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下载本文

第二章 训诂学的功用

巩固加深古汉语词汇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词义演变来龙去脉

指导古籍整理:标点、注释、校勘、翻译、辨伪、辑佚 指导辞书编篡

一、 巩固加深古汉语词汇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Eg.

1. 从容

《楚辞·九章·抽思》:“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晋傅毅《舞赋》:“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

“从容”都当“举动”讲。唐人已经了然。 《礼记·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孔颖达疏:“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

《后汉书》卷28上《冯衍传》载衍《显志赋》:“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李贤注:“从容,犹在后也。”

2. 起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起”有病愈义,“并起”就是一并痊愈。 《说文·走部》:“起,能立也。”是它的本义,引申之有起床义,再引申则有治好、痊愈义。

《史记》卷128《龟策列传》:“以占病者,起。” 《南齐书》卷31《江谥传》:“时世祖不豫,谥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

二、 词义演变来龙去脉

Eg.

1. 伐

《论语·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本义:砍杀 引申:攻打,征伐 再引申:军功、功劳义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且旌君伐。”韦昭、杜预并注:“伐,功也。”《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等,积日曰阅。”

“功劳” n. 夸耀 v. (引申,不是假借) 蒋礼鸿先生:“盖伐之本义为攻伐,由是而战功称伐,凡功亦曰伐,而居功自耀亦曰伐,皆义之相引申者也。”(《义府续貂》“伐”条)

三、 指导古籍整理

(一) 关于标点 《世说新语》: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 盘,外无余肴 “俭”不是节俭义,而是饥馑、歉收。水俭就是因水灾歉收。《广雅》:俭,少也。 《广韵》:俭,少也。饥馑也。 《经律异相》引《杂譬喻经》:时兄比丘,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

(二) 关于校勘 1. 《战国策》:“左师触 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史记·赵世家》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清代黄丕烈和王念孙都指出是“触龙”。因为先秦没有以 作名的。

吴师道和王念孙指出“揖”当为“胥”,写法相近而误。

2. 常據《华阳国志》于林、闾、翁、孺、杨、庄并见扬子《方言》。 李善注《文选》,引张柏松曰:“是悬日月不刊之书也。”亦直称扬雄《方言》曰:“可证歆、雄遗《答书》附入《方言》卷末已久。”

此注错四处:第一,林闾翁孺、杨庄是两个人。第二,直称扬雄《方言》曰当用句号。第三,将戴震的话误以为是扬雄的。第四,歆雄遗答书指的是刘歆的《答扬雄书》和扬雄的《答刘歆书》。 (三) 注释

郑樵: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惟书之理难明也,实为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能明乎《尔雅》之所作,则可以识笺注之所当然。

1. 《邵定翁》:邱嫂拔秧哥去耕 注:邱嫂,阿三的嫂子,姓邱。 其实《汉书·楚元王传》:“高祖微时,尝与宾客讨其丘嫂食” 2. 《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踣,僵也。”都是倒义。 《搜神记》卷6“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前云僵,后云立,显证僵即倒扑之义。

《南史》卷44《齐武帝诸子》:“超之门生姓周者,谓杀超之当得赏,乃伺超之左,自后斩之,头坠而身不僵。”

《文轩》卷52曹囧《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方言》:“跌,蹶也。”蹶亦有倒义。

(四) 翻译 六朝,“狼狈”产生了匆忙、急剧的新义。 《世说·栖逸》:“(孟)少孤未尝出京邑,人士思欲见之,乃遣信报少孤云:‘兄病笃。’狼狈至都。”

《魏书·司马楚之传》:“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89《高僧传》卷2音义:“狼狈,《考声》云:‘猝剧也。’”

《集韵·太韵》:“狈,??故猝剧谓之狼狈。”

连绵词一般只会看到单独的两个字,进而产生联想。此种想法只是看到一种字形,应该运用音韵等联系到其他的写法。Eg.“跳梁”不是在房梁上跳。展现其他的形态。

(五) 辨伪

张之洞:“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训诂助于辨伪。 1. 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作年代》 《孔雀东南飞》向来被认为是汉末的作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入《汉诗》),徐复考证确定该诗人写于东晋。

从“兰家女”入手,将刘兰芝称为兰家女。在其他文献中又出现“兰家子”的称呼,但其人并未有“兰”字。故而,“兰家女”不一定是对刘兰芝的独称。经考证,“兰家女”就是俗语对于邻家女子的称呼,而这种称呼不在汉代的文献中出现。这部作品若为汉代又如何会出现后代的词语。

2. 张永言《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修订稿),《汉语史学报》 从形态看,从内容看一个词汇的演变。Eg.书信古人只言书。 3. 柳士镇《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中国语文》89年第2期。 4. 汪维辉《<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补证》

(六) 辑佚

王隐《晋书》,(当代人编当代史),是东晋学者王隐的一部史书,原有93卷,但后来亡佚。自清人以来辑佚。其中有贾充的传记。

(当代人编当代史对于语言研究而言很珍贵,因为若是后人所编,则所用语言乃是后人语。对于研究史料所记时代的语言有差距。)

《艺文类聚》卷35《人部·妒》引王隐《晋书》曰:“贾充妻郭,产子黎民。三岁,乳母抱向阁。充入,黎民喜勇,充恶之。郭遥望见,疑充,即鞭乳母,杀之;儿思乳母而思。”

《太平御览》卷521《宗亲部·乳母》也引此段,“勇”作“踊”,“恶”作“呜”,其余大同小异。

清人汤球编辑《九家旧晋书辑本》辑录此段,注明所依据的是《类聚》和《御览》,但“充恶之”作“充就乳母手中鸣之”,在“鸣”下注“一作戏。”

考《世说新语》作“充就乳母手中呜之”,疑汤氏已据《世说新语》改易,“呜”误为“鸣”。“呜”是亲吻的意思,汉魏以来口语词,佛典多见。

四、 指导辞书编篡

1. 词条失收

【申摄】命令、部署。《宋书》:辄申摄众军先上,同谋起义 【欺巧】欺诈,虚假不实。《南齐书》:公家何尝不知民多欺巧,古今政以不可细碎,故不为此,实非乖理。《南史》:先时,宋世人籍欺巧,及高帝即位,敕玩之与骁骑将军?? 2. 义项未备 【及】有知晓意 《后汉书·董卓传》: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罪。

【具】,本义是准备、备办,六朝时又产生出知道、了解义。 《南齐书》卷58《东南夷传·扶南国》:诏报曰:具摩 降灵,流失彼土,虽殊俗异化,遥深欣赞。《魏书·张普惠传》:直自事缘须罢,先以令停,方获此请,深具来意。 3. 释义有误

【乱流】 《词源》、《大词典》都解释为“水流不循常道”。《水经注》当是“合流”“汇流”之意。

4. 源流失考 【射杀】用箭射死

苏轼《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射杀雪毛狐,腰间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