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C错误;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分析】DNA粗提取选材的标准:DNA含量高,并且材料易得。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采用哺乳动物的血液。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答】解:A、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提取不到DNA,而鸡属于鸟类,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DNA含量较多,A错误; B、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环,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正确;

C、在冷的95%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如果用热的95%酒精会提高DNA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使DNA沉淀,C正确;

D、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要求考生识记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及各步骤中的细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1.【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相互之间为相同基因,1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

第21页(共37页)

【解答】解:A、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或4是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

B、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

C、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离,C错误;

D、5与6是相同的基因,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图中基因间的关系,识记交叉互换发生的分裂方式和时期,难度适中。

12.【分析】无菌技术指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的手段,防止实验室培养物被外来微生物污染,保持微生物的纯培养的技术,其中包括在微生物的分离、转接、保存等过程中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手段。常见的方法:消毒和灭菌。

【解答】解:A、接种室、接种箱等常用紫外线消毒法处理,接种环等常用灼烧灭菌法处理,吸管、培养皿等常用干热灭菌法处理,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A错误;

B、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每次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进行灼烧灭菌,B正确; C、接种后,培养皿需要倒置,以防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C正确; D、分离菌种可以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接种和培养,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实验操作方法,掌握微生物分离与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难度适中。

13.【分析】加酶洗衣粉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解答】解:A、加酶洗衣粉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A错误;

B、加酶洗衣粉含酶制剂,酶具有高效性,故可以节约洗涤时间,B正确;

第22页(共37页)

C、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酶可以使织物更蓬松,有利于洗去污渍,C正确; D、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制作加酶洗衣粉,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酶的作用特点的识记与理解。

14.【分析】由曲线图可知,a、b均呈S型增长曲线,二者的K值相同,但由于培养条件不同,二者达到最大细胞密度的时间不相同。

【解答】解:A、a批次若有大量细菌污染,则K值会下降,与题图不符,A错误; B、b先达到K值,可能是接种量高于a,B正确;

C、图中曲线是在通气的条件下绘制,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说明此时氧气充足,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此时产生的酒精很少或几乎没有,C错误;

D、t2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故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微生物代谢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

15.【分析】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解答】解:A、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

B、西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错误;

C、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间关系的类型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6.【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第23页(共37页)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重组质粒能随细菌分裂而遗传给后代,A错误;

B、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细胞中都含花青素代谢基因,因而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

C、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细胞中都含花青素代谢基因,因而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

D、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时不会改变其他细胞的基因组成,且淋巴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所以不会遗传给子代,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 【解答】解: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

B、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B错误; C、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 D、由图可知,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绿色b,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

第24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