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艾灸(详见附录2)。 9.中药外洗(详见附录2)。 10.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个人卫生,注重经期、孕期、产褥期保健,卫生用品要清洁。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经期及月经干净3天内禁房事、盆浴、游泳。 3.避免不洁性交,性伴侣有性病者需一同治疗。 4.做好计划生育措施,尽量避免行人流、上环等手术。
5.加强体育锻炼,可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盆腔康复操(详见附件)等。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清热利湿的食品为宜,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品。
1.湿热瘀结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等。食疗方:冬瓜赤小豆汤。 2.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行气、化瘀止痛的食品,如乌梅、柠檬等。食疗方:佛手玫瑰花汤。
3.寒湿瘀滞证:宜食祛寒除湿、化瘀止痛的食品,如桃仁、荔枝等。食疗方:桃仁粥。 4.肾虚血瘀型:宜食补肾化瘀的食品,如黑豆、玫瑰花等。食疗方:黑豆粥。 5.气虚血瘀型:宜食益气健脾化瘀的食品,如桃仁、山药等。食疗方:山药桃仁粥。 (三)情志调理
1.护士主动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减少复发的机率。 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3.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消除患者不安紧张情绪。 4.根据患者的辨证,给予音乐疗法。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肝、神门、交感、脾等穴.
29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附件:
盆腔康复操
一、盆腔康复操步骤
1.第一节腹肌训练操:采取平躺、脸朝上的姿势,双腿并拢,保持双腿伸直并缓慢向上抬起,当脚抬至20~30厘米高度时,再将双腿缓慢放下。以上动作,每次持续5~10秒,重复进行3~5次。
2.第二节臂髋配合操:脸朝上,平躺在床或垫子上,先抬左臂,同时弯曲右侧髋部和膝关节,使右侧大腿尽量靠近腹部;做完后恢复原位。再换成右臂和左侧髋关节及膝关节,进行相同的动作。重复3~5次后恢复原位。
3.第三节:抬足跟收肛操:采取脸朝上平躺的姿势,双脚脚跟同时缓慢抬起,离开所躺平面的同时吸气做提肛运动,维持5秒后,缓慢放下双腿同时呼气。重复3~5次。
4.第四节屈腿压腹操:脸朝上,平躺,双臂侧平举,手心向上,弯曲双膝,同时将双腿缓慢抬起.使大腿部位逐渐接近腹部,此时双臂抱膝压腹,借助腿部用力挤压小腹部,臀部下方离开床平面。然后将双手放开.双腿缓慢伸直,恢复到平躺的原位。重复做这些动作3~5次。
5.第五节抬身收肛操:脸朝上,平躺,双手在身体两侧,手心朝下,慢慢吸气,收缩腹部,双手按压所躺的床面,借助按压的力量让上体缓慢坐起同时收缩肛门,然后再将上体缓慢地躺下恢复原位。将这些动作重复做3~5次。
6.第六节分膝操:脸朝上,平躺,膝部缓慢弯曲。让双膝缓慢地向外侧分开,并尽力使双膝分开到最大程度,然后再向内闭合,缓慢恢复至原位。将这些动作重复做3~5次。
二、盆腔康复操注意事项
1.练盆腔运动操时要保持自然舒服的呼吸节奏。
2.运动时要量力而行,次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少到多,逐渐增加。 3.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女性,更要循序渐进。
4.有急性盆腔炎、腹腔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在家自行锻炼。
30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胆蕴热证:胁肋灼痛或刺痛,胁下拒按或痞块。伴畏寒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身目微黄,大便干结。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
(二)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伴发热,纳呆呕恶,小便黄,胁下痞块拒按,便溏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的部位、诱因、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出现剧烈绞痛、腹膜炎或出现厥脱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卧床休息,取屈膝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缓慢深呼吸。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右侧的肝俞、胆俞,强刺激胆囊穴、侠溪、太冲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腹痛点、脾俞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胆俞等穴。 (二)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 2.高热者宜卧床休息,恶寒时注意保暖,根据需要物理降温。 3.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黄疸
1.观察巩膜、皮肤的色泽、黄染程度、二便颜色及伴随症状。
2.皮肤瘙痒时,告知患者勿搔抓,修剪指甲,用温水清洗,禁用肥皂水擦洗。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脾、胃等穴。
31
4.遵医嘱予中药保留灌肠。 (四)恶心呕吐
1.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呕吐时取半卧位,从上至下按摩胃部,以降胃气。 3.可含服姜片,以缓解呕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等穴。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 (五)便秘
1.评估排便次数、排便费力程度,观察大便性状、量。 2.腹部按摩。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关元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胃、脾、交感、皮质下、便秘点等穴。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4.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5.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6.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