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复习题 下载本文

A石英砂岩;B岩屑砂岩;C岩屑石英砂岩;D长石砂岩 42.单偏光镜下主要观察矿物的 光性性质。

A.形态、解理、颜色和多色性,与矿物折射率有关的突起、糙面、贝克线等。

B.矿物的双晶、消光类型和消光角;

C.矿物的干涉色级序、双折射率、延性符号等。 43.SiO2含量最高的沉积岩是: A.灰岩;

B.石英砂岩; C.页岩;

D.白云岩

44.绝大部分碳酸盐岩形成于下列哪种环境?

A.滨海; B.干旱的高纬度地区; C.温暖的海洋; D河流 45.影响重结晶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压力; B.温度; C.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46.副变质岩是由下列哪种变质形成的: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47.下列不属于千枚状构造的明显特征是 A.折劈; B.微褶皱; 48.矽卡岩属于:

A.区域变质岩;B.接触热变质岩;C.接触交代变质岩 49.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矿物是? A.黄铁矿;B.方铅矿;C.闪锌矿;D.黄铜矿 50.变质岩中密度最大的岩石是: A.角闪岩类;B.麻粒岩类;C.榴辉岩类 51.不是岩浆岩主要鉴别标志的是: A岩体中常有围岩的“捕虏体”; C.无任何生物遗迹;

B.岩体具层理构造;

D.大理岩

C.矿物粒径>0.1mm; D.扭折带

D.与围岩具有明显的界线。

52.不属于变晶结构的特点是:

A.矿物的自形程度不高,多为它形或半自形晶; B.矿物的自形程度反映了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

9

C.一般变斑晶形成较晚,基质形成较早。

二 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用以下几组数据确定侵入火成岩的名称:

(1) 暗色矿物 30%(角闪石 25%、黑云母 5%),斜长石 55%,钾长石 7%,石英 8%;石英闪长岩

(2) 暗色矿物 15%(角闪石 5%、黑云母 10%),斜长石 55%,钾长石 10%,石英 20%;英云闪长岩

(3)暗色矿物 40%(单斜辉石 25%、紫苏辉石 10%、黑云母 5%),斜长石 60%。苏长辉长岩

(4)暗色矿物 98%(橄榄石 65%、透辉石 20%、顽火辉石 13%),尖晶石 2%。 二辉橄榄岩

2.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成因?

块状构造岩石一般为全晶质结构,矿物结晶粒度、颜色、成分无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反映的是岩浆在相对稳定、缓慢降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斑杂状构造的岩石,矿物成分、粒度、颜色等在岩石内部分布不均匀,呈现大小各异的斑块状。主要体现出岩浆对围岩或者捕虏体不均匀的同化混染作用。

3.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晶体又被称为结晶质,指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或者说,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与非晶的区别:晶体具有空间格子构造,非晶不具备。 4.为什么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很少出现环带结构?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一般是岩浆岩在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时岩浆不断存在成分的变化,或者说晶体周围有持续的岩浆补给,使得斜长石出现由中心到边缘成分成不同的变化的环带。

变质岩的变质过程一般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所以,斜长石变质没有外来组分的参与,一般不能形成还带结构。

5.简述鲍温反应系列及其岩石学意义。

用图解的方式说明鲍温反应系列的组成特点:连续系列和不连续系列,各系列从高温到低温的矿物转化关系等;

意义: (1)可以解释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和共生规律;

(2)两个系列结晶温度相当的矿物可以共生;

(3)解释了暗色矿物间的反应边结构和斜长石的正环带结构;

10

(4)玄武质岩浆经分离结晶可逐渐形成较酸性的岩浆。 6.简述云母片岩的主要特征。

答:云母片岩主要由云母矿物为主,其次为石英、斜长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等组成,鳞片—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云母等片状矿物呈定向连续排列,其间没有被石英等粒状矿物隔开,变晶粒度大于0.1mm,肉眼均可以识别,其中云母的含量大于30%,石英和斜长石等粒状矿物的含量小于70%,其中斜长石的含量小于25%。

7.简述花岗岩类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答:花岗岩类是酸性深成岩类。其中SiO2含量为﹥65%,铁、镁含量低,钾钠含量高;故暗色矿物含量也是各类岩浆岩中最少的,一般在10%以下;而浅色矿物最多,一般>90%,矿物种类与前述几类岩浆岩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石英含量较高,达20%以上。

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也有一些为斑杂构造、球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等;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石英含量是各种岩浆岩中最多的,其含量可从20~50%,少数可达50~60%;钾长石的含量一般比斜长石多。

8.画出砂岩成分——成因分类的三角图,标出分类数据和各类岩石的名称。

答:1——石英砂岩;2——长石石英砂岩;3——岩屑石英砂岩;4——长石砂岩 5——岩屑长石砂岩 6——长石岩屑砂岩 7——岩屑砂岩

9.简述片麻状构造与片状构造的区别?

答:片状构造中片状柱状矿物的含量大于30%,片麻状构造中片状柱状矿物的含 量小于30%;片状构造中片状柱状矿物在有时中连续定向排列,片麻状构造中片状柱状矿物在有时中断续断续排列;片状构造中石英含量大于长石,片麻状构造中长石含量大于石英;片状构造的岩石沿片理面易剥离,片麻状构造不易剥离。

10.简述超基性岩石常见的产出方式及其可能成因? 超基性岩石常见的产出方式:

(1)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主要为岩浆成因,通常超基性岩在杂岩体的底部或者下部,岩体边部存在冷凝边,围岩部分存在烘烤边。被认为是地幔部分熔融的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形成。

(2)环状超镁铁-镁铁质杂岩体:超基性岩体通常分布在环状杂岩体中心,

11

其外围是基性程度较低的辉石岩、辉长岩等,岩体的外围存在接触变质晕,如阿拉斯加环状杂岩体,被认为是原生岩浆分异派生岩浆结晶形成。

(3)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主要指在造山带出露的以橄榄岩为主的独立的超镁铁岩体。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为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其次是纯橄榄岩、辉石岩,岩体与围岩之间通常以构造破碎带接触。被认为是地幔部分熔融残留体。

(4)蛇绿岩岩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组合:蛇绿岩被认为代表了洋中脊处的洋壳+地幔剖面,是古老洋壳和下伏地幔岩的代表,通常出现在造山带位置,是洋壳仰冲到陆壳上的残留体。

(5)碱性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中的超基性岩包裹体:岩性主要为二辉橄榄岩及方辉橄榄岩,因其岩性特点和其中常有寄主岩石熔浆冷凝体被认为是残留地幔岩。

11.简述各类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特点? 不同类型岩石中矿物组合有规律变化,从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镁铁质矿物逐渐增多,硅铝质矿物逐渐减少。

(1)超基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橄榄岩和辉石岩。橄榄岩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其中橄榄石含量大于40%。辉石岩主要矿物为辉石+橄榄石,橄榄石含量少于40%,还可以含有少量的基性斜长石和角闪石。

(2)基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玄武岩。主要矿物组合为辉石+斜长石+少量角闪石,可以含少量橄榄石和黑云母。

(3)中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石英含量少于20%为标志。

闪长岩亚类主要矿物组合为角闪石+中性斜长石,少量辉石和云母,碱性长石含量少于长石总量的1/3;

正长岩亚类主要矿物组合为正长石,少量黑云母、斜长石和角闪石。 除此之外,中性岩类还包括二长岩亚类,是指碱性长石与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的中性岩部分。

(2)酸性盐类: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中,矿物以出现大量的石英为标志,含量一般大于20%。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长石(碱性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可以含有少量的角闪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