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对八年级1班全班学生(25名)的成绩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收集、整理数据: 表一
分数段 班级 八年级1班 分析数据: 表二
统计量 班级 八年级1班
78
85
36
105.28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7
5
10
3
60≤x<70
70≤x<80
80≤x<90
90≤x≤100
小丽用同样的方法对八年级2班全班学生(25名)的成绩进行分析,数据如下: 表三
统计量 班级 八年级2班
75
76
73
44
146.80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八年级1班学生的成绩在80≤x<90这一组的数据如下: 85,87,88,80,82,85,83,85,87,85 根据上述数据,将表二补充完整;
(2)你认为哪个班级的成绩更为优异?请说明理由.
25.(7分)某数学课题研究小组针对兰州市住房窗户“如何设计遮阳蓬”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问题提出:
如图1是某住户窗户上方安装的遮阳蓬,要求设计的遮阳蓬能最大限度地遮住夏天炎热的阳光,又能最大限度地使冬天温暖的阳光射入室内.
第5页(共33页)
方案设计:
如图2,该数学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研究设计了垂直于墙面AC的遮阳蓬CD. 数据收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际测量:兰州市一年中,夏至日这一天的正午时刻太阳光线DA与遮阳蓬CD的夹角∠ADC最大(∠ADC=77.44°);冬至日这一天的正午时刻,太阳光线DB与遮阳蓬CD的夹角∠BDC最小(∠BDC=30.56°).窗户的高度AB=2m. 问题解决:
根据上述方案及数据,求遮阳蓬CD的长.
(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30.56°≈0.51,cos30.56°≈0.86,tan30.56°≈0.59,sin77.44°≈0.98,cos77.44°≈0.22,tan77.44°≈4.49)
26.(9分)如图,在△ABC中,AB=AC=6cm,BC=8cm,点D为BC的中点,BE=DE,将∠BDE绕点D顺时针旋转α度(0≤α≤83°),角的两边分别交直线AB于M、N两点,设B、M两点间的距离为xcm,M,N两点间的距离为ycm.
小涛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涛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列表:下表的已知数据是B,M两点间的距离x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m 0 0.30 0.50 1.00 1.50 2.00 2.50 y/m
2.88 2.81 2.69 2.67 2.80 3.15
3.00 3.50 3.68 3.81 3.90 3.93 4.10 3.85 5.24 6.01 6.71 7.27 7.44 8.87
请你通过计算,补全表格;
(2)描点、连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表格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并画出函数y关于x的图象.
第6页(共33页)
(3)探究性质:随着自变量x的不断增大,函数y的变化趋势: . (4)解决问题:当MN=2BM时,BM的长度大约是 cm.(保留两位小数).
27.(10分)通过对下面数学模型的研究学习,解决问题. 【模型呈现】
如图,在Rt△ABC,∠ACB=90°,将斜边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D,过点D作DE⊥AC于点E,可以推理得到△ABC≌△DAE,进而得到AC=DE,BC=AE. 我们把这个数学模型成为“K型”. 推理过程如下:
【模型应用】
如图,在Rt△ABC内接于⊙O,∠ACB=90°,BC=2,将斜边AB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AD,过点D作DE⊥AC于点E,∠DAE=∠ABC,DE=1,连接DO交⊙O于点F.
第7页(共33页)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连接FC交AB于点G,连接FB.求证:FG2=GO?GB. 28.(12分)通过对下面数学模型的研究学习,解决问题. 【模型呈现】
如图,在Rt△ABC,∠ACB=90°,将斜边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D,过点D作DE⊥AC于点E,可以推理得到△ABC≌△DAE,进而得到AC=DE,BC=AE. 我们把这个数学模型成为“K型”. 推理过程如下:
【模型迁移】
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交x轴于点(﹣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BC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AC,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二次函数y=ax2+bx+2的表达式;
第8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