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8、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C)。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9、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 B)。 A、步骤 B、算子 C、序列 D、产生式

0、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速度和正确性有极大差别的关键原因是(D)。 A.智力发展水平不同 B.人生经历不同 C.个性品质不同 D.知识储备的质和量不同 1、下面不属于邓克尔的汇总模式阶段的是(B)。

A.一般的范围 B.综合的概括 C.功能的解决 D.特殊的解决 2、脑力激励法提出者是(D)。

A.布鲁纳 B.吉尔福特 C.托兰斯 D.奥斯本

3、根据反应的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来评价被测验人创造性高低的量表有(B)。

A.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 B.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C.劳德塞的创造才能“简易测试”量表 D.比奈—西蒙量表

4、人们看到某件制品时思维常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看到它别方面的功能叫做(A)。

A.功能固着 。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5、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B)。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21 / 36

6、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叫做(D)。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7、创造性主要表现为(B)。

A.创造性意识 B.创造性思维能力 C.创造性情感 D.灵感 8、创造性测量的常用量表是(D)。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南加利福利亚大学测验

9、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是(A)。

A.杜威 B.纽厄尔 C.华莱尔 D.巴甫洛夫 0、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定势具有(C)。 A.积极的促进作用 B.消极的阻碍作用

C.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D.没有作用

1、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以后,有时还不得不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是华莱士四阶段模式中的(B)。

A.准备阶段 B.孕育阶段 C.明朗阶段 D.验证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ABCDE)。

A、敏感性 B、流畅性 C、洞察性 D、独创性 E、灵活性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有(ABCDE)

22 / 36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功能固着 C、知识的储备 D、反应定势 E、认知特性

3、托兰斯调查发现,高创造性儿童具有如下特点(BCD)。 A、高智商 B、顽皮、淘气 C、所作所为有时会逾越常规 D、待人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 E、谦虚 4、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ABDE)。 A、接纳者 B、处理者 C、加工者 D、记忆 E、作用者 5、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ABCD)。

A、敏感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E、发散性 6、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以下成分(ABCE)。

A.目的 B.个体已有的知识 C.障碍 D.途径 E.方法 7、问题教学的实施分为哪些基本的步骤?(AE)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分析假设 E.解决问题 8、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C) A.言语提问 B.观察 C.活动方式 D.反馈 E.表扬 9、华莱士的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是(ABCE)。

A.准备阶段 B.孕育阶段 C.明朗阶段 D.行动阶段 E.验证阶段 第八章 道德性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最高水平是(B)。

A、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23 / 36

2、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D)。

A、道德行为 B、道德体验 C、道德情感 D、道德判断 3、皮亚杰研究发现,11-12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C)。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公正阶段 D、互惠或可逆阶段 4、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D)。

A、惩罚和服从定向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C、社会契约定向 D、良心或原则定向

5、儿童的“道德相对论”出现在(C)。

A、6岁以后 B、8岁以后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6、皮亚杰研究发现,2—5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B)。

A、权威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互惠或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7、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以年龄大小为转移,也不取决于年龄的理论家是(D)。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李伯黍 D、梅和哈特肖恩 0、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分为(D)。

A、二阶段 B、三阶段 C、四阶段 D、六阶段 1、皮亚杰研究发现,8—10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B)。

A、权威阶段 B、互惠或可逆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公正阶段 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C)。

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 3、移情的动机因素是(C)。

24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