为二级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均为禁建区。

麻城市水源地主要包括举水、浮桥河水库、三河口水库、碧绿河水库、桃林河水库,供生产与部分生活用水使用,应按照一、二级保护区进行分级控制,但由于水源为水库蓄水,上游存在季节性断流,因此允许在浮桥河取水口下游1000米外且河流两侧200米外进行部分旅游设施建设,但取水口周边500米范围内及水库上游禁止建设。

③ 河湖岸线与湿地

主要包括举水河的七大支流河流沿岸地区,各灌渠,各湖泊、水体等,划定河流沿线两侧200米内区域为禁止建设区,经过城镇的地区标准可适度缩小,区内禁止城镇和工业建设,可以结合水体特点进行景观营造、环境整治,根据需要建设防洪、水利、交通等设施。 第41条 市域空间管制措施

(1) 适宜建设区

① 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批准的城乡规划,城镇各项建设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

② 要本着“集约、节约”土地的原则高效利用区内的土地,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应严格控制;

③ 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用地和非耕地、空闲地,保持合理的建筑密度,要采取适当提高城镇周围农用土地地价、降低城区内部地价和加大城镇设施有偿使用力度等方法,鼓励和促进旧城改造;

④ 保护与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永久性绿地,建设项目污染治理必须坚持“三同时”,严禁城镇工业废弃物、城镇生活垃圾不经治理随意排放、堆放,防治环境污染;

⑤ 区内的农用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该按原用途使用,不得提前废弃、撂荒,对于占而不用的农用土地必须依法收回;区内的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应纳入相应的城镇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管理;

⑥ 鼓励在区内农业用地大力发展以供应新鲜、反季节蔬菜、果品等为主的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2) 限制建设区 ① 鼓励发展农田林网化工程,鼓励发展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促进城镇和种植业生态环境保护;

② 严格限制在基本农田区进行城镇、村庄、采矿、办工厂等非农业建设,严禁进行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

③ 本区域内土地确实需改变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审批;

④ 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和果品业,积极支持粮、果、饲等农业生产的合理轮作和间作,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⑤ 提倡和鼓励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节水农艺技术的推广使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⑥ 加强对地质灾害地区的监测和评估,对矿区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恢复农林生态; ⑦ 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点的缩并,积极发展中心社区,撤并自然村。 (3) 禁止建设区 ① 本区内的发展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保护需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区总体规划;

②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内除与人文、自然景观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容量的要求,严格控制其他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物等各种破坏景观资源行为的发生;

③ 鼓励在水源地植树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城镇水源保护区,不得向河流湖泊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环境污染物;

④ 不得在水源地及其附近进行矿产开采及建设大型地上、地下建筑物,以防止地质构造和生态植被遭到破坏。

第八章 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第42条 城乡统筹总体目标

努力实现城乡关系从二元到一体,从割裂到统筹,从从属到伙伴的转变,将麻城建设成为经济高效、空间集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中部山区型城乡统筹先行示范市。

① 经济目标:率先从“农业大市”转变成“以工哺农、三产协调” ② 人口目标:率先从“异地城镇化”转变成“本土城镇化” ③ 社会目标:率先从“二元分割”转变成“城乡协调” ④ 城镇化目标:率先从“弱马拉重车”转变成“多马拉大车” 第43条 城乡空间统筹框架

市域空间发展框架为“一心一区一环”:强化中部中心城区(一心),共建中南工业强镇(一区),保护环型生态空间(一环),扶持东北特色乡镇。

(1) 一心:全域集核发展中心

包括龙池办事处、鼓楼办事处、南湖办事处、麻城开发区。 (2) 一区:平原优先发展区

包括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白果镇、大宋埠镇(原宋埠+原岐亭) 、铁门岗乡。 (3) 一环:山地适度发展环

包括龟山镇、盐田河镇、张家畈镇、木子店镇、三河口镇、黄土岗镇、福田河镇、乘马岗镇、顺河镇。

第44条 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模式

(1) 城乡融和的“合农模式”

“一心”中心城区及周边准城市化地区推行“合农模式”,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区与乡村的一体化建设上,推进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的一体化,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

(2) 以镇带乡的“拉农模式”

“一区”地区主要采取“拉农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走集约、高效、富裕的发展之路。

(3) 全面整治的“治农模式”

“一环”地区适合采用“治农模式”,即从“三清三改”入手,寻求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并由此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城乡协调的最终目标。所谓“三清”即清垃圾、清淤泥、清

路障;“三改”即改水、改厕、改路。 第45条 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战略

(1) “一心”(全域集核发展中心):重点实施“三大提升”战略

即提升人居环境、就业环境、旅游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 (2) “一区”(平原优先发展区):重点实施“三个集中”战略

即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济集中,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能力。

(3) “一环”(山地适度发展环):重点实施“三大工程”战略

即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坚持农村扶贫工程、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46条 城乡居民点体系统筹

构建规模化、布局集约、品质均优的聚落体系,积极引导人口梯次转移的总体策略。

城乡居民民点体系统筹策略

地区 城镇化形态 城乡发展策略 村庄整治策略 一心 完全城市化 以城转农 规划建设区内全面拆除;规划区内少量保留,整备城市空间 一区 高度城镇化 以业聚农 重点向镇区、新型社区集中 一环 特色城镇化 以林促农 迁村并点,下山脱贫,结合特色职能发展,重点向新型社区集以游富农 中,适当向镇区集中 第47条 城乡产业发展统筹

(1) 第一产业:“三乡三业三化,两片三区八基地”

①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三乡(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油茶之乡) 三业(蔬菜、畜牧水产、桑茶药) ,实现“三乡三业三化”。

② 空间格局为“两片三区八基地”:

“两片”指平原型高效生态农业片和山地型特色生态农业片。 “三区”指麻北菊花油茶花生、麻东板栗桑茶药、麻中南蔬菜畜牧。

“八基地”指国家级油茶基地、国家级菊花基地、国家级板栗基地、全国畜牧大县市、国家东桑西移示范基地、大别山木本粮油产业基地、大别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别山无公害名贵鱼基地等特色基地建设。

(2) 第二产业:“四大龙头、两大支撑、若干发展点”

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实施“工业园区集聚”的发展策略,形成“以中心城区四大产业区为龙头、白果、宋埠两大乡镇工业园区为支撑,若干工业集中发展点为基础”的工业格局。(3) 第三产业:“一核集聚、五镇辐射、一线两特三片带动”

① 以中心城区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发展区,依托现有资源,重点发展商业商务、现代物流、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② 以五大重点镇建设为依托,突出服务业主导产业,立足于重大项目支撑,建设五个服务业特色新镇,辐射带动周边城乡地区服务业发展。

③ 依托乘马岗镇、龟山镇旅游特色镇,以“顺河镇——乘马岗镇——中心城区——龟山乡——木子店”红色旅游线和“东部生态休闲旅游区”、“西北红色经典旅游区”、“西南部民俗文化旅游区”为载体,发展红色游、生态游和人文游,建设高标准旅游换乘设施、旅游区和接待设施,提供具有国内一流的服务质量。

第48条 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统筹

(1) 道路交通设施统筹

总体思路:一体化建设,从“连通不足”向“城畅乡通”转变 ① “一心”:超前规划、打造枢纽、建设畅通舒适交通 ② “一区”:网络布局、公交优先、实现城乡高效连接 ③ “一环”:道路升级、通村连镇、支撑农村特色产业 (2) 市政基础设施统筹

总体思路:加强集中、差异配置 ,从“分散不足”向“共建共享”转变① “一心”推广以城带村统筹模式

② “一区”推广以镇带村统筹模式、村庄连片统筹模式 ③ “一环”推广以镇带村统筹模式、村庄独立处理模式 (3) 公共服务设施统筹

总体思路:突出重点,分级配置,从“以城为主”向“城乡均等”转变 ① “一心”:提升档次,服务大别山 ② “一区”:完善与整合,城乡全覆盖 ③ “一环”:集中配建,支撑新农村 第49条 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统筹

(1) “一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服务型生态环境系统 (2) “一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重;建设引导型生态环境系统 (3) “一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保育型生态环境系统 第50条 城乡统筹制度保障与创新

(1) 产业发展制度

① 鼓励联办工业集中发展区

② “企业+基地+服务”促进特色农业板块化 (2) 人口管理制度

① 加快城镇新型社区建设,鼓励培育中心镇建设 ② 积极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③ 加快人口管理、保障制度创新,疏通农民市民化路径 (3) 土地制度

① 创新用地模式,增减挂钩破解用地难

②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 (4) 财税制度

① 城乡分工下的定向财政补偿制度

② 打破行政界限,建立税收共享机制,促进资源的统筹利用

第九章 规划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51条 规划区城乡空间一体化策略

构建中心城区—外围组团—集镇—中心村的的由城及村的“多等级、全覆盖”的空间布局。 ① 中心城区——由旧城区、金桥区、城东区、低碳产业园区组成的中心城区。 ② 外围组团——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 ③ 集镇——闵家集、喻岗、凤凰山。

④ 中心村——晏店村、陈寨村、夹洲村、迎河集、熊家垅、枫树湾、蔡家湾、古城村。 第52条 规划区城乡产业一体化策略

(1) 第一产业

“两个分区”——中部特色观光农业区、南部高效生态农业区。 (2) 第二产业

① “两轴”——金桥大道和北环路为发展轴线。

② “多点”——中馆驿工业园、电力能源产业园、城西低碳产业园、黄金桥产业区、鼓楼小河头工业园、阎家河产业园。

(3) 第三产业

“一核集聚、两区辅助、多点带动、全面发展” ① “一核”——中心城区

② “两区”——中馆驿、阎家河组团

③ “多点”——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及历史文化资源。

第53条 规划区城乡支撑体系一体化策略

(1) 道路交通设施:公交先导,立体畅通 构建“一圈多轴一线”的交通结构:

① “一圈”——建构30分钟城市交通圈。

② “多轴”——提升小王线、麻新线、中顺线、麻张线、麻胜线等区域公路的等级。 ③ “一线”——推动规划区旅游公路建设。 (2) 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共享,差异配置 3种统筹模式:

①“以城带村”:依托中心城区设施,管网覆盖周边村庄。

②“以镇带村”:依托中馆驿、阎家河组团以及各集镇分区域自成体系的供水模式。 ③“连片统筹”:规划区西北部、东北部、南部村庄连成片或村庄之间距离近的区域。 (3) 公共服务设施:重点突出,分级设置

构建“市级-组团级-集镇级-农村社区级”的四级公共服务体系: ① 市级——金桥组团及旧城为主要的区域级公共服务功能区。

② 组团级——中馆驿、阎家河组团级、城西低碳产业园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③ 集镇级——闵家集、喻岗、凤凰山。 ④ 农村社区级——基层村。 第54条 规划区生态环保一体化策略

加大对于具有市级意义的生态资源保护,包括区域性水系、河道和山区地区。加强对麻城自身生态安全较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包括次级的水系沟渠、湿地以及市政、交通廊道等等;同时人工构建一些生态廊道,以起到提升生态质量、优化生态格局的作用。

① “生态源片”——浮桥河水库及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桃林河等河流湿地,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东部山区

② “生态绿廊”——举水、桃林河、浮桥河三大水系沿岸的廊道地区及京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武麻铁路、大广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速公路等陆域廊道。

③ “生态基质”——中部特色观光农业区和南部高效生态农业区。 第55条 规划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结构

从城乡统筹发展出发,以中心城区带动外围组团,集镇,中心村发展的模式,形成 “一主、两副、三点,三轴、三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① “一主”——旧城、金桥、城东、城西低碳产业园四区构成的中心城区。 ② “两副”——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所构成的城区外围组团

③ “三点”——闵家集、凤凰山、喻岗三个集镇所构成的农村地区的中心节点

④ “三轴”——北环路、金桥大道——杜鹃大道、南环路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线。 ⑤ “三带”——举水、桃林河、浮桥河水系蓝带

⑥ “四区”——东部山体林地涵养区、南部高效生态农业区、中部近郊观光农业区、北部生态旅游区。

第56条 规划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

规划区总面积为507平方公里。规划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4平方公里,镇建设用地为14.6平方公里,聚集人口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万人。

其他城乡建设用地还包括:

①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沪汉蓉高速铁路、京九铁路及编组站、大广高速、沪汉蓉高速公路、106国道、县道和乡道。

②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中心城区北部的殡葬用地,为0.13平方公里。 ③ 农林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 ④ 采矿用地:两处共0.57平方公里

⑤ 非建设用地:自然保留地以及风景区用地,风景区用地主要包括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九龙山地质公园,面积约为59.24平方公里。 第57条 规划区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1) 中心城区居民点

划分为四个片区,为主城区居住片区、金桥区居住片区、产业园区居住片区、城东新区居住片区。

名称 规划人口 旧城区 25万 金桥区 12万 低碳产业园区 5万 城东区 8万 (2) 外围组团城镇居民点

根据总体规划,在外围形成中馆驿组团和阎家河组团。

名称 规划人口 中馆驿组团 12万 阎家河组团 3万 (3) 集镇及村庄居民点体系

拟定建设3个集镇、8个中心村、20个基层村。

集镇 喻岗、闵家集、凤凰山 中心村 晏店村、陈寨村、夹州村、迎河集、熊家垅、枫树湾、古城村、蔡家湾 管山村、陈大村、尹家山村、马路口村、浦兴村、方河村、东门村、陈墩村、塘西塆村、万基层村 家铺村、凌家塆村、桃林河村、石桥塆村、山水塆村、桂花楼村、钓鱼台村、柏子塔村、红石堰村、五脑山风景区 第58条 规划区空间管制策略

规划区空间管制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三大类:

(1) 禁止建设区:包括河、湖、湿地,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一级保护区,重点生态林区、古树群及古树名木生长地,文物单位重点保护范围,基本农田,城镇各片区之间的隔离绿地,交通干道,地质遗址及矿产资源埋藏地,高压走廊、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市政通道,地裂、崩塌、滑坡、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危险区,25度以上上体坡地。规划区中禁止建设区包括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五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核心区、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东部山林保护区。

(2) 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主要是指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地等。包括一般农田、果园、养殖基地、水网等农业生态用地、生态环境屏障区以及规划予以整合的农村居民点,规划中主要指保留的社区。

(3) 适宜建设区:是鼓励和引导城镇有序发展的地区,包括中心城区、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

第十章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与用地布局规划

第59条 空间发展方向

中心城区采取“西拓、东延、中优”的空间发展策略,城市发展以西拓为主,东延为辅,调整优化中部旧城区及金桥区。

① 西拓:产业功能近期向金桥新区拓展,中远期跨京九铁路向西拓展,原则上不跨过浮桥河,以工业产业功能拓展为主,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产业。

② 东延:跨举水河东进至鼓楼街办,以生活居住、旅游服务拓展为主。

③ 中优:进一步调整置换旧城中心区功能,改造城中村,整体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优化中心区环境。

第60条 规划布局结构

规划采用“一体两翼,两心四区”的结构。

① 一体:由旧城片区和金桥片区共同构成麻城市中心城区的主体部分,作为城市主体所在,其西以京九铁路为界,东以举水河为界。

② 两翼:城市主体的东西双翼,东翼为城东片区,包括鼓楼街道办的大部分;西翼为低碳产业园区,位于浮桥河与京九铁路之间。

③ 两心:指旧城商贸服务中心和金桥综合服务中心。

④ 四区:以京九铁路、孝感乡路、举水河为界,自东向西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城东居住、旅游综合区;旧城商贸、居住综合区;金桥工贸物流、公建居住综合区;城西低碳产业园区四个片区。

第61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640.6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1.81%,人均12.8 m2,按照“两主三副三轴”的总体结构进行布局。

① “两主”为旧城和金桥两个市级的商业服务中心;

② “三副”为城东、高铁站前区商贸、低碳产业园两个居住区级商业服务次中心; ③ “两轴”是指金桥大道——杜鹃大道商业发展轴、金通大道商业发展轴和将军路商业发展轴。

第62条 工业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面积985.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17%,人均19.70m2

。规划形成四大工业区:麻城经济开发区、城西低碳产业园、鼓楼小河头工业园、城东高技术园。 第63条 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仓储物流用地面积434.8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8.02%,人均8.7m2。其中,大型批发市场156.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90%,人均规划面积为3.1平方米。

规划建成五大物流园区:站前综合商贸物流市场区、中部商贸物流市场区、小河头农特产品专业市场、石材商贸物流市场区、低碳产业园商贸物流基地。

第十一章 住房建设规划

第64条 居住用地及居住人口分布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50万,居住用地面积1450.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6.74%,人均为29.0平方米。规划将居住用地划分为四个片区,十九个社区,每个社区约2-3万人口。

四大片区分别是:城东居住片区、城北居住片区、城南居住片区和城西居住片区。

麻城市中心城区社区规模一览表

片 区 社 区 面积(ha) 人口(万人) 片区面积(ha) 片区人口(万人) A-01 56.89 1.96 还建七区 32.01 1.10 城西居住片区 W-01 60.32 2.08 W-02 81.74 2.82 392.7 13.54 W-03 70.01 2.41 W-04 91.73 3.16 N-01 78.52 2.71 N-02 78.55 2.71 城北居住片区 N-03 106.83 3.68 N-04 74.89 2.58 482.37 16.63 N-05 66.21 2.28 N-06 77.37 2.67 S-01 95.17 3.28 S-02 81.02 2.79 城南居住片区 S-03 36.25 1.25 362.23 12.49 S-04 81 2.79 S-05 68.79 2.37 E-01 65.79 2.27 城东居住片区 E-02 86.14 2.97 212.9 7.34 E-03 60.97 2.10 总和 1450.2 50.00 1450.2 50.00 65条 还建小区规划

规划修建八处居民还建小区,总安置用地面积约422.5公顷,可安置人口14.57万人。

麻城市中心城区居民还建小区一览表 拆迁安置小区 位 置 面 积(ha) 可安置人口(万人) 还建一区 社区N-01 78.52 2.71 还建二区 社区W-02 21.04 0.73 还建三区 社区E-01 65.79 2.27 还建四区 社区S-04 35.45 1.22 还建五区 社区A-01 56.89 1.96 还建六区 社区W-03 62.01 2.14 还建七区 低碳产业园东南部 32.01 1.10 还建八区 社区W-04 70.79 2.44 合 计 422.5 14.57 66条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

规划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的范畴中,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

第第为主,面向全市低收入群体的的住房保障制度。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第67条 公共设施布局结构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498.5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9.19%,人均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规划形成“两主、四副、三轴”的布局结构。

① 两心:即旧城公建服务中心和金桥综合公建中心。

② 四副:即高铁站前公建副中心,城南公建副中心,鼓楼公建副中心,低碳产业园公建副中心。

③ 三轴:即金桥大道——杜鹃大道、金通大道、将军路三条公建服务轴线。 第68条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以金桥大道为轴,集中建设城市行政中心,远期行政办公用地96.0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77%,人均1.9平方米。 第69条 文化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在城南形成新的城市文化中心,在城东形成城市次级文化中心,重点建设大别山文化艺术中心、麻城博物馆群和文化会展中心,远期文化设施用地33.7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62%,人均0.7平方米。

麻城市中心城区文化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位 置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市图书馆 迁建 2 群艺馆 大别山文化艺术中心, 3 麻城大剧院 15 新建 金桥大道以南,金通大道以西 新建 4 演艺广场 新建 5 麻城博物馆 3.0 新建 6 民俗博物馆 7 金广大道以北,孝感乡路以西 2.5 新建 革命博物馆 2.5 迁建 8 会展中心 2.5 新建 9 文化馆 金龙大道以北,孝感乡路以东 2.0 扩建 10 电影院 将军北路与建设路交界处 1.0 扩建 11 花鼓戏剧院(市艺术团) 建设路156号 1.0 扩建 12 古孝感乡移民寻根园 古孝感乡移民文化园 3.0 新建 13 鼓楼文化中心 杜鹃大道以北,举水以东 2.5 新建 第70条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远期教育科研用地284.8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25%,人均5.7平方米。中心城

区规划共配置8所中师职学校,4所高级中学,8所初级中学,26所小学,3所一贯制学校,幼儿园按照相应标准,每个社区配置1-2所。

麻城市中心城区中师职学校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社区单元编号 位置 用地面积 (ha) 备注 1 师范学校 N-04 建设路以南,烈士公墓以西 5.0 扩建为大别山幼儿师范学校 2 理工学校 S-01 西正街以西,陵园路以南 9.4 扩建为大别山职业技术学院 3 工业学院 N-04 建设路以南,烈士公墓以北 1.1 保留 4 卫生学校 N-04 建设西路与西环路交叉处 1.3 保留 5 黄冈广播电视大学麻城分校 N-05 龙池路与幸福路交叉口 1.2 扩建 6 市技工学校 N-04 建设西路以北,将军路以西 1.6 保留 7 麻城职业技术学院 (技校) N-03 孝感乡路与建设路交叉口 4.3 扩建 8 市广播电视大学 N-05 龙池路与幸福路交叉口 - 改建 9 特殊教育学校 N-05 龙池路与幸福路交叉口 - 保留 10 教会电脑学校 - 金龙大道与孝感乡路交叉口 0.7 撤销 11 天一职业技术学校 - 金桥大道西段 1.1 撤销 12 电子机械工业学校 - 将军路以东,建设路以南 0.2 撤销 13 博达路技校 - 博达路以北 0.6 撤销 14 搜人网络职业技术学院 - 金桥大道以北,将军路以西 0.5 撤销 15 新华中等职校 - 西环路以东,建设西路以南 1.0 撤销 麻城市中心城区高级中学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社区单元编号 位置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第一中学 N-04 西环路与建设路交叉口 10.3 保留 2 实验高中(市师范) N-04 建设路以南,烈士公墓以西 4.3 保留 3 理工学校(高中部) S-01 孝感乡路以东,金广大道以北 4.5 新建 4 鼓楼高中 E-03 游园路以西,金广大道以北 4.5 新建 麻城市中心城区初级中学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社区单元编号 地址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麻城市实验中学 N-05 建设路以北,气象路以东 2.5 扩建 2 龙池中心学校 N-01 106省道以北,高速交叉口处 3.2 保留 3 鼓楼中心学校 E-01 柏举路以东,河东大道以北 3.3 保留 4 南湖中学 S-02 南湖路以西,杜鹃大道以南 3.4 保留 5 黄金桥中心学校 W-03 金龙大道与兴隆路交叉口 2.5 扩建 6 麻城市集美学校 N-04 建设路以南,西环路以东 2.1 保留 7 柏举中学 E-03 游园路以西,金广大道以北 3.0 新建 8 城南中学 S-03 孝感乡路以西,金虹大道以北 3.0 新建 麻城市中心城区小学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街道办 地址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宋家河小学 将军路与仙姑路交叉口 2.0 扩建 2 中电国际希望小学 将军路与仙姑路交叉口以西 2.0 扩建 3 龙池桥中心小学 北环路与幸福路交叉口 2.0 扩建 4 狮岗小学 龙池桥 博达路西端 2.0 扩建 5 西畈小学 西畈路以北 2.0 扩建 6 十里凉亭小学 麻顺公路与北环路交叉口 2.0 扩建 7 春蕾小学 建设路以北,将军路以东 2.0 扩建 8 小河头小学 北环路以南,城东大道以西 2.0 扩建 9 鼓楼中心小学 河东大道以南,柏举路以东 1.9 保留 10 鼓楼中心小学 鼓楼 杜鹃大道以北,柏举路以东 2.0 扩建 11 朝圣门小学 朝圣路以西,杜鹃大道以北 2.0 扩建 12 王家岗小学 游园路以西,金瑞路以北 2.0 扩建 13 黄金桥中心小学 金龙大道与兴隆路交叉口 2.0 扩建 14 黄金桥小学 黄金桥金桥大道以北,孝感乡路以西 2.0 扩建 15 新星小学 开发区 金龙大道与兴隆路交叉口 2.0 扩建 16 官田畈小学 金桥大道以北,大广高速以西 2.0 新建 17 关厢中心小学 南湖路以东,杜鹃大道以南 2.0 扩建 18 五里墩中心小学 南湖路中段,东侧 2.0 扩建 19 万家堰小学 金龙大道以南,孝感乡路以东 2.0 扩建 20 谌家园小学 南湖 金寿大道以南,举水以北 2.0 扩建 21 王家畈小学 将军路以东,金虹大道以南 2.0 新建 22 聂家湾小学 孝感乡路以西,金陵大道以北 2.0 新建 23 第一实验小学 鼓楼街以北,东正街以东 2.0 扩建 24 第二实验小学 私立学工业路以西,陵园路以南 2.0 扩建 25 麻城师范附属小学 校 台湾路以北、西环路以东 2.0 扩建 26 英才小学 西环路与建设路交叉口 2.0 扩建 麻城市中心城区一贯制学校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类别 地 址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博达学校 高中初中小学 十二年一贯制 博达路与西环路交叉处 14.5 保留 2 华英学校 高中初中九年一贯制 西环路与建设西路交叉口 9.8 保留 3 思源实验学校 初中小学九年一贯制 金隆路以东,金桥大道以北 7.3 新建 第71条 体育用地规划

规划在城南形成城市体育中心,保留原有体育馆,在孝感乡路南段新建体育场、游泳馆、体育训练中心等设施,社区级体育设施按照麻城市相应标准进行配置。远期体育用地25.4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47%,人均0.5平方米。

麻城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街区编码 位 置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市体育馆 S-01 金龙大道以南,孝感乡路以东 2.1 保留 2 体育场 S-03 全民健身中心, 8.0 新建 3 游泳馆 S-03 金广大道以南,孝感乡路以东 2.0 新建 4 体育训练中心 S-03 金广大道以南,孝感乡路以东 3.0 新建 第72条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规划建立13座市级医院,5座社区医院,重点是建立4座综合性市级医院,分别是大别山中心医院、鼓楼中心医院、南湖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远期医疗卫生用地53.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98%,人均1.10平方米。

麻城市中心城区医疗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号 级别 性质 名称 位置 用地 面积(ha) 备注 1 大别山中心医院 金昌路以南,金通路以东 18.0 新建 2 综合鼓楼中心医院 金瑞路以北,游园路以西 4.2 新建 3 医院 南湖中心医院 金虹大道以北,西环路以西 14.4 新建 4 麻城市人民医院 南正街以南,东浦路以西 4.5 扩建 5 麻城市中医医院 陵园路28号 1.5 扩建 6 现代妇科医院 金龙大道以北,孝感乡路以东 1.4 保留 7 市级 麻城市疾控中心 将军路85号 0.4 保留 8 专科麻城市妇幼保健院 陵园路13号 0.5 保留 9 医院 华山医院 建设路以北,西环路以东 0.1 保留 10 麻城市精神病康复医院 金陵大道以北,朝圣门路以西 0.5 迁建 11 麻城市皮肤病防治所 金广大道以北,孝感乡路以西 0.5 迁建 12 麻城市口腔医院 南正街下关厢348号 0.4 新建(市三医院) 13 麻城市眼科医院 河东开发区 0.4 新建(鼓楼卫生院) 14 龙池卫生院 将军路以西,西护城河以北 0.5 保留 15 麻城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金桥大道264号 0.3 扩建 16 17 社区级 红十字会医院 北正街54号 0.5 扩建 鼓楼卫生院 河东开发区 0.4 改建 18 麻城市三医院 南正街下关厢348号 0.3 改建 19 陵园社区医院 杜鹃大道以南,陵园路以东 0.4 新建 20 张家湾社区医院 兴德路以西,金昌路以北 0.3 新建 第73条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

结合现有光荣院,在老城区建立水平较高、具示范作用的市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处,城东设置综合福利服务场所一处,各社区中心应按麻城标准配置相应的社区养老院。

麻城市中心城区社会福利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街区编码 位置 用地面积(ha) 备注 1 市福利中心 S-01 金桥大道以南,西环路以西 5.0 扩建 2 城东福利中心 E-03 游园路以西,金瑞路以北 1.0 新建

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第74条 中心城区范围

中心城区南至举水及南湖街道办,北至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端,东至桃林河,西至浮桥河,包括南湖街道办、鼓楼街道办、龙池街道办、黄金桥开发区全部,中馆驿镇浮桥河以东的区域,以及阎家河镇的石桥垸、大周垸、坡上垸三个村,总面积为254.65平方公里。 第75条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中心城区增长边界的范围包括麻城城区周边用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规划东环线、西至浮桥河、南至南环线及举水、北至沪汉蓉高速铁路之间的区域,总面积积为118.21平方公里。

第76条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区划

① 禁建区:城市重要的生态通廊和生态背景区域,水源地。主要为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桃林河水库沿岸,以及举水两侧作为水域的保护范围;城区东南部和五脑山森林公园东侧的山体林地。

② 限建区:因发展条件有限,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区域。主要为沪汉蓉高铁以北区域,举水以南区域,以及武麻铁路以南地区。

③ 适建区:综合发展条件较好,适宜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区域。主要包括北环路以南,举水以北的广大区域。

④ 已建区:现状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覆盖的区域。

第77条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措施

① 禁建区:该区域除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和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设之外,禁止一切与城市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并严禁破坏景观与自然资源,保护耕地,禁止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侵占基本农田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

② 限建区:该区域除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外,限制其它与城市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因建设需求确需占用耕

地的,必须经法定程序规定严格审批批准后方可实行。宜控制农村居民点规模,禁止侵占基本农田进行建设。

③ 适建区:在该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涉及将农田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经法定程序规定严格审批批准后方可实行;该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原则上不再扩大其规模,应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其向城镇型住区集中。

④ 已建区:调整用地结构与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适当疏散人口。 第78条 绿线规划控制

绿线包括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生态风景公园、城郊风景公园等各类城市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① 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标准》等标准要求,进行绿地建设,不得改作他用。

② 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③ 绿线范围内的防护绿带应严格控制,不准进行其他建设活动,并防止任何侵占破坏防护绿带的行为。 第79条 蓝线规划控制

蓝线为河流、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具体包括以下河流:

中心城区河流蓝线控制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控制宽度 1 举水河 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200米 2 浮桥河 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40米 3 桃林河 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150米 4 护城河 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10米 蓝线控制范围内禁止建设各类排污设施;禁止填埋、占用蓝线内水域;禁止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活动;禁止其它对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80条 黄线规划控制

黄线为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城市供水、排水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城市供电设施、城市通信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城市防洪设施、城市抗震防灾设施以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

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包括: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

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第81条 紫线规划控制

紫线范围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保护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具体包括:

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人墩遗址、麻城城区六乡农民协会旧址和1927年中共麻城县委旧址。 ② 其它历史遗存的保护

王扒墩遗址、栗山岗遗址、余家寨遗址、垫水岗遗址等。

③ 紫线控制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十四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82条 城市交通发展目标

麻城市的交通发展以构建整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总体目标,打造活力畅达的城区交通体系。

① 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公交出行率50%以上。 ② 引导城市合理功能布局的实现、引导城市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形成。 ③ 整合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的协调、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

第83条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1) 铁路客货运站场规划 规划铁路客运站2处,分别为麻城南站和麻城北站,麻城南站占地4.5公顷,麻城北站占地5.65公顷。

规划铁路货运站1处,为麻城南站客运站,占地2公顷。 (2) 公路客货运站场规划 规划公路客运站5处,公路货运站1处。

规划城区公路客货站场一览表 序号 站(场)名称 站(场)位置 建设标准 占地面积 (公顷) 备注 01 金通湾客运总站 麻城北站附近 一级客运 3.56 现状在建客运站 02 麻城长途客运站 金桥大道与将军路交汇处 二级客运 0.86 保留现状的客运站 03 黄金桥汽车客运站 麻城南站附近 二级客运 1.58 由三级升为二级 04 麻北客运站 将军路与北环路交叉口东南 二级客运 0.50 新建 05 麻东客运站 城东新区杜鹃大道中段 二级客运 2.07 新建 06 黄金桥货运站 麻城南站附近 一级货运 1.58 改造升级原有站场 第84条 道路系统等级划分

麻城市城区道路系统按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三个等级规划建设。其中:主干道30~60m、次干道24~60m不等、支路12~18m不等。 第85条 道路网络结构

规划城区路网形成“五横八纵两环”的网格形路网骨架。

(1) “五横”为东西向主干道,包括金昌路、博达路、金桥大道—杜鹃大道、金广大道、金虹路。

(2) “八纵”为南北向主干道,包括兴源路、兴达路、兴发路、金通大道、孝感乡道、将军路、城东大道和游园路。

(3) “两环”为内外环形区域交通,外环线由新北环路、东环路和南环路组成;内环线由游园路、金虹大道、兴达路、金昌路、孝感乡路、博达路组成。 第86条 停车场库规划

规划在麻城主要对外交通出入口停车场2处,为外来车辆和少量过境车辆提供停车服务;规划在中心城区各主要交通枢纽建设交通枢纽停车场2处;规划在旧城区、金桥区、低碳产业园区、城东区的适当位置建设大型停车场8处。规划中心城区社会停车场库用地31.31ha,人均0.6m2。

第87条 公交交通规划

(1) 公交发展目标

① 线网密度:城市中心区3-4公里/平方公里,外围地区2-2.5公里/平方公里。 ② 万人车辆拥有率:城市的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0标台/万人。 ③ 平均站距:400-600米。

④ 站点覆盖率:城区站点300米覆盖率不低于50%,500米覆盖率不小于90%。

(2) 公交线路组织 ① BRT线路选择

规划BRT走廊应根据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条件进行综合调整和确定,应有利于站点换乘交通组织。

② 公交支线网布局

在城区各个组团内部以及联系密切的相邻组团内设置公交支线网,作为BRT公交线网的延伸,通过公交换乘枢纽进行衔接和换乘,使全市公交系统形成完整的“干—支”公交网络。(3) 公交站场设施规划 ① 停车场保养场规划

规划城区共设置四处综合公交保养场(含公交停车场),用地11.23ha,人均0.24m2。 ② 枢纽站规划

综合公交换乘枢纽的设置应依托城市用地布局,以BRT线路为主、结合各级公交支线网共同设置,规划综合公交换乘枢纽6处。

③ 公交始末站规划

公交始末站按照大型占地5000m2

,中型3000m2

,小型1500m2

进行控制。在长途客运站、铁路站场等交通发生源点附近规划规划按5000m2进行控制。

第十五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第88条 保护原则

①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②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③ 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④ 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 第89条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范围

① 绝对保护区:其围墙线外不小于五米距离的范围,四周必须预留四米的防火通道。 ② 重点保护区:综合考虑文物周边环境因素,以绝对保护区向外延伸30-50米距离范围控制。

③ 一般保护区:以重点保护区向外延伸50-100米距离范围控制。

第90条 文保单位保护要求与措施

(1) 绝对保护区 ① 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

② 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照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 ③ 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

④ 文物保护单位绝对保护区内的活动应以不破坏文物的原有风貌为基本原则。 (2) 重点保护区 ① 重点保护区内控制为绿化带或民居形式的建筑,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区新建建构筑物建筑檐口高度限制为9米。

② 该区内凡可保留的传统建筑应加强维修,不需保留的建筑应逐步拆除。新建建筑应采取黑、白、灰及传统民居特有的色彩与装饰。建筑之间保留一定的防火间距,满足消防的要求。

③ 该区内凡有新建工程设施,建设项目应满足保护对象的要求,所有的建设活动,包括地上、地下均需经过规划主管部门、文管部门的审核批准。

(3) 一般保护区 ① 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主管部门、文管部门的指导并同意下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

② 对市域内的文保单位,一般保护区内新建建筑物檐口高度控制为12米。

③ 在此范围内的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和传统民居特有的色彩与装饰为主色调,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建筑功能应以居住和公共建筑为主。

④ 对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旧建筑,除必须搬迁和拆迁的建筑外,都应改造其外观形式和建筑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 第91条 其它历史遗存保护措施

主要包括烈士陵园、博物馆、孔庙等,主要保护措施如下:

① 对保护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并协同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保护建筑的进一步鉴定工作; ② 按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原则进行保护,条件成熟时,将保护建筑按程序申报成为文保单位;

③ 建立保护建筑名录,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保护建筑在高度、 体量、形态及色彩上的控制要求;

④ 保护范围内不得随意拆除、改建或添建建筑物,不得任意扩建改造保护建筑。因建

设工程特别需要,而必须对保护建筑进行迁移或拆除,需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市文化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以及业主同意,并报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六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92条 规划原则

① 因地制宜,显山露水,突出滨水城市特色的原则 ② 点线结合、均衡分布、方便游憩、以人为本的原则 ③ 功能多样、生态科学与景观艺术相统一的原则 ④ 延续文脉、彰显特色的原则 第93条 绿地规划指标

(1) 规划区

至2030年,规划区实现绿地面积821.85ha,占总用地的11.94%,城市人均绿地达到12.64平方米。规划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

(2) 中心城区

至2030年,中心城区实现绿地面积692.88ha,占总用地的12.78%,城市人均绿地达到13.90平方米。规划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 第94条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1) 规划区

构建与山水体系相融合的生态绿网。突出“显山露水”,限制发展蔓延,引导适宜规模,强化绿地生态功能。根据中心城区和各组团的功能布局及形态,因地制宜,形成有机的绿地系统及景观。在中心城区新建6个大型公园,并充分利用山体、河流等自然资源及道路绿地形成防护绿地隔离居住区及工业区,提高环境品质。

(2) 中心城区

规划采用:“一带六园,三廊多点”的布局结构: ① 一带:举水河蓝带串珠

② 六园:麻城文化公园、人间四月天主题公园、古孝感乡移民文化园、月亮湾公园、金桥南主题游乐园、金桥北综合公园

③ 三廊:沪汉蓉高铁绿廊、京九铁路绿廊、大广高速绿廊 ④ 多点:居住区级、小区级公园均衡分布

第95条 公共绿地规划

(1) 公园绿地 规划城区形成2个市级综合公园,3个区域性综合公园,22个社区公园:

城区公园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面积(ha) 位置 类型 1 金桥北综合公园 91.50 兴发路和金昌路交叉口处 市级综合公园公园 2 麻城文化公园 79.26 杜鹃大道与将军路交叉口处 市级综合公园公园 3 城西中心公园 37.00 金昌路南侧、兴源路东侧 区级综合公园 4 河东中心公园 14.10 柏举路西侧、杜鹃大道北侧 区级综合公园 5 桃林公园 11.70 兴发路东侧、杜鹃大道北侧 区级综合公园 6 金安公园 5.72 金安路北侧、兴广路西侧 社区公园 7 居和公园 10.04 兴隆路东侧、金华路北侧 社区公园 8 细堰公园 5.43 兴隆路东侧、金虹大道北侧 社区公园 9 金通公园 10.91 金通大道与金广大道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10 狮岗西公园 3.19 北环路和麻顺公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11 市场公园 18.85 孝感乡路与金达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12 物流城公园 4.25 金昌路南侧、孝感乡路西侧 社区公园 13 乐水公园 8.21 兴信路与金虹大道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14 闵五公园 2.40 孝感乡路东侧、金虹大道南侧 社区公园 15 兴才公园 3.43 金达路与兴才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16 金桥公园 2.01 市人民政府前 社区公园 17 小金山公园 2.83 金桥大道南侧,建设局对面 社区公园 18 西畈公园 6.47 松鹤变周边 社区公园 19 兴德公园 4.94 兴德路东侧、建设西路北侧 社区公园 20 公墓公园 4.41 金昌路与兴德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21 松鹤公园 2.25 将军路与北环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22 竹林公园 5.07 金虹大道与将军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23 护城河公园 2.31 西护城河与东护城河交汇处 社区公园 24 科研公园 3.95 城东大道东侧、金广大道北侧 社区公园 25 金醇公园 3.91 金醇路与兴运路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26 水库公园 25.38 游园路与河东大道交叉口处 社区公园 27 车场公园 2.73 杜鹃大道北侧、游园路西侧 社区公园 28 合计 372.25 (2) 专类公园 麻城烈士陵园(已有):烈士陵园位于麻城市旧城区陵园路西端,属市级纪念性园林,占地约6.76公顷。

(3) 主要带状公园绿地 举水河带状公园:西岸位于举水河旧城区段,占地面积为22. 96公顷;东岸位于举水河城东区段,占地面积为16.57公顷。

(4) 街头绿地 按每1.2万人1公顷的标准配置,服务半径500-800米。

第96条 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1) 生产绿地 规划保留现有果林和苗圃,利用滨河及铁路两侧防护绿地建设果林和苗圃;城区苗木自给率达到80%。

(2) 防护绿地 具体规划如下:

① 举水河、浮桥河、桃林河两侧绿化带原则上按50m控制,护城河两侧绿化带按20m控制,其余支流两侧绿化带按5~10m控制;

② 沪汉蓉高速铁路、京九铁路、武麻铁路防护绿带按不少于50m控制; ③ 大广高速、沪汉蓉高速两侧按不少于30m控制; ④ 工业仓储区与生活区之间防护林带控制为20米以上;

⑤ 高压电力走廊防护绿地根据电力电压级别、线路回路等因素综合确定。高压电力走廊防护绿地不得种植高大乔木,防护绿地的绿地率应大于90%。 第97条 广场用地规划

中心城区共规划4处广场用地,具体情况见下表:

城区游憩集会广场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占地面积(ha) 1 金桥东广场 市科技宣传文化中心前 2.30 2 金桥西广场 市人民政府前 2.29 3 金龙广场 金龙大道与金通大道交叉口东侧 4.88 4 陵园广场 烈士陵园前 0.45 第98条 生态风景公园规划

(1) 人间四月天主题公园

公园位于杜鹃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处,面积为174.46ha。 (2) 古孝感乡移民文化园

公园位于杜鹃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处,面积为177.08ha。 (3) 月亮湾公园

公园位于北环路与将军交叉口附近,面积为175.41ha。 (4) 金桥南主题游乐园

公园位于金通大道与金寿大道交叉口处,城区旅游服务中心对面,面积为95.60ha。

(5) 小河头生态观光园

园区位于城东区北部,举水东畔,面积为232.96ha。 第99条 城郊风景公园规划

(1) 五脑山森林公园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麻城市城区西北部,总面积约21.53平方公里,规划强化其以森林观光、科普、涵养为主导,以休闲、度假、朝圣、寻根为辅的功能,并加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

浮桥河湿地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总面积94平方公里,规划强化其休闲养生、寻古探幽、游憩度假等为一体的功能,加强湿地生态保护。

(3) 桃林河水库风景区

桃林河水库是城区水源地之一,景区总面积约为10.23平方公里。规划以水库为依托,建立风景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开发,为居民提供一个近郊休闲旅游的场所。 第100条 水系规划

(1) 举水河

举水河的岸线规划范围包括现有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200米;两侧的绿带宽度,局部扩大形成滨水带状公园,西岸北侧规划控制不少于20米,西岸南侧规划控制不少于50米;东岸规划控制不少于20米。

(2) 浮桥河

浮桥河的岸线规划范围包括现有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40米;两侧的绿带宽度,规划控制不少于50米。

(3) 桃林河

桃林河的岸线规划范围包括现有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150米;两侧的绿带宽度,规划控制不少于50米。

(4) 护城河

护城河的岸线规划范围包括现有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城区段河道水面控制宽度不低于10米;两侧的绿带宽度,规划控制不少于10米。

第十七章 景观风貌规划

第101条 景观风貌特色定位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特色总体定位为:“红色古城,花地人居城,山水园林城”。 ① “红色古城”——彰显千年古城人文风韵 ② “花地人居城”——提高现代人居环境品质 ③ “山水园林城”——提升园林城市环境品质 第102条 景观系统结构

(1) 规划区

规划区青山相拥,碧水相依,依托举水河、桃林河、浮桥河,联通护城河、浮桥河水库、桃林河水库,北引五脑山、九龙山等山系,构建“以山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纲、以城为体” 得生态山城共生共荣的景观结构。

(2) 中心城区

规划构筑“ 两心傲立、四轴纵横、三水环绕、四区拼接、多点辉映”的景观系统结构。第103条 景观风貌特色塑造措施

(1) 营造山水园林意境

① 尊重山体格局,做精“山的文章” ② 营造水系景观,盘活“水的画卷” ③ 注重林城互融,织美“绿的锦绣” (2) 重塑红色古城环境 ① 保护古城空间格局 ② 保护古城墙与护城河 ③ 保护传统街区 ④ 其它重点文物保护 ⑤ 再现文化活动场所 (3) 构筑花地人居品质 ① 强化杜鹃花城形象 ② 塑造生态宜居环境 (4) 控制重点地段景观 ① 控制城市入口空间

② 控制滨河带景观 ③ 控制城区天际轮廓 ④ 控制建筑风格与色彩 ⑤ 控制旅游服务区景观

第十八章 旧城更新规划

第104条 旧城范围

规划将旧城范围划定为西至孝感乡路,东至举水,北至通达路、北环路,南抵金广大道延长线的方形区域,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第105条 旧城更新目标

(1) 强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置入与更新,以公共功能的聚敛旧城人气、带动旧城活力复兴,力图将旧城打造成一个活力的综合商住区。

(2) 通过对居住用地的置换和居住租住形式的重组与梳理,公共空间的打造、城市环境的改善以达到居住环境的本质改善,打造成一个宜人的社区。

(3) 加强体制建设,加大推进旧城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充分协调充分协调开发商、旧城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旧城更新过程以一个和谐、平稳的进程进行。 第106条 旧城更新措施

(1) 功能置换化:整合提升沿街商业、引入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更新市政设施。 (2) 住区小区化:居住用地片区整合,建立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总体居住格局。 (3) 交通网络化:建立干道网架和支路系统相结合,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相协调、多层级多性质的复合型交通网络系统。

(4) 水系开放化:内疏护城河、外临举水河,两河映衬旧城滨水空间。

第十九章 土地开发控制规划

第107条 基于用地性质的开发强度控制

主要对中心城区的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工业、仓储市场5类用地进行开发强度控制,详见如下表:

规划开发强度控制指标一览表

建筑用地类别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建筑控制高度(m) 备注 0.8-1.2 22 40 12-21 多层公寓 居住建筑用地 1.2-1.8 30 35 21 多层住宅为主 1.8-3.0 25 35 21-80 小高层住宅 公共管理与 1.8-3.0 30-45 20-30 45-80 行政办公建筑 公共服务 建筑用地 0.5-1.2 15-30 30-40 20-45 文、教、体、卫建筑 商业服务业 1.8-3.5 15-30 25-30 45-100 金融、保险、新闻、传媒等综合性办公建筑 建筑用地 1.6-3.0 25-30 20-30 12-80 商业、餐饮、旅馆等服务业建筑 工业建筑用地 0.8-1.2 ≥35 ≤20 <20 标准厂房 1.0-1.6 ≥35 ≤20 30 高新科技工业建筑 仓储物流 建筑用地 0.6-1.2 30-45 ≤20 20 多层仓库、市场、物流 第108条 片区划分与开发强度控制

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3个密度分区: 密度Ⅰ区——高密度开发的市、区级核心地区; 密度Ⅱ区——中密度开发的城市一般地区;

密度Ⅲ区——中低密度开发的城市工业区或仓储物流区。

分区开发强度控制表

分区 平均容积率 平均绿地率 居住 非居住 居住 非居住 功能区 市区级中心 旧城公建服务中心、金桥综合公建中心、高铁站前公建副中心,城南公建密度Ⅰ区 1.8-3.0 2.0-4.3 30-35 20-30 副中心,鼓楼公建副中心,低碳产业园公建副中心、金桥大道、金通大道金桥段两侧 密度Ⅱ区 一般地区 1.2-1.8 1.0-1.6 30-35 20-40 除密度Ⅰ区以外的居住、公建区 工业区或仓储物流区 黄金桥产业区、城西低碳产业园、鼓密度Ⅲ区 楼小河头工业园、城东高技术园、金0.8-1.6 ≤20 桥北商贸物流市场区、城西低碳产业园物流基地

第二十章 市政工程规划

第109条 给水工程规划

(1) 规划麻城中心城区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400L/人?d,中心城区总需水量为20万m3/d;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300L/人?d,规划区总需水量约为24.5万m3/d。

(2) 麻城中心城区以浮桥河水库、三河口水库——碧绿河水库和桃林河水库为供水水源,举水河为近期水源,虎形地水库作为东门水厂应急水源。

规划区中馆驿组团以浮桥河水库为水源,阎家河组团纳入中心城区的城东水厂供水范围。

(3) 麻城中心城区原址扩建东门水厂和金桥水厂,新建城东水厂;中馆驿组团规划水厂1座;规划区采用分区供水。 中心城区水厂一览表

水厂名称 生产规模 用地规模 (万m3/d) (ha) 位置 水源 备注 东门水厂 5 5.7 举水河西岸,博达路以南 三河口水库—碧绿河水库 扩建 金桥水厂 10 5.0 金桥大道和兴业路交叉口西南角 浮桥河水库 扩建 城东水厂 6 3.0 游园路和杜鹃大道交叉口东北角 三河口水库 —碧绿河水库、桃林河水库 新建 中馆驿组团水厂一览表

水厂名称 生产规模(万m3/d) 用地规模(ha) 位置 水源 备注 中馆驿水厂 3.6 2.2 和安路以北 浮桥河水库 扩建 第110条 雨水工程规划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雨水管道,然后汇入举水河、浮桥河和桃林河。

规划将麻城中心城区划分为5大排水区域,即旧城排水区、城东排水区、金桥北排水区、金桥南排水区和城西排水区,雨水最终汇入举水河和浮桥河。

中馆驿组团和阎家河组团各自自成一个雨水排水区,雨水排入浮桥河和桃林河。 第111条 污水工程规划

规划污水由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后排入下游水体中。

(1) 远期2030年,麻城中心城区污水量为16万m3/d,中馆驿组团污水量为2.88万m3/d,阎家河组团污水量为0.72万m3/d,规划区总污水量为19.6万m3/d。

(2) 麻城中心城区保留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新建鼓楼污水处理厂和城西污水处理厂;规划中馆驿组团和阎家河组团各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一览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处理规模(万m3/d) 用地规模(ha) 位置 备注 鼓楼污水处理厂 4 3.6 城东高技术园区以南 新建 城东污水处理厂 6.4 5.1 南正街以东,护城河边 扩建 城西污水处理厂 5.6 4.5 金昌路西端 新建 中馆驿组团、阎家河组团污水处理厂一览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生产规模(万m3/d) 用地规模(ha) 位置 备注 中馆驿污水处理厂 2.9 2.9 中昌路南侧 新建 阎家河污水处理厂 0.8 1.1 阎家河组团南侧 新建 (3) 规划将麻城中心城区划分为五大排污区,即城东排污区、旧城排污区、金桥北排污区、金桥南排污区和城西排污区;中馆驿组团和阎家河组团各自自成一个污水排水区。各排污区污水经由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后排入桃林河、举水河和浮桥河。 第112条 电力工程规划

(1) 规划预测2030年麻城中心城区用电负荷为383MW,中馆驿组团用电负荷为60MW,阎家河组团用电负荷为6MW。

(2) 规划选择220kV狮岗变、220kV鄢河变、220kV城东变(规划)及220kV白果变为规划区供电。

(3) 规划麻城中心城区220kV变电站2座,分别为狮岗变和城东变。 中心城区220kV变电站一览表

名称 建设类型 位置 用地规模 主变容量(MVA) 220kV狮岗变 原址扩建 建设西路 4.4ha 2*180 220kV城东变 新建 东环路 3.2ha 2*180 (4) 规划麻城中心城区110kV变电站5座,分别为麻城变、金桥变、松鹤变、小河头工业园变和城南变;中馆驿组团新建110kV中驿变,阎家河组团新建110kV阎河变。

规划区110kV变电站一览表

变电站名称 建设类型 用地规模(ha) 装机容量 110kV麻城变 扩容 1.5 2*50MVA 110kV金桥变 扩容 1.1 2*50MVA 110kV松鹤变 选址重建、扩容 0.6 3*50MVA 110kV小河头工业园变 新建 0.4 3*50MVA 110kV城南变 新建 0.5 3*50MVA 110kV中驿变 新建 1.0 2*50MVA 110kV阎河变 新建 1.0 2*50MVA

(5) 规划中心城区于麻城南站建设1处35kV火车站专用变。南站专用变容量为2*31.5MVA,占地面积0.3ha;阎家河组团内保留扩建35kV阎河变1座,容量为2*10MVA,占地0.7ha。

第113条 电信工程规划

(1) 邮政规划 规划麻城中心城区邮政局所16处;中馆驿组团邮政局所4处(其中1处为大别山火电厂

内部独立设置) ,阎家河组团邮政局所2处:

① 邮政通信枢纽:在中心城区建设西路新建邮政通信枢纽,作为全市的邮件处理中心。 ② 邮政局:保留现状位于中心城区博达路的麻城市邮政局,作为全市综合性的邮政管理中心。

③ 邮政支局:

a. 保留现状中心城区十字街、黄金桥2座邮政支局;

b. 中心城区新建3处邮政支局,分别为城东区邮政支局、低碳产业园区邮政支局和金桥南邮政支局;

c. 保留现状中馆驿邮政支局和阎家河邮政支局; ④ 邮政所:

规划中心城区新建9处,中馆驿组团新建2处,阎家河组团新建1处,每处占地面积200m2。

中心城区邮政局所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拆建情况 选址 用地规模(ha) 1 麻城市邮政通信枢纽 新建 建设西路 1 2 麻城市邮政局 保留 博达路 0.5 3 十字街邮政支局(一等) 保留 鼓楼路 0.25 4 黄金桥邮政支局(一等) 保留 金桥大道 0.25 5 城东区邮政支局(一等) 新建 城东大道 0.25 6 低碳产业园邮政支局(一等) 新建 兴广路 0.25 7 金桥南邮政支局(一等) 新建 金广大道 0.25 8 将军邮政所 新建 将军路 0.02 9 兴才邮政所 新建 兴才路 0.02 10 金广邮政所 新建 金广大道 0.02 11 金虹邮政所 新建 金虹大道 0.02 12 金通邮政所 新建 金通大道 0.02 13 金陵邮政所 新建 金陵大道 0.02 14 金龙邮政所 新建 金龙大道 0.02 15 兴业邮政所 新建 兴业路 0.02 16 博达邮政所 新建 博达路 0.02 中馆驿组团邮政局所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拆建情况 选址 规模(ha) 1 中馆驿邮政支局(一等) 保留 振兴路 0.25 2 和平邮政所 新建 和平路 0.02 3 和世邮政所 新建 和世路 0.02 阎家河组团邮政局所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拆建情况 选址 规模(ha) 1 阎家河邮政支局(三等) 保留 正智街 0.15 2 正义邮政所 新建 正义路 0.02 (2) 电信规划

① 预测2030年麻城市中心城区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32万门;中馆驿组团电话设备容量为8万门,阎家河组团为2万门。

② 中心城区规划保留现状金桥大道1处电信局,作为麻城市综合电信枢纽局。保留现状博达路端局、陵园路端局、城东区端局。另新建2处端局。

中心城区电信局、电信端局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拆建情况 选址 规划容量(万门) 规模(ha) 1 麻城市综合电信枢纽局 保留 金桥大道 10 0.9 2 博达路端局 保留 博达路 5 0.35 3 陵园路端局 保留 陵园路 5 0.35 4 城东区端局 保留 河东大道 5 0.35 5 将军路端局 新建 将军路 5 0.35 6 低碳工业园区端局 新建 金桥大道 2 0.2 ③ 中馆驿组团新建8万门电信端局1处,占地0.5ha。阎家河组团新建2万门电信端局1处,占地0.2ha。

(3)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全面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远期达到90%以上。规划建设1处市级的广播、电视中心,规划占地面积1.5ha。 第114条 燃气工程规划

① 天然气气源为麻城城区燃气规划的供气主气源,管道液化石油气作为麻城城区的近期管道燃气的启动气源,远期为补充气源;中馆驿组团远期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补充气源;阎家河组团远期仍以液化石油气为主要气源。

② 预测2030年城区天然气年用气量为4136.29万m3/年,中馆驿组团年用气量为992.71万m3/年。 ③ 规划于低碳产业园区西北面新建天然气门站,并结合门站合建一个储气能力为8.36万m3的储配站,总占地7.9ha。在规划区范围内共规划CNG加气站7座

④ 确定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为中压一级压力供气,直接由中压管配气,在小区建筑组团内安排设置中小型调压装置(调压箱或调压站),经调压箱调压至用户。

第二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第115条 环保环卫规划原则

实行统一规划,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化害为益,变废为宝,控、防、治、管并施。

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开发资源、治理污染,以保护城区生态平衡,改善其生态环境为原则。

第116条 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① 空气环境

a.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 的天数大于300天/年。 b. 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 ② 水环境

a. 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b. 举水河、浮桥河、桃林河流域控制断面水质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大于90%。 c. 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 100%。 d. 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③ 城市噪声环境

a.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db。 b.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小于70db。 c.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95%。 ④ 固体废弃物环境

a.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于90%。 b.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C. 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和医疗废物全部实现安全处置。 第117条 污染控制措施

(1) 实行分区分级控制 ① 一类环保功能区:城市主要生活居住区,范围东南至举水河,西至金桥区金通大道,

北至沪汉蓉高铁,该区域禁止工业项目及有污染仓储物流项目建设,按高标准进行绿化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② 二类环保功能区:城东区、金桥区金通大道以西部分,中馆驿、阎家湖二组团生活居住区。该区域要禁止有污染工业项目及仓储设施建设,对区内污染扰民工业企业调整外迁,配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绿化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③ 三类环保功能区:城西低碳产业园区,中馆驿镇工业园区,以及阎家河镇工业园区,区域重点加强工业污染的治理,合理进行产业类型选址布局,加强工业废水收集及集中统一处理。

(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 工业用地采用一、二类工业分片集中布局。

② 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现有燃烧设备逐步该用清洁能源,逐年削减城区居民生活用煤量;对在用燃烧设备实施脱硫治理和燃用低硫优质煤双重治理。

③ 鼓励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机动车,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对规划区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④ 加强对城区内施工现场和道路、市场、露天堆场和货场的管理,落实防治扬尘污染措施。

⑤ 把规划区的绿化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 (3) 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 划定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加强对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工作。

② 限期治理现有水污染,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③ 完善城区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④ 推行节约用水的奖励措施,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4) 固体废弃物整治措施 ①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置。 ② 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5) 噪声污染整治措施 ① 合理调整城区交通设施布局。 ② 加强交通及车辆管理。 ③ 提高规划区绿地率。 第118条 环卫规划目标

结合麻城城区的开发,建设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整洁卫生、配套齐全的环卫设施。规

划近期垃圾日清运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小于70%;远期垃圾日清运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0%。 第119条 垃圾收集方式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堆放管理。

规划区内生活垃圾推行垃圾袋装化,定时上门收集;生活垃圾由手推车运至收集站,再由大型密封式收运车运至垃圾处理场。 第120条 环境卫生整治措施

① 规划区内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均直接排入规划区污水管,最终排入规划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公厕全部建成水冲式。

② 规划区内的医疗垃圾由专运车辆运至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③ 生活垃圾由垃圾清运车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

④ 工业垃圾尽量实现资源化、能源化处理,工厂建立自己的垃圾清运系统,由环卫部门监督、管理。

第121条 环卫设施规划

① 垃圾处理场

用垃圾填埋技术与焚烧技术相结合来处理垃圾,不能焚烧的垃圾均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近中期保留现有七里岗村生活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能力250吨;规划远期在中馆驿镇镇区以西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平均日处理能力550吨,总库容175万m3,规划使用年限15-20年,垃圾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

② 垃圾转运站

根据每0.7~1.0km2设置一处的原则,整个城区布置15个中型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200m2/座,周边绿化隔离带不小于3米,垃圾由此直接送往垃圾处理场。另外供居民直接倾倒垃圾的小型垃圾收集箱,服务半径不大于200m,占地面积不小于40m2。

③ 公共厕所

下列范围应设置公共厕所: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车站、码头、展览馆、文化馆等公共建筑附近;风景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他公共场所;居住区。

第二十二章 综合防灾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第122条 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按照“平战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① 控制城区特别是中心地区的人口与建筑密度,城市建设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和蓄滞洪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灾害毁伤后果;

② 加强对危险品源科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管理; ③ 重要目标应相对分散布局,充分考虑和满足人防要求;

④ 市政公用设施要分散布置,地上与地下结合,环状连通,多路输送,增加抗灾应变能力,兼顾人防要求;

⑤ 加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医疗急救网络,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保护山体森林生态安全;

⑥ 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建设城市灾害避难场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防灾避险;

⑦ 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紧急疏散交通网络,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⑧ 加强环境监管,建立环境应急系统,尤其应落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

第123条 防洪排涝规划

(1) 防洪措施 ① 举水河防洪措施:举水河城区段的堤防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城区举水河上游段,即孝感乡路以北、北环路以南的举水河西侧防洪堤,金虹大道以北、北环路以南的举水河东侧防洪堤,结合两侧道路,构筑钢筋混凝土式路堤,堤防工程级别为一级。城区举水河下游段东西两侧采用普通石堤,堤防工程级别二级。在城区河流入举水河口处设置防洪闸。

② 桃林河防洪措施:沪汉蓉高速公路以北的桃林河上游堤防工程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两侧防洪堤采用普通石堤,堤防工程级别为四级。沪汉蓉高速公路以南的桃林河下游堤防工程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两侧防洪堤采用普通石堤,堤防工程级别为二级。桃林河水库堤防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水库防洪堤采用混凝土堤,堤防工程级别为一级。在阎家河组团河流入桃林河口处设置防洪闸。

③ 浮桥河防洪措施:浮桥河水库堤防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水库防洪堤采用混凝土堤,堤防工程级别为一级。浮桥河水库以南,沪汉蓉高铁以北的浮桥河段堤防工程按50

年一遇标准设防,两侧防洪堤采用普通石堤,堤防工程级别为二级。沪汉蓉高铁以南的浮桥河段堤防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两侧防洪堤采用混凝土堤,堤防工程级别为一级。

④ 山洪防治:麻城地处山区丘陵地带,防洪应特别注意山洪防治。中心城区的山洪主要来自城北五脑山及城东山体的洪水,规划在五脑山山脚开辟截洪沟,拦截城区北部山洪,截洪沟接山脚河流,拦截洪水最后排入城区水系河道,最终排至举水河。在城东沿游园路开辟截洪沟,拦截城区东部山洪,截洪沟结合城区雨水管道和山脚水系,拦截洪水经由雨水管道和城区水系河道最终排至举水河。

(2) 排涝规划 ① 旧城内涝区防治措施:本区疏通拓浚东、西护城河及西侧的汪家河内河河道,河道两侧采用混凝土岸堤,最窄河道宽度不小于5米,排涝标准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分别在护城河及其西侧内河的中游及入举水河口规划排水泵站帮助抽排积水,并在举水河口规划防洪闸,防治洪水倒灌。同时结合旧城排水管网规划,改造旧排水管网,增建新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排放,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② 金桥北内涝区防治措施:本区有两条自东向西流向的河流,最后汇至浮桥河支流,规划疏通拓浚这些河道,河道两侧采用普通石岸堤,最窄河道宽度不小于3米,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保留并改造该片区西部的洼地为金桥北综合公园湖泊,起到滞、蓄、排涝作用。同时在两河流交汇处及浮桥河支流入浮桥河入口处设置排水泵站,帮助抽排积水,并在入浮桥河口规划防洪闸,防治洪水倒灌。

③ 城东内涝区防治措施:本区内有一条自东北至西南流向的河流,规划规划疏通拓浚这些河道,河道两侧采用普通石岸堤,最窄河道宽度不小于3米,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在该河流汇入举水河河口设置排水泵站,帮助抽排积水,并在入举水河口规划防洪闸,防治洪水倒灌。 第124条 消防规划

① 保留麻城现状消防大队,位置在金桥新区内金桥大道中段,消防站等级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3000m2,服务主要中心城区。

② 在旧城区将军路中段规划城北消防站,等级为二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服务旧城区。

③ 在城南将军路南段规划城南消防站,等级位二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服务城南片区。

④ 在城东大道中段东侧地块内规划城东消防站,等级位二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

⑤ 在低碳产业园规划城西消防站,等级为二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服务低碳产业园区。

⑥ 在中馆驿组团坤龙大道中段规划中馆驿消防站,等级为二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服务中馆驿组团。

⑦ 在阎家河组团内麻张公路中段规划阎家河消防站,等级为二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服务阎家河组团。 第125条 人防规划

(1) 设防标准 麻城为三类人民防空设防城市。 (2) 重要目标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

麻城重要防护目标为:政府大楼、指挥所等行政机构;工矿企业、科研教育、医院等城市产业、教育及医疗设施;桥梁、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铁路站场等交通枢纽设施及线路;河堤、水库大坝、变电站、水厂、电力电信设施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油库、粮库等重要仓储设施。

(3) 人防工程规划 ① 中心城区配套人防工程设施面积37.5-50万平方米,中馆驿组团配套人防工程设施面积9-12万平方米,阎家河组团配套人防工程设施面积2.25-3万平方米。

② 规划保留融辉公司2处防空地下室及亚贸商厦的1处防空地下室;在麻城南火车站站前广场、麻城北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两处集中地下人防工程,同时在旧城将军路商业街、金桥新区金通大道商贸中心处结合地下商业空间建设两处集中地下人防工程。

③ 城区结合南湖文化公园、进桥南主题游园和城东人间四月天主题公园,建设适量的地下停车场,战时可作为疏散隐蔽的地下防空室。

④ 在中心城区市政府规划建设地上地下综合防灾指挥中心。

⑤ 城市新建10层(含)以上或基础埋置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除以上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2000m2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2%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开发区、工业园区、报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除以上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筑,按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和2%的比例集中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第126条 防震规划

① 麻城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一般建筑按6度设防。城市交通、能源、通信、电力、

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按7度设防。核电站等特殊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需专门研究。医院门诊、病房、幼儿园、中小学教室、学生宿舍和食堂、大型商场、影剧院等重点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须超过8度。所有新建、改扩建工程,从场址选择、平面规划、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规划发证、施工管理直至验收,都必须严格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进行抗震设防,重点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② 规划区集中的防震疏散场地有中小学操场及体育场、滨河两侧生态防护绿地、居住区公园绿地等。城市干道是战时及避震时疏散救援的主要道路,应保证这些通道在震后有7米以上的行车宽度。

第127条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① 麻城地质灾害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

泥石流防治:对城区北部、西部和东部的河、溪水系,道路工程沿线实施严格的植被固土措施,在水系上游开挖截流沟和小水库调蓄径流,对于泥石流潜在危险大的区域,在其下游构建拦挡坝,对进入城区的水系整治疏通河道,砌筑石堤河岸。通过城区段修建排导沟,同时定期排挖河道泥沙。在五脑山脚下的老城区和金桥片区及城东新区建设泥石流预警预报体系。

② 滑坡崩塌防治:严格控制在城北、城东接近山体的位置建设施工活动。在城市危岩滑坡崩塌禁建区内,禁止从事开挖、打洞、采石、取土、堆物、排水渗透等非治理建设活动。确需在该范围内及附近进行建设施工的,规划部门在确定红线前,应当征求市政管理局的意见,建设单位必须对该地区作出地质勘察评价和可行性治理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对于无法避免开挖山体的裸露山体必须砌筑至少混凝土防护墙,同时在防护墙内侧开挖排水沟,引导洪水进入城市排水系统,且保证山体的植被覆盖。 第128条 综合防灾场所规划

① 防灾场所规划:本次规划17处一级防灾避难场所,分别为:游园路以东的三个游园片区、城北水体公园、河东中心公园、南湖文化公园、举水河西岸滨河绿地、金桥南主题游园、金桥北综合公园、低碳产业园区公园绿地、麻城一中及实验高中组合片区、麻城体育中心用地、市政府综合防灾指挥中心区、麻城南站站前广场区、麻城北站站前广场区、金桥新区金通大道上城市商贸中心区(地上、地下空间)、旧城将军路商业街区地下空间。除此之外的城区大型停车场用地、中小学、区级及居住区级绿地为二级防灾避难场所。防灾场所内的地面主体建筑应提高抗震、防火等级及耐淹性能,在满足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建筑物集中布置,留出开放空间,同时保证这些区域的供水、供电等基本生命线工程的在灾难发

生时能正常运转。

② 综合防灾通道规划:规划城市干道为战时及避震时疏散救援的主要道路,应保证这些通道在震后有7米以上的行车宽度。 第129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1) 地下防灾指挥中心:在麻城市政府结合广场、绿地建设综合防灾指挥中心,加强地下通信设施的建设,保证战时通信系统的畅通,满足战时政府指挥的需要。

(2) 地下商业:考虑在金桥新区商贸中心及旧城将军路商业街区开发地下商业,平时可作为商业开发,战时作为隐藏的地下防空室。

(3) 地下停车场:城市级别的行政文娱商业设施需配建一定比例的地下停车场,南湖文化公园、金桥南主题游园和城东人间四月天主题公园建设适量的地下停车场地,战时作为疏散隐蔽的地下防空室。

(4) 地下防空室: ① 专门地下人防工程:保留融辉公司2处防空地下室及亚贸商厦的1处防空地下室;在麻城南火车站站前广场、麻城北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2处集中地下人防工程。

配建防空地下室:城市新建10层(含)以上或基础埋置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除以上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2000m2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2%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开发区、工业园区、报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除以上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筑,按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和2%的比例集中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第二十三章 空间发展时序及近期建设规划

第130条 空间发展时序

(1)近期(2012—2015)

近期建设分为重点开发区、重点改善区和重点培育区。

① 重点开发区:金桥综合中心区、金桥南综合产业区、金桥北物流市场区。 ② 重点改善区:旧城南湖片区、旧城龙池片区。

③ 重点培育区:城东杜鹃大道片区、小河头片区、低碳产业园一期起步区。 (2)中期(2016—2020)

中期重点推进金桥新区外围南部和北部地区,以及旧城外围南部和北部地区的建设,同

时进一步完善近期建设片区的功能空间布局,初步构建较为完整的中心城区主体功能格局,主要建设区域包括:金桥新区南部外围区、金桥新区北部区域、旧城南部地区、旧城北部地区、城东新区部分、低碳产业园区部分。

(3)远期(2021—2030)

远期在城区主体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外围新区,包括城西低碳产业园区、城东新区及旧城北部公园绿地。

第131条 近期建设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 规划原则 ① 前瞻性原则 ② 综合性原则 ③ 针对性原则 ④ 实施性原则 ⑤ 法规性原则 (2) 指导思想 ① 促进发展 ② 注重民生 ③ 夯实基础 ④ 改善环境

第132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及规模

(1) 近期建设期限:2012-2015年

(2) 人口规模:中心城区城镇人口:28万人 (3) 用地规模:中心城区用地规模:36平方公里 第133条 近期重点发展片区

(1) 重点开发区

① 金桥综合中心区:金桥综合中心区位于金桥区核心区段,西抵兴发路,东至孝感乡路;北抵金昌路,南至金广大道。

② 金桥南综合产业区:金桥南综合产业区位于金桥区南侧,区域边界不甚规整,总体上西抵兴达路,北至金桥大道,南到金寿大道,东至兴运路东侧。

③ 金桥北物流市场区:金桥北物流市场区位于金桥区北部,紧邻麻城高铁站,交通区位

突出。

(2)重点改善区

① 旧城南湖片区:旧城南湖片区西至孝感乡路、东至东浦路,北抵金桥-杜鹃大道、南抵金广大道。

② 旧城龙池片区:旧城龙池片区西至中部商贸城,北到博达路,南抵杜鹃大道,东至东浦路。

(3) 重点培育区

① 城东杜鹃大道片区:城东杜鹃大道片区西至柏举路,东至游园路,南到杜鹃大道。 ② 小河头片区:小河头片区西至柏举路,北至规划西环路,南抵河东大道,东至游园路。③ 低碳产业园一期起步区:低碳产业园一期起步区西至规划兴源路,东到兴业钢铁厂,南至金虹大道,北抵金广大道。 第134条 近期建设总体框架

近期建设的总体结构为:“一心两轴,三区一带”。 一心:金桥综合中心。

两轴:南北向金通大道,东西向金桥-杜鹃大道两大发展轴线。 三区:金桥综合中心区、金桥南综合产业区和金桥北物流市场区。 一带:举水河蓝带。 第135条 近期建设主要内容

(1) 和谐住区计划 ① 现代社区建设

至2015年,一方面,城市新区居住组团积极向金桥综合中心聚集;另一方面,新区居住用地趋向于在金桥南综合产业区均值发展。累计新增居住用地250ha。

有序开发旧城外缘用地,至2015年,旧城外缘新增居住组团主要分布于举水西岸、南湖公园两翼孝及感乡路北段沿线,累计新增居住用地230ha。

② 住房保障工程

至2015年,保障性住房主要布局于城东小河头工业园区、松鹤路西畈片区、金龙大道东段以及城西金桥南综合产业经济区。新增保障房用地38.48ha,供应住房6000套。

至2015年,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布置安置房用地1.75ha,新城区结合新区开发及主要工业园建设布局还建房用地82.18ha。

③ 城中村改造

结合两河四岸及护城河改造试点河段、城市综合体建设进行城中村改造。

以控制旧城区人口进一步集聚、有序引导人口向外疏散为宗旨,着重整理是有宾馆、政和家园、万和小区等12个地块,占地面积8ha。

(2) 公共设施计划 ① 教育设施

改扩建麻城一中、师范学校、集美学校、南湖中学、城东中学、黄金桥小学。在原志远学校校址新建思源学校,在原麻城理工校址,新建麻城理工学校,初步形成的城南职业教育中心。

② 医疗卫生设施

近期新建大别山中心医院,改扩建麻城人民医院,新建南湖社区医院、孝感乡社区医院、开发区医院三个社区医院,合并和改造了一些小型医院。新增医疗用地20.64ha,规划期末医疗用地25.6ha,人均0.92平米。

③ 体育设施

在孝感乡路和金广大道交叉口建设麻城全民健身中心和麻城体育训练馆,打造全市集中的体育设施。

④ 行政办公

调整旧城现有行政办公用地,在旧城改造的同时,对迁出的行政单位用地进行改造。整合金桥大道沿线行政用地,在金桥大道北部地块建设城市行政中心,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办公环境,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

⑤ 商贸设施

近期建设新区金桥商业中心和旧城龙池商城-理工综合体商业老城商业中心,新建孝感乡路民俗商业街。通过核心商业区带动商业发展,近期商业发展沿金通,孝感路,将军路延伸。⑥ 社会福利设施

近期结合现有光荣院,在老城区建立市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集中设置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市级福利设施。

(3) 工业园区计划 ① 金桥南综合产业区南拓

近期大力推进金桥南综合产业区空间南拓,形成“中部一流、大别山领先”的制造业平台和示范基地。

② 金桥北物流市场区建设

依托北站加快农资工业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中部农产品现代物流产业

园区等物流配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林产品批发市场、金通湾户外用品城、中部物流商贸城等项目扩建。实施麻城中部商贸物流城二期扩建项目,壮大规模,打造其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汽配商贸城”。适度推进小河头农机农贸大市场建设。

③ 低碳产业园一期起步区建设

推动低碳产业工业园区跨大广高速向西发展,限制园区西片区大规模扩张。城西低碳产业园西片区近期在农产品加工、光电科技及商贸物流园的基础上,对于园区新引进的项目,建议优先在园区东片区落户。

④ 小河头工业园区起步区建设

推动工业园区跨举水向东发展,限制园区大规模扩张。小河头工业集中区近期在花岗石材、汽车配件、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基础上,引进和推动一批现代制造业项目,集约建设以利普生和鸿源长、通达为核心的电子信息项目。配合北部农机农贸商贸物流市场的建设,将小河头打造成为“以产业制造为基础,农产品工贸为特色”的产业平台。

(4) 综合交通计划 ① 新区骨网构建

金桥新区先行搭建“五横四纵”(“五横”——北环路、金昌路、金桥大道、金广大道、金虹大道。“四纵”——兴达路、兴发路、金通大道、孝感乡路。)的主干路网骨架和“五横三纵”(“六横”——金达路、金顺路、金龙大道、金陵大道、金寿大道、建设西路。“三纵”——兴隆路、金裕路—金源路、金隆路。)的次干路网骨架。同时建设金华路、金荣路两条支路。

② 旧城路网优化

旧城硬化刷黑孝感乡路、北环路(现在博达路东段)、老西环路(博达路至金龙大道段)、将军北路、将军路(金桥大道至金龙大道段)、建设西路(老西环路以西)、工业路、建设路、建设西路、东浦路、兴德路、老麻北路、和平路南段。

新建幸福路北段、和平路北段、兴才路中段、孝感乡街、金兴路、将军路(金龙大道至金广大道段)、老西环路(金龙大道至金广大道段)。

通过连接博达路与北环路,新建金兴路、孝感乡街,刷黑拓宽建设西路(老西环路至北环路段),改善城区北部旧城与金桥北区东西向联系。

通过硬化刷黑将军路(金桥大道至金龙大道段)、老麻北路,新建将军路(金龙大道至金广大道段)、老西环路(金龙大道至金广大道段),改善旧城南北向联系。

③ 近期南北分流

上跨京九铁路南段,建设兴源路、金虹大道,形成兴源路—金虹大道—南湖路—金广大道—游园路—游园路西侧支路南部分流线路。

下穿京九铁路北段,建设金昌路,形成兴源路—金昌路—北环路部分段—博达路—将军路北部分流线路。

④ 交通站场建设

撤销麻城市汽车客运一站和顺和车站,新建麻北客运站、麻东客运站和金通湾客运总站。 ⑤ 静态交通

保留市平安停车场,新建博达路停车场、南站停车场、北站停车场、游园路停车场、大别山游客集散中心附属停车场、杜鹃大道停车场、金广大道停车场。

⑥ 公交交通

规划1路、2路、3路、5路、6路5条公交线路,麻城北公交首末站、麻城南公交首末站、二桥东公交首末站、将军路公交首末站、一桥东公交首末站、孝感乡路公交首末站、陵园路公交首末站7个公交首末站。

(5) 基础设施计划 ① 给水设施

扩建东门水厂,由现有的日供水能力3.5万m3/d提升至5万m3/d,占地规模达到1.6公顷。启动金桥水厂二期工程,预计金桥水厂在2015年达到日供水量5万m3/d的水平。

② 污水设施

改造扩容东门水厂,污水处理规模为3.5万m3/d,占地约3.5公顷。主要负责城市旧城区以及金桥南的污水处理。

新建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m3/d,占地约2.6公顷。主要负责金广大以北,孝感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建两座污水提升泵站,规模为5千t/d*2。主要负责将金桥南段截污干管收集到的污水通过加压送到城东水厂进行污水处理。

③ 电力设施

新建城南新区110kV变电站,主要供应金桥南的城市用电。

新建小河头工业园110kV变电站,主要供应城东小河头工业园用电。 提升松鹤变电站至110kV(现状35kV),提高旧城区的城市供电能力。 ④燃气设施

新建城西天然气门站,保留城区现有天然气门站,远期作为城区燃气调压站使用;结合新建的天然气门站配置天然气储配站,用以储气、调峰。

(6) 生态城市计划 ① 区域生态保护

继续推进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绿楔的保护和修复。重点加强对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绿楔的保护和修复。逐步启动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绿楔建设,加快市域内的山体复绿、退耕还林、长防林、绿色通道等林地建设,构建“三楔入城”基本生态框架。

② 生态绿廊建设

继续完善以京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武麻横向连接线以及大广高速、武麻高速为重点的两高三铁交通走廊绿化工程。

③ 公园建设

建成麻城文化公园、河东中心公园、小河头生态湿地公园以及滨河公园,并与举水河形成“四星拱月”的兰带串碧珠的生态景观格局。

④ 生态修复

升级主城区污水处理等级,加快分流制改造,完善污水管网,推进新城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

近期重点对举水河、城区内东护城河、城区内水库的水体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实施滨河防护林、山体复绿、退耕还林和长防护林等项目的建设。

(7) 城乡统筹计划

① 农村人口转移及新农村建设

根据“一心”“一区”“一环”的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移民政策与法规,逐步引导麻城农村人口向城区、镇区、社区进行梯度转移。

② 特色旅游工程建设

以中国“杜鹃花节”为突破口,以龟峰山风景区为龙头,整合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天景山漂流景区等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东部生态休闲旅游区。

依托乘马岗-顺河红色精品游,带动西北部红色经典旅游区发展。以烈士陵园和乘马会馆为主体,整合麻城红色旅游资源,一区多园,联合申报国家4A景区。

以杏花村为中心,积极推进西南部乡村休闲旅游,与东北部区域形成各自特色。

第二十四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第136条 规划实施措施

(1) 政府管理机构保障

加强全市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规划决策权、实施管理及实施后的监督检查权利不能下放,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要纳入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

(2) 基础设施建设保障

① 政府财政要加大对城区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通过多种途径融资进行重大公用设施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增长方向。城区近中期重点加强主要过境交通干道、给水、污水处理设施、变配电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空间外向拓展及新区开发。

② 基础设施要试点进行产业化经营和有偿服务,形成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土地开发政策保障

① 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解决部分城市发展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矛盾。

② 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建立土地计划供应储备机制,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原则;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市场运作”的方针,集约使用城市建设用地。

(4) 财政税收政策保障

政府财政税收一方面应在城市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融资支持外,另一方面也要对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中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提升。

第137条 规划管理措施

(1) 突出规划的权威性

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依法批准后,即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律文件,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确需修改的,则应按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② 规划区内各类城市建设活动均应纳入统一规划管理,保证城市各项建设活动能按照批准后的城市规划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

③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进行城市

规划管理。

(2)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有关要求,应当建立与城市规划区范围相适应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涵盖中心城区、各类开发区及近郊村镇,注重控制城乡结合部村镇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 完善各层次规划编制

① 进一步编制各类各层次相关规划,建立完善各层次相关规划,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深化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② 组织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时序,确定城市近期主要建设项目及规划布局。

③ 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近期要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并抓紧编制规划区内村、镇规划。

④ 进一步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及城市设计,深化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建设安排。

(4) 健全各类监督体制

① 建立多维监督体制,保障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实施。 ②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规划地位。

③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政协与社会团体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体制。

第二十五章 附 则

第138条 本规划由文本、图件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题研究报告)三部分组成,文本和图件具有法律效力。

第139条 本规划自麻城市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由麻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解。 第140条 本规划经批准后,可作为下层次规划成果编制的依据。

本文本中宋体加粗加下横线部分为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附录1 中心城区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占城市建设 人均用地 序用地 (h㎡) 号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人)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R 居住用地 790.17 1450.20 32.79 26.74 36.9 29.0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246.08 498.57 10.21 9.19 11.5 10.0 A1 行政办公用地 81.96 96.01 3.40 1.77 3.8 1.9 A2 文化设施用地 1.61 33.74 0.07 0.62 0.1 0.7 2 A3 其教育科研用地 127.67 284.89 5.30 5.25 6.0 5.7 A4 中 体育用地 3.25 25.44 0.13 0.47 0.2 0.5 A5 医疗卫生用地 23.59 53.23 0.98 0.98 1.1 1.1 A6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2.04 5.27 0.08 0.10 0.1 0.1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51.96 640.69 6.31 11.81 7.1 12.8 3 其中 大型批发市场 128.6 170.61 5.34 3.15 6.0 3.4 4 M 工业用地 399.35 985.56 16.57 18.17 18.6 19.7 5 W 物流仓储用地 152.09 434.86 6.31 8.02 7.1 8.7 S 交通设施用地 398.44 653.98 16.53 12.06 18.6 13.1 S1 城市道路用地 346.44 590.00 14.37 10.88 16.2 11.8 6 S3 其中 综合交通枢纽用地 24.65 32.66 1.02 0.60 1.2 0.7 S42 社会停车场用地 27.35 31.31 1.13 0.58 1.3 0.6 U 公用设施用地 23 66.21 0.95 1.22 1.1 1.3 U11 供水用地 7.07 14.77 0.29 0.27 0.3 0.3 7 U12 其供电用地 5.44 11.60 0.23 0.21 0.3 0.2 U13 中 供燃气用地 1.9 8.68 0.08 0.16 0.1 0.2 U21 排水设施用地 4.55 16.78 0.19 0.31 0.2 0.3 G 绿地 39.07 692.88 1.62 12.78 1.8 13.9 公园绿地 11.33 492.18 0.47 9.08 0.5 9.8 8 G1 G2 其中 防护绿地 11.25 190.74 0.47 3.52 0.5 3.8 G3 广场 16.49 9.95 0.68 0.18 0.8 0.2 9 储备用地 209.87 — 8.71 — — — 10 总用地 2410.03 5422.95 100 100 112.5 108.5 备注: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2010年现状建成区人口21.42万人,2030年规划常住人口50万人。

附录2 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城区规划主干道一览表

编号 路段名称 走向 路段起点 路段终点 红线 路段 横断面 绿化带宽宽度(米) 长度(米) 类型 度(米) 备注 1 北环路 东西 兴达路 东环路 40 12663 G1-G1 10*2 2 金昌路 东西 兴财路 孝感乡路 42 9952 F2-F2 3 金桥大道 东西 兴财路 东环路 60 10664 A1-A1 10*2 4 金广大道 东西 兴达路 东环路 60 10126 A1-A1 10*2 5 金虹大道 东西 兴源路 东浦路 42 9635 F1-F1 10*2 30 I-I 6 博达路 东西 老西环路 北环路 (举河西) 60 5884 (举河西) 30*2 A2-A2 (举河东) (举河东) (举河东) 7 兴源路 南北 金立路 南环路 40 6100 G-G 8 兴达路 南北 北环路 南环路 45 6157 E-E 9 兴发路 南北 北环路 金寿大道 45 5454 E-E 10 金通大道 南北 北环路 金寿大道 55 5802 B-B 11 孝感乡路 南北 北环路 金寿大道 45 6236 E-E 20*2 12 将军路 南北 北环路 金寿大道 50 7507 D-D 36 H-H 13 城东大道 南北 北环路 金广大道 (博达路以北) (博达路以北) 30 7024 I-I (博达路以南) (博达路以南) 14 游园路 南北 北环路 金广大道 36 5775 H-H 13 东环路 南北 北环路 南环路 50 14091 D1-D1 10*2 14 南环路 南北 中馆驿中昌路 东环路 50 10499 D1-D1 10*2

城区规划次干道一览表 编号 路段名称 走向 路段起点 路段终点 红线宽度 横断面(米) 类型 备注 1 金立路 东西 兴财路 兴进路 30 I-I 2 金福路 东西 兴辉路 兴光路 24 K-K 3 金安路 东西 兴财路 物流园 40 G-G 4 金伟路 东西 兴辉路 兴业路 20 L-L 5 金义路 东西 兴辉路 兴业路 20 L-L 6 兴财路 南北 金立路 金虹路 40 G-G 7 兴广路 南北 金立路 金虹路 40 G-G 8 兴进路 南北 金立路 金桥大道 30 I-I 9 兴业路 南北 金福路 金虹大道 40 G-G 10 兴光路 南北 金福路 金昌路 24 K-K 11 金达路 东西 兴发路 孝感乡路 36 H-H 12 金顺路 东西 兴隆路 孝感乡路 30 I-I 13 金龙大道 东西 兴达路 将军路 60 A3-A3 14 金陵大道 东西 兴达路 东浦路 30 I-I 15 金寿大道 东西 南环路 将军路 42 F1-F1 16 兴隆路 南北 金昌大道 金寿大道 45 E-E 17 金裕路 南北 北环路 金桥大道 36 H2-H2 18 兴文路 南北 金龙大道 南桥主题游乐园 24 K-K 19 金隆路 南北 环路 金桥大道 36 H-H 20 兴信路 南北 金龙大道 旅游服务中心 36 H-H 22 建设路 东西 北环路 东浦路 30 I-I 23 陵园路 东西 兴德路 鼓楼路 30 I-I 24 鼓楼路 东西 陵园路 东浦路 16 N-N 25 西正路 东西 鼓楼路 南正街 30 I-I 26 朝圣门路 南北 南正街 金陵大道 30 I-I 27 台湾街 东西 孝感乡路 将军路 24 K-K 28 孝感乡街 东西 金达路 台湾街 24 K-K 29 兴才路 南北 建设路 金桥大道 24 K-K 30 西环路 南北 五脑山南公路 金陵大道 30 I-I 31 工业路 南北 建设路 杜鹃大道 30 I-I 32 南湖路 南北 杜鹃大道 金广大道 30 I-I 33 东浦路 南北 北环路 孝感乡路 24 K-K 34 金醇路 南北 北环路 兴运路 20 L-L 35 金瑞路 东西 柏举路 游园路 30 I-I 36 柏举路 南北 北环路 金广大道 20 L1-L1 东侧50米绿化带 37 兴运路 南北 博达路 金禄路 24 K-K 38 河东大道 东西 柏举路 东环路 40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