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R,VU,IR,MS四大图谱解析 下载本文

13

13

C-NMR谱图解析

C-NMR谱图解析流程

1.分于式的确定

2.由宽带去偶语的谱线数L与分子式中破原子数m比较,判断分子的对称性.

若L=m,每一个碳原子的化学位移都不相同,表示分子没有对称性;若L

在结构鉴定中,常用的13C-NMR技术是宽带去偶和偏共振去偶。根据宽带去偶谱测定的化学位移,偏共振去偶谱中各类碳的偶合谱线数,以及峰高相对和对称状况,对各谱线作大体归属,从而辨别碳核的类型和可能的官能团。

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根据上述方法对13C-NMR谱线归属碰到困难时,可借助测定T1值作进一步的辨别,特别在归属不同季碳的谱线时,T1值的测定更有其实用价值。另外,在1H-NMR谱线归属明确的情况下,还可采用质子选择去偶技术来归属难以辨认的13C-NMR谱线。在偏共振去偶时出现的虚假远程偶合现象也可以为归属某些特殊结构单元提供有用的信息,1H谱与13C谱相结合,有利于彼此信号归属。

各类碳核的化学位移范围如下图所示: 表1

基团类型 烷 炔 烯,芳香环 羰基

Qc/ppm 0-60 60-90 90-160 160

4.组合可能的结构式

在谱线归属明确的基础上,列出所有的结构单元,并合理地组合成一个或几个可能的工作结构。 5.确定结构式

用全部光谱材料和化学位移经验计算公式验证并确定惟一的或

可能性最大的结构式,或与标准谱图和数据表进行核对。经常使用的标准谱图和数据表有: 经验计算参数

1.烷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位移

一般烷烃灸值可用Lindeman-Adams经验公式近似地计算:

Qc??2.5??nA

式中:一2.5为甲烷碳的化学位移九值;A为附加位移参数,列于下表,为具有某同一附加参数的碳原子数。 表2

13C原子 α β r σ ε 1(3) 1(4) 位移/ppm +9.1 +9.4 -2.5 +0.3 +0.1 -1.1 -3.4 13C原子 2(3) 2(4) 3(2) 3(3) 4(1) 4(2) 位移/ppm -2.5 -7.2 -3.7 -9.5 -1.5 -8.4 注:1(3).1(4)为分别与三级碳、四级碳相连的一级碳;2(3)为与三级碳相连的二级碳,依此类推。

取代烷烃的Qc为烷烃的取代基效应位移参数的加和。表4一6给出各种取代基的位移参数

表3 烷烃取代基Y的位移参数 Y α 末端 CH3 CH=CH2 C≡CH COOH COO COOR COCl CONH2 COR CHO ph OH OR OCOR NH2 N+H3 NHR NR2 9 20 4.5 21 25 20 33 22 30 31 23 48 58 51 29 26 37 42 内部 6 16 20 17 28 2.5 24 17 41 51 45 24 24 31 β 末端 10 6 5.5 3 5 3 1 0 9 10 8 6 8 8 8 6 内部 8 2 3 2 2 1 7 8 5 5 6 6 6 -2 -0.5 -3.5 -2 -2 -2 -0.5 -2 -2 -2 -5 -4 -3 -5 -5 -4 -3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