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学生复习用) 下载本文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绪论篇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

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3、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

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5、西方学者们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两个概念作了分工:

“第二语言”: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二语言; “外语”: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外语。

6、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

①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 ②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

优点:①基本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②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

局限:①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②只适用于中国人

1

2、汉语教学

定义清楚,在国际场合运用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优点:从学术上较能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的内涵和性质,不仅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还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关系。

缺点:名称太长,不上口。 4、应用语言学

这是使用的最早、最普遍的名称。早在19C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相对,指把理论语言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从而产生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词典编纂学、机器翻译学,乃至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指第二语言教学。 5、外语教学法

6、外语教育学和教育语言学 7、第二语言教学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不是语言学教学 不同点 语言教学 目的 内容 原则 方法 技巧

语言学教学 培养进行语言研究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言语技能、语用规则、文化 语言习得规律 更复杂,是一门工具课、技能课 更为重要 听说读写各项内容,包括语言要素、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语言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内容科学系统 是知识课、理论课 2

⑵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① 二语教学常常是从零起点开始,所以基础阶段特别重要;

② 二语教学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必须强调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③ 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负迁移) ④ 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冲突或文化障碍

⑶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又有本身的特殊规律,不同于英语、日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教学。

①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世界上很多语言的谱系关系相差甚远,对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是“真正的外语”;

② 汉语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差异很大,给语言学习带来困难;

③ 汉语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

④ 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 ⑤ 掌握汉字对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尤为困难。

⑷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①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

②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 ③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④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⑤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须的文化内容;

⑥ 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来说,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所谓专门的学科,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

3

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它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本学科所面临的特殊难题,从而形成并逐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

3、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它的学科任务决定了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基础篇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一、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

二、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启示:① 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② 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③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上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先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

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启示:①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② 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当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3、语言有生成性

启示:①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运用汉语的能力,而不仅仅

4

是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强调培养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能用有限的语言材料理解和表达丰富的思想。

② 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灵活运用目的语。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启示:① 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 ② 为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不仅要教授或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加强技能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能力,最终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启示:① 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介绍汉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

② 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中要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汉语来理解和表达,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启示: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启示:① 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② 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语言学习。

③ 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有很多共同之处。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三、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19C以前的语言学附属于哲学、语文学等学科,直到19C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把语言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大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

一、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5

等的语言规则体系。〈乔姆斯基〉

交际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海姆斯〉

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① 语法性----指语法上是否正确; (海姆斯) ② 可接受性---在交际中能否被接受;

③ 得体性---在一定语境中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社会文化习惯; ④ 现实性---是否是现实中常用的。 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概括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① 语法能力;② 社会语言能力;③ 话语能力;④ 策略能力。

所以,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的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运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和知识,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知识技能体系。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共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创造性的认知过程,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使有关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是评估语言学习效果的标准。交际能力的理论,使交际法(或功能法)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教学法流派。

2、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是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两项主要内容。

3、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

“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由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最早提出,经多年研究,形成“话语语言学”。主要研究句子间的结构衔接与语义连贯、句际关系、话语结构、会话分析、篇章结构、话语与语境、话语与信息等。如在句子的衔接方面,通常研究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手段,或复现、同现等词汇手段。

“会话分析”是对日常会话的结构和规律进行的分析。已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话语分析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加强连贯表达

6

的训练,培养话语能力。

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50A末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奥斯汀认为人们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会话含义”理论: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的研究。6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会话能顺利进行需要双方互相配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他提出“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准则:

① 质的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②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不要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③ 关系准则----所说的话必须是有关的,要切题;

④ 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有条理,简练,避免晦涩、歧义。 二、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1)语法方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次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

(2)语音方面,① 需要掌握的音节少。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

② 汉语声调的变化有严格的规律可循,没有不发音的哑音节,易于掌握; ③ 绝大多数汉语词由单音节或双音节组成,词的双音节化是总的发展趋势 ④ 汉语语音的组成也体现了经济的特点。 (3)词汇方面,① 汉语的音节少,便于记忆;

② 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便于记忆; ③ 常用词数量少,覆盖率高; ④ 构词法与造句法基本一致。

(4)文字方面,形声字可以利用形旁、声旁帮助记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1)语法方面,① 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体现了意合为主、隐性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等特点,较难掌握;

② 汉语的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7

③ 词类有多功能性,因为与句法成分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不对应; ④ 双音节化的倾向影响到语法形式;

⑤ 句法结构中松散的主谓结构和大量的述补结构,还有像“把”字句、无标记句等特殊的动词谓语句,都是难点。 (2)语音方面,① 最大的难点在于声调; ② 过多的同音形式需要区分;

③ 汉语还有几组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的区别。

(3)词汇方面,① 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四字成语,现汉中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给学习者增加了词汇学习的负担; ② 汉语的外来词绝大部分都经过汉语构词法的改造,与原文相去甚远,未能给外国学习者提供很多联系其母语记忆词汇的方便。

(4)汉字方面,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汉字这种意音文字,难认、难记、难写。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1、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① 第二语言教学所教的是一种新的代码(目的语),要培养一种新的能力,而且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干扰、冲突;

② 第二语言学习的场所是整个社会,特别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甚至涉及另一个国家的学校和社会,学习内容受到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③ 本学科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即对目的语熟练掌握的程度要超出一般学科要求达到的标准,学习的成功率相对低;

④ 检验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在交际中能否运用第二语言,比其他学科更清楚。

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环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教育起主导作用。 3、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科学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4、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叫做教学过程。其性质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5、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① 学生无需在生活中自己总结语音、词汇、语法规律,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前人已经发现的汉语的规则系统,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总结规律,更重要的是进行大量的练

8

习实践;

②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③ 教学与教育难以割裂;

④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分析和研究学生个体因素的作用是保证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

6、教学过程的模式 P92

从17C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著作《大教学论》建立教学论开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代表性的有四种:①传授式;②活动式;③发现式;④发展式。

启示:① 应当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② 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7、教学原则

①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 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③ 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为主导相结合;

④ 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相结合; ⑤ 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⑥ 量力性原则; ⑦ 直观性原则;

⑧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 ⑨ 巩固性原则

8、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称为课程论。课程论是指导课程设置的理论。影响最大的课程理论是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

9、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10、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① 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 ② 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 ③ 课程的改革。

而对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则决定于: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11、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① 根本指导思想是“启发式”,即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习;

② 创造某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法或局限于几种限定的教学法的主张,是不现实的。

9

应注意多种教学法的组合。

12、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为依据):P99

① 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② 以观察为主;③ 以训练为主;④ 以陶冶为主。

第二语言教学最主要的是训练为主的方法以培养技能和能力,同时结合适当的讲授方法以掌握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伦尼伯格于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或称“临界期”假说。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 2、记忆的类型:

(1)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等; (2)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基本环节。 4、遗忘可以分为部分遗忘、完全遗忘、暂时遗忘、永久遗忘。 5、心理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为标志。 (1)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冯特,典型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铁欣纳。主张通过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结构,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并将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2)机能主义: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主张研究意识,主张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为各个元素,着重研究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格式塔心理学:20C初在德国出现,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强调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研究方法上采用演示、主观报告的方法。

(4)行为主义:强调学习过程和测量外显行为的心理学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主义有两个主要特点: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试验的方法。

10

(5)精神分析学派:20C初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

(6)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的心理过程的研究。 (7)人本主义心理学:20C60A在美国兴起,创始人马斯洛,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认为既不要把人神化,也不要把人兽化。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有自由的意志,有发展自身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 1、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① 要真正掌握一种第二语言,单学语言本身还不够,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② 对外汉语教学要培养的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需要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

③ 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一般都要求更多地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甚至要学习专业性的文化知识。 2、文化的定义: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主要指“精神财富”部分,即与“物质文化”相对的“精神文化”。

3、文化的分类:按文化的内容常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4、文化的特征:

① 文化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 ② 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以民族的形式体现的;

③ 文化(包括亚文化)具有社会性,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遵守并共同享有,

体现该社会群体的共性;

④ 文化具有系统性,是一个由上述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从表层到深

层组成的复杂的体系;

⑤ 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之上的; ⑥ 文化是在发展变化的。 5、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1

①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② 语言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③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6、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① 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 ② 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

③ 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 ④ 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 ⑤ 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

7、学习者经历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8、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① 尊重不同的文化; ② 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③ 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④ 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⑤ 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9、语言交际文化:指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

10、跨文化。交际应当体现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 一、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

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即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紧密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应是三个层次: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范围内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和虽不属于本学科但为本学科所设

12

专业所需要的专门性文化知识。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2、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3、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制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2、要有针对性---文化教学要针对外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确定应教的项目并做出解释和说明;

3、要有代表性---文化教学中所介绍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或者说是中国人共通的文化; 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 1、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2、文化内容融汇到课文中去; 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13

习得篇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1、学习与习得的定义

“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

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

“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2、习得与学习的不同

① 习得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行为;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② 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则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

③ 习得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学习则集中在语言的形式方面。 ④ 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

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

⑤ 习得需要大量时间,且效果一般比较好;学习相对来说花的时间比较少,但效果不确定。

简言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第二节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一、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喃语阶段------独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电报句阶段------成人句阶段 半岁至一岁 一岁左右 一岁半以后 两岁至两岁半 两岁半至五岁 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1、刺激—反应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盛行于40、50年代,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反应论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靠模仿、强化、重复。 2、先天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认为是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则体系;

3、认知论:理论基础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论认为人类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且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达到暂时平

14

衡,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语言功能论: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

综合各家观点,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①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先天语言习得能力和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既需要语言规则的内化,又需要通过模仿、操练养成语言习惯;

②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对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是与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相适应的;

③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既包括语言结构、特别是语法体系的习得,也包括语言功能以及与语言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习得,这几方面是同步进行的; ④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在交际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1、对比分析假说

拉多于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提出的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的结果。

迁移理论: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叫正迁移,有的起阻碍的作用,叫负迁移,也叫干扰。

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这就是对比分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 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2、中介语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在其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既可以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系统,也可以指学习者从零起点到靠近目的语的语言发展轨迹,可以把它看做是各个阶段相接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

15

中介语的特点:

① 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与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② 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③ 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中介语存在一定偏误,但中介语并非都是错误的,它有正确的部分,而且正确的部分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扩大; ④ 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⑤ 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的。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3、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

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也就是说,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顺序。

4、输入假说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1985年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正式归纳为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屏蔽效应、低焦虑环境,就一定能习得第二语言。这是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原则。

5、普遍语法假说 6、文化适应假说

由舒曼提出,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二、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

16

① 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作为主观条件,主体必须具备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大脑受损伤或发声器官、视听器官有缺陷,会影响到语言习得。

作为客观条件,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人具有先天的习得语言的能力,但语言的获得却是后天通过与环境的作用而实现的; ② 两种语言习得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③ 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④ 两种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2、不同点

① 习得的动力不同。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出于其本能,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成人习

得第二语言在交际的大前提下有各种目的,其动机受其意志支配,不稳定,不具有第一 语言习得的天然动力;

② 习得的环境和方式不同。儿童第一语言是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的,是一种彻底的“沉 浸法”;成人习得第二语言是在课堂中,完全取决于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指导;

③ 习得的过程不同。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与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进行的,其过程也就是建立概念、形成并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特点是,使学习者可以利用第一语言已建立起来的概念、第一语言的系统知识以及运用第一语言的经验来帮助习得第二语言。

④ 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儿童在第一语言的环境中通过交际自然习得第一语言的同时,也自然地习得文化和社会价值;但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特别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如果没有专门安排,不一定能同时习得该目的语的文化。 ⑤

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这是最基本的不同。第一语言习得者都是儿童,而第二语言习得者多为成人,两者年龄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包括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

17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一、对比分析

1、对比分析的目的: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解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2、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 心理学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 3、对比分析的步骤:

① 描写:对目的语和学习者的第一语言进行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比的基础;

② 选择:在两种语言中选择进行对比的某些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 ③ 对比:对两种语言中选择好的语言项目或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

④ 预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二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

4、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难度等级模式”(普拉克特,级数越高难度越大。) ① 零级: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 ② 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如英语he/she,汉语 都读ta;

③ 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如英语语音中的[e][θ],汉语中没有,应防止其介入性干扰;

④ 三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被动句,但不相同;

⑤ 四级: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如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声调、汉字以及语法的“把”字句时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⑥ 五级: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如英语动词visit,可译为汉语中的“参观”“访问”“看望”三个动词,各与不同的宾语组合。 5、对比分析的意义

① 对比分析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

18

现象的描写和研究、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

② 对比分析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和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制定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 6、对比分析的局限

① 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产生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越小,掌握的准确度要大。 ② 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

③ 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

④ 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者看作是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干脆抛开学习者,只是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习者的特点。 二、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作用

(1)定义: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2)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如本想说“甲”,但因紧张或疏忽说成了“乙”。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的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时,常常忘记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动词后要加“s”。 (3)心理学基础:认知理论

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4)偏误分析的作用(科德)

① 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其所达到的阶段; ② 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的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

19

③ 通过偏误分析,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检验对所学的语言规则做的假设。 2、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科德)

① 搜集供分析的语料: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或听力理解中选择供分析用的语料;

② 鉴别偏误:首先要区分是有规律性的偏误还是偶然的失误,同时还要区分是结构形式的偏误还是语用的偏误; ③ 对偏误进行分类; ④ 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

⑤ 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 3、偏误的分类

(1)根据偏误的严重程度分:

整体性偏误:指涉及到句子总体组织结构的错误(如误用句式、关联词,语序颠倒等),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局部性偏误:指句子的某一次要成分的错误(如某些助词、冠词的误用等),不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2)语内偏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或因错误推断而造成的偏误;

语际偏误:指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造成的偏误。

(3)科德提出显性偏误与隐性偏误的分类方法,强调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要重视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

显性偏误:指那些明显的带有结构形式错误的句子;

隐性偏误:指语法虽然正确、但在一定的语境或交际情境中显得不恰当的句子。 (4)科德还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把偏误分为三类:

① 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对这些偏误,学习者无法解释,更不能自行改正;

② 系统偏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规律性的偏误。学习者对偏误不能自己改正,但可以做出一些说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 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学习者基本掌握了相关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运用,有时也会用错出现偏误。但学习者能自己改正偏误,也能说明原因。

4、偏误的来源 P194-198 ① 母语负迁移; ②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20

③ 文化因素负迁移;

④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⑤ 学习环境的影响

5、对待偏误的态度 P199-201

① 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首先要看到偏误的积极意义,把偏误看做是学习者尝试过程的反映;其次,对偏误在交际中所产生的影响也要有事实求是的估计。

因此,对偏误的正确看法应当是: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有的现象,是正常的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

② 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地模仿、记忆和运用并帮助学习者克服偏误。

③ 纠正学习者的偏误方法要得当,最好的办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 6、偏误分析的意义 P201

①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② 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 ③ 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偏误分析的具体研究成果对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依据,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提高。

7、偏误分析的局限性 P202 ① 正确与错误的区分标准很难确定;

② 从目前对各种偏误的研究情况来看,还很不平衡。对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偏误分析较多,而对语用和文化方面的偏误分析较少;对语言表达的偏误研究较多,对语言理解的偏误研究较少;

③ 对偏误来源的分析本是偏误分析的一大特点,但这方面的研究并未深入下去,陷于公式化,硬套上述五个来源,对指导教学与学习实践意义不大;

④ 偏误分析最大弱点在于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其结果,只能了解学习者未掌握的部分,而不能了解学习者已掌握的部分。 三、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

1、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既包括偏误部分也包括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局限性:只研究句子平面而且仍只侧重于语言结构,脱离了语境,特别是抛开

21

了直接引起学习者语言行为的语言输入,这就无法全面地分析学习者的语言表现。

2、话语分析:P206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在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影响的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一、生理因素----年龄

① 年龄不会改变第二语言习得顺序,但对习得速度有影响;

② 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占有不同优势。儿童青少年在获得准确地道的语音和流利的口语方面有优势,成人在阅读理解、写作方面有优势;

③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是学习时间的长短,并非学习开始的早晚;

④ 正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因此很难确定适合所有人的最佳的第二语言习得年龄段;

⑤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习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习者的优势,克服其弱点,以达到较理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认知因素

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 1、智力:

定义: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

启示:尽管智力不是第二语言学习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注意不同智商的学习者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特别要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习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语言学能

定义: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也称语言学能。语言学能包括四种能力:语音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归纳能力。

对语言学能的看法:

① 语言学能是可以分析的;

22

② 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些能力; ③ 语言学能的差异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 3、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P212-215

(1)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分类:

认知学习策略:是直接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一般性策略。根据茹宾所提出的六种认知学习策略,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求解、推理、实践、记忆、监控。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式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计划、监控、评估、调节。

(2)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4、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来说。也是其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存在个体差异: (1)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区别开来,能集中于某一部分而不受其他部分的干扰;

场依存性: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优点 场独立 场依存 长于在课堂环境中有意识地学习长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易语言形式;自信心强,富于竞争性,于在交际过程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 善于考试 倾向性 成人强 缺点 特点

(2)审慎型和冲动型 审慎型 冲动型 审慎型的人在学习中善于周密地冲动型的人在学习中反应快捷,甚至思考,全面分析,反复权衡以后再不假思索,在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

23

儿童强 容易忽视个别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 重整体,部分与背景融合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重个体,部分与背景分离

做决定或反应; 长处 短处 容易犯错误 宁愿用猜测的办法。 口语听说能力强 过分审慎、过慢的速度不利于参与知识比较扎实,特别适应归纳法的教语言交际活动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学,读写能力较强 培养。 实践表明 虽在某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可能很易于较快的取得小的进步 长,但进步幅度大得多

(3)歧义容忍度:指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接受与容忍的程度。 歧义容忍度高的人 歧义容忍度低的人 能接受与其理念和知识结构不同的观点拒绝那些与他们不一致的观点,对事物和意见,能接受互相矛盾的内容,能恰的看法是非白即黑,没有中间色彩,不当的处理复杂、模糊的事物。

三、情感因素----动机、态度、性格

1、动机:指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

(1)内部动机:是个体自身所产生的动力,常常来自个体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和对其意义的认识。一般能取得长远的成功;

外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别人的影响、奖赏、惩罚等。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2)近景动机:是指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具体、局部的动机,这类动机作用的范围小、时间短,但往往十分强烈;

远景动机:与长远目标特别是有社会意义的目标相联系,这类动机有较深的思想基础,比较稳固,在较长的时间里发挥作用。

(3)融合型动机:是指为了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想进一步融合到第二语言社团中成为一员;

工具型动机: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 (4)启示:

① 要充分利用学习者本身已有的动机,并不断“充电”使之进一步增强; ②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第二语言的最根本的动力应是交际的需要; ③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最直接增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

24

能忍受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事物,对峙采取回避态度。

④ 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多给学习者以成功的机会并及时加以肯定;

⑤ 适当地运用竞争机制,在课堂中展开学习竞赛,激发学习者的上进心,进一步激励动机,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2、态度

(1) 态度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 (2)影响学习态度的几个方面 ① 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 ② 对目的语的态度;

③ 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

(3)学习态度大体上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 3、性格

(1)内向和外向 特点 内向 外向 内向性格一般不爱说话,不善于或外向性格则热情开朗、爱说话、善交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表现际、非常活跃。 为不爱交际、不好活动、喜欢独自学习。 优点 能对语言输入进行细致的形式分因爱说话、善交际,能获得较多的语析,对文化因素能做到扎实探求,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有利于强调快在听力、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方面速反应的口语能力的提高。 钻研较深。 缺点 启示 在口语能力提高方面要慢一些 不太注重语言形式的严格要求 教师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一方面要针对其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其长处;另一方面要适当地鼓励他们吸取性格对立一面的某些特点,以扬长避短、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 (2)自尊心和抑制

自尊心: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自尊心强,即充分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持肯定、积极的态度。语言学习的自尊心既表现为对语言总能力的自我评价,也表现为对语言某一方面能力的自我评价。

抑制:是个体的一种防御外部伤害、保护自我的心理屏障。 (3)焦虑

焦虑是一种性格特征。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做事之前或做事之后都可能产生对能否做好事情的焦急、担心和忧虑的情绪。

25

适当的焦虑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和上进心。但对焦虑过重的学生、特别是性格上容易焦虑的学生,教师应多做工作。

缓解焦虑的有效办法: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并想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措施,能看到有利条件和已取得的成绩,对完成任务有信心。 (4)移情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领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这是人与人交往中相互沟通、消除隔阂、达到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语言学习环境

一、社会环境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

其中语言环境又包括视觉环境(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和听觉环境(如广播、电视、电影等),特别是在该社会中广泛使用的鲜活的目的语口语是最重要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然生动、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语言资源;

人文环境则包括目的语社会的物质文明、人际交往、风俗习惯、文化历史传统和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人文环境除了为学习者提供自然习得目的语及相关文化因素的社会背景外,还提供了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并获得反馈的真实活动场景。 二、课堂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学习

1、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指由教师、教材和学习者相互之间所提供的目的语语言输入以及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的各种操练和交际性的语言活动。 2、课堂教学的优势:

① 课堂教学能充分利用人们长期积累的对语言本身和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精心安排,进行集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收到相对说来短期速成的效果;

② 课堂教学的重点往往是语言形式的掌握,课堂能有目的地提供这一方面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语言形式;

③ 课堂教学强调教授语言规则,符合成人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

④ 课堂教学有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迅速提供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从而加快语言学习的速度。 3、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① 通过课堂教学接触目的语的时间是极有限的,目的语的输入量也无法与自然习得相比;

26

② 课堂教学所提供的不都是真实的语言材料,教给学生的常为“课堂语言”或“教科书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有一定距离;

③ 课堂教学侧重语言形式,但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语法规则,最好的教学语法体系也往往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如处理不当还可能产生误导; ④ 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缺陷在于难以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也难以进行真正的交际活动。

三、充分利用语言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① 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② 把作为语言实践的各种课外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 ③ 充分利用汉语的社会大环境,引导学生到哈鱼的大江大海里游泳。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