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70559 下载本文

精品教育

2.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学习伙伴之间真诚的评价与鼓励对于他们来说是易于接受的,也可以使学生有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的机会,这便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与默化。

3.在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汇报过程中存在差异时,没有及时给予更正。应共同探讨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操作,所以导致实验的不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尽量克服以不的不足。

-可编辑-

精品教育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谈生活经验:

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

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 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可编辑-

精品教育

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

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 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所要观察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米饭,学生是太熟悉了,但对米饭的味道却从来没有慢慢品尝过,因为平时我们吃饭时嚼的时候短,而且还有菜的味道,所以“米饭咀嚼时间长了,会变甜。”这个事实学生并不能接受。因此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在中午吃饭时,留下一口白米饭,卫生起见,让他们把米饭放在保鲜袋里。上课了,我提示每位学生把米饭含在嘴里咀嚼时间长一点,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我由这个日常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变蓝紫色,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科书提供的图中有十多种食物,目的是提醒学生,可以检验的食物很多,要尽量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检验,增加自己的经验。我让孩子们自己带来食物,尽可能品种多一点,但我们做实验时只要一小片好了,水果、蔬菜、饼干多一点。拿来的东西,实验做好后可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以自己吃的。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平时老师是不允许带零食来的。本课堂孩子们学得特别开心。

在检验苹果时,我们发现有的苹果变色了,有的苹果没有变色,我让他们自己作一下假设,孩子们就说到苹果品种不一样,苹果的味道也是不同的。苹果里面的成份是并不是单一的。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我们只是判断哪种食物里含的淀粉多一些。 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