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生3:我可以让范围更精确些,285≈250,250÷5=50,285>250,所以285除以5的商应大于50,即285÷5的商大于50且小于60.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如何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

师:怎么验算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用乘法验算,即看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小结

首位上不够商1时,就看前两位。 三、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继续看大屏幕(投影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学生展示?

生1:题目告诉我们把285张邮票,每8张放一页,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生2:要求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就是把285张邮票按8张一份分,列式为285÷8.

生3:因为被除数最高位上的2比除数8小,所以计算时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28个十,除以8商是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3.然后接着往下算,最后发现除不尽,有余数。

做完后师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演示,师生交流。(略)

师: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小结:我们可以把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四、师生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集邮

285÷5=57(页) 285÷8=35(页)??5(张)

57 35

5285 8285

25 24 35 45 35 40 0 5

答:能放57页。 答:可以放满35页,还剩5张。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买新书(教材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一、回忆铺垫、情境导学 1.回忆旧知。

请你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的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1) 一个足球60元,3个足球多少元?

(2)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需要2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情境引入。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图中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

生:一共有200本书,要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买新书”的问题。 二、展示

请你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一: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生二: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 生三: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1.先画画图解答。(分学队解答) 学生自己画图,师巡视指导。

2.解决问题

(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100(本) 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方法二:200÷2÷4 =100÷4 =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方法三: 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点拨 四、拓展练习

1.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比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

2.奇思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3.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2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买新书

200÷2÷4 200÷(2×4) =200÷8 =100÷4

=25(本) =25(本)http://www. xkb1.co m 从左向右 先算小括号里面

教学反思:学生的表现往往有惊喜,只待教师用心去激发他,用“伯乐”的眼睛去发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