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针对通识选修课的课程定位,结合高校中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例,通过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载体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设计和改革,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各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主体主动自觉的学习意识,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期探讨一种适合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并且能够由点及面,辐射整个通识选修课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一、引言
通识选修课是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目标而设置的课程,目前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选修课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增加社会适应能力,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为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国内各高校自主开设了涵盖文理综合等各个领域的通识选修课,使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与知识。但目前
通识选修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承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任务。
齐鲁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将教学环节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集中实践、讲座和个性培养五个环节,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经济管理,艺术体育和外语五大类。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大学修读年限内通识选修课至少完成10学分,且每一大类至少修1学分。目前,齐鲁工业大学共设通识选修课285门,开设类别与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通识选修课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通识选修课的重视不够,课程设置杂乱,开设课程缺少必要的规划论证
相对于通识必修课和专业课,通识选修课不受重视,处于边缘化地位。通识选修课内容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领域,课程设计不仅要体现通识教育理念,还要遵循综合性、基础性和多样化等原则,因此必须依靠各个学科的专家才能完成。但除少数大学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建立了“通识课程委员会”进行规划设计外,大多数学校在设计通识选修课体系时,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只是进行
了简单的类别划分,至于每个类别中开什么课,开多少门,则鲜有具体规定。通识选修课开课一般采取教师自愿申报、教务处审批的方式,在审批环节要求相对较为宽松,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不是“学生缺什么开什么课”,而是“老师开什么课学生便选什么课”,难以有效地补充学生的知识短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如齐鲁工业大学285门通识选修课中,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占的比例较高,约占43%左右,而理工科学生应该补充的艺术体育,外语类通识选修课则相对较少。
(二)教师和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定位不清
许多教师对通识选修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把课程与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而是作为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工具,“随意开,随心上,随便放”的现象非常严重。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而选课,把通识选修课当作混学分、休息放松的选“休”课。学分多不多,好过不好过,老师点名不点名成为相当多学生的选课标准,师生间很容易达成了“老师混学时,学生混学分”的默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通识选修课课堂沉闷、到课率低,抬头率更低,质量低下的现象。
(三)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缺乏有效性
通识选修课面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知识背景的选课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比较困难。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太深奥,学科专业跨度大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则太简单,几乎就是高中知识的ABC,对于增加学生知识的作用有限。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讲、学生听,缺少必要实践活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据主流,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调查,在上课形式上,46%的学生喜欢户外实践,10%的学生支持课内实践,31%的学生倾向于问答互动、多媒体展示,仅有13%的学生单纯喜欢老师讲解。在考核方式上,有的通识选修课参照必修课的模式采用闭卷考试,学生比较厌烦;更多的采用撰写学习论文的简单形式进行考核,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点资料就能过关,甚至能拿到一个很高的成绩,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学习的真实收获,对于老老实实上课的学生来说很不公平,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造成通识选修课的整体质量不高,学生选课的功利性太强,严重背离了学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的初衷,难以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通识选修课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例
针对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齐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