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卷及详解 下载本文

答:当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ρ2的液体的深度为四、实验题(本题共26分)

h.

17.(12分某实验室为了研究刹车距离S(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运动所行驶的距离)与反应时间t(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措施的时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设在实验中,每次刹车时车速相同,刹车系统的制动力大小不变.

(1)请用作图法画出刹车距离S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2)请利用图线确定实验中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 反应时间t(秒) 刹车距离S(米)

0.54 57

0.63 59

0.70 61

1.05 68

1.28 73

1.48 78

解:(1)结合表中数据,横坐标对应反应时间,纵坐标对应刹车距离,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2)由图可见,图象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S=78m﹣57m=21m,这两个点之间的时间t=1.48s﹣0.54s=0.94s, ∴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为: V==

=22.34m/s

18.(14分) 复印机的扫描器是由截面为正六边形、表面为镜面的柱体构成,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柱体可以绕转动轴O转动(如图所示).在扫描器右侧并排竖直放置一个薄透镜,透镜的焦距为f,透镜的主光轴通过扫描器的转动轴O.在透镜右焦平面放置一光屏,光屏的中心位于主光轴上.现有一竖直光束,其延长线与转动轴距离,从图示位置射向扫描器. (1)请用尺规作图,画出该光线通过系统后射到光屏上的位置. (2)求射到主光轴上方光屏的光点到主光轴的最大距离d. 解:(1)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

(2)镜面从图示位置每转过60°,入射点的法线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从30°增大到60°,又减小到30°,因此镜面在转动过程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最大夹角为120°,所以,反射光线偏离主光轴(主光轴上方)的最大夹角为30°,作其副光轴交于焦平面,如图所示,可见d=ftan30°=故答案为: (2)最大距离d=

f. f,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26分)

19.(12分) 如图所示是航天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卫星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卫星绕地球中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57.5°,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的经度为180°),设地球半径为R=6400千米,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43千米. (1)卫星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2)请用纬度表示卫星上摄像设备能拍摄到的地表范围. 解:①卫星每运行一周,地球自转角度为180°﹣157.5°=22.5° 则卫星运行的周期T为T=

×24×3600S=5400s=1.5h.

②从图中可知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42.4° 由图可知:cosa=

=0.9491,即a=18.36°,42.4+a=60.76,可得拍摄范围在北纬60.76°

到南纬60.76°之间.

答:(1)卫星运行的周期是1.5小时;

(2)卫星上摄像设备能拍摄到的地表范围是北纬60.76°到南纬60.76°之间.

20. 科学家利用光与微粒(100毫米左右)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性,发明了一种用激光来操纵微粒的工具﹣﹣﹣光镊子.其原理是: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1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减弱,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下的力;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2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增强,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上的力.

(1)现有一束向某点会聚的激光束射向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小球,试分析图3所示情况下,小球受到激光束的总作用力方向.

(2)用光镊子捕获和移动水中的玻璃小球十分方便.图4是利用光镊子把水中玻璃小球排成“人”字形或“口”字形的照片.实验时,将混有直径为2.5微米的玻璃小球的水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利用光镊子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并在水中移动.设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已知玻璃小球的密度ρ=2.0×10千克/米,激光的最大功率为Pmax=30毫瓦,球体的体积V=πr.实验发现当激光功率为P=16毫瓦时,恰好能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求该光镊子能产生的最大捕获力.

解:(1)由图可知,光线经两次折射折向上方,即光束经过(玻璃)介质球受到的总作用力的效果为向上,所以玻璃(介质)球受到的激光束的总作用力方向向下.

3

3

3

(2)由激光功率为P=16毫瓦时,恰好能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可得: G球=则

+F浮,

=G球﹣F浮=ρ球gV球﹣ρ水gV排,

3

3

3

∵V排=V球,玻璃小球的密度ρ=2.0×10千克/米,体积V=πr,r=∴

=1.0×10kg/m××π×(1.25×10m)×9.8N/kg≈8.0135×10

3

3

﹣6

3

μm=1.25×10m,

﹣14

﹣6

N,

∵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 ∴

∴F捕=1.5×10

﹣13

, N.

﹣13

答:该光镊子能产生的最大捕获力为1.5×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