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汉语完句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刘晓婷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11期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完句问题的研究已经从最开始对个别现象的描写发展到了现在较为系统的描写解释,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回顾前人关于完句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完句问题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完句问题 完句成分 完句范畴 完句条件 一、引言
1989年之前,现代汉语语法界对“完句成分”的研究只散见于某些语法著作的相关章节之中,而且很多都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吕叔湘(1942)曾指出:“为之者,难者亦易矣”和“仲子所居之室”中的“者”和“所”有一种完型作用,还指出“晋国,天下莫强焉”中的“焉”是“完成句意的必要成分”。[1]龙果夫(1958)认为,汉语中的副词“很”不仅有词义上的作用,而且有语法上的作用,它的语法作用就是将不完全的谓语变成完全的谓语。[2]陆俭明(1982)也指出:“从一部分副词独用必须带语气词这一点看,语气词的作用不只表语气,似乎还有?成句?的作用。”[3]胡明扬和劲松(1989)在《流水句初探》中正式提出了“完句成分”这一名称,但也只是简单描写了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这种语法现象。在第四届现代语言学研讨会上,黄南松(1994)、贺阳(1994)、孔令达(1994)三位学者就“完句成分”这一现象进行了比前人更为细致的描写,正式将“完句成分”作为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之后关于“完句问题”的文章大多都是以这三位学者的研究为基础的。
初期完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句成分的确定,究竟哪些成分是完句成分以及完句成分的性质;中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完句成分所属的完句范畴;目前完句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句式、某类句法成分的完句作用研究,而贯穿始终的是解释性的研究,即为什么这些成分具有完句作用,为什么有的汉语句子必须加上这些成分。此外,还有一批从留学生偏误入手研究完句问题的成果。 二、完句成分的研究
胡明扬和劲松(1989)正式提出“完句成分”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解释,之后关于“完句成分”的研究大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
(一)结构不完整说