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下载本文

第五章 训诂体式——通释语义的专著

通释语义的专著是相对于随文释义的注疏而言的,两者都是释义的书。但所释的义和释义的方法不同。

随文释义常常局限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某一词语在某一书或某一句中的意义。就释义的方法来看,注疏的释义是随文而释,不必考虑这个词语在别的书中或别的句子中所含的不同的意义。

通释语义的专著所释的意义不局限于某一书,某一句,而是某一词语常用、基本的或全部的意义。因此它的释义方式就不应当是随文释义,而是全面研究各个词语的含义,融会贯通,给予准确简明的解释。

通释语义的专著按内容分为单解语义、音义兼注和形音义结合三类。

一、 单解语义的专著

1. 《尔雅》

它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中最古老的一部书。《尔雅》是秦汉之际的人编成的。(是层累造成的,即一个一个时代的叠加而成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一种分类的词典,共19篇,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的,后16篇是解释各种名物的。

从地位上,《尔雅》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尔雅》第一次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研究、系统整理,汇成通释语义、粗具条理的汉语分类词典,是训诂学有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尔雅》保存了汉语词语的很多古训,虽然这些古训是为了解经,但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前秦其他作品。

2. 《释名》

旧题汉代的刘熙撰。全书共8卷27篇。篇名如下: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

3. 《广雅》和《广雅疏证》

《广雅》三国魏时张揖撰,为增广《尔雅》而作。《广雅》原书分上、中、下 3卷,隋代曹宪作音释,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唐以后析为10卷,王念孙的疏证本分为20卷。因为是为了增广《尔雅》所作,所以在编排上也与《尔雅》一致,分为19类。在训诂方法上也与《尔雅》差不多。一般词语常用同义相训。即把许多同义词或近义词放在一起,用一个单音词来解释。

Eg. 《释诂》:“薄、怒、文、农,勉也。” 《释亲》:“翁、公、爸、爹,父也” 而在解释各种名物时,常常采用下定义的方法

《广雅疏证》23卷,王念孙(字怀祖,江苏高邮人,少年时期师从戴震。)撰。从乾隆52年(1787年)到乾隆60年(1795年)止,前后用8年完成《广雅疏证》。对广雅进行系统的整理,疏证词语举例详实,且运用古音研究的成果,“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为古代汉语的研究作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概括起来约以下五方面:

第一, 发掘了一批语言史料。

第二, 纠正了许多前代的错误解说

第三, 对词和词源意义作了一些有趣的探索; 第四, 揭示了《广雅》的某些体例 第五, 校正了《广雅》的讹误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词义的疏通证明,把训诂原则和方法提示出来,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广雅疏证》、郦道元《水经注》、裴松之《三国志》都是在学术史上价值超过原著者。

4. 《拾雅》和《比雅》

清代学者为弥补《尔雅》和《广雅》的缺漏而作的两部训诂书。 《拾雅》,夏味唐撰。取名之意在于采辑汉唐古训以弥补《尔雅》和《广雅》的缺漏。在《自序》中说“所补大要有三:《尔雅》各部已释而未详,一也。《广雅》已释而未详,二也。《尔雅》《广雅》所遗释,三也”,故其书分为《拾雅释》、《拾广释》、《拾遗释》三篇。

《比雅》10卷,洪亮吉撰。目的也是增补《尔雅》缺漏,又名《转注考》。在体例上完全效仿《尔雅》,分为《释诂》、《释言》等19篇。

5. 《经籍纂诂》

106卷,清阮元主编。清代汉语训诂学资料丰富,乾隆年间,戴震有纂集传注的打算,然未能实现。嘉庆年间,阮元亲定体例,选门生共会集唐以前古籍中的训诂,编成《经籍纂诂》。范围广泛,规模巨大。(宋元明清看不见,有缺;后黄侃发现此缺,意图把唐以后的做完。)

收录的范围包括:

A. 儒家经典和其他古籍中的训诂; B. 唐以前古代注疏中的训诂 C. 唐以前训诂专著中的词语训释 D. 古籍中以正文代训诂者

E. 古籍和碑碣中的通假字以及古人名字与训诂有关者

6. 《语助》、《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古书虚字集释》——解释

虚词的著作。 1) 《语助》

元代卢以纬撰。收录虚词100多各,是我国研究汉语虚词最早的一部专著。 2) 《虚字说》

清袁仁林撰。该书取经史诸子百家文中虚字100多个,类聚条析。颇有精当之处,《马氏文通》论虚字,曾采用其中一些说法。 3) 《助字辨略》

5卷,清刘淇撰。把虚词分为30类,依照四声进行编排,收录先秦古籍中虚词,博采唐宋诗文中虚词,共400多

4) 《经传释词》 10卷,王引之撰。

继《助字辨略》之后的重要的语法著作,收录虚词160多个。《自序》:“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

它解释儒家经传中的虚词,从研究《尚书》中的虚词开始扩大到“九经”、“三传”及其他周秦西汉之书;解释重点是补充、纠正汉儒毛亨、孔安国、郑玄等人对虚词的训释。

5) 《词诠》

10卷,杨树达撰。受虚词530多个。古汉语中的虚词。它是现代语法学和传统训诂学相结合的产物。

《词诠·序例》:“训诂之学,自《尔雅》、《说文》一下,更清儒之疏通证明,美矣!备矣!蔑以加矣!文法之学,筚路蓝缕于刘淇,王氏继之,大备于丹徒马氏。余生颛鲁,少读王氏书而好之。弱冠游日,喜治欧西文字,于其文法,颇究心焉,归国后,乃得马氏书,未能尽慊,既颇刊其误,复为《文法》一书以正之。顾文法自有界域,不能畅尽其意,因仿《经传释词》之体,辑为是书,上采刘、王,下及孙经世、马建忠、童斐之书。学者取是及向所为《文法》参互治之,于文法之事,庶过半矣。”

他的《高等国文法》是为了纠正马建忠《马氏文通》的错误而作。因其“文法自有界域,不能畅尽其意”才仿效《经传释词》的体制,在语法学的基础上,兼采训诂学的办法,又写了《词诠》。《高等国文法》是以文法系统为主,《词诠》则以词为纲,是互相补足的姊妹篇

6) 《古书虚字集释》

10卷,裴学海撰。收录虚词290个,博采各家虚词研究的成果,而以《经传释词》为主,体例上也是模仿《经传释词》,分为10卷,按照喉、牙、舌、齿、唇音的次序编排。

二、 音义兼注的专著

此类专著分为两类:一是单注一书的音义,一是注释群书的音义。前者归入注疏类,此处谈后者。

1. 《经典释文》

30卷,陆德明撰。所释经典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14种。其中《老子》、《庄子》,而没有《孟子》,因《孟子》在北宋以前未列入经部,而《老子》、《庄子》自魏晋以后为士大夫推崇,所谓“释文”就是释义和释音,故而这14种经典的释文分开来叫做“音义”

2. 《群经音辨》

7卷,(宋)贾昌朝撰。该书把群经中一字异义、音从而不同的字汇集为四类:一为字同音异;二为字音清浊;三为彼此异音;四为字音疑混。最后一卷附“字训得失”一门。

3. 《华严音义》

4卷,唐代和尚慧苑撰。引古书多。

三、 形音义结合的专著

形音义结合的专著大致包括两类:

一类是每解一字,都说形音义。《说文解字》、《字林》、《玉篇》、《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

另一类是书中包含着说形音义,但不是逐字解其形音义。《匡谬正俗》 1. 《说文解字》

14篇,并叙一卷,共15卷,东汉许慎撰。许慎,字叔重,河南郾城县人。师事贾陆,博学经籍,当时人称赞他是“五经无双”。《五经异义》10卷,《淮南子注》21卷都亡佚。

《说文》撰著历21年,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同时首创部首编排法。 《说文》的注解以清代为最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首推 2. 《字林》 7卷,(晋)吕忱撰。为弥补《说文》漏略而作,体制上同样分为540部,收汉字12824个,比《说文》多3471个字。王力指出《说文》四个特点: 其一,收字较多

其二,收入一些异体字 其三,《字林》的小篆写得好 其四,注释也有所不同

3. 《玉篇》

30卷,南朝顾野王撰。是我国第一部专收楷书的字典。在编排上,虽采用部首编排,但是与《说文》不同13部,同者529部,不同者13部。部首的次序和安排方法也不同。《说文》“据形系联”,《玉篇》则“以义类聚”。

《玉篇》30部大致分类:

天文、地理、颜貌、人伦、口舌、上肢、下肢、思想、言语、行止、宫室、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蔬菜瓜果、五谷仓廪、礼器、??虫蛇、羽毛皮革、丝索织物、巾帛衣裘、语词、数字干支。

在说解上,《玉篇》先注音,后释义,《说文》先释义,后解形、注音。且《说文》只释本义,而《玉篇》兼释引申义和假借义。

在注音方法上,《说文》用“读若法”,《玉篇》用反切。

《玉篇》奠定楷书字典的基础,此后字典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

4. 《字汇》、《正字通》

《字汇》14卷,明梅膺祚撰。收33179个。注音先反切后直音。解释字义较为通俗易懂,在编排体例上,将《说文》的540部简化为214,按照子、丑、寅、卯等地支分为12集,部首和各部中字按笔画多少来排列。是一大创举。

《正字通》旧本或题“明张自烈撰”,或题“国朝廖文英撰”,或题“自烈文英同撰”。总12卷。 所分部首与梅膺祚《字汇》相同,凡214部。部首次序和每部之内的字次都按笔画多少来排,这也跟《字汇》一样,但是《字汇》注释比较简单,而《正字通》繁博得多。以楷书为字头,大抵每字之下先注音,注音先以反切,再施之以直音。次释义,释义旁征博引,资料甚详。之后列出与该字头相关的一系列字,并判明与字头的关系,如俗、通、正、同、譌等等。是明代一部很重要的正字书,保存了大量俗字异体,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用字状况。惟引书有的失注篇名,一字又有重见于两部的,都是缺点。

5.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