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讲稿 下载本文

①机械吸收作用——土壤是一个多空体,能够机械截留进入土壤后比其孔隙大的土壤颗粒、肥料渣滓等固体物质,不使淋失。

②物理吸收作用——土壤颗粒特别是胶粒具有巨大的表面能,能够把分子(包括液态和气态分子)的物质吸附在土粒与溶液的界面上。

物理化学吸收作用——由于土壤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当与溶液接触时,便能够吸附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与此同时,把土壤胶体上等当量的相同电荷的其他离子带换出来而达到动态平衡。

④化学吸收作用——可溶性盐类的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因化学反应生成难溶解的化合物而得以保持在土壤中。

⑤生物吸收作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能力,从而固定下来免于流失。当植物和微生物死亡并经腐烂分解后,有把养分重新释放出来再度供植物吸收利用。

第四节 牧草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

(一)肥料的种类及特性

1.化学肥料包括氮、磷、钾的单一肥和复合肥等。 (1)氮肥: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 铵态氮的共性:

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

肥料中的铵离子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 遇碱性物质分解,易挥发。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 硝态氮:

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吸湿性强。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 在一定条件下,硝态氮转化为分子态氮,丧失肥效。易燃易爆。 酰胺态氮(尿素):

易溶于水。吸湿性不大。可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转变为碳酸铵。适合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

(2)磷肥: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磷肥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酸性肥料,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吸湿结块,变成难溶性磷,肥效降低。 可以作为基肥、追肥和种肥,都以集中施肥效果好。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碱性肥料,不结块,无腐蚀性,物理性状好,便于贮藏、运输和施用。适宜作基肥施用,尽早施用,不能作追肥。施在苕子、蚕豆、瓜类作物上效果好。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而只能溶于强酸。施用在吸收磷能力强的豆科作物上(苜蓿、苕子、羽扇豆)。

(3)钾肥: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

硫酸钾、氯化钾均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适宜与有机肥料、磷矿粉等混合施用。 不能施在甘薯、马铃薯等忌氯作物上。

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 适合各种作物。 草木灰:

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次是硫酸钾和氯化钾。

9

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可作基肥、追肥和盖种肥。

复合肥料: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养分种类多、含量高。物理性状好,副成分少。但是养分比例固定,不能适用于各类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要。难于满足施肥技术的要求。一般氮肥作追肥,磷钾肥作基肥或种肥。 2.有机肥料

(1)厩肥:家畜粪尿和垫圈草。 (2)人粪尿 (3)堆肥:

用秸秆、落叶、杂草、垃圾等为主要原料,混合不同数量的泥土以及人畜粪尿堆制而成。 (4)绿肥

有机肥料的特点:

养分全面,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胡敏酸、维生素、生长素和抗生素等。 有机肥料的养分多呈有机态,需转化植物才能吸收,是一种迟效肥料。 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对改土培肥有重要作用。 养分含量低,施用量大。 (二)施肥的原则及方法 1.施肥的原则

(1)根据牧草的种类和生育时期施肥

禾本科牧草需要施用大量的氮肥,在苗期和每次刈割后施用。豆科牧草根部有大量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因此,生长发育期间,不提倡施氮肥,只是在含氮水平低的土壤中,施少量氮肥作种肥。保证幼苗生长。豆科牧草需磷肥、钾肥多。 (2)根据收获的对象决定施肥 (3)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施肥

质地粘重,排水差的土壤,应施用腐熟的厩肥;对砂质土,因通气性好,粪肥分解快,但保肥力差,易漏肥漏水,应施用腐熟较差的厩肥。对于冷浸田、阴坡地,可以施用热性肥料(羊、马粪);对高燥地,施冷性肥料。若以改土为目的,选择腐熟差的厩肥。 (4)根据肥料的种类和特性施肥 (5)根据气候条件

降水少,气温低,施用腐熟的厩肥,耕翻可深些;反之,施用半腐熟的厩肥,可耕翻的浅些。化肥在水分少时要浅施,土壤潮湿时要深施。 (6)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 2.施肥方法

(1)基肥:播种或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有二:一是对土壤的培肥作用;二是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2)种肥: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施用。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需要。

(3)追肥:根据作物需要,在作物生育时期内施用的肥料。多施速效性的化肥。

第三章 种子与播种

10

一、牧草种子的特点

(一)种子的涵义

在植物学上,种子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在农业生产中,凡是农业生产中可以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成为种子。 如豆科牧草的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百买根等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禾本科牧草的种子由整个子房发育而成,称为颖果 (二)种子的特点

1、牧草种子小

2、禾本科牧草种子,为单子叶有胚乳种子,带有内稃、外稃和芒 3、豆科牧草种子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4、菊科牧草种子为一个不开裂的单种子果实,内含一粒种子,即瘦果 二、牧草种子的贮藏方法

(一)普通贮藏法

将充分干燥的种子用麻袋、布袋、无毒塑料袋、木箱等盛装种子,贮存在贮藏库里。 (二)密封贮藏法

把种子干燥至符合密封要求的含水量标准,在用各种不同的容器或不透气的包装材料密封起来。

(三)低温除湿贮藏法

将贮藏库的温度降至15。C以下,相对湿度降至50%以下,加强种子贮藏的安全性,延长种子的寿命

冷库中的温度越低,种子保存寿命的时间越长,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原始含水量越低,种子保存寿命的时间越长。 三、牧草种子的播种技术 (一)种子的品质要求

1、真实性:指该品种真正种子

2、纯净度:指种子中除去混杂物后本品种种子占的比例。种子纯净度不应少于95%,否则不宜作种用。

3、生活力

(1)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0~25。C,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比。发芽率高,就是有生活力的种子多。 (2)发芽势:发芽试验初期集中的发芽率。发芽势高表示种子生活力强。 4、种子用价:真正有利用价值的种子占供试验样品的百分率。 5、千粒重:其大小表示种子品质优劣,也用于换算产量和播种量。 (二)种子的处理

1、选种:常用泥水、盐水和硫酸铵溶液选种,去除皮壳、瘪粒。

2、浸种:促使种子萌发整齐和促进种子萌发前的代谢过程,加速种皮软化。

3、硬实处理:大部分豆科种子均有一部分硬实种子其种皮有角质层,坚韧致密,水分不能或不易渗入内部。播种前需擦破种皮。 4、去壳、去芒

5、根瘤菌接种:

第一次播种豆科牧草或土壤经过改良后播种豆科牧草,播种前需接种根瘤菌。豆科牧草与根瘤菌之间有专一性。 (三)播种

1、种子发芽的条件(温度、水分、杂草及病虫危害)

11

2、播种期:春播、秋播、夏播

3、播种深度:一般2~6cm。

4、播种量,由种子纯净度和发芽率来决定。

5、播种方式:条播、点播、撒播和混播等几种方式。

第四章 牧草品种选择及繁殖方式

一、种与品种的区别

种——动、植物学上的一个基本单位,它代表着彼此之间没有质的差异的一个生物群体。 品种——代表具有一定经济特性的、比较稳定的,适应某一地区的作物群体。 二、牧草品种的选择

选择是育种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把优良的个体选拔出来。 人们应用选择定向创造新品种。选择的基础是遗传的变异 (一)牧草品种选择的方法

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改良混合选择法 三、品种的繁殖方式

(一)原种生产

1、原种的概念:是指新品种刚推广时,由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经过1次繁殖的种子 2、生产原种的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年三圃制,即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法。 (二)原种的繁殖

原种繁殖:原种的种子量少,不可能直接用于大田生产,必须进一步繁殖,扩大数量,然后供应个生产单位使用,这就是原种繁殖。 (三)加速繁殖的方法

1、单粒穴播或宽行稀植,促使单株多分蘖多分枝,以提高繁殖系数,获得大量种子。 所谓繁殖系数,即单位面积产量与播种量之比 2、分株繁殖和扦插

禾本科牧草可在适当早播,宽行稀植,多施氮肥的基础上促进分蘖,然后利用分蘖进行分株繁殖;豆科牧草在根颈切割进行分株繁殖或在开花前取枝扦插。 四、牧草引种

(一)引种的概念

人类将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实践活动以及所制定迁移植物的方法和措施,统称为“引种” (二)引种的原理

1、相同纬度的引种原理

纬度越高,夏季白昼时间越长,温度越低;纬度越低,夏季白昼短,温度越高。 温度和日照是影响引种是否成功的主导因素。同纬度地区之间引种易于成功。

2、植物生长发育与引种的关系 引种时,要了解植物发育阶段,主要是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及其反应范围。 春化阶段——低温促使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作用。

光照阶段——日照长短的节律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进程有信号的作用。 3、植物生态型与引种的关系

生态型:是指适合某一环境范围内的植物群体。 生态型一般分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