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平电二期湿法脱硫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 7.3.1. 7.3.2. 7.3.3.

吸收塔壳体焊接

吸收塔壳体主要由 δ=8、10、12、14、16厚度钢板组成,外部设加固筋。 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时,以贴衬侧的表面为准必须对齐。

塔体对口焊接时,两段塔体对接后点固,待塔体外部加强肋安装点焊后再进行塔体的对口焊缝的焊接施工。

7.3.4. 塔体与底板的对接焊缝应在第一节塔体和第二节塔体对口焊接完毕后方可进行该部位的焊接施工。

7.3.5. 吸收塔壳体是多圈钢板对接构件,每圈钢板预先用多块弧形钢板对接拼焊而成。

7.3.6. 壳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相临两层壁板的纵向焊缝向同一方向逐圈错开1/3板长,且不得小于500㎜先 组焊第一圈塔壁与底部连接环缝,后组焊第二圈与第一圈环缝,依次焊完所有塔壁的连接焊缝。其环形焊缝施焊方法可按下图所示进行。注意与边板的严密性。焊接过程中随时作无损试验。具体见检验要求。

第3页 共9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电二期湿法脱硫工程

30°30°1.545°1.53壁板纵向焊缝及底板对接焊缝大样壁板环向焊缝大样 7.4. 7.4.1.

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焊接及附属钢结构焊接

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焊接主要槽钢、角钢、管壁等多种形式的板材相互连接,焊口规格、焊缝长度不等(详见图纸),焊接母材均为Q235-B,板材厚度多样。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材使用J422,φ2.5、φ3.2、φ4.0,焊接位置主要为:2F、3F、4F。

7.4.2. 附属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包括坡口制备、装配、施焊等重要工序,本道工序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否则,禁止下道工序施工。

7.4.3. 施焊前应将坡口面(或焊接区域)及两侧各10-15mm范围内用角向砂轮机或碗式钢丝刷严格打磨清理,除去油污、氧化物,油漆等至露出金属光泽。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电流,分散施焊,以减少热影响区和温度差,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焊前应垫平构件,并采用刚性较大的夹具将焊件固定,增大构件的刚度减少变形。

第4页 共9页

3平电二期湿法脱硫工程

7.5. 7.5.1.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电源种类和极性:焊接电源采用直流电源;电源极性采用反极性。 手工电弧焊焊条直径及焊接电流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表: 焊条直径(mm) 2.5 3.2 4 电弧电压(V) 焊接电流(A) 18-26 18-26 18-26 70-120 100-140 130-180 焊 接 速 度 10-13 10-13cm/min 10-13cm/min 7.5.2. 氩弧焊打底工艺: 7.5.2.1. 氩弧焊打底应在预热达到预热温度后进行,并且打底工作应连续完成,对于高

合金钢管道打底时应进行底部充氩。充氩工艺见(WI/焊接-09-01-01)4.2条规定。工艺参数如下表: 管径 (mm) 60-159 >159 焊丝直径(mm) 2.5 2.5 8-10L/min 8-10L/min 10-12V 10-12V 80-120A 100-120A 氩气流量 电弧电压 焊接电流 7.5.2.2. 氩弧焊打底建议采用不断弧的热接头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熄弧,

减少冷接头,氩弧焊打底厚度为3-4mm。

7.5.2.3. 电焊填充盖面工艺: A)

氩弧焊打底结束后在保持焊件已达到规定的预热温度的情况下,尽快进行电焊盖面。?<12mm的焊缝,第一层电焊填充焊条直径不超过2.5mm,其它层焊条直径不超过3.2mm。盖面层焊条直径建议采用3.2mm。焊接层数不得少于n(层数)?=S(壁厚)÷(d(焊条直径)+2)。

B)

焊接时焊条允许摆动,?摆动的宽度横焊应不大于2倍焊条直径。

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表

焊条直径(mm) 2.5 3.2 电弧电压(V) 焊接电流(A) 18-26 18-26 70-100 100-130 10-13 10-13cm/min 焊 接 速 度 第5页 共9页

平电二期湿法脱硫工程

4 C)

18-26 120-160 10-13cm/min 层间接头应错开10-15mm,严格进行层间清理,去除药皮,检查并消除可见缺陷,然后进行下层焊接。

D) 焊接层间温度是指下一层焊缝焊接前,上一层焊缝的表面温度。除特殊要求外,层间温度应控制在250-350℃。

E) 因故停焊时,如需要应按规定进行直后热处理,再次焊接前,应检查无肉眼可见的缺陷,需要时并加热到预热温度后方可继续施焊。

F) 焊缝层数:视具体焊缝设计值拟定焊接层数,其原则必须保证焊缝尺寸满足图纸设计值。

7.6. 7.6.1.

焊接注意事项

焊工在施焊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熟悉图纸,焊缝要求应依据规范及图纸进行施 焊。

7.6.2. 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待焊区域附近母材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 属光泽。

7.6.3. 焊接原则:先焊接变形量大的焊缝,再焊焊接变形量小的焊缝,尽量减小焊接变形。

7.6.4. 不许在引弧区以外引弧、焊接它物。引弧要焊透,收弧要填满,无咬边和弧坑现象。

7.6.5. 7.6.6.

割除各类临时加固件时,留下焊瘤应及时打磨干净。

焊接施工过程要连续,在组合对口后,必须将打底焊焊接完毕,交接班不得超过30分钟。

8. 8.1. 8.1.1.

工艺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 工艺质量要求

对接焊接接头余高应控制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角焊接接头的焊脚,在图纸无规定时,取焊件中较薄者之厚度。

8.1.2. 角焊缝应成圆弧过度,圆角半径R应大于两钢板中较厚板的厚度,且R不小于5mm,或将角焊缝堆焊为135°。

8.1.3. 补强圈的焊脚不小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不大于补强圈的名义厚度。角焊接接头与母材应呈平滑过渡。

8.1.4. 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不应保留有熔渣与飞溅,

第6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