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读若’。‘读为’亦‘读曰’,‘读若’亦‘读如’。”
钱大昕《古同音假借说》云:“汉人言:‘读若’者,皆文字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并可通其字。”
段与钱的观点不同,其实都不免以偏概全。段强调《说文》中的“读若”只拟其音,不易其字,而不知道其中确实有很多既拟其音,又易其字的。钱强调《说文》“读若”皆假借之例,而不知道其中确实有只拟其音而不是假借的。 八、 读破、破字、易字
读破(也称破读、易字)——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破读”和“易字”有时也用来改正字形的字。因此,前面所说的“读为”、“读曰”以及“当为”、“当作”之类,都可以称作“破读”或“易字”
“读破”也指——改变一个字的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如“恶”字,作罪恶、丑恶解,原读为入声;引申为憎恶解,读去声;用作疑问词,读平声。这也叫做“读破”。
九、 古字某某同、古声某某同、某某义同、某与某古字通
文字通假。如: 《论语·公冶长》:“无所取材。”集解引郑玄注:“古字材哉同耳。” 《大雅·皇矣》:“载锡之光”郑玄笺:“载,始也。”孔颖达疏:“哉载义同” 《大雅·文王》:“陈锡哉周。”毛传:“哉,载。”疏:“哉与载古字通”
十、 当为、当作
训诂中改正误字、误读,则常常说“某当为某”或“某当作某” 《礼记·昏义》:“为后服资衰”注:“资当为齐,声之误也。” 《礼记·缁衣》:“资冬祈寒”注:“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 《诗·邶风·绿衣》笺:“绿当作禄??字之误也。” 十一、 或为、或作、本作、本亦作、本作
用于校勘文字异同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泽薮曰弦蒲。”注引郑众说:“弦或为汧,蒲或为浦”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注:“润或作濡。” 《礼记·曾子问》:“命毋哭。”释文:“毋,本作无。” 《周易·序卦》:“必有所畜。”释文:“畜,本亦作蓄。” 《周易·乾·文言》:“处终而能全其终。”释文:“能全,一本作能令。” 十二、 浑言(统言)、析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 1. 浑言(统言)(通言):笼统地说。 析言:分析地说
两者说明对某词的解释所以不同的原因。 《说文·走部》:走,趋也。段注:“《释名》:‘徐行曰步,急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
《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 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
2. 散言、对言;散文、对文
“对言”就是相对而言,相对而言的文辞就叫“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是“散文”。“对文”和“散文”在唐代就有。
《诗》大序:声成文谓之音。 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对文则
别,散则可以通。 又《诗·齐·南山》:南山崔崔。 正义: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散则可以相通。
《尔雅·释畜》:未成豪,狗。 郝懿行疏:“狗犬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散文,则《月令》言‘食犬’”
第七章 训诂简史
先秦典籍中出现萌芽 两汉时期,训诂学大兴
魏晋南北朝道隧道,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为一切古文献服务 宋:变革时期 元明:趋向衰落 清:训诂的高峰
一、 先秦
(一) 训诂产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语言发展
地域之差:诸侯割据,国家四分五裂,“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古今之差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训诂生 “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特点:· 口头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 个别训释材料散见文献正文 《孟子》:畜君者,好君也 《逸周书》:和,会也;勤,劳也 《庄子》:无财为之贫 · 还有保存在解经性质的“传”、“记”或“说”、“解”中,如春秋三传,《周易》传, 《韩非子》“内外储说”。《管子》五“解”。
(二) 形式和意义
1. 借字义的解释来阐明某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
《论语·颜渊》:叙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 借字形
《左传》中“武”从止从戈,意在停止干戈才称为“武”。《说文》: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故止戈为武。于省吾:武从戈从止,本义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 3. 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
《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二、 两汉
训诂系统化;训诂家和训诂专著出现
(一) 兴盛的原因
焚书遗留古书,古字古音古意难理解,有训诂之要求 工具上,纸的出现,促进训诂发展 政治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学上,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
今文经多靠口耳相传,不拘字词本身,好发微言大义,治经重实用而轻学术,实际上是“为我所用”的义理推测,少有语言文字上的真正训诂。
推动语言文字训诂工作的大规模开展是古文经学。因古文经中多古字古语,明经义先通晓文字,所以古文经更偏重识字考词,且自觉与小学结合,互相为用。
(二) 兴盛的表现
1. 出现大批训诂学家。毛亨、郑玄、许慎、扬雄、刘熙、孔安国、马融、贾逵、孔僖、高
诱、服虔
2. 出现大批训诂专著和注释书。《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 3. 大量注释书。《诗经》有齐鲁韩三家,还有毛诗流传在毛诗。 4. 出现各种训诂方法和术语。形、声、义训在汉成熟。《说文》用字形。《尔雅》用义。《释
名》从声音。
(三) 兴盛期的特点
西汉多注儒家,儒外之注老子
东汉范围扩大,内容涉及多面,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吕氏春秋》、《楚辞》以及纬书、术数之类
摆脱经学附庸之趋势明显。受谶纬迷信深。
(四) 训诂学的奠基;
体例、方法、著作 (五) 地位
辅助阅读古籍; 方言学称为比较方言学的先驱; 文字符号的变化促进字书的出现,逐步形成文字学的基本理论; 开了语源学的先河
三、 魏晋隋唐时期
齐佩瑢以魏晋南北朝为“训诂学的中衰期”
王宁以为是深入和扩展期,标志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1. 再度注释的出现
对汉代的经注再度注释。其一,补充其未言,其二,再次梳理汉代已经注解的地方,以便当时之人能理解。孔颖达《五经正义》、郭璞注《尔雅》和《方言》;皇侃作《礼记义疏》、《论语义疏》;刘炫《孝经述义》、《毛诗述义》。
义疏之类受佛教讲经影响。阐明注义,申述经旨,发掘义理,使经学由传注发展为义疏之学。同时,义疏也在于考据。义疏之类的二度或三度注释材料,保存大量的古训古义,且提供有效的考证方法。如《五经正义》中的本证法、旁证法和理证法。然而“疏不破注”,故而再度注释往往在义理上难以出新,它们是为了正是汉魏传注已有的结论。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