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下载本文

第4章 气流组织计算

4.1 概述

房间气流组织设计是空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室内空调设计的效果,关系着房间工作区的温湿度,精度及区域的温差,工作区气流速度等。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于舒适性空调,工作区风速夏季不应大于0.3m/s,冬季不应大于0.2m/s。

4.2 散流器送风气流组织的计算

4.2.1 计算步骤

1)根据房间的尺寸及形状布置散流器,计算每个散流器的送风量。 2)初选散流器,计算颈部风速,计算射程。

3)计算工作区的平均风速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应重新选择布置散流器。

4.3 计算举例

以副局长办公室215为例进行计算。房间如图4.1所示。

图4.1 散流器布置示意图

1)确定送风形式

本区域采用上送上回形式,送风为散流器平送。 2)布散流器

第16 页/共 50页

以副局长办公室215为例房间内散流器送风区域的面积为55.44m2,风量为1020m3/h,房间高度为3.9m,采用均匀布置方式,每个散流器承担3.5m×3.5m的送风区域,一共布置4个散流器。如图4.1所示。 3)初选散流器

选用200×200mm2的方型散流器,颈部面积为0.0225m2,则颈部风速为:

v?0.28?1.75m/s (4.1)

4?0.04实际出口面积为:A=0.04×0.9=0.036m2 (4.2) 散流器的出口流速:vo?1.75/0.9?1.95m/s (4.3)

x?K?0A12按公式

?x?x0 求射流末端速度为0.5m/s的射程,即:

1.4?1.95?0.03612x??0.07?0.97m (4.6)

0.5?m?按公式

20.381rl(L/4?H)计算室内平均速度:

122vm?0.381?0.97(3.5?3.5/4?3.9)212?0.106m/s?0.3m/s (4.7)

则送冷风时,vm附加20%即室内平均风速为0.11m/s,则送热风时,vm减少20%即室内平均风速为0.09m/s所选散流器符合要求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各房间的气流组织,确定房间的送风口尺寸,送风口个数。

第17 页/共 50页

第5章 系统水力计算

5.1 风管系统水力计算

5.1.1 概述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系统阻力,保证系统内的风量分配达到要求,最终确定系统通风机的型号和动力消耗。空调水力计算采用假定流速法,即根据风道与风口的经济流速确定其风速值,再由风道或风口应输送的风量得到风道或风口所需尺寸,并计算出系统的阻力。风道与风口的经济流速见表5.1:

表5.1 风道与风口的经济流速(m/s)

风道、风口类别 风速 主风道 6~8 无送、回风口的支风道 5~7 有送、回风口的支风道 3~5 送风口 3~5 5.1.2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的特点

1)系统内的介质为空气而非采暖系统中的热水或蒸汽,因此管道的断面远远大于热水或蒸汽管道的断面,因而占用空间较大;

2)除特殊情况外,空调系统一般用镀锌薄钢板作风道,且为了与建筑配合,风道多采用矩形断面,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板材,实现风管制作与安装的机械化、工厂化,我国确定了《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3)空调系统的局部阻力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50%以上。

5.1.3 空气流动阻力

空气流动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主要发生在流动边界层内。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时,由于边壁上流体质点无滑动,故而从边壁开始形成一个边界层。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流速梯度,所以在流体流动时,就产生了阻碍流体运动的内摩擦力。

空气在风管中的流动阻力,通常以单位体积流体的能量损失?P表示。 摩擦阻力?pm的数学表达式为

第18 页/共 50页

l?v2 ?pm??? Pa (5.1)

de2式中 ?——摩擦阻力系数; de——风管当量直径,m; ?——空气密度,kg/m3;

v——风管内空气平均流速,m/s; l——风管长度,m。 对于矩形风管

de?2ab (5.2) a?b式中 a,b——矩形风管的边长,m。 2) 局部阻力

在风管系统中,管道安装一些管件用以控制或调节风管内空气的流动。比较典型的管件有:弯头、三通及变径管。当空气流经管件时,由于流量大小和流动方向的改变,引起了流速的重新分布并产生涡流。由此产生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Z??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

v——?与之对应的断面流速,m/s。 3)风管内空气流动阻力

风管内空气流动阻力,等于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总和,即

?P????pm?Z????l?Rm?Z? (5.4) 本设计采用假定流速法。

对本设计计算而言,风量G是作为已知条件,假定流速v,则管径D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就可确定。其设计计算步骤:

1管段编号。在每一管段始末两点处或分叉点处做标号,每一管段为一流量; ○

?v22 (5.3)

第19 页/共 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