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题库 下载本文

参考答案:B

34.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的作家是 A. 辛弃疾 B. 苏轼 C. 秦观 D. 晏殊

参考答案:D

35.周作人曾赴哪个国家留学并深受该国文学的影响?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日本

参考答案:D

36.本文中的“俗谛”在佛教用语中与下列哪个词语有相对的关系? A. 现实 B. 真谛 C. 箴言 D. 经典

参考答案:B

37.()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A. 《看云集》 B. 《边城》 C. 《八骏图》

D. 《鸭窠围的夜》 参考答案:A

38.下列作品属于律诗的是 A. 王维《老将行》 B. 白居易《长恨歌》

C.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D. 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D

39.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二境为: A.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 欲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参考答案:B

40.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代表了一种什么精神? A. 自由 B. 懒惰 C. 勤勉 D. 忠诚

参考答案:A

1.《史记·刺客列传》里,司马迁人物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 A. 尺八匕首不及七尺之剑 B. 太子丹处置失当 C. 剑术粗疏

D. 效法曹沬生劫之 参考答案:B

2.《楚辞·渔父》的语言形式特点是: A. 白话 B. 骈散相间 C. 赋体 D. 骈体

参考答案:B

3.现代诗人戴望舒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 九叶派 B. 朦胧诗派 C. 现代派 D. 新月派

参考答案:C 4.梵·高是哪国的画家 A. 德国 B. 荷兰 C. 意大利 D. 英国

参考答案:B 5.本文的体裁是? A. 记人散文 B. 掌故笔记 C. 报告文学 D. 记旧散文

参考答案:B 6.鲁迅的《野草》属于 A. 戏剧集 B. 杂文集 C. 散文诗集 D. 小说集

参考答案:C

7.下列哪种作品不是王小波创作的 A. 《个狗主义》 B. 《黄金时代》 C. 《沉默的大多数》 D. 《思维的乐趣》 参考答案:A

8.《史记·刺客列传》起首写荆轲分别与盖聂和鲁句践交往的故事,这里运用的手法是 A. 细节描写

B. 场面描写 C. 先抑后扬 D. 侧面烘托

参考答案:C 9.《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一词中最被王国维赞叹的词句是 A.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B.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C.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D.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参考答案:C

10.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曾提到阿Q与徐志摩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语言的哪种功能?

A. 信仰功能 B. 表意与交流 C. 心理功能 D. 修辞作用

参考答案:D

11.《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里,陈寅恪认为王国维自沉的原因是 A. 殉清

B. 与罗振玉的个人恩怨 C. 受悲观主义哲学影响 D. 殉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D

12.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王小波对这只猪的基本态度是? A. 冷漠和无所谓 B. 厌恶和责备 C. 喜爱和尊敬 D. 仇恨

参考答案:C

13.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代表了一种什么精神? A. 忠诚 B. 勤勉 C. 自由 D. 懒惰

参考答案:C 14.王小波的思想倾向是 A. 权威主义 B. 专制主义 C. 自由主义 D. 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C

15.在北宋的新旧党争中一般将苏轼视为 A. 旧党 B. 中间派

C. 骑墙派 D. 新党

参考答案:A 16.《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最为悲观的词句是 A. 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B.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C. 独倚栏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D.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参考答案:D

17.此文末尾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请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人物并不在这五人中? A. 豫让 B. 聂政 C. 专诸 D. 要离

参考答案:D

18.在北宋的新旧党争中一般将苏轼视为 A. 中间派 B. 旧党 C. 骑墙派 D. 新党

参考答案:B

19.“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是苏轼对哪位作家的惋惜慨叹? A. 晏殊 B. 秦观 C. 黄庭坚 D. 晁补之

参考答案:B

20.关于《蒹葭》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传说文人认为它有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的目的 B. 它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

C. 清人认为它是招隐难致或思慕贤人之作。 D. 今天我们认为它是一首带有政治色彩的诗歌 参考答案:D

21.( )是沈从文30年代散文的代表作。 A. 《柏子》 B. 《边城》 C. 《受戒》

D. 《湘行散记》 参考答案:D

22.《庚子西狩丛谈》所叙之事是什么? A. 1937年日军攻占北京。 B. 1936年西安事变。

C.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 D.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