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择题库 下载本文

题1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b? (1) 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产生变形;

(2) 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3) 若物体产生变形,则物体内总有一些点产生位移;

(A)(1)(2); (B)(2)(3); (C)全对; (D)全错

题2 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c? (A) 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 (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内力必大于应力; 题3 下列构件中哪些属于轴向拉伸或压缩?a

(A)(a)、(b); (B) (b)、(c); (C) (a)、(e); (D) (c),(d);

答案答案

题4 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是否相等?b

(A)不相等; (B)相等; (C)不能确定;

答案

题3图

5 下面四个轴向拉压杆件中哪个杆题

件的轴力图不正确? b

题6 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ζ=N/A的条件是( )。

(A)应力小于比例极限 (B)应力小于弹性极限

(C)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D)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题5图

C 题7 选择拉伸曲线中三个强度指标的正确名称为( d)。

答案 (A)①强度极限,②弹性极限,③屈服极限 (B)①屈服极限,②强度极限,③比例极限

题7图

(C)①屈服极限,②比例极限,③强度极限 (D)①强度极限,②屈服极限,③比例极限

题8 图示四根受拉杆危险横截面的面积相同,首先破坏的杆件为( d )。 题9 两根钢制拉杆受力如图,若杆长L2=2L1,横截面面积A2=2A1,则两杆的伸长ΔL和纵向线应变ε之间的关系应为(b )。

答案 1

(A) ΔL2=ΔL1,ε2=ε2ΔL1,ε2=ε1 (C)ΔL2=2ΔL1,εΔL1/2,ε

(B) ΔL2=

题8图

题10 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 )。

(A)平动 (B)转动 (C)不动

=2ε1 (D)ΔL2=

=2ε1/2

题9图

(D)平动加转动

题11 矩形截面拉杆横截面面积为A,受轴向拉力F,如题11图所示。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μ,则杆表面直角ABC的角度改变量为( c )。

答案

题10图

3F3F(A) 8

题11图

3(1??)AE (B) 2(1??)AE F3(1??)FAE

题12 图示拉杆由两段胶合而成,胶合面的法线的轴线夹角为α,如题12图所示。

答案(C) 2(1??)AE (D) 4m-m

题12图

已知胶合面的许可拉应力[ζ]=100MPa,切应力[η]=50MPa,问α角为多少时胶合面承受最大拉力。a

许可可使

(A) tanα=0.5 (B) tanα=2 (C) tanα=1 (D)

tan??33

题13 一桁架及其承载情况如图,三杆的抗拉(压)刚度EA相同,则其中杆BD的轴力N为( d )。

(A) N=P (B) N>0 (C) N<0 (D) N=0

题14 已知题14图所示杆件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

的弹性模量为E,杆件A、B两端的支座反力为( c )。

(A) FA=F,FB=0 (B)FA=2F/3,FB=F/3 (C)FA=F/3,FB=2F/3 (D)FA=F/2,FB=

题13图

F/2

题14图

题15图

题15 设图示结构中Δl2,Δl3分别表示杆②、③的伸长,

Δl1表示杆①的缩短,则Δl3与Δl1、Δl2的关系式为( c )。 (A) Δl3=Δl1tanα+Δl2sinα (B) Δl3=Δl1tanα+Δl2cosα (C) Δl3=Δl1ctanα+Δl2sinα (D)Δl3=Δl1ctanα+Δl2sinα

题16 图示杆件横截面面积A=0.002 5m2,a=0.15m,b=0.1m,

答案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 GPa,力F=150kN,则杆AC段的伸长量为( b)。 (A) 0.036mm (B) 0.018mm (C) 0.18mm (D) 0.36mm

题17图

题17 钢杆1、2、3的拉压刚度均为EA,长为L,若杆3在制造时短了δ,则正确的 变形协调条件为( a )。

(A) δ=δ1+2δ2+δ3 (B) δ=δ1+δ2+δ3

(C) δ=δ1+2δ2-δ3 (D) δ=2δ1+δ2+δ3

题18 两根圆截面直杆材料相同,尺寸如题18图,则两杆变形能的比值( c )。

Ua?1Ua?167 713

(A) Ub2 (B) Ub?13UaUa (C) Ub

题18图

7 (D) Ub?

题19 三杆材料相同,尺寸如图,则比较三杆弹性变形能的大小为( b )。

(A) U1>U2>U3 (B) U1<U2<U3 (C) U2<U1<U3 (D) U2>U3>U1

题20 图示等截面直杆的抗拉刚度为EA,其变形能应

题19图

为下列式中的(d )。

(A) U=5P2l/(6EA) (B) U=3P2l/(2EA)

(C) U=9P2l/(4EA) (D) U=13P2l/(4EA)

题20图

题21 图示拉杆接头的剪切面A和挤压面Abs为( b )。 :ce A: ce

题21图

答案

A(C) 

(A) A: ab Abs:cb (B) Abs:cd

Abs:ab (B) A:ce Abs:bc

题22 图示螺钉受拉力F作用,螺钉头直径D=40mm,h=12mm,螺钉杆直径d=20mm,[η]=60MPa,[ζ

=200MPa,[ζbs]

答案] =160MPa,则螺钉可承受的最大拉力F为(a )。

题23 铆钉的许可切应力为[η],许

(A) 45kN (B) 50kN (C) 90kN (D) 188.5kN

题22图

可挤压应力为[ζ

,则题23图所示铆接件的铆钉合理长细比l/d为bs]( d )。

?[?]

题23图

(A)

8[?bs8[?]bs]

2[?bs]?[?]

题24图

(B) ?[?] (C) ?[?] (D) 2[?bs]

题24 图示两板用圆锥销钉联接,圆锥销钉的受剪面积为( c )。

答案 1 (A) 4?D21 (B) 42?d2

题25图

?4 (C) ???D?d?2h?(3d?D)? (D) 4

题25 图示联轴节传递的力偶矩m=200N·m,凸缘之间用4只螺栓连接,螺栓内径d=10mm,对称地分布在D=80mm的圆周上。则螺栓的切应力为( b )。

题26 直径为d的圆柱与其圆形基座为同一整体,已知圆形基座直径D=3d,厚度为t,若假设地基对基座的支座反力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F,则基座剪切面的剪力为( c )。  

答案答案 (A) 4.0MPa (B) 1题9MPa (C) 8.0MPa (D) 31.8MPa

(A) F (B) 大于F (C) 小于F (D) 0

题26图

题27 正方形截面的混凝土柱,其横截面边长为200mm,其基底为边长a=1m的正方形混凝土板。柱受轴向压力P=100kN,如图所示。假设地基对混凝土板的支反力均匀分布,混凝土的许可切应力[η]=1.5MPa,则使柱不致穿过板,而混凝土板所需的最小

题27图

厚度t为( d )。

答案 (A) 83mm (B) 100mm (C) 125mm (D) 80mm

题28 图示螺钉在拉力P作用下。已知材料的剪切许可应力[η]和拉伸许用应力[ζ]之间的关系约为:[η]=0.6[ζ],则螺钉直径与钉头高度的合理比值d/h为( a)。 (A) 2.4 (B) 1.2 (C) 1.0 (D) 0.76 

题29 如题29图所示受扭圆轴,正确的扭矩图为图( c )。 

答案答案

题28图

题30图

题30 等截面圆轴上装有四个皮带轮,则四种方案中最合理方案为(a )。 (A)将C轮与D轮对调;

(B)将B轮与D轮对调; (C)将B轮与C轮对调;

答案

(D)将B轮与D轮对调,然后再将B轮与C轮对调。

T????I?题31 扭转切应力公式适用于哪种杆件?( d )。

M(A)矩形截面 (B)任意实心截面 (C)任意材料的圆截面 (D)线弹性材料的圆截面

题32 在图示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的结果是( d )。

题32图

答案答案答案

题33 内、外直径分别为d、D的空心圆轴,其抗扭截面系数为(c )。 (A) WP=(πD3/16)-(πd3/16) (B) WP=(πD3/32)-(πd3/32) (C) WP=[π/(16D)](D4-d4) (D) WP=(πD4/32)-(πd4/32)

题34 空心圆轴,其内外径之比为α,扭转时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η,这时横截面上内边缘 处的切应力为( b )。

答案

(A) O (B) αη (C) η/α (D) (1-α4)η

题35 图示圆轴由钢杆和铝套管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有图示四

种答案。其中正确的一种为( b )。

答案

题35图

题36 钢制实心轴和铝制空心圆轴(内外径之比α=d/D=0.6)的长度及横截面积均相等,钢的许可切应力[η1]=80MPa,铝的许可切应力[η大扭矩的是( a )。

答案2

]=50MPa。仅从强度条件考虑,能承受较

(A)铝制空心轴 (B)钢制实心轴 (C)承载能力相同 (D)无法判断

题37 单位长度扭转角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c )。 (A)材料性质 (B)扭矩 (C)杆的长度 (D)截面几何性质

题38 图示圆轴受扭,则A、B、C三个横截面相对于D截面的扭转角的正确答案为( )。 b (A) θDA=θDB=θDC (B) θDA=0,θDB=θ(C) θ

DA

答案 DC

=θ

DB

=2θ

DC

题38图

(B)圆截面杆扭转,任意变形范围 (C)任意截面杆扭转,线弹性变形 (D)矩形截面杆扭转

(D) θDA=θDC,θDB=0

题39 公式dθ/dx=T/(GIP)的正确使用条件是( )。 a

(A)圆截面杆扭转,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

题40 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则圆轴的扭转角是原来的(d )。 (A) 2倍 (B) 4倍

答案 (C) 8倍 (D) 16倍

题41 变截面圆轴如图示。已知T1=2kN·m,T2=1kN·m,G=80GPa,此轴的最大扭转角θ

max为( c )。

答案 (A) 1.85° (B) 1.27°(C) 1.43° (D) 1.69°

题41图

题42图

42 铸铁试件扭转破坏的破坏面为( b )。 题

(A)沿横截面Ⅰ-Ⅰ剪断

(B)沿螺旋面Ⅱ(与试件轴线夹角45°)拉断 (C)沿螺旋面Ⅲ(与试件轴线夹角45°)拉断 (D)沿横截面Ⅰ-Ⅰ拉断

题43 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点的切应变是(d )。

答案

题43图

(A) O,2γ,2γ (B) γ,γ,2γ

(C) γ,2γ,2γ (D) O,γ,2γ

?题44 变截面圆轴如图,当A截面承受转矩T1时,轴的变形能为

题44图

U1,A截面的扭转角为φ1;当B截面承受转矩T2时,轴的变形能为U2,B截面的扭转角为φ2;若该轴同时承受转矩T1和T2,则轴的变形能为( c )。

答案 (A) U=U1+U2 (B) U=U1+U2+T2φ

1

(C) U=U1+U2+T1φ2 (D) U= U1+U2+T1φ

2/2+ T2φ1/2

题45 请选择正确结论:图形对其对称轴的( a )。 (A)静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惯性积为零

答案

(B)静矩不为零,惯性矩和惯性积均为零 (C)静矩、惯性矩及惯性积均为零 (D)静矩、惯性矩及惯性积均不为零

题46 由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IZ2的答案为(c )。

答案 3

(A) IZ2=IZ1+bh3/4 (B) IZ2=IZ+bh/4 (C) IZ2=IZ+bh (D) IZ2=IZ1+bh3

题46图

题47 图示矩形截Z1及Z2轴的惯性矩(A) IZ>IZ1>IZ2 (C) IZ2>IZ1>

面,Z轴过形心C,则该截面关于Z、关系为(c )。

答案

(B) IZ2>IZ>IZ1

IZ (D) IZ1>IZ>IZ2

题48 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 边长为a的正方形,如图示,则该图形

题47图

对Z轴的 惯性矩IZ为( d )。

4

4

4

答案4

(A) a/4 (B) a/3 (C) 4a/5 (D) 5a/4

题48图

题49 请选择图示截面对Z轴惯性矩的正确答案( b )。

答案

题49图

(A)

Iza?Izb?BH123?bh312 (B)

2Izb?IzaH?h????BH?a???bh?a??2?2? ??222(C)

Izb?Izah?h????bh?a??Izb?Iza?bh?a??2? (D) 2? ??题56 梁的荷载及支承情况关于梁中央C截面对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答案

(A) Q图对称,M图对称,且QC=0

题56图

(B) Q图对称,M图反对称,且MC=0

(C) Q图反对称,M图对称,且QC=0 (D) Q图反对称,M图反对称,且MC=0

题57 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上的最大剪力为( b )。

答案

(A) P (B) 5P/2 (C)3P/2 (D) 7P/2

题57图

题58 图示梁剪力等于零的截面位置x距A点之值为( d )。

答案

题58图

题59 悬臂梁受载如图,弯矩图有三种答案:图(A)、图(B)、和图(C)。其中正确的为( c )。

(A) 5a/6 (B) 6a/5 (C) 6a/7 (D) 7a/6 

题59图

题60 图示(A)、(B)两根梁,它们的( a )。 (A) Q、M图都相同 (B) Q、M图都不相同

(C) Q图相同,M图不同 (D) M图相同,Q图不同

题61 梁的某一段内作用有均匀分布力时,则该段内的内力图为( b )。

答案

(A) Q水平线,M斜直线 (B) Q斜直线,M曲线 (C) Q曲线,M曲线

题60图

(D) Q斜直线,M带拐点的曲线

题62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c )。

答案(A) Q图有突变,M图无变化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无变化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题63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b )。 (A) Q图有突变,M图光滑连续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光滑连续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题64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上的荷载为( d )。

答案答案

(A) AB段无荷载,B截面有集中力 (B) AB段有集中力,BC段有均布力

题64图

(C) AB段有均布力,B截面有集中力偶 (D) AB段有均布力,A截面有集中力偶

题65 下列剪力图和弯矩图中的错误为( a )。 (A) 梁(A)图C截面剪力应连续,C截面弯矩应有突变;图(B)梁C截面弯矩应连续

(B) 图(A)梁B截面剪力不应为零,A截面弯矩不应为零;图(B)梁C截面剪力应有突变,C截面弯矩应光滑连续

(C) 图(A)梁B截面剪力应为零,弯矩不为零;图 (B)AC段剪力应为曲线,弯矩图在AC段有极值点

(D) 图(A)

梁剪力在C

题65图

截面应连续,弯矩在AC段的凹向应一至,图(B)梁弯矩在C截面应连续 题66 连续梁两种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力F非常靠近中间铰链。则下面四项中正确结论为( a )。 (A)两者的Q图和M图完全相同 (B)两者的Q图相同,M图不同 (C)两者的Q图不同,M图相同 (D)两者的Q图和M图均不相同

题66图

答案

67 图示简支梁中点承受集中力 题

F,若分别采用图示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同截面,且空

心圆截面的d2/D2=35,则二者中最大正应力之比ζ为( b )。

题68 矩形截面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Et大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Ec则正应力

在截面上的分布图

题68图

为以下四种答案中

答案1max/ζ2max

题67图

(A) 1.53 (B) 1.70 (C) 2.12 (D) 0.59

的( c )。

答案

题69 如图所示的工字形悬臂梁,自由端受力偶M的作用,梁中性层上正应力ζ及切应力η有( d )。

答案

题69图

(A) ζ=0,η≠0; (B) ζ≠0,η≠0; (C) ζ≠0,η≠0; (D) ζ=0,η=0。

答案

题70 根据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应满足的条件是( b )。 (A) W/A越小越好 (B) W/A越大越好

(C) W/A=1 (D) W/A=2

题71 如图所示,铸铁梁有(A)、(B)、(C)和(D)四种截面形状可供选择,根据正应力强度条件,合理的截面形状是( c)。

答案

题72 梁的截

题71图

面形状如图示,圆

截面上半部分有一圆孔。在xOz平面内作用有正弯矩M,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位置在图上的( a )。

答案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题72图

题73 图示梁受移动荷载F作用,当F移到哪个截面处梁内的压应力最大?(d )。

题73图

答案

截面A (B)截面B (C)截面C (D)截面D 

题74 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梁,如图(a)、(b)、(c)所示。若用(ζmax)1,(ζmax)2、(ζmax)3分别表示这三种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 (ζ(B) (ζ

(C) (ζ(D) (ζ

max)1=(ζmax)2<(ζmax)3

答案

max)1=(ζmax)2=(ζmax)3 max)1<(ζmax)2=(ζmax)3

max)1<(ζmax)2<(ζmax)3

题75 一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之比(ζ(ζ

max)b为( a )。

max)a/

答案

(A) 1/4 (B) 1/16 (C) 1/64 (D) 16

题75图

题76 图示矩形截面采用两种放置方式,从弯曲正应力强度观点,承载能力(B)是(a)的多少倍?(b )。

答案

题76图

(A) 4 (B) 2

(C) 6 (D) 8

题77 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梁,它们分

max)1

别由整块材料、两块材料并列及两块材料叠合(未粘接)组成,如图(a)、(b)、(c)所示。若用(ζ

、(ζ

(ζmax)3分别表示这三种梁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max)2、

是( d )。 (A) (ζ

(B) (ζ(C) (ζ(D) (ζ

答案max)1<(ζmax)2=(ζmax)3 max)1=(ζmax)2>(ζmax)3 max)1>(ζmax)2=(ζmax)3

max)1=(ζmax)2<(ζmax)3

题77图

题78 矩形截面混凝土梁,为提高其抗拉强度,在梁中配置钢筋。若梁弯矩如图示,则梁内钢筋(虚线所示)的合理配置是( d )。

答案

题78图

题79 铸铁梁荷载、结构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设材料

题79图

的许可拉应力[ζt]=40MPa,许可压应力[ζc]=160MPa,梁的许可荷载[P]为( c)。

答案

(A) 50kN (B) 133.3kN (C) 44.4kN (D) 26.7kN

题80 如图所示的两铸铁梁,材料相同,承受相同的荷载F。则当F增大时,破坏的情况是(c )。 (A)同时破坏 (B) (a)梁先坏 (C) (b)梁先坏 (D)不能确定

题80图

题81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的发生位置是(b )。 (A)中性轴上 (B)不能确定 (C)截面最宽处 (D)截面最窄处

题82 图示梁的四种截面形状,假定剪力沿垂直方向。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或切应力垂直分量的最大值)的位置为( c )。

答案

(A) 全部在中性轴处(B)全部不在中性轴处

(C)(a)和(b)在中性轴处,(c)和(d)不在中性轴处 (D) (a)和(b)不在中性轴处,(c)和(d)在中性轴处

题82图

题83 一矩形截面外伸木梁如图示。设截面的高与宽之比为h/b=2,木材的许可弯曲正应力[ζ]=10MPa,许用切应力[η]=2MPa,已知F1=40kN,F2=15kN,L=0.6m。该梁的宽度b为(a )。

题83图

答案

(A) 122.5mm (B) 87.7mm (C)

100mm (D) 245mm

题84 图示两根简支梁,一根材料为钢,另一根材料为铝。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EI相同,在相同外力作用下,二者的不同之处为( a )。

答案

(A)弯曲最大正应力 (B)剪力图 (C)最大挠度 (D)最大转角

题84图

题85 选择图示梁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为( c )。 (A) vA=0,vB=0,vC左=vC右,θC=0 (B) vA=0,vB=ΔL,vC左=vC右,θC=0 (C) vA=0,vB=ΔL,vC左=vC右,θC左=θC右 (D) θA=0,vB=ΔL,vC=0,θ

=θC右

题86 选择图示梁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为(d )。

C左

题85图

(A) vA=0,vB=0,vD左=vD右, θD左=θD右,vC=0,θC=0 (B) vA=0,vB=0,θB=0,

题86图

vD左=vD右,θD左=θD右,vC=0 (C) vA=FA/K,vB左=vB右,θB左=θvD左=vD右,vC=0,θ

D

B右

,

(D) vA=FA/K,vB左=vB右,θ

=0

=θ

D右,vD左=vD

,vC=0,θ=0

题87 等截面直梁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最大曲率发生在( d )。

(A)挠度最大截面 (B)转角最大截面 (C)剪力最大截面 (D)弯矩最大截面

题88 材料相同的悬臂梁Ⅰ、Ⅱ,所受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示。则两梁最大挠

度之比vⅠmax/vⅡmax为( b )。

题88图

答案

(A) 1/2 (B) 1/4 (C) 2 (D) 4

题89 材料相同的两矩形截面梁如图示,其中(B)梁是用两根高为0.5h,宽为b的矩形截面梁叠合而成,且相互间磨擦不计,

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A)强度和刚度均不相同 (B)强度和刚度均相同 (C)强度相同,刚度不同 (D)强度不同,刚度相同

题89图

答案

题90 图示梁的正确挠曲线大致形状为( b )。

题91 图示梁的正确挠曲线大致形状为( c)。 (A) (b)(d) (B) (b)(c) (C) (a)(c)(D) (a)(d)

题90图

题91图

题92 为了提高梁的承载能力,梁的支座有图示四种方案,则最优方案为( d )。

答案

题92图

题93 使用叠加原理求梁变形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答案

题96图

(A)必须是静定梁 (B)必须是小变形梁

(C)必须是等截面直梁 (D)必须是平面弯曲梁

题94图

题95图

题97图

题94 用叠加法,图示梁的v答案C为(c )。 

5ql411ql4(A) 384EI (B) 384EI

5ql411ql4(C) 768EI (D) 768EI

题95 设B,D间的距离为Δ

BD,C,E

间的距离为Δ

CE

两梁在外力P作用下变形后( a )。 答案 (A) ΔBD增大,Δ

CE

不变 (B)ΔBD增大,Δ

CE

改变 (C) Δ

BD减小,ΔCE不变 (D) ΔBD减小,Δ

CE改变

题96 请确定图示梁的超静定次数( b )。 (A) 0 (B) 1 (C) 2 (D) 3

题97 图(A)所示超静定梁,所取的静定基分别为(b)、(c)、(d)三种,其中错误的为( a)。

答案

(A) 图(b) (B)图(c) (C)图(d) (D)上述简图无错误

题98 等截面梁如图示,抗弯刚度为EI,

截面C处的挠度为题98图

( d )。

答案

Pa3(A) 2EI (B)

Pa33Pa35Pa33EI (C) 4EI (D) 6EI

题99 若题98图所示梁BC段的弯曲刚度EI是AC段的9倍。则A、B截面弯矩之比MA/MB为( c )。

答案

题100 梁AB因强度不足,用与其材料相同、截面相同的短梁CD加固,如图所示。梁AB在D 处受到的支座反力为( a )。

答案(A) 1 (B) 1/2 (C) 1/3 (D) 1/9

(A) 5P/4 (B) P (C)3P/4 (D) P/2 

题102 求图示平面应

题100图

力状态的ζα、εα。已知α=45°,E、μ分别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c )。

????2??(A) ,

???1?(??)E2

题102图

(B)

????2????,

1??(??)E2

1??2E1??E(C)

????2??,

??????

(D) 

????2??,

???1??2E??1??E?

题103 矩形截面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其上各点的应力状态见图示,关于它们的正确性有四种答案,其中正确的一个是( b )。 题103图

(A) 1、2 (B) 1、5 (C) 3、5 (D) 2、4

题103图

题104 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示,已知梁的横截面面积为A,截面惯性矩为I,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μ,梁外表面中性层上A点45°方向的线应变为ε45°。则荷载F为( a)。

题104图

E?45?答案

E?45?A(A) 1??9E?45?A (B)??1

A

(C) 4(1??)A4E?45? (D)9(1??)题105 圆轴直径d=20mm,材料的弹性常数E=200GPa,μ=0.3。现测得圆轴表面与轴线成45°方向的应变ε=题2×10-4,则转矩( b )。

题105图

答案

(A) m=1.257N·m (B) m=12题7N·m (C) m=233.4N·m (D) m=62.8N·m

y

题106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已知ζx=0,则ζ

答案和η有( d )。

(A) ζy=30MPa,η=20MPa (B)ζy=60MPa,η=20MPa

(C) ζy=-60MPa,η=40MPa (D) ζy=60MPa,η=40MPa 题107 在图示四种应力状态中,关于应力圆具有相同圆心位置和相同半径者,为下列答案中的(b )。

答案

题106图

(A) (a)与(d) (B) (b)与(c)

(C) (a)与(d)及(c)与(b) (D) (a)与(b)及(c)与(d)

题107图

题108 图示受拉板,A点为凸起处的最高点,A点应力状态的应力圆有图示四种可能,正确的答案为( b )。

答案

题108图

题109图

109

从构件内某一点的周围取出一单元体如图所示。已知ζ=30MPa,η=15MPa,材料的E=200GPa,μ=0.3。则对角线AC的长度改变量为(c )。

-3

-3

答案

(A) 3.91×10-3mm (B) 8.43×10-3mm

(C) 9.29×10mm (D) 10.25×10mm

题110 根据构件内三点处应力状态所画应力圆分别如图(a)、(b)、(c)所示,按第三强度理论比较它们的危险程度,有( a )。

答案

(A)(a)最危险,其次为(b) (B)(a)最危险,(b)、(c)危险程度一样 (C)(c)最危险,其次为(a) (D)(c)最危险,其次为(b)

题110图

题111图

题111 按照第三强度理论,

比较图示两个应力状态的相当应力(图中应力单位:MPa),则(d ): (A)无法判断 (B)(A)大 (C)(B)大 (D)两者相同

题112 斜支梁AB如图示,确定梁的变形,有( d )

答案

(A) AB梁只发生弯曲变形(B) AC段发生弯曲变形,CB段发生拉伸与弯曲组合变形

(C) AC段发生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BC段发生拉伸与弯

题112图

曲组合变形

(D) AC段发生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BC段发生弯曲变形

题113 图示结构中,杆的AC部分将发生的变形为(c )。

答案

(A)弯曲变形 (B)压弯变形 (C)拉弯变形 (D)压缩变形  

题113图

题114 三根受压杆件

如图。杆1、杆2和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用ζmax1、ζmax2和ζmax3表示,现从下列四种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 c )。

(A) ζmax1=ζmax2=ζmax3 (B) ζmax1>ζmax2=ζmax3 (C) ζmax2>ζ

max1=ζmax3

max1=ζmax3

 (D) ζ

max2<ζ

题114图

题115 正方形受压短柱如图(A)所示,若将短柱中间部分挖去一槽,如图(B)所示,则开槽后柱的最大压应力比未开槽时增加( b )。

题115图

题122图

题122 图示刚架受力如图,ab段的变形为(a )。

(A)轴向拉伸、斜弯曲和扭转 (B)轴向拉伸、平面弯曲和扭转 (C)轴向拉伸和平面弯曲 (D)轴向拉伸和斜弯曲

题124 直径为d的等直圆杆,在危险截面上同时承受弯矩为M和扭矩为MT,按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为(a )。

答案答案 (A) 8倍 (B) 7倍 (C) 2倍 (D) 5倍

32M2?MT3232M2?4MT32(A)

16?dM2 (B)

2?dM2

2?MT316?0.75MT3(C) ?d (D) ?d

题125 圆杆横截面积为A,截面惯性矩为W,同时受到轴力N、扭矩MT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则按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 c )。

答案

NM20.75M2T(A) A??W (B) ?2?N?M?2?AW??0.75M?T (C)

(D) 

?22?N??A???M??M2T????W??3???2W??

??N?22A??M??3?M2T??????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